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你的员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科学管理原则

科学管理原则是遵循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所制定的管理法则或标准。

正确认识并切实掌握和科学运用管理原则,是做好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管理原则按其层次又可分为一般管理原则和具体管理原则。一般管理原则是指贯穿于管理活动各个方面的共同规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具体管理原则是就管理活动中各环节的个案问题所提供的具体指导原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现代企业管理是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之上,包括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其他各种技术科学等成果,并且充分利用了信息论、控制论、运筹学的最新成就,使企业管理成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

1.坚持确立标准原则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建立一支具有首创精神和整体观念的、一切行动听指挥(计划)的稳定的员工队伍。要达到这一目标,除了为企业配备得力的管理人员,挑选和安排合适的员工,伴之以适当的激励机制以外,还必须确立贯彻目标的标准。标准由目标而来,并具有目标的许多特征。标准就像靶子一样,可以作为比较过去、当前和将来行为的准则。人的问题是变化不定的,但如果因变化不定,就随之做变化不定的处理,什么事情都没有标准可依,而是采取个别的随机处理,如此长期下去,其结果必然在员工队伍中造成分歧、混乱、不满和相互猜疑,使组织的纪律与正常的运行遭到严重的破坏。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受人性纪律的约束,因此有关人的问题,必能找到其共同之处,有了共同之处,就可以据此制定与组织目标相联系的行为准则或标准(制度)。因此,无论人的问题多么变幻莫测,只要制定了具有弹性的相对完整的制度,任何人事问题的处理结果都会趋于一致和稳定。

此外,确立标准对于管理控制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有效实施管理控制需要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必须建立标准;第二,必须能够得到反映实际结果与标准要求的偏差的信息;第三,必须有能力采取措施纠正实际结果与标准要求之间的偏差。显然,没有标准就不可能具有衡量、评估实际绩效的根据;没有信息就无法了解态势;没有相应的措施,整个管理控制过程就会成为毫无意义的活动。

2.坚持整体效能原则

整体效能原则,是指管理者在琢磨人或事时,要从整体出发,而不要在部分或某个环节上做文章。只要付出小于效益,这个决策就是正确的。

例如,春秋战国时期,有一次,齐王与田忌赛马,每人各挑选上中下三种马进行比赛,胜者可得千金。以同等级马相比较,上对上,中对中,下对下,则田忌赢输各占一半。怎样才能有绝对胜利的把握呢?田忌的谋士孙膑给田忌献了一计:以下马对上马,以上马对中马,以中马对下马,结果田忌两胜一负,赢得了千金。这就是整体效能,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坚持整体效能原则要求领导者在人事决策中始终坚持整体观点或系统观点,整体不仅包含部分而且高于部分,因为部分的作用在整体中受到系统整体的控制。一项决策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如何将各个部分结合在一个整体中,从而获得有利的新的质和量。

3.坚持结构功能原则

所谓结构功能原则,是指在一个组织中,人员组成的结构形式是否合理,是否是有机的结合,直接影响着组织功能的发挥。

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是: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结构的表现;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又反作用于结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则构成系统的整体性质。

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这里讲的就是运水的结构问题。三个和尚之所以没水吃,就是结构没有安排好。人多力量大,三个和尚怎么会不如一个和尚呢?假如把三个和尚组织好,轮流抬水或挑水,其效果肯定超过一个和尚。

那么,什么样的结构比较好呢?所谓结构比较好,是说一个结构的内部组成的部分或要素组织得比较合理,是有机的联系。比如北京大钟寺有一口大钟,造于明代永乐年间,至今已有560多年。这口钟音质悦耳,优雅动人,圆润洪亮,节奏明快,声音可传至四五十公里远。但它的结构比例过去一直未能测出。解放后,才用超声速仪计算出重量为46.5吨。大钟的成分为铜80.54%,锡16.4%,铅1.12%和少量其他金属。这个比例被公认为造钟的最佳比例。

一项科学的人力资源决策,在通常的情况下,就是通过改变系统内部要素的结构,以寻求最佳的系统特性和系统功能。如果需要获得系统的新质或新功能的话,也可以通过改变结构来实现。即使系统中某些要素的性质并不优,或者说要素的性能差,但要素的性能差却不等于系统的性能差,正如要素的性能优不等于系统的性能优一样。性能优的要素如果结构不合理,将引起系统质的破坏,性能差的要素如果结构合理,系统的性能仍可达到优。

4.坚持规范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所谓规范是指企业既定的或约定俗成的,各行业作为主体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或惯例。它对各员工及管理者构成行为约束,其功能是保证激励行为的合法性和可接受性。

企业激励是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规范与教育相结合就是一方面调动员工行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把行为控制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不择手段地调动积极性,滥发奖金、实物,或只知严惩重罚而不问具体情况的现象都是违背原则的。因此,需要教育和约束管理者,指出这种激励的错误性,这就涉及教育的问题。

教育的根本功能就是“扬善禁恶”。但是,“善”和“恶”的观念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先天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社会实践的产物,即受社会善恶观的影响、感动和教化的结果。

通过“扬善”,人们才会产生荣誉感,通过“禁恶”,人们才会产生耻辱感。也就是说,人们只有“知廉耻”,才能趋利而避害,奋发而向上,产生积极的动机、欲望和期盼,进而付诸行动,创造出精神和物质财富。激励从某种意义上说,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荣辱观”,使积极因素得到更充分的挖掘和发挥,造福于人类社会。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规范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坚持教育与培训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与培训是企业对员工施加影响的重要方式,这种影响方式可以培养员工的态度、习性与精神状态,引导或诱发员工作出有益于组织的决定和行为,以及对工作效率的关切感和对组织的忠诚心。因此,教育与培训是促使个人的价值接受组织影响的主要手段。

同时,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对员工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教育程度高的员工才能适应各种新技术的采用、管理革新等变化。企业接纳新员工时,固然可以要求员工学习各种手册或说明书之类的规范要求,但是工作是具有成长性的,人的能力也应相应地成长,如何才能使员工长期适应工作的要求,这就是培训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企业必须保持员工的工作能力随企业的内外环境的需要而成长,长时期保持动态的进取活力。

员工们需要培训,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必须学会使用新技术,更新旧技术;另一方面是他们需要接受一些时代的新气息、新观念。周期性的知识更新不只局限在高科技职业。由于商业行为的不断变迁,如果员工故步自封,墨守成规,就会在现有的实践机会的领域中逐渐失去原有的工作技能。在新的思想潮流、学术潮流和技术潮流面前,他们将变得无所适从。

对员工进行培训,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一般说来不外乎有以下几种:提高专门业务能力;培养经营管理能力;扩大视野和形成良好人格。其次,要确定培训的对象,可以制定一些分组计划,确定一段时间内所管辖的部门人员的培训名单,错开工作时间,给受训者以充分的时间,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同时应针对每个人的不同情况,确定培训内容。最后就是实施培训。对员工进行培训,要坚持长期不懈,不能有头无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