• 首页
  • 古言
  • 短篇
  • 青春
  • 幻言
  • 仙侠
  • 历史
  • 架空
  • 先秦
  • 秦汉三国
  • 两晋隋唐
  • 五代十国
  • 两宋元明
  • 清民
  • 外史
  • 传记
  • 传说
  • 大明世家五百年

    洪武二十三年,汉人江山已然兴复,然神州陆沉百年,强汉之英姿,盛唐之风流,汴京光照寰宇的火树银花,皆已消失不见。落后的草原与腐朽的理学联手绞杀了蓬勃的汉文明,新生的大明在历史局限性中,不得不走向保守,最终毁灭于鞑虏之手,再次沉于黑暗。李祺穿越为韩国公李善长之子,目之所至,家族倾覆,血流盈野,公侯冢子,堕落无间,“我有一愿:家族昌盛,天下太平!”————永乐元年的冬天落了很大的雪,临终
    两宋元明连载52.8万字
    39.5万人气
  • 会员

    大明:老四,带咱一起修仙!

    (ps:一句话,主角是跟踪读书老爷写出来的!)重生成为朱棣第四子的朱高煌凭借修仙打卡系统,已于人世间无敌。但为了修仙永生离家游历天下数载,当他御剑回归皇宫的时候。便是画风变幻之时……朱高炽:“老二,大哥这么多年也没求过你一件事,现在只求你把这皇位给继承了吧!”朱高喣:“哎,大哥你这就不至于了,我天生尖嘴猴腮,我还是觉得大侄子有天子相!”朱瞻基:“二叔,可我已经当四叔亲卫了!”
    两宋元明连载26.9万字
    39.1万人气
  • 小阁老

    站在你面前的是:大明王朝的守护者,万历皇帝的亲密战友,内阁首辅的好儿子,十六、十七世纪全球首富。控制吏部三十年的幕后黑手,宗藩制度的掘墓人,东林党口中的严世藩第二,张居正高呼不可战胜。海瑞的知己,徐渭的东家,利玛窦的剃度人,徐光启等六位状元的授业恩师。大明诗坛遮羞布,七百余种各学科书籍撰写者,两千七百余项专利的发明人,现代大学与科学的奠基者。海外汉人的保护神,新航路的开辟者,大洋秩序的维
    两宋元明完结500万字
    38.9万人气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立君左右,朝夕记注,君举必书,备修国史。万历三年春。内阁首辅张居正复置起居注,命翰林史官轮值兼之。自此——隆庆五年辛未科三甲进士、庶吉士、翰林院检讨、张居正最优秀的门生、沈·万历皇帝的一生之敌·念开启了他修撰起居注的史官生涯。……那日,小万历醉酒误经筵。沈念挺胸写道:上醉酒误经筵,太后、首辅怒斥之,言废君主。那月,大批宦官充当矿监税使,搜刮民财。沈念梗着脖子写道:沈念在御前曰:采
    两宋元明连载77.7万字
    38.3万人气
  • 会员

    朱棣:我家老四,是千古一帝?

    穿越为朱棣第四子朱高烁,本想安安稳稳的去封地暗中发展,将来学老爹造反,做个千古一帝。让后世人看看,秦王嬴政比我早生千年,是惧我三分,还是王不见王。可结果,他要造反的事情,却被突然出现的天幕给曝光了。【现在站在你的面前的是地球球长,15世纪最强碳基生物,当世战力天花板】【16岁带着300骑兵纵横草原,封狼居胥,饮马瀚海】【京都保卫战,死守不退,被人称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将即将走向
    两宋元明连载14.5万字
    38.2万人气
  • 官居一品

    数风流,论成败,百年一梦多慷慨有心要励精图治挽天倾,哪怕身后骂名滚滚来。轻生死,重兴衰,海雨天风独往来。谁不想万里长城永不倒,也难料恨水东逝归大海。
    两宋元明完结570万字
    38.1万人气
  • 大宋:从军中小兵到天下雄主

    (原名:灭金伐宋,将北伐进行到底)绍兴三十一年。这一年,距岳飞被害已有二十年。这一年,距韩世忠郁郁而终已有十年。这一年,距靖康之变,北地沦亡已有三十四年。这一年,完颜亮尽起金国大军,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誓要将南宋小朝廷灭亡。这一年,昔日意气风发的刘锜已是垂垂老朽,拖着病躯奋战于淮南,为宋朝续最后一口气。这一年,灭门
    两宋元明连载239万字
    38万人气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造反?失败了才叫造反!成功了那叫重开大统!崇祯二年,天灾席卷大明上下,后金挥师入关。内有银川驿卒跃跃欲试,外有辽东鞑子虎视眈眈。曾经追亡逐北的强盛帝国摇摇欲坠。在己巳之变的兵灾里,江瀚穿越成为延绥镇勤王大军中的一名小卒。面对上官的狠辣,朝廷的苛责,鞑子的屠刀,江瀚悍然发动兵变,成为陕北的一股乱军。什么?你告诉我军饷发不出来?看看这遍地的地主老财、藩王官绅?哪个不是吸血的
    两宋元明连载69.9万字
    37.7万人气
  • 父可敌国

    开局半个碗,江山全靠打——那是我爹。史上最稳太子——那是我哥。史上唯一造反成功的藩王,征北大将军,Happyforever——那还是我哥。史上唯一被藩王造反成功的皇帝,朕只给你演示一遍,飞龙骑脸怎么输——那是我大侄子。史上最……最胖皇帝?三百斤的大胖子,能有什么坏心眼——那还是我大侄子。什么?我是谁?我是老六啊。敬请欣赏长篇古装宫廷爆笑家庭伦理剧——‘老朱家各个是奇葩’
    两宋元明完结302万字
    37.5万人气
  • 嫡明

    (老号武猎。有完本《葬元》等,人品保证)清歌漏舟之上,痛饮焚屋之中。文章写尽天下事,不肯俯首见苍生。大明多好臣!“几十年后,大明就亡了。天下也亡了,华夏虽大,却容不下一身汉家衣冠。谁能替你们遮风挡雨?谁?这个天下,我不管行吗?”……沈一贯:“稚虎,你对着浙水,给为师起个誓吧。”朱寅:“先生要学生起个什么誓?”沈一贯:“你发誓…永做明臣!”朱寅:“先生,学生不能答应。”...
    两宋元明连载190万字
    37.5万人气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新书《我的姑母是马皇后》,感兴趣的书友可以去瞅瞅。一个资深明黑粉,穿越到洪武元年,会和朱元璋擦出什么样的火花。…………………………穿越到洪武朝,只想躺平过一辈子,哪知被迫卷入时代洪流。既然你们不让我活,那也别怪我掀桌子。皇长孙朱雄英病危?救。马皇后病重?救。朱标突发恶疾?照样救。出身低微又怎样?三重护身符加身,我看大明谁敢动我。
    两宋元明完结237万字
    37.3万人气
  • 我能从现代传送物资到大明

    赵清玄刷到一个奇怪的视频。视频里是一个陷入饥荒的村子,而他能随意传送物资。他随机一扫,锅里吃剩泡着的刷锅水投送过去。崇祯三年,庆阳府,岁大饥。可怜的姐弟俩家里粒米也无,眼看着就要饿死。突然,一盆喷香的稀饭从天而降。
    两宋元明连载136万字
    37.2万人气
  • 寒门宰相

    宋太祖赵匡胤曾言:“宰相须用读书人。”简单的说,这是寒门学子官至宰相的故事。Ps:已经三本数百万字小说完本,人品保证。
    两宋元明连载407万字
    37万人气
  • 大宋文豪

    少年肝胆悬吴钩,文章笑傲王侯。醉鞭星斗过樊楼,一襟唐气象,半卷宋风流!
    两宋元明连载50.8万字
    37万人气
  • 我在大元当汉家天子

    后世汉人刘渊带着一个超级书库来到元末,重生为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公元1333年,他登基为帝。这一年。刘伯温考上进士,考试卷中写下“慨愚生之多幸,际希世之圣明”。朱元璋才刚刚五岁,家中还未彻底破败。此时,距离红巾军起义还有十八年。......既来之则安之。刘渊决定要亡元!做第二个孝文帝!“学汉文、改汉名、穿汉服乃大元基本国策,谁也不能动摇!”“什么,你们这些漠北蒙古和东道蒙古不听话
    两宋元明连载146万字
    36.9万人气
  • 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重生成为大明版首席烤乳猪——汉王爷朱高煦原本早夭的嫡长子,且还拥有了一头不断成长的鼍龙。请众位与我一起!跟着鼍龙王在这个无魔,无武的大明朝里一起闪耀光辉!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大明!
    两宋元明连载96.9万字
    36.9万人气
  • 大明国医:从九族危机到洪武独相

    穿越到大明开国前一年,胡翊发现,他有个叔父名叫胡惟庸。洪武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洪武帝朱元璋祭起了屠刀,胡家的九族们,连带几万颗脑袋一起落了地。胡翊也很懵,怎么我穿过来就变成九族了?好好好,总算大明开国之初,从不缺乏向上攀爬的机会,还有时间,稳住别浪!胡翊只是想保命罢了,怎奈他的官衔一加再加,从民间游医做到六品承德郎,再从承德郎做到驸马都尉、光禄大夫、大明第一国医,最后领上柱国,一人之
    两宋元明连载111万字
    36.4万人气
  • 明末:从商人开始打造军工帝国

    天启七年,仲夏,王少钧意外穿越到晋北河曲县的一个商贾之家。此时正值乱世的开端,异族横扫辽东,旱魁肆虐中原。官宦党争,祸乱朝堂;皇族贵胄,兼并民田。整个大明王朝风雨飘摇,黎庶涂炭。当此内忧外患之际,王少钧以商贾之身崛起,搞发明,抓生产,攀科技,练强军,保境安民,逆天改命。历来造反的都是种田人,没听说商人能闹翻了天。王少钧其实并不想造反,他只是想让神州免遭陆沉,让华夏再次立于世界之巅.....
    两宋元明连载159万字
    36.4万人气
  • 会员

    明朝败家子

    重要通知,明朝败家子,又名《明颂》。弘治十一年。这是一个美好的清晨。此时朱厚照初成年。此时王守仁和唐伯虎磨刀霍霍,预备科举。此时小冰河期已经来临,绵长的严寒肆虐着大地。此时在南和伯府里,地主家的傻儿子,南和伯的嫡传继承人方继藩……开始了他没羞没躁的败家人生。Q群:491966624VIP读者群(需验证粉丝值):623443904
    两宋元明完结542万字
    36.2万人气
  • 鼙鼓揭天破宋来

    活一活百姓,骂名我来担。已经决定要做一回水太凉的张巡,倒也不太在乎自己会遗臭万年,只是头顶着张巡的大名,却来到了南宋·咸淳八年。听说伯颜下江南不杀百姓,这一郡的父老乡亲却纷纷转头看向我。干吧!张二郎!
    两宋元明连载170万字
    36万人气
上一页2/147下一页
客户端 | 触屏版 | 帮助 | 反馈 | 举报
达人推广合作:https://kol.yuewen.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B2-20090028
沪ICP备14016804号-3

客服电话(24小时):010-59357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