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必备兵学谋略与运筹技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孙子兵法》“全胜而非战”的谋略与运筹技巧(1)

《孙子兵法》中“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全胜而非战”谋略,提倡依靠谋略来赢得战争的胜利。这一思想无论在兵学界还是在商学界都有永恒的意义和价值。在商战中,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即为全胜。

《孙子兵法》:

“全胜而非战”的谋略与运筹技巧

释典

《孙子兵法》作为中国最早的兵学专著,以深邃辩证的军事思想、博大缜密的理论体系被誉为“兵学圣典”、“百世兵家之师”、“世界古代第一兵书”。早在唐代,《孙子兵法》便传入日本,后相继传入朝鲜、越南等国,并出现了不少注疏之作。1772年,法文版《孙子兵法》在巴黎出版,开始了《孙子兵法》在西方的传播。时至今日,《孙子兵法》一书已以近30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

《孙子兵法》作者孙武。孙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忠民县)人,生卒年不详,大约与孔子同时或稍早,春秋末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被誉为“兵学鼻祖”。孙武的祖先是陈国的公子陈完,因陈国内乱,逃到齐国,改姓田。齐景公时,孙武的祖父田书因伐莒国有功,被景公赐姓孙,食采于乐安。青年时期,孙武因齐国贵族内乱而离开齐国,来到新兴的吴国,并结识了军事家伍子胥。公元前512年,在伍子胥的竭力推荐下,孙武得以晋见吴王阖闾,并呈上了自己的兵法十三篇,得到吴王的赏识,被任命为将军。此后,孙武辅助吴王阖闾经国整军,为吴国的强盛做出了很大贡献。随着吴国霸业的蒸蒸日上,吴王夫差渐渐自以为是,不纳忠言,听信奸臣挑拨。孙武悄然归隐,息影深山,根据自己训练军队、指挥作战的经验,修订其兵法十三篇,使其更臻完善。

《孙子兵法》十三篇依次为《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言简意赅,归纳战争的原理原则,军事理论系统。其中各篇均有主题思想,但又构成完整的思想体系,对战前准备、策略运用、作战部署、敌情判断等,都有详细说明,周密完善。

在理论特征上,《孙子兵法》强调将帅的作用,倡导进攻的方式,具有辩证思维的特色,注重谋略的运用。在世界军事学史上,《孙子兵法》是传统兵学的代表。中国历代战争,都以它为指导,孙子主张的智、信、仁、勇、严,成为两千五百年来中国军人的“武德”。“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兵无常势”、“兵以诈立”、“上兵伐谋”等军事原则,至今仍为治军戒律,《孙子兵法》历来被誉为“兵学鼻祖”。

《孙子兵法》在作战方法上提出速决、先胜、权变、地利等。孙武强调“兵贵胜,不贵久”,军队作战,不能旷日持久,必须力求速战速决。这一观点就当时客观条件而言,是符合作战要求的。先胜指先造成胜利的条件,然后才与敌人交战,主要包括领地的大小、资源的多少、兵员的众寡、力量的强弱、胜败的可能。在实战中,将帅熟悉这些先胜的条件,才能预测胜利。权变即适应作战态势的变化,尤其是根据敌方的实际情形,采取不同的战法。孙武讨论作战方法时重视发挥地利,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实施不同的作战方法。地理环境是用兵的辅助条件,影响到战争的胜败。只有熟悉作战的地理环境,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形,才能够稳操胜券。

关于《孙子兵法》的成书,历史上曾存有疑问。因《汉书·艺文志》著录《吴孙子兵法》有82篇,图9卷,后人多认为十三篇是曹操削除繁冗,取其精华而成。又有人因《汉书·艺文志》著录的《齐孙子》,即《孙膑兵法》久已亡佚,后世流传的只有一部《孙子兵法》,而认为十三篇出自孙膑之手。不过,在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一部《孙膑兵法》和《孙子兵法》的残简,以及记载孙武言行的70余枚竹简后,现代学者们已多倾向于十三篇出自孙武之手,八十二篇是孙武后学所著,是用以补充和解释十三篇的。

总体来看,《孙子兵法》虽然只有13篇6000字,但它构筑了一个精美恢宏的兵学体系,影响了后世兵学的发展,体现了孙武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被后世誉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兵学圣典”。它所阐述的谋略思想和哲学思想,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当前经济领域。

商场如战场,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趋近于军事斗争。从战略战术的制定和运用,到作战指导原则、情报信息获得、军队训练管理等多个方面,商战同军事斗争有许多相通相似之处,都是争胜的哲学。作战需要运筹,企业经营发展需要企划;作战需要谋略,企业产品开发、市场开拓需要创意;作战需要战术手段,企业经营管理需要技巧等。

《孙子兵法》中的“全胜而非战”谋略

“全胜而非战”的管理谋略是以孙武为代表的先秦兵家提出来的。兵家圣典《孙子兵法》中写道:“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但凡用兵的时候,以保全整个国家为上策,毁坏国家则次之;保全整个军队为上策,破军则次之;保全整个旅为上策,破旅则次之;保全整个卒为上策,破卒则次之;保全整个队伍为上策,破伍则次之。因此百战百胜并不是上上策,能够不打仗而使敌人屈服投降才是上上策。

这里提出的“全国为上”是指在能够保全双方利益的基础上获得完全的胜利,“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全胜”思想最好的诠释。《孙子兵法》强调:“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真正善于用兵的人,使敌人屈服不通过战争,占领敌人的城池不采用进攻的方式,毁灭敌人的国家不会让军队长期作战。向全胜的目标努力,使军队不受挫折,而利益却能够保全。同时,“不战而屈人之兵”也有通过气势使敌国降服的意思。如果国家富裕而安定,就不必动员民众,不用出动军队,凭借强大的威慑力,就能使天下归附。孙武的“全胜而非战”战略是兵家的最高境界。

孙子认为“破”即通过直接的交战获取胜利,这样不管取得多大的胜利,总是其次的,因为直接作战必然会有伤亡和损失,不能称为“善之善者也”;“全”,就是不通过直接交战而使敌人屈服,主要靠谋略,这就是“全胜”,既保全了利益,又不会造成损失,是“善之善者也”,后者是孙武希望达到的最理想的境界。能够达到这种理想状态的将领取得胜利才能显示出他们优秀的指挥才能。“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因此,《孙子兵法》中的“全胜”主张是孙子重视谋略和人的因素,把军事力量和人的计谋恰当地结合起来,以获取完全彻底的胜利。《孙子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显示出我国先秦兵家的远见卓识。

要实现“全胜而非战”的战略思想,就需要人们做到“知己知彼”,努力“校之以计,而索其情”,就是要做到了解自己,了解敌人。

第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了解自己,了解对方

《孙子兵法》的著名论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具有永恒的价值。“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意思是,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什么危险;不了解敌人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各一半;不了解敌人也不了解自己,那就每战都危险。只有全面了解作战双方的有关信息,才可能对战况有全面的了解,才能正确地指挥战争,取得胜利;否则将危机四伏,胜负难料。

原典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孙子兵法·谋攻篇》

[译文]君王危害军队行动的情况有三种:不了解军队不可以前进而硬让军队前进,不了解军队不可以后退而硬让军队后退,这叫做束缚军队。不了解军队的内部事务,而去干预军队的行政,就会使将士迷惑。不懂得军事上的权宜机变,而去干涉军队的指挥,就会使将士疑虑。军队既迷惑又疑虑,那么诸侯列国乘机进犯的灾难也就到来了。这就是所谓自乱其军,自取败亡。

原典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孙子兵法·谋攻篇》

[译文]预知胜利的情况有五种:知道可以战或不可以战的,能够胜利;明白实力强弱之运用规律的,能够胜利;上下同心同德的,能够胜利;以己有备对敌无备的,能够胜利;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君王不加牵制的,能够胜利。这五条,是预知胜利的方法。

原典

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孙子兵法·谋攻篇》

[译文]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人但了解自己,或者胜利,或者失败;既不了解敌人,也不了解自己,那么每次用兵都会有危险。

原典

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孙子兵法·虚实篇》

[译文]所以善于进攻的,使敌人不知道怎么防守;善于防守的,使敌人不知道怎么进攻。

原典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孙子兵法·虚实篇》

[译文]所以,要仔细考虑一下,来分析敌人作战计划的得失;要挑动一下敌军,来了解敌人的活动规律;要侦察一下情况,来了解哪里有利哪里不利;要进行一下小战,来探知敌人兵力的虚实强弱。

原典

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孙子兵法·军争篇》

[译文]所以不了解列国诸侯战略企图的,不能与之结交;不熟悉山林、险阻、水网、沼泽等地形的,不能行军;不重用向导的,不能得到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