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共犯从属性研究
秦雪娜更新时间:2022-08-02 15:32:17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共犯从属性问题并非孤立的具体问题,而是牵涉整个共同犯罪的基础理论。毫不夸张地说,从理论研究层面,借由共犯从属性问题这一视角,可以揭开共同犯罪本质的面纱;在司法实务层面,共犯从属性问题更是直接决定着共同犯罪参与人的处罚范围以及处罚形态。但是,目前我国学界对共犯从属性问题的研究尚存在以下突出的问题。问题之一,对共犯从属性的内涵理解不一,理论立场之间的对立往往缺乏统一的语境。除了对于共犯从属性体系结构上的争议之外,对于公认的共犯从属性内容,特别是共犯的实行从属性问题,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理论定位。区分制阵营和单一制阵营的学者,经常是结合自己的研究需要,构建共犯从属性论的基本立场,再以此为对象提供支持或展开批驳。这也导致共犯从属性问题的学术印象逐渐褪色,甚至出现了立足于单一制的从属性问题。因而,作为对共犯从属性研究的前提,应首先就共犯从属性的理论内涵建立沟通机制。问题之二,对共犯从属性的研究视野局限,缺乏相关基础理论的体系性构建。无论在何种程度上接受共犯的从属性,均是以采纳区分制犯罪参与体系为前提。此外,共犯从属性的有无以及从属程度并不是能够自证的问题,而是作为共犯处罚根据这一基础理论的具体归结而存在。而共犯的处罚根据与共同正犯的本质问题,又存在能否对整个共同犯罪的实质进行统一解释的内在关联。因此,对共犯从属性的研究,是串联共犯的基础理论并实现理论自洽的系统性工程。然而,面对近年来单一制阵营直击理论根基的批评,区分制体系岌岌可危。而区分制阵营直接跳过区分制体系自身面临的难题,自顾自地探讨共犯从属性问题,或者在共犯从属性特别是要素从属性问题上,直接得出缺乏共犯处罚根据或违背已采纳的共犯处罚根据的结论,均是欠缺体系性构建的表现。问题之三,在共犯从属性以及相关理论问题上的观点因循守旧。作为经常被独立探讨的问题,无论是区分制阵营对区分制体系基本立场的传达,还是共犯处罚根据论上几种有限立场的争议,抑或对共犯的实行从属性、要素从属性的通说定性,或多或少都是传统而守旧的。这些碎片式的研究在制式思维、通说立场的裹挟下,使得共犯论缺少了新意和活力,气氛古板而沉闷。与理论界存在的问题不同,司法实务对共犯从属性问题的把握,则呈现出共犯的实行从属性尚未建立、在要素从属性的处理上又过于严格的“两极化矛盾”。综上,共犯从属性的研究大有作为。本书希望通过对共犯从属性问题及相关共犯基础理论的体系性研究,为共同犯罪的理论发展注入活力,为司法实务中共犯的定罪处罚,以及社会发展变化下共犯呈现出的新特点,提供刑法教义上的指引和支持。
品牌:法制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3-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法制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共犯从属性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秦雪娜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类案检索实用指南(第二版)
本书从实际使用和操作的角度出发,阐述检索类案的前提和情形,展示法官、公诉机关、当事人和律师如何检索和发现类案、如何判断案件的相似性、如何制作类案检索报告、如何参照适用类案,为司法实践中类案的办理提供指南。法律31.5万字 - 会员
法治中国战略研究报告(2022)
本书通过对法治中国实践的理念与制度、技术与人文、国家与社会、安全与发展等方面的法律问题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法治理论和可行的战略建议,彰显了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对法治事业发展的现实关怀和洞见。法律16.8万字 - 会员
信息网络犯罪规制的预防转向与限度
本书以预防刑法为理论基础,在刑法观念层面以保障社会发展的消极自由为导向调节预防刑法观,以比例原则作为信息网络犯罪规制预防转向的政策限度,以权利本位的法益概念作为其实质限度,以与法益具备规范连接、定型化的构成要件行为作为其形式限度,以消极责任原则指导下的刑事归责路径作为其责任限度,系统地回答了“如何化解‘法益侵害社会化与刑事责任个别化’间的冲突”这一时代理论命题,完成了“以类罪反思理论变更,以理论指法律23.4万字 - 会员
侵犯财产罪类案裁判规则与适用
本书按照《刑法》总则、分则的法条顺序,针对《刑法》分则第五章“侵犯财产罪”下各具体罪名在司法实践中的典型问题进行了全面讲解;对该类罪名涉及的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犯罪概念、犯罪形态、共同犯罪、自首与立功、刑罚的具体适用及追诉时效等《刑法》总则问题和该类罪具体罪名及其相关从重、加重处罚情节认定等《刑法》分则问题进行了归纳;将司法实践中发生的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为专题,在每一专题下设置“裁判规则”法律52.6万字 - 会员
网络信息安全监管法治体系建设研究
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网络信息安全监管法治化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探索,第二章:网络信息内容安全监管法治体系构建,第三章:网络平台企业监管法治体系构建,第四章: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监管法治体系构建,第五章:重点领域数据安全监管法治体系构建,第六章:网络信息安全犯罪防控法治体系构建。法律22.8万字 - 会员
刑事法评论46:刑法的转型
本书设有“刑事政策与刑法发展”“犯罪过失”“正当防卫”“理论前沿”“实证研究”“判例研究”“学术书评”以及“刑事诉讼与刑事执行”等栏目。所涵盖的领域包括犯罪过失理论、正当防卫理论等专题内容;构成要件论、中立的帮助行为、刑事责任年龄等刑法总论的重要内容;“航班延误保险诈骗”“逃交ETC通行费”等疑难案例的理论分析;以及认罪认罚、涉案财物保管、非法证据排除等刑事诉讼与执行制度理论。法律73.8万字 - 会员
紧急权:体系建构与基本原理
本书分为“总论”和“分论”两编。总论编主要站在宏观的视角,结合法哲学、政治哲学的原理进行紧急权体系的构建,并在此基础上厘清各紧急权之间的关系;分论编则着重从微观入手,以紧急权体系为基本的分析框架,以大量的司法判例为素材,分别选取正当防卫、防御性紧急避险、攻击性紧急避险以及公民扭送权这四项权利中极具实践意义的问题展开深入和细致的探究。法律24.9万字 - 会员
央地关系中的立法
本书力图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在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立法权应当如何配置。这一问题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两个子问题:其一,中央和地方在事务领域上应当如何划分;其二,中央和地方立法同时调整某一领域时,地方立法应当如何协调其与中央立法规定的关系。法律19.4万字 - 会员
大数据侦查法治化研究(山东大学数据法学丛书)
本书共分为五章,以大数据侦查法治化为题展开研究,审视我国大数据侦查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大数据侦查法治化的现实困境,探寻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大数据侦查法治化路径,并推进相关领域的研究。法律22.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