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3-28 09:41:58
封面
版权信息
第一章 绪论
一 道教的产生是适应了东汉末期中国本民族(主要是汉族)的社会、政治、经济、道德以及人们的心理的需要
二 道教发展成一种完整意义的有重大影响的宗教的过程表明了一种完整意义上的宗教团体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 道教哲学作为一种宗教哲学有着它显明的特点,其特点只能在和其他宗教的对比中加以揭示
第二章 《太平经》——道教产生的思想准备
一 《太平经》的成书问题
二 论《太平经》中的“气”与“道”
三 关于《太平经》若干问题的讨论
第三章 道教的产生
第四章 《老子想尔注》与《老子河上公注》
一 《老子想尔注》
二 《老子河上公注》
第五章 三国西晋时期对道教的限制
第六章 道教在东晋南北朝的发展
一 整顿和建立道教的教会组织
二 为道教建立和完善其宗教教义的理论体系
三 编纂道教经典
四 制定和完善教规教仪
五 编造神仙谱系和传授历史
第七章 为道教建立理论体系的思想家葛洪
一 生平与著作
二 为道教建立理论体系
三 《抱朴子内外篇》所反映道教“治身”与“治国”并重的特点
四 在医药学和化学上的贡献
第八章 为道教建立比较完备的教规教仪的思想家寇谦之
一 生平与著作考证
二 对道教的改革
三 为道教建立教规教仪
第九章 为道教首创经典目录的思想家陆修静
一 对道教的经典进行分类、整理,编出《三洞经书目录》
二 为整顿道教组织建立教规教仪
三 提出建立独立的道教组织形式
第十章 为道教创立神仙谱系和传授历史的思想家陶弘景
二 对早期道教神仙学说的总结和改造
三 为道教建立神仙谱系和传授历史
第十一章 佛道之争(一)——关于老子化胡问题的争论
第十二章 佛道之争(二)——关于生死、形神问题的争论
一 佛教道教在生死问题上的分歧
二 道教的“神”“形”同质论
三 佛教的“神”“形”二本论
第十三章 “承负”说与“轮回”说
第十四章 “出世”和“入世”
附录
后记
注释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