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十辑)
杨宜音主编更新时间:2019-08-06 16:22:53
最新章节:《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投稿须知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道德是一个社会中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和遵循的一套行为准则,一旦形成,便会牵涉依据其进行的各种道德判断。善与恶、好与坏、美与丑、忠与奸、正与邪、是与非、对与错都是我们对人、对事所形成的道德判断;反过来,这些道德判断又将进一步指导我们的日常行动。本辑收录的八篇论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道德判断领域的最新发展内容,介绍了该领域中新的研究范式,并探讨了本土文化背景下一些道德观念的发展与演进。
上架时间:2016-03-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十辑)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杨宜音主编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红药丸与厌女症
电影《黑客帝国》中,墨菲斯给尼奥两个选择:“吞下蓝药丸——故事结束,你从床上醒来,相信你愿意相信的一切。吞下红药丸——你留在这个乐园,我来告诉你兔子洞有多深。记住:我提供的只有真相。”在美国第五大网站Reddit上,最有影响力的男性论坛的名称就是“红药丸”。它的成立标志了网络厌女的全新阶段——他们不仅嘲弄和贬低女性,也同样相信,在这个社会中,男性——尤其是异性恋的白人男性正在遭受女性的压迫。他们运社科15.7万字 - 会员
上野千鹤子的私房谈话Ⅱ:愤怒也是一种能量
本书为《上野千鹤子的私房谈话》“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延续初本形式,收录了《朝日新闻》周六副刊“烦恼咨询教室”栏目上的50篇文章。在这个栏目里,上野千鹤子回答了各种读者来信——一无所长的我如何求职?阴晴不定的妈妈让我感到厌烦、丈夫对我的内心毫无兴趣、无法原谅40年前的内衣小偷、我想重启人生……青春苦恼、夫妻关系、母女问题、老年防护,一篇篇来信饱蘸人生酸甜。上野千鹤子简洁明快、一针见血,从女性主义者的社科6.7万字 规则:我们依之生存的历史
在《规则》一书中,历史学家洛林·达斯顿追溯了规则在西方传统中的发展,并展示了规则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过程。通过法律论文、烹饪书、军事手册、交通规则和游戏手册等大量案例,达斯顿证明,尽管规则的多样化内容令人眼花缭乱,但它们采取的形式却出人意料地少而持久。达斯顿揭示了三种经久不衰的规则:计算和测量的算法、治理的法则和教学的模型。她生动地说明了规则是如何变化的——灵活的规则是如何变得僵硬的,反之亦然,以及社科20.3万字悬浮:异乡人的都市生存
清华大学社会学家严飞,以“附近”作为研究框架,通过8个典型案例真实记录进城务工人群的生存现状,穿插以社会学学者的分析与反思,呈现出一幅“悬浮社会”的现实图景。书中的被访者小区保安阿微、菜场商贩红芹姐、水电工人小傅、家政阿姨小萍等人,都是生活在作者“附近”的普通人,也可以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身边的陌生人”的缩影。作者认为,关注身边的小世界,关注数量庞大但鲜有发声机会的进城务工人群,关注当下社社科14.3万字我的!:所有权规则如何影响我们
从买早餐到买房子,所有权问题无处不在。从小到大,我们都对“这是我的”“这不是我的”这样的概念习以为常,却很少有人察觉到其中的奥秘。这不仅仅是琐碎的日常困扰,而是深刻反映了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有权规则和潜在的利益冲突。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传统的“先到先得”“我们的身体属于自己”,以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等所有权规则受到冲击,出现了地下水争夺、数字虚拟商品处置争议等问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这本社科18.5万字- 会员
社会学:批判的导论
《社会学:批判的导论》是安东尼·吉登斯撰写的有关重建社会学理论体系的重要专著,意在提供一个反映社会学当前发展的导论。全书着重阐述社会学兴起的背景、社会学的使命,探讨和分析经典社会学家的现代社会思想、社会发展的脉络、民族国家的特征、现代城市和家庭特征等重要内容。本书不仅在吉登斯本人的思想发展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对推动20世纪社会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书综合介绍了社会学领域内的社会理论和经验研究的社科10.3万字 - 会员
菲茨杰拉德作品中的消费社会研究
本书旨在以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社会理论为视角,分析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四部主要代表作品里的消费主义。本书侧重运用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异化理论和最具有代表性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鲍德里亚的消费符号理论等进行研究,揭露并批判20世纪20年代真实的美国社会。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与其强烈的历史意识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真实地记录了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的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世态,生动地再现了社科11.2万字 说到点上:话少也可以成事
有些人口惹悬河,舌灿莲花,却只是表面热闹,成不了事;有些人虽然话少,却字字珠玑,句句在点,令人信服。所以不管口才好不好,掌握了技巧,都可以提升沟通效果,让个人的能量得到放大,让事情朝着自己的想法推进,拥有更舒适的人际关系,实现职场进阶。在《说到点上》这本书中,作者王专基于自己的长期培训实践和成长经验,总结出由“利益三角”“内容三角”“表达三角”构成的“会说三角”沟通模型,用幽默轻松的语言,将复杂的社科14.5万字- 会员
走出伦理的迷思:社会工作伦理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伦理为社会工作实务架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社会工作的基本哲理出自人与人的关怀与互助,认为社会是一个互助单位,人有其潜能可以克服困难,透过相互帮助让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度过难关。同时,对于求助者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与接纳;对于案主的隐私加以保密;与同工相互合作;配合机构的规范;为案主谋求最大的权益等,皆是社会工作的伦理理念。透过这些伦理哲理与社会工作相关理论架构出社会工作实务方法。本书的伦理汇编目社科11.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社会偏好理论与社会合作机制研究:基于公共品博弈实验的视角
本书运用实验经济学方法从社会偏好理论的角度系统研究了社会合作行为,切入点在于把社会合作看做代表社会困境的公共品困境问题,合作行为表现为公共品博弈中的自愿捐赠。本书的核心思想如下:社会成员具有不同程度的社会性,在偏好层面上表现为社会偏好;社会偏好与自利偏好及风险偏好(不确定条件下)构成了个体偏好微观的结构,给定这一偏好结构,个体既是社会的,也是个体的;社会偏好与自利偏好以及风险偏好存在相互作用,或者社会学22.8万字 - 会员
人文城市的中国理论与实践
本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文城市基础理论的建设与探索,主要研究了城市发展方式、新型城镇化、特色文化城市、资源型城市、人文型智慧城市、都市文化、马克思都市文化、都市美学、城市音乐文化等基础理论;人文城市应用理论的场景与形态主要研究城市兴衰文化机制、草原文化复兴、文化与产城融合、艺术与城市文明、消费城市与文旅融合、文化产业与城市战略、城市文化病、市民广场、城市声音、有温度的城市等应用问题社会学47.5万字 - 会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问题研究:基于中国经验分析
本书通过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案例研究,深入考察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形态,尤其是从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阐释文化认同形成、流变的机制和路径特征,由此反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在今天所遭遇的问题的本质,继而对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战略提出新看法。本书采用文化认同的研究视角,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发展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阐释方式。社会学10.9万字 - 会员
北京市社会建设(1978~2018)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其社会建设的历程是我国社会建设的缩影,经历了拨乱反正时期的恢复建制、筹办亚运和奥运时期的探索发展及创新治理时期的快速发展三个重要阶段。本书以北京市改革开放40年社会建设为研究主线,对北京市及16个区40年社会建设历程进行回顾,以社会建设重点事件为切入点对首都社会建设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及区级社会建设相关规划,对新时代首都社会学21万字 - 会员
公共治理与公共服务:昆山市基本公共服务调研报告
昆山市大力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其发展水平已走在全国前列。目前,昆山已初步建立起统筹城乡和区域、覆盖全民、方便可及、高效低廉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本书即记录昆山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和发展的调研报告。内容结构包括:总报告对昆山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创新因素做出全面的梳理、归纳和分析;七个分报告分别就昆山的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文化体育、福利救助服务的供给和均等化水平七社会学17.2万字 - 会员
都市:货币、文化空间与人的发展
本著紧密围绕首都文化中心建设与发展这个中心,以“都市、货币、文化空间与人的发展”为主题,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西美尔货币哲学、列斐伏尔空间生产、波特价值链等经典理论,广泛论及首都历史文化街区、中关村创意产业集群、艺术创意产业园区、艺术类博物馆、网络文化空间等重要领域,比较深人地研究了新时代语境下都市文化建设与人的发展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社会学24.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