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文明的历史(四):魏晋南北朝
(日)森鹿三编著更新时间:2022-04-24 09:53:55
最新章节:出版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从汉灭亡进入三国时代,到西晋的短暂统一,再到东晋十六国乃至南北朝对立,中国又进入了分裂与混战的时代,政治上虽四分五裂但却是豪雄辈出。本书从丰富的史料中选取了大量生动有趣的故事,将当时的众多人物和社会实态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论证了这一分裂时代在中国史乃至东亚史上占据的重要地位。
品牌:后浪出版
译者:陈健成
上架时间:2020-07-01 00:00:00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后浪出版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中国文明的历史(四):魏晋南北朝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出版后记
- 五、本书的新鲜之处及其意义
- 四、前田直典对“全民皆兵”理论的批判和兵制研究
- 三、对京都学派的批判及其后
- 二、魏晋南北朝的定位──内藤湖南和京都学派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
- 解说
- 关系年表
- 镀金佛及其他
- 云冈与龙门
(日)森鹿三编著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通鉴纪事本末(四)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历史46.6万字 - 会员
谢涛说大秦(贰)
《谢涛说大秦(贰)》以麻隧惨败为起点,以《左传》《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等正史作为基础,以通俗的笔法讲述了秦国从春秋末期秦国麻隧战败后隐忍沉寂到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这段历史。其中,有秦桓公被迫蛰伏的苦闷,有秦哀公复楚的一线微光,有商鞅变法成功的喜悦,有大败六国、一枝独秀的骄傲……历史13.1万字 - 会员
中国简史
《中国简史》分绪论、上古史、中古史、近代史、现代史、结论六篇,用简洁流畅的文字叙述了从远古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历史大势、制度沿革、文化发展。在形式上一改长篇大论的说教,篇篇短小精干、易读易解,无半点枯涩呆板;内容上不仅条理清晰,而且极多新颖独到的见解,可以说是吕思勉的通俗的一部中国通史。历史22.5万字 - 会员
宋:昌文偃武的时代
惊涛拍岸,宋祖豪杰,汴河上叫卖声业已远去。小桥流水,康王南渡,西湖单柔美面容渐已模糊。彪炳史册的三大发明,影响深远的程朱理学,婉约豪放的诗词文韵,构成了虹桥之上平民的狂欢。征尘不断,飞扬的剑气划破了小轩窗下梳妆的妩媚;图强变法,激昂的意气挽不回颓危的大厦。铁蹄踏处,繁华落尽,云涯渺,忠臣葬,掩书卷,照丹心。历史15.6万字 - 会员
退后一步是家园: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
萨苏文笔灵动诙谐,将这段沉重激昂的历史,鲜活形象地展现给读者。书中还保存了大量日方拍摄的历史照片。通过日方史料和中方记载互证,或重现,或填补了不少中国军民抗敌卫国的珍贵历史事迹。萨苏所使用的日方资料,大多是专业研究者忽视、或者关注不到的尘封在日本资料馆、旧书肆,以及私人手里的老兵回忆、战时报道、未刊稿件等资料。这部分资料大多是日本侵华人员对自己参与的军事活动的回忆,虽然立场不同,但真实性高,细节准历史20.6万字 - 会员
传说时代夏、商、西周:追寻祖先的足迹
拨天洞穴中的灰烬,依稀可见火光在四壁投下的阴影。解读伏羲神农的传说,似能想象先民生存的艰辛。夏桀无道,成汤吊民伐罪,取而代之。“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盘庚迁殷,四处游移的都城,从此有了定所。殷商杳杳,拂去甲骨上的尘埃,那笔划质朴的文字,不觉间已伴随华夏千年。文王治岐,万发咸和。三分天下有其二,仅在弹指百年间。周命维新,圣人代出。文王拘而演《周易》,武王伐纣,《牧誓》长流传。历史13.8万字 - 会员
中国近代史
吕思勉是中国现代的历史学家,在中国通史的构建上做出了贡献,同时在近代史的写作上也有开辟之功。本书从清代早期社会特征写起,一直写到抗战结束,举凡近代史的事件、人物、制度典章,无不细致入微,是读者了解中国近代史的经典之作。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历史34万字 - 会员
通鉴纪事本末(三)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历史47.5万字 - 会员
通鉴纪事本末(七)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历史52.1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夹缝中的总督:曾国藩的五次生死局
本书展现了曾国藩最后二十年的夹缝人生和晚清大变局的转折关头。短短二十年里,曾国藩由丁忧侍郎先后擢升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大学士。与此殊荣相伴的却是常人难以背负的如山压力和难以承受的生死煎熬。这期间,曾国藩主动或被动与死亡擦肩的瞬间不下五次,看似权力极大的督帅却不得不挣扎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一次次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到底是什么一再将他逼入生死绝境,又是什么让他死而不亡?这正是本书要回答的问题。诚如中国史30万字- 会员
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丛书(第五辑)
《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丛书》(第五辑)涉及民俗、传统手工技艺、传统舞蹈、民间文学、传统音乐等七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包括泸沽湖摩梭人母系氏族习俗、藏历年、彝族杆杆酒酿造技艺、傈僳族嘎且且撒勒舞、支格阿龙《勒俄特依》、彝族挽歌。本书首次全面详实地介绍了各种文化遗产的形成衍变、发展脉络、基本内容、表现形态、基本特征、价值与功能、代表性传承人存续状况,以及传播与影响,并辅以曲谱、照片等大量中国史16.3万字 - 会员
两岸故宫的世纪传奇
「故宫文物,是我国数千年来的文化结晶,毁掉一件,就少一件,国亡有复国之日,文化一亡,便永无复国之望了。」──文物护送者那志良一九二五年十月十日,故宫博物院在紫禁城开幕,公开展出皇家藏品和珍贵文物,万人空巷。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创举,全赖当时的有识之士的倡议,令这些珍贵文物不致落入军阀及新政权手中。其后,就像奇迹一样,故宫博物院安然度过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为动荡不安的时代。在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期间,转移避险中国史10.2万字 - 会员
近代史学刊(第16辑)
《近代史学刊》是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主办的中国近代史领域学术集刊。本书为《近代史学刊》第16辑,分“中国近代大学与社会”“近代中国宗教社会史”“专题研究”“学术综述”“书评”五大板块,内容涉及清末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既有对前人已有研究的再讨论,也有基于史料的新探索,其中不乏创新与突破。中国史19.7万字 - 会员
“天人秩序”的重建:秦汉时期“郊祀礼”的思想史研究
“郊祀礼”是中国古代国家祭典的核心,作为大一统帝制时代的开创期,秦汉时期的“郊祀礼”承担着大一统国家宗教的重要职能,具有深厚的文化意涵。本书围绕秦汉郊祀礼的生成演变,探讨礼制变迁背后的思想动因、文化成因、宗教基因。秦汉“郊祀礼”是秦汉政治与宗教、文化不断调试、发展的结果,其思想演变反映出商周时期的“巫史传统”与春秋时代的“人文传统”的重新合流,礼乐文化的延续是以“宗教”与“人文”的杂糅为代价的。中国史15.9万字 - 会员
从城市国家到中华:殷周·春秋·战国
本书是日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系列“殷周春秋战国”一卷。全书正文共十章,另有前言和附录两个部分。前言重点讲了本书新视角:“文化地域所拥有的历史特性”。正文十章:第一章讲“本书所涉及的时代”,强调了史料的价值问题及用法。第二至五章,是关于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其中第三、四章写法比较特别,作者的意图是利用各国成书于战国的史籍,考察各国在战国时代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带着主观性,追溯其在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渊中国史23.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