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老有所为”的社会工作支持研究
邸焕双等更新时间:2021-10-15 20:10:26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发展老年志愿服务、引导基层老年社会组织规范发展,实现“老有所为”。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服务技巧可以在为老服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如何通过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让老年人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各种有价值的活动,实现“老有所为”,正是本书的目的所在。本书主要内容如下:(1)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社会工作支持;(2)老年人参与社区治理的社会工作支持;(3)老年人自组织培育的社会工作支持;(4)老年人教育服务的社会工作支持;(5)老年人互助养老的社会工作支持;(6)老年人再就业的社会工作支持。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5-17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老有所为”的社会工作支持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参考文献
- 四 本章小结
- 三 社会工作服务参与城市社区老年教育服务的建议
- 二 城市社区老年教育服务的社会工作实践
- 一 城市社区老年教育服务的现状及需求评估
- 第六章 城市社区老年教育服务的社会工作支持
- 四 本章小结
- 三 社会工作服务促进城市低龄老年人创业的建议
- 二 促进城市低龄老年人创业的社会工作实践
邸焕双等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走出伦理的迷思:社会工作伦理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伦理为社会工作实务架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社会工作的基本哲理出自人与人的关怀与互助,认为社会是一个互助单位,人有其潜能可以克服困难,透过相互帮助让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度过难关。同时,对于求助者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与接纳;对于案主的隐私加以保密;与同工相互合作;配合机构的规范;为案主谋求最大的权益等,皆是社会工作的伦理理念。透过这些伦理哲理与社会工作相关理论架构出社会工作实务方法。本书的伦理汇编目社科11.3万字 - 会员
创造大都会:纽约空间与制度观察
中国城市化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一线城市中个人、社区、政府、企业间的关系愈加复杂,与此同时,住房保障、公共空间、社区营造、公私合作(PPP)等问题的讨论也愈发激烈。纽约作为全球闻名的国际都市,是城市发展的“超级试验场”,也有着种种可供参照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背后都有一个城市独特的发展模式。本书以一系列独立成章的短文组成,串联描绘出纽约种种独特或奇异的城市发展现象(比如公共空间的打社科20.4万字 我的!:所有权规则如何影响我们
从买早餐到买房子,所有权问题无处不在。从小到大,我们都对“这是我的”“这不是我的”这样的概念习以为常,却很少有人察觉到其中的奥秘。这不仅仅是琐碎的日常困扰,而是深刻反映了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有权规则和潜在的利益冲突。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传统的“先到先得”“我们的身体属于自己”,以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等所有权规则受到冲击,出现了地下水争夺、数字虚拟商品处置争议等问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这本社科18.5万字- 会员
菲茨杰拉德作品中的消费社会研究
本书旨在以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社会理论为视角,分析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四部主要代表作品里的消费主义。本书侧重运用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异化理论和最具有代表性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鲍德里亚的消费符号理论等进行研究,揭露并批判20世纪20年代真实的美国社会。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与其强烈的历史意识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真实地记录了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的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世态,生动地再现了社科11.2万字 谁住进了养老院:当代中国的“银发海啸”与照护难题
生育率的降低、预期寿命的提高和家庭结构的改变,让养老成为当下中国老年人和中年人必须应对的一大难题,一场“银发海啸”呼啸而来。这是一部针对中国养老机构的民族志调查报告。作者将中国传统的养老观念与照护理论相结合,从时间维度描述中国经历的养老形势变化,从空间维度展示不同形式的养老机构,分析当下养老困境,剖析老年人、家属及照护人员面对的衰老、死亡和照护难题。基于在云南昆明历时13个月的实地调查和采访,作者社科10.5万字- 会员
最后的“珍珠”:深圳大鹏东山村调查
东山村,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辖区,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村前龙岐澳碧波荡漾,村后七娘山蓊郁苍翠。村里有著名的历史遗迹天后古庙,有曾经颇具影响力的东山码头、东山珍珠场等,现在仍保留少量清代建筑,民风民俗独具特色。近些年来,深圳的城市更新步伐加快,老村落在逐渐消失。本书作者通过对东山村三年多的深入调查,采用传记体的写法,通过讲述一个个村民的真实经历,记录了村落的流转变迁社科9万字 - 会员
上野千鹤子的私房谈话Ⅲ:不那么努力也可以
本书为《上野千鹤子的私房谈话》“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形式延续初本,收录了《朝日新闻》周六副刊“烦恼咨询教室”栏目上的51篇文章。在这个栏目里,上野千鹤子回答了各种读者来信——跟母亲价值观不合、结婚前开始无性、我爱上了兼职工作的上司、努力却没有回报的儿子、有人问我为什么单身……从原生家庭到性别困境,上野千鹤子根据性别研究的成果,具体、实践地回答了大众人生中迫切的51个烦恼,冷静犀利之中不乏温情善意,社科5.8万字 - 会员
孤独消费论
现代人即便有伴侣或家庭,仍然在某种程度上感到孤独。这种“孤独”正在推动消费的增长,特别是在追星活动、美容、喜剧、昭和复古等方面。人们对新商品的兴趣减弱,二手商品的消费增加也是一种重要变化,二手商品使得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加强。作者经过大量调查分析,得出“消费行为的深层一直与孤独有关”的结论。本书包含日本消费社会的前沿趋势,是认识现在的日本和展望未来的日本的必读之书,对我们理解中国社会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社科8.7万字 - 会员
置身时代的社会理论(第六版)
本书是美国社会学家史蒂文·塞德曼的著作,梳理了从社会学成立伊始至21世纪初期的社会学理论。在清晰明确地概括每个社会理论家、社会理论流派的学说之外,作者还结合写作时的社会环境与背景对各个理论进行了评述,将道德维度加入社会理论,将社会学的种种承诺、概念和知识相对化,试图以此将社会理论带入公共生活的讨论中,融入有关社会世界当下与未来面貌的持续对话和冲突之中。就像作者在序言中所说的:“知识能够让我们的生活社科31.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社会变迁与中国居民生活质量(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本书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对中国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阐述了生活质量的内涵、理论、要素及其研究方法论,并重点从生命历程和生命周期视角对生活质量的多维要素进行了历时的动态解析。社会学16.4万字 - 会员
企业高管的心理契约分析:来自民企的证据
心理契约作为联系企业和雇员的心理纽带,为分析雇员对雇佣关系的理解提供了一个独特和新颖的视角。本书在理论和文献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对来自不同地区的289人次,民营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调查,用多种统计分析,对民企高管的心理契约的结构内容、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实证探讨。并以此为基础,对民企高管心理契约的管理提出建议和意见。社会学9.9万字 - 会员
社会领域的公民互信与组织构成:提升合法性和应责力的过程
本书基于对家族组织、草根庙会组织、妙峰山香会、北大天津校友会及南都公益基金会等不同社会组织的观察分析,指出社会领域已经形成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并意味着国家和市场领域的弱化,政治、经济、社会领域以各自的主导原则相对自主而又互为依托和支撑。基于这一发现,作者提出了公民互信与社会组织合法性和应责力的关系问题,对于我们加快社会组织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社会学21.7万字 - 会员
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与公共政策: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计量分析
《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与公共政策: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计量分析》讲述了我国存在“幸福悖论”吗?如果存在,造成我国“幸福悖论”的原因是什么?根据已有研究,目前尚未对形成“幸福悖论”的原因形成一致的结论,因此在本研究中采用微观调查数据对我国“幸福悖论”现象及收入与幸福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除了收入以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们的幸福呢?《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与公共政策:基于微观调查社会学11.9万字 - 会员
中国城市休闲化发展研究报告(2019)
本报告是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课题组连续第9年完成的有关我国城市休闲化发展水平分析的研究报告。本报告从经济与产业发展、休闲服务与接待、休闲生活与消费、休闲空间与环境和交通设施与安全等五个维度对我国4个直辖市、22个省会城市、5个自治区首府,以及5个计划单列市共36座城市休闲化指数的分布态势、演变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描述和深入分析。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总报告,包括绪论、指标社会学9.2万字 - 会员
城市社会学评论(第1辑)
《城市社会学评论》是以当代中国和世界城市问题为研究对象,面向国内外学术界的社会科学类中文刊物。《城市社会学评论》倡导明确的问题意识、扎实的理论基础、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当前中国和世界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各类社会现象和问题予以深入的个案研究、比较研究和量化研究,是社会学、城市规划、环境、人文地理等诸多学科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的重要阵地。社会学18.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