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电阻器元件
下面分析一种现象和做一个简单实验,以帮助大家理解电阻的概念和了解电阻元件。
1.1.1 电阻的体现
1.电阻现象
如图1-1所示是手电筒的结构原理图,它由电池、电筒壳、弹簧、开关、灯泡组成。其中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电源,即使将其长期装在手电筒里搁置不用,电池内的化学反应仍在时刻进行,久而久之就使电池底部的负极锌壳蚀穿而流出电解液,使紧触电池负极的弹簧受到腐蚀而生锈。
图1-1 手电筒及其电路原理图
弹簧生锈,就是表面生成了一层氧化铁,它的导电性能较差,会使电池里的电能不能很好地传送到灯泡上,造成灯泡发光效果较差甚至不亮。
不同物质对电流的阻碍力大小不同,在铜、铝、铁、氧化铁这四种物质中,铜的电阻率最小,铝次之,铁的电阻率较大,氧化铁的电阻率最大。
由于灯泡是一种电-光转换的电器元件,在额定电流内,有较大的电流流过时才能发出较亮的光;流过的电流小了,发光就弱。由此可见,灯泡不亮或只有一点亮的情况,就是由于氧化铁阻碍了电流的大小而造成的。
分析理解了电阻的现象,就应该想办法解决上述问题。将弹簧锈层用砂布擦掉,灯泡就会正常发光。
2.电阻器实物
取直径为0.7mm、长为1cm的铅笔圆心,用万用表电阻挡测量其直流电阻值(简称阻值)为50Ω,如图1-2(a)所示。将铅笔圆心两端缠上裸铜丝,各留1.5cm,再测铜丝之间阻值,仍为50Ω,如图1-2(b)所示。若将铅笔圆心套上瓷管,填充绝缘石蜡,再在两端涂满CH31胶水粘牢,就制成了一个电子元件——电阻器。铅笔圆心称为电阻器的电阻体,两端引接的铜丝称为电阻器引脚。这个电阻器的阻值为50Ω。这样我们就自己制造了一个电阻器。
图1-2 实验自制电阻器
铅笔圆心是用廉价碳粉和胶汁调和,再经圆条定型及热处理固化制成的。就因为这个电阻器的导电材料是碳物质,所以称为碳质电阻器;又因它是实心的,所以也称为实心电阻器。
电阻器中的电阻体与引脚都有一定的阻值,但引脚的阻值比电阻体的阻值小得多,通常忽略不计。常说某个电阻器的阻值,是指电阻体的阻值。
图1-3所示为几种电阻器实物及外表标记图,先供读者认识。
图1-3 电阻器实物及外表标记图
1.1.2 电阻器的图形符号及单位
1.电阻器的符号图形
人们常用如图1-4所示的图形符号来表示电阻器。图1-4(a)所示是以一个长方形表示电阻体,两端用直线表示两个引脚,该图形与实物的形状相近,便于形象记忆。图1-4中各种图形符号分别表示不同种类的电阻器。电阻器的文字符号用英文字母R表示。
图1-4 电阻器的图形符号
有了规定的图形符号与文字符号,电阻器的书写表达就变得简明了,给绘制电器电路图带来了方便,也使电路图整体清楚,容易辨认,这可通过查看图1-5中的电阻器来体会。图中R1~R5 旁边的图形符号,代表5个普通电阻器,并用“R”标明,下角标注的“1”、“2”、“3”……表示电阻器的编号。图中RV旁边的图形符号,代表一个压敏电阻器。
图1-5 TDH16W型电子镇流器的电路图
电器电路如果不用图形符号而用文字表达叙述,必将使电路图变得十分拥挤,很难辨认。这就显示出规定电阻器图形符号的作用与意义。
2.电阻的单位
电阻有大小,常用数量与单位来配合描述,如前所述电阻器的阻值为“50Ω”,其中“50”为数量,“Ω”为单位。Ω 为电阻的基本单位,但在电子工程上这个单位太小了,实际中常需要用比Ω大得多的单位,有kΩ、MΩ、GΩ及TΩ等。它们的关系如下:
1TΩ=1000GΩ;1GΩ=1000MΩ;1MΩ=1000kΩ;1kΩ=1000Ω。
有了这种关系,TΩ、GΩ、MΩ、kΩ、Ω 之间便可相互转化。如果一个电阻器的阻值为“4700Ω”,则这个阻值可简写成“4.7kΩ”或“4.7k”。
再看图1-5中,R1的阻值为560kΩ,简写成560k;R2的阻值为2.2Ω;R4的阻值为8.2Ω;R6的阻值为680kΩ,简写为68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