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登世界和多元装饰:装饰艺术运动20讲
更新时间:2020-10-26 17:56:47
开会员,本书8折购 >
在一定程度上,装饰艺术运动可以被视作对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所流行的新艺术运动的一种反抗和背离。早期的艺术风格,无论是强调手工价值、并以原始朴素为特征的工艺美术运动(ArtandCraft),还是强调对自然元素模仿和提炼的新艺术运动,都成为被装饰艺术运动吸收和利用的传统元素,并且前二者所具有的对于生命原始冲动和创造性能力的肯定,在装饰艺术运动中也有着鲜明的表现。另外此前的任何主流艺术元素几乎都在20世纪早期的西方艺术实践中被综合地运用,从而共同汇成了持续三十多年的装饰艺术风潮。因此可以说,装饰艺术运动是一种多面体式的具有复合特征的艺术现象,它拒绝任何将其简单化为某种或某些艺术风格的企图。但其实,装饰艺术运动即“ArtDeco”这一名称的确定,却远远晚于这一运动实际出现的年代。世界上第一次使用这一词语并指涉一种特定的艺术风潮的,是于1966年在法国巴黎所举办的一场艺术作品展览,当时这个词语被用来专门指称20世纪首个二十年间发生在法国的装饰性的艺术作品和风格。从那时起,在遍及西方主要地区的各种艺术类出版物中,“装饰艺术”开始被广泛提及,并很快超过了这个词语所具有的原始意义,而被用来泛指西方世界中大致发生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年代的整个艺术风潮。特别是在1968年,英国艺术史家比维斯·希勒(BevisHillier,1940—)在他的专著《二三十年代的装饰艺术》(ArtDecoofthe20sand30s)中,对“装饰艺术”这一词语与20世纪初期艺术风潮的内在关联作了清晰的界定,从而为装饰艺术运动在理论上作出正名。由于20世纪初期的法国在工业文明的发展程度上不及英、美等典型工业国家,因而“装饰艺术”在希勒等人那里主要指的是档次较高的奢侈性的装饰类艺术志趣与行为。不过,这种限定在后来的美国评论者那里被打破了,他们扩展了这个词语的意义和范围,用来指涉不仅包括奢侈性装饰艺术,而且还包括大众流行类装饰艺术,有时甚至更加强调后者的重要性。这种变化反映了整个装饰艺术风潮的重点,曾经发生过从巴黎的浪漫式向美国的现代式爵士型通俗艺术的某种转变。
品牌:上海社科
上架时间:2020-04-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上海社科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最新上架
- 会员
南宋理学家的书画理论与诗学思想
南宋时期精于书画、诗文的理学家逐渐增多,如胡寅、张栻、朱熹、陆九渊、杨简、袁燮、真德秀、魏了翁等皆是德艺双馨之人。他们有意识地将理学观物思想、格物致知精神与心性修养功夫贯彻于“游艺”之学,力求做到致性理之广大而尽艺术之精微,从而提出了大量别具一格的书画、诗文理论。他们的书画观念与诗学理论构成了具有理学底蕴和共同审美取向的文艺思想。本书主要运用跨学科研究和文艺思想史的方法理念,对南宋理学家的书画理论艺术41.7万字 - 会员
视觉文化与小说的影像化叙事
本书在前人关于小说影像化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国内外视觉文化理论的研究成果,首次以视觉文化的历史发展形态为考察背景,对中国小说的影像化叙事展开了跨越古今的整体研究。在传承与变异的交错中,试图进一步发掘出传统视觉文化中的“影像”观对本土视觉文化理论及影像化叙事理论的建构与小说创作叙事样式中国化的意义与价值,从而为研究者探讨当前小说影像化热潮提供更为广阔的视野以及更深、更全面的学理思考。艺术24.4万字 - 会员
产品设计实用配色手册
这是一本十分实用的产品设计专用配色工具书,依据色调冷暖的过渡变化,系统地列举出一系列精彩的产品配色方案。每个方案均从黄金分割的比例出发,以60%主色、30%第二主色和10%点睛色的方式进行组织,同时每个配色均标注了PANTONE、RGB、CMYK等色值,读者使用起来特别方便。艺术0字 - 会员
双重自审与复象诗学:易卜生晚期戏剧新论
本书运用新材料和新方法,以当代视角对易卜生晚期戏剧进行“新探”与“新论”。作者基于中国文化立场和自身审美经验,与国内外众多易卜生研究专家进行学术对话,提出了一系列新见解。本书用力之处主要有三:第一,发现并着重论述了易卜生晚期八剧贯穿始终的主轴,即“双重自审”(灵魂自审与艺术自审),由此阐释了易卜生晚期八剧的互文性与现代性;第二,提炼、抽绎出易卜生晚期戏剧隐含的“复象诗学”,由此阐释了易卜生晚期戏剧艺术22.5万字 - 会员
鲍德里亚的艺术哲学
本书主要由鲍德里亚艺术哲学的逻辑、鲍德里亚的艺术观、鲍德里亚的空间哲学和鲍德里亚的艺术批评四个部分构成。作者在厘清鲍德里亚的艺术哲学与他的社会、政治以及文化理论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鲍德里亚艺术哲学和空间美学的内涵,及其艺术批评的独特风格。书中将主要呈现鲍德里亚怎样受诺斯替主义和摩尼教影响,以“过剩”概念为核心建构自己的艺术哲学理论,从审美形式的角度恢复艺术的本相,在铲除一切现存的艺术理论艺术17.9万字 - 会员
一本书读懂中国美学
本书是一本写给大众读者的中国美学艺术通识读物。作者系统梳理从先秦诸子奠基时期、汉代过渡时期、唐代鼎盛时期、宋元繁荣时期、明代丰富时期、清代总结时期到民国新气象时期的美学发展轨迹,抓住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美学思想和美学作品,注重把握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从事例中分析美学存在的意义,是一本向广大读者介绍中国美学的普及性读物。本书内容涉及音乐、小说、戏剧、书法、绘画、教育等,不但有通俗的理论知识讲解,还有艺术11.5万字 - 会员
何以生活:20位探索者的人文艺术独白
这是一本关于当代杰出生活探索者的精彩故事集。书中介绍的20位探索者来自自然、人文、艺术、生活等不同行业或领域,他们拥有曲折或传奇的人生,却始终追求着自己热爱的事业,在变动的社会中保持着独立思考,在复杂的世界中寻求本真与宁静。通过作者对他们每个人的深入访谈,本书不仅呈现出一幅当代生活探索者的多样画像,同时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风貌。希望本书能够为读者提供灵感和启示,让读者找到属于自己的热爱与追求艺术10.2万字 - 会员
实验艺术
本书围绕八个不同的主题,以艺术史发展的脉络为线索,结合大量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对当今世界艺术创作的状况和特点进行了梳理和论述,帮助艺术院校的学生以及艺术爱好者找到把握实验艺术的途径与方法。艺术9.8万字 - 会员
戏曲诗学
相较于美学,诗学者,更侧重于结构学与创作论的研究。“戏曲诗学”的提出,并不出于概念上的为新求新,而是试图更近一步接近戏曲本体的研究。全书主要考察戏曲叙述结构与创作观念、创作技巧以及戏曲美学形态和范畴方面的问题,并在具体展开中将这种研究置入古今戏曲两个视野中进行,观照由传统而至当代的诗学转型并考察其间的得与失,以呼唤戏曲本体的回归,或者说重新确立戏曲本位。在研究方法上,除了传统的批评手法,还试图化用艺术18.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