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传统道德与中华人文精神
肖群忠更新时间:2019-10-25 16:41:56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人性、处世、处己、处人的人生观,义利、公私、理欲、德才的价值观,孝、忠、仁、义、礼、智、信、中庸的道德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灵魂,也是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本书从哲学思想史、伦理学思想史中撷取精华,给出了大量知识性信息和实践案例,以为当下的借鉴和启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光大中华人文精神,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生幸福。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9-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传统道德与中华人文精神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参考文献
- 四、利与弊:中庸之道的反思批判
- 三、情与理:中庸的实质性选择
- 二、经与权:达致中庸的方法论
- 一、中庸:德性的特征、方法与境界
- 第十八章 道中庸:传统道德智慧的境界与方法
- 三、信德的当代实践
- 二、信的价值与实践原则
- 一、信德及其优良传统
肖群忠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宋代巴蜀名儒孝道思想研究
本书以“孝道思想”为研究核心,将众多宋代巴蜀名儒、家族集中进行考察,从各种历史文献中挖掘宋代巴蜀孝道思想相关内容,以探求宋代巴蜀思想文化中的德孝特征和宋代巴蜀孝道思想的个体特征,进一步丰富巴蜀文化的深刻内涵。哲学18.8万字 - 会员
结婚与道德
究竟什么样的婚姻才是幸福的?著名哲学家罗素认为人类的婚姻与性道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其内容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历史上,关于性的知识一直是禁忌或处于灰暗地带。罗素主张让年轻人获得健康、正面的性教育,从而使他们对婚姻与爱情有一个严肃认真的态度。他认为幸福的婚姻应满足一些条件,比如夫妻双方都感受到完全的平等、不干涉彼此的自由、身心完美地融合、价值观相似……关于爱情、性、婚姻、家庭、试婚、离婚哲学11.2万字 - 会员
文化伦理学
本著作致力于探究文化伦理学基本问题,建构文化伦理学理论体系。融通文化哲学、中国伦理学、西方伦理学以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基础理论,深入文化领域,考察文化意识和文化行为,原创文化伦理学基础理论。以阐述文化伦理学核心范畴作为理论演绎的逻辑起点;深刻剖析完善原则与正义原则,以此为指引确立文化伦理的完善准则和正义准则;以文化伦理的完善准则和正义准则为基本标准,设定文化生产的伦理规则、文化传播的伦理规则以及文化哲学17.3万字 - 会员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空间伦理研究
本书以空间伦理的重构为根本问题,对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空间伦理的一般规定性进行了哲学阐释,指出空间伦理即人类在空间实践中以善的价值为核心并形成的规范性关系秩序。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空间伦理生成于人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以空间存在与空间伦理的辩证关系为依据,进一步考察了空间伦理的具体实践形态,主要集中在微观层面的身体空间伦理、中观层面的城市空间伦理和宏观层面的全球空间伦理。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空间伦理与哲学16.6万字 划清界限?:如何对待失德艺术家的作品(艺术与社会译丛)
近年来,关于流行艺术家的不当言论和行为,甚至某些犯罪行为的揭露比比皆是。加上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普及,公众对曾经喜爱的艺术家隐藏的生活开始保持警惕和批判的目光。艺术家的道德生活会影响其作品的审美价值吗?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失德艺术家?以及,还能欣赏他们的作品吗?在本书中,作者运用哲学工具,为这一困扰我们的伦理问题提供了敏锐的洞察。作者认为,艺术家的道德生活不仅会影响公众对其作品意义的解读,而且还会影响哲学9.8万字- 会员
伦理学基础
本书主要基于语言分析方法对伦理学的诸多论题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首先对伦理学中的一些基本术语(如自由、规范、美德、好、价值等)的含义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其中的某些方法(如心理主义方法、系统方法、语言分析方法等)以及相关理论(如美德伦理学、义务论、后果论等)进行了清理。这些工作为其后的讨论奠定了基础。本书后面的部分则对伦理学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这些讨论主要是围绕道德规范而展开的。哲学38万字 - 会员
青年知识分子的道德发展
当今社会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多元化,高新技术和产业变革深刻影响着时代发展,也强烈冲击着社会伦理关系和人们的道德生活。在多元力量的作用下,青年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伦理道德状况也悄然改变。未来的道德养成模式、道德教育理念和方式也应积极改变。以发展的理念看待道德,帮助青年人建构自身的道德人格以安身立命,培植出对人类与世界的终极关怀的情怀,以实现知识阶层的社会担当,用自身的道德发展推进社会道德哲学17.2万字 - 会员
应用伦理研究(第4辑)
《应用伦理研究》为西南大学道德哲学与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合办的学术集刊。该集刊前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的《中国应用伦理学》。该集刊致力于推进道德哲学基础、中国道德哲学、外国道德哲学、应用伦理学研究和特色伦理话题的研究。本辑有五个栏目:伦理学基础理论、中国伦理思想、西方伦理思想、应用伦理学、书评,共18篇文章。哲学16.3万字 - 会员
向死而善:“死亡之思”的伦理学考察
本书从死亡之思的缘起、死亡之思的表达、死亡镜像与生命之美、死亡真相与理性认识、死亡信仰与终极祈愿、向死而善的逻辑、向死而善的理念及启示等方面,探讨了“向死而善”在“死亡之思”中的伦理学意义及其在生死教育中的实践价值。哲学20.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