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楚辞
屈原更新时间:2020-03-18 17:09:21
最新章节:第10章 大招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是我国一部浪漫主义诗歌和骚体类文章总集。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都承袭屈赋的形式,感情奔放,想象奇特。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等,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故名《楚辞》。本书包括注释和译文,逐段翻译,力求直译,保持了诗歌的原生态。每篇前附有题解,概述诗歌的主旨。《楚辞》作为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是继《诗经》之后,对中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上架时间:2019-03-01 00:00:00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楚辞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屈原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古诗译评
本书精选古诗作品100余首,以对经典作品翻译和评点的方式,讲述古诗的发展历程。其中涵盖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建安文学、陶渊明诗等经典之作,体例包括经典原文、注释、翻译和鉴赏。古诗翻译部分,既有对原作原意的准确解读,又有精美翻译的新诗作品。鉴赏部分,也因作者多年潜心学术研究,深入浅出,为读者指出原作深处的奥秘。作者在25年前原著基础上修订整理,填补了国内先唐古诗阅读、出版的空白。一本书读遍古诗经典文学14.3万字 - 会员
《淮海词》选注·心解·集评
《淮海词》是北宋文学家秦观的词集。秦观词华美精丽,是北宋婉约派词人的代表。本书注译者陈祖美,是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宋词研究,她对《淮海词》的注释、心得、集译,字字斟酌,下了很大的功夫。与之前出版的《漱玉词》选注心解集译是一套书。文学22.9万字 - 会员
先秦汉唐诗赋论稿
本书分为三编:先秦两汉诗歌、汉魏六朝赋学批评、唐代诗歌及文学批评。上编主要从思想史角度描述了由《诗经》的“变雅”到《老子》思想的嬗变之迹,从艺术思维角度揭示了屈原作品的艺术特质。中编则于繁复的史料中探赜索隐,分析了司马迁、司马相如、杨雄、刘向、刘歆、萧梁皇族的赋学批评等,勾勒了汉魏六朝赋学批评的基本脉络。下编以李白、白居易、李贺、李商隐的具体作品为例,探讨了古典诗歌释读的原则问题。全书从文本细读和文学21.1万字 - 会员
透过历史学唐诗:人生篇
欣赏唐诗,是一件快乐的事。本书按照喜、怒、哀、乐、怨的顺序,从“我是谁?”“注释”“译文”“这首诗好在哪儿呢?”“课堂小彩蛋”“你还可以知道更多”六个方面,对每首唐诗进行抽丝剥茧般的解读,并以赏析图辅以漫画图的形式生动、有趣地呈现出来,让孩子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体验唐朝诗人的丰富人生。文学4.1万字 - 会员
历代燕赵词全编(上卷)
“历代燕赵词”辑录上起隋唐、下迄近现代之燕赵籍词人创作之词。编次以时代为序,分为唐五代宋、金元、明代、清代至现代四部分。以作者为经,词人姓氏下附小传,简要介绍词人生平仕履,并依据前人论述对词人作品略加评述,以见其词风源流、特征及对词坛的影响;有词学论著者,概括其精粹,以明其词学主张与渊源。无资料可参者,则以己意分析。此编旨在汇辑历代燕赵词作,供研究者参考之用,网罗散失,虽断句零章,亦加摭拾,以见作文学23.9万字 - 会员
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
本书全面回顾了民国时期唐诗学的发展历程,把其分为三个历史时期,此期唐诗学呈现出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发展特征。通过对民国学者唐诗研究论著进行文本学解读,系统提炼了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所形成的丰富学术观点。在此基础上,从唐诗史论、唐诗艺术论、唐诗体派论三个方面建构了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所形成的理论体系。最后,在系统总结民国时期唐诗学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民国时期唐诗研究在方法论和理论建树方面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走文学30.4万字 - 会员
透过历史学唐诗:家国篇
唐诗之美,在于有情。本书按照友情、乡情、宦情、江山情、古今情的顺序,从“我是谁?”“注释”“译文”“这首诗好在哪儿呢?”“课堂小彩蛋”“你还可以知道更多”六个方面,对每首唐诗进行抽丝剥茧般的解读,并以赏析图辅以漫画图的形式生动、有趣地呈现出来,让孩子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感悟唐诗的美好,领略唐朝诗人的家国情怀。文学5.2万字 - 会员
透过历史学唐诗(共2册)
唐诗之美,在于有情。本书按照友情、乡情、宦情、江山情、古今情的顺序,从“我是谁?”“注释”“译文”“这首诗好在哪儿呢?”“课堂小彩蛋”“你还可以知道更多”六个方面,对每首唐诗进行抽丝剥茧般的解读,并以赏析图辅以漫画图的形式生动、有趣地呈现出来,让孩子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感悟唐诗的美好,领略唐朝诗人的家国情怀。文学9.3万字 - 会员
历代燕赵词全编(中卷)
“历代燕赵词”辑录上起隋唐、下迄近现代之燕赵籍词人创作之词。编次以时代为序,分为唐五代宋、金元、明代、清代至现代四部分。以作者为经,词人姓氏下附小传,简要介绍词人生平仕履,并依据前人论述对词人作品略加评述,以见其词风源流、特征及对词坛的影响;有词学论著者,概括其精粹,以明其词学主张与渊源。无资料可参者,则以己意分析。此编旨在汇辑历代燕赵词作,供研究者参考之用,网罗散失,虽断句零章,亦加摭拾,以见作文学27.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