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宝宝一起玩胎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孕7周 每天给你一个微笑

准妈妈和胎宝宝的变化

怀孕6~10周是胚胎腭部发育的关键时期,所以,如果准妈妈这时“闹情绪”,就会影响胚胎发育,致使胎宝宝腭裂或唇裂。请准妈妈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尽量稳定情绪。丈夫也要在各个方面体贴和照料妻子,多和准妈妈谈心,使准妈妈心情开朗。丈夫的爱心是准妈妈消除烦躁情绪的一剂良药,能帮助准妈妈顺利度过孕早期难熬的日子。

胚胎大脑现在基本还是一个空壳,但已出现5个独立区域。

胎宝宝的变化

血液循环系统开始工作

突起的鼻子已经在一张一合地运动,能很清楚地看到小黑点一样的眼睛和鼻孔。胎宝宝的身体也发生了变化,头部将移动到脊椎上面,而且尾巴也逐渐缩短。手臂和腿部明显变长、变宽,所以容易区分手臂和腿部,还能分辨出手和肩膀。

小提示:日常生活中,准妈妈不要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避免反复做腰部用力动作,也不要长时间骑车、乘车、开车,避免引起流产。

准妈妈的变化

基础代谢增加

这个时候,多数准妈妈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现象,即“早孕反应”,伴有疲劳感,总是感到困倦,心跳加快,新陈代谢的进度也有所加快。

小提示:本周的胎教重点还是从舒缓准妈妈自身的情绪出发。适当的运动对身体也有好处。工作的准妈妈不要一直坐在电脑前,半小时左右就起身走动一下,不仅活动了身体,也能舒缓一下工作带来的紧张感。

准妈妈多吃一些补脑食物吧!

艺术胎教

名画欣赏 《拾穗者》

随着胎宝宝的生长发育,准妈妈容易出现睡眠不好的情况,还会出现手脚肿胀,这些都会导致准妈妈情绪焦虑。想办法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比如欣赏名画,让自己的精神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远离那些令人不安的情绪。

★走进绘画

《拾穗者》是法国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在1857年创作的著名油画,是最能够代表让·弗朗索瓦·米勒风格的一件作品,它没有表现任何戏剧性的场面,只是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画面的主体不过是三个弯腰拾麦穗的农妇而已,背景中是忙碌的人群和高高堆起的麦垛。这三人与远处的人群形成对比,她们穿着粗布衣衫和笨重的木鞋,体态健硕,谈不上美丽,更不好说优雅,只是谦卑地躬下身子,在大地里寻找零散、剩余的粮食。然而,这幅内容朴实的画作却给观众带来一种不同寻常的庄严感。

★唯美视觉

让·弗朗索瓦·米勒采用横的构图,让纪念碑一般的人物出现在前景的原野上。三个主体人物分别戴着红、蓝、黄色的帽子,衣服也以此为主色调,牢牢吸引住观众的视线。她们的动作富于连贯性,沉着有序,布置在画面左侧的光源照射在人物身上,使她们显得愈发结实而有忍耐力。

《拾穗者》/让·弗朗索瓦·米勒(法国)

语言胎教

寓言故事 《狼来了》

从前,有个放羊娃,每天都去山上放羊。

有一天,他觉得十分无聊,就想了个捉弄大家的方法。他冲着山下正在种田的农夫们大声喊:“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农夫们听到喊声急忙拿着锄头和镰刀往山上跑,他们边跑边喊:“不要怕,孩子,我们来帮你打恶狼!”

农夫们气喘吁吁地赶到山上一看,连狼的影子也没有!放羊娃哈哈大笑道:“真有意思,你们上当了!”农夫们生气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娃故伎重演,善良的农夫们又冲上来帮他打狼,可还是没有见到狼的影子。放羊娃笑得直不起腰:“哈哈!你们又上当了!哈哈!”

大伙儿对放羊娃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谎感到十分生气,从此再也不相信他的话了。

过了几天,狼真的来了,一下子闯进了羊群。放羊娃害怕极了,拼命地向农夫们喊:“狼来了!狼来了!快救命呀!狼真的来了!”

农夫们听到他的喊声,以为他又在说谎,大家都不理睬他,没有人去帮他,结果放羊娃的许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美育胎教

简笔画 荷花

【要点】荷花和叶子要紧密结合起来,花离不开叶,叶也离不开花。

1 画出椭圆形的荷叶。

2 在荷叶中间画一个小圆圈代表露水。

3 画出几条叶脉。

4 在荷叶旁画出荷花的花茎。

5 画出其中的一片花瓣。

6 继续画出另一片花瓣。

7 画出5~6瓣花瓣,荷花就完成了。

运动胎教

手指操 快乐的小鸟

★童谣

快乐的小鸟

鸟爸爸、鸟妈妈,

从早到晚乐哈哈,他们的孩子最漂亮,

赤橙黄绿青蓝紫,他们的孩子爱唱歌,

哆来咪发梭拉西,爸爸妈妈我爱你。

★手指操

步骤1

左手五指张开,示指与拇指相捏,右手做同样的动作,双手交叉。

步骤2

右手握拳,示指与拇指相捏,左手五指张开与右手交叉。

步骤3

双手握拳,伸出中指和示指,两手相对。

步骤4

双手十指交叉相握,伸出拇指平行放于示指上。

爱心贴士

处于工作岗位的准妈妈经常久坐在电脑前,在手指僵硬、腕关节酸疼的时候,不妨做做手指操。

音乐胎教

音乐欣赏 《月光曲》

★聆听旋律

月光曲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1801年贝多芬在经历情感波折后创作出来的钢琴奏鸣曲,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后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冠以《月光曲》之名。这是一首享誉世界的名曲。准妈妈可以一边播放这首《月光曲》,一边给胎宝宝讲述下面这个动人的典故。

★音乐典故

有一天傍晚,贝多芬独自在维也纳郊外散步,无意间经过一幢简陋的木屋,那屋中传来一阵琴声。贝多芬驻足一听,那曲调正是他写的一首钢琴奏鸣曲。忽然,琴声停止了,有一位少女叹息地说:“唉,不行不行,这段太难了,我弹不好。如果能听听贝多芬弹奏,该有多好啊!”“要不是这样穷,我一定设法买一张入场券,让你去欣赏他的演奏。”一个男人这样安慰着。

贝多芬在门外大为感动,立刻敲门进去。他在暗淡的烛光下,看到一个皮匠在角落做鞋,而一架旧钢琴前则坐着一个盲少女。贝多芬对皮匠说:“我是一个音乐家,想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接着亲切地问少女:“你怎会弹刚才那首曲子?”少女回答:“那是听来的,以前邻居住着一位夫人,时常弹奏这首曲子。”

贝多芬随即坐在琴椅上,从头弹出少女刚才所弹的乐曲。此时,从这架旧钢琴上流泻出一连串美妙动听的琴声,这样精彩的演奏,使盲少女感动得热泪盈眶。当兄妹两人明白这位不速之客就是他们敬仰的贝多芬时,是多么的欣喜若狂呀!当这首曲子奏完后,少女热切地恳求贝多芬再弹一曲,以偿她多年来渴望的心愿。突然一阵风把蜡烛吹熄了,皎洁的月光从窗口射进一道银光,照射在钢琴上。这样如梦的时刻,贝多芬脑海中一连串的曲调像泉水般涌现。他愉快地说:“我就以这月光为题,即兴弹奏一曲。”

当琴声戛然停止,兄妹二人从醉梦中清醒过来,已不见贝多芬的踪影。原来他一弹完,便飞奔回家,把刚才弹过的乐曲记在五线谱上。这首举世闻名的《月光曲》就此诞生。

艺术胎教

雕塑欣赏 《吓唬人的爱神》

当准妈妈看到这尊小爱神的雕塑,一定会被他的生动可爱所打动,不禁会想,此刻,有一个更加可爱的小天使在我的腹中呢!想着想着,嘴角便不自觉地浮现出笑容,接下来,准妈妈一定会对胎宝宝说:“宝宝,妈妈希望你成为一个健康、聪明、活泼、可爱、体贴的小宝宝,一定要健康成长啊!”

★走进雕塑

此作刻画的是一位形象可爱、栩栩如生的小爱神,他背有一对翅膀,身体倾斜,头部微低,一只手伸着示指,抵住上嘴唇,好像在告诉大家:不要出声,我要去吓唬她了。那表情,那动态,那心理活动真是刻画得栩栩如生;相信每一位看过此件雕塑的人都将会被小爱神这顽皮机灵的童真所感染,而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作者介绍

艾蒂安·莫里斯·法尔孔奈公元1716年生于巴黎,堪称一位天才,他把法兰西雕刻的优雅柔美风格推到了顶点,不仅善于刻画青春活脱的肉体,而且同样善于捕捉丰富细腻的情态。

★创作背景

公元18世纪的法国,受国王路易十五和其情妇蓬帕杜夫人的审美情趣影响,出现了一种雕琢华丽、纤巧繁琐的十分女性化的艺术形式——罗可可艺术。代表罗可可雕刻最高成就的,是最受蓬帕杜夫人赏识的两位艺术家,一位是皮加尔,另一位则是艾蒂安·莫里斯·法尔孔奈。

《吓唬人的爱神》
艾蒂安·莫里斯·法尔孔奈(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