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文化转型与文学的世纪嬗变
吴秀明主编更新时间:2025-04-28 17:41:55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为浙江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教师研究论文之汇编。所收时间,上始1982年,下迄2018年。内分“问题与方法”“思潮与现象”“作家与作品”“作家与作品(浙籍)”“影视与文学”“出版与文化”六个部分,共计文章58篇。其主体内容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同时还包括影视、编辑与出版等。“前言”对浙江大学(含原先老杭州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发展历程及其学术个性和特色,作了全面的归纳和梳理。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2-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文化转型与文学的世纪嬗变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主要参考文献
- 上海《晨报》副刊《每日电影》的公共领域分析
- 语言、阅读与出版变迁
- 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版权困境及解决路径
- 论融合趋势下的出版法制建设
- 数字阅读产业版权秩序的构建
- 数字出版人才培育的多维探讨
- 出版社数字内容管理平台的构架与实施
- 数字出版赢利模式研究
吴秀明主编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美比较文学:第五期(英文)
《中美比较文学学刊》为中美比较文学界同仁共同创办和编辑,北京语言大学和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为主体合作方,并共同在全中国和全美国范围内选择业内知名学者组成中方和美方两个编委会,分别受理和负责审阅中美学者的来稿。《中美比较文学学刊》集中展示中美比较文学界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范围内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探讨前沿理论问题,拓展文学批评空间,研究学术焦点问题。以期实现中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的平等、直文学5.9万字 - 会员
宋代民俗与诗歌研究
宋代科举制度的发展促进了庶族地主阶层的兴起,百姓的地位悄然改变,进入“平民发展”的时代。普通百姓的民俗生活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民俗诗歌兴盛于宋成为一个突出的文学现象。而在古代文学研究中,文学与民俗的交叉则是一个具有诱人发展空间的研究视角。民俗学研究者往往用民俗学的眼光去观照诗歌中呈现出的民俗事象、民俗观念等。本书不同于这类研究方式,而是以文学为本位,研究宋代民俗诗歌自身的特点以及宋代诗人自己如何以所文学26.8万字 - 会员
他者·他性·他我:当代新英语小说中的动物研究
本书从动物研究视角出发,兼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研究、生态批评、精神分析、新历史主义、后人文主义和认知动物行为学等理论,重点考察库切的《动物的生命》、辛哈的《动物之人》、阿特伍德的《羚羊与秧鸡》、马特尔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温顿的《浅滩》等当代新英语小说中的动物书写,探究关于动物的文学再现及象征意涵与真实动物之间的关联,论释对动物的不同认知如何影响其在人类社会的命运及人类自身,分析文学文学35.5万字 - 会员
现代学术视野下的《文选》研究
刘跃进、柳宏主编的《现代学术视野下的文选研究》是一部古代文学理论的研究论文集,作者均是本研究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家学者,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综合研究,收录12篇论文,主要偏重于对名家治古代文学研究的方法的研究,也即研究之研究,下编则大多是集中在对《文选》的各种版本的校异和考辨方面。文学29.1万字 - 会员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变迁
本书全面回顾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关系,并将之总结为三个方面:从历史进程看,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影响了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体系建构,推动了它的空间拓展,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产生;从理论范畴看,马克思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是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中意识形态范畴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是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中现实主义范畴的核心资源,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论是20世纪中国文文学29.2万字 - 会员
英国维多利亚末期小说中的家庭伦理叙事
在维多利亚末期,英国人普遍关注家庭的话题,家庭伦理也成为这一时期很多小说的主题。本书系统分析哈代、康拉德、吉卜林、福斯特、劳伦斯等作家代表性作品中的家庭伦理叙事,试图勾勒出当时英国工业社会的发展及其殖民扩张对家庭伦理和人际关系所造成的影响,从而为英国维多利亚文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文学17.9万字 - 会员
魏晋南北朝文论范畴的现代阐释
本书运用语言哲学的语法分析和概念分析方法对魏晋南北朝文论中十个(对)文学理论范畴进行分析,力图澄清它们在逻辑、语法层面言说与在经验事实层面言说的混淆。这些范畴可以分为五组:第一组是道和情志,这是“本体论”层面的范畴;第二组是言意、形神和文质,这三对范畴描述的是文学作品的逻辑结构;第三组是神思和比兴,这两对范畴涉及创作的心理现象与创作方法;第四组是隐显和刚柔,它们是关于作品形态或风格的范畴;第五组是文学38.7万字 - 会员
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王尔德童话研究
本书是国内首部王尔德童话研究方面的专著,概括了传统童话向现代童话过渡时期的童话特征,系统研究了王尔德童话的创作动因、主题、文学形象和叙事艺术。作者认为王尔德是西方童话从传统向现代过渡过程中的代表性童话作家,其作品体现了传统童话与现代童话的分野,在西方童话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文学23万字 - 会员
毛南山乡文艺生态审美
毛南山乡系毛南族聚居区,毛南山乡所呈现的文学艺术成果集中体现了毛南族的文学艺术创造观念及创造力。毛南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孕育并发展了强烈的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生态和融理念,其文学艺术蕴含着明显而独特的生态特征。着眼于生态视域,系统、深入地研究毛南山乡的文艺现象及其内在本质,揭示毛南族创造文学艺术成果的心里于规律,阐述毛南山乡文艺生态的属性及发展趋势,将有利于毛南族建构新型的文艺生态,从而探索文学21.2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老北大讲义:词学通论
《词学通论》全书九章,前五章论词体、韵律、作法,后四章叙唐宋元明清之词史和词人,并对唐五代至明清代表性词人的作品做出了精细的点评。无论是就入门者,还是研究者而言,本书均是不可多得的力作,极具研究价值。文学理论8.3万字 - 会员
老北大讲义:中国小说史略
《中国小说史略》是中国第一部小说史专著,书中对从上古神话到清末谴责小说的中国历代小说进行了精辟的论述,总结了中国小说的历史发展和成就,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著作。就连胡适先生也给了它很高评价,说它“是一部开山的创作,搜集甚勤,取材甚精,断制也甚谨严”(胡适《白话文学史》);郭沫若先生更是将《中国小说史略》和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并誉为“中国文艺史研究上的双璧”,认为二者所从事的,“不仅是拓荒的文学理论14万字 - 会员
老北大讲义:文学研究法
《文学研究法》本书是在旧学与新学交替之际,桐城派作家系统阐述桐城派文论的唯一专著,对桐城派文论做了新的整理和阐述。该书在体例上模仿《文心雕龙》,内容上强调文学和语言学的结合,强调文学风格存在于作品和创作主体之中,将桐城文论与时代接轨,开创中国传统文论向现代文论转向的先河。其文资料丰富、行文严密、文字雅洁,颇具桐城风采,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语言学极有参考价值,对文章学体系的构建做出了贡献。文学理论12.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