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色脉(1)
<篇名>诊气色法第一
内容:夫为医者虽善于脉候,而不知察于气色者,终为未尽要妙也。故曰∶上医察色,次医听声,下医脉候。是知人有盛衰,其色先见于面部,所以善为医者,必须明于五色,乃可决生死,定狐疑。故立候气之法冠其篇首焉。
肝受病色青;心受病色赤,脾受病色黄;肺受病色白;肾受病色黑。(皆先视于本色。)春,面色青,目色赤,新病可疗,至夏愈。
夏,面色赤,目色黄,新病可疗,至季夏愈。
季夏,面色黄,目色白,新病可疗,至秋愈。
秋,面色白,目色黑,新病可疗,至冬愈。
冬,面色黑,目色青,新病可疗,至春愈。
论曰∶此四时王相本色见,故疗之必愈。夫五脏应就五行,若有病,则因其时色见于面目,亦犹灼龟于里,吉凶之兆形于表也。
扁鹊云∶病患本色青,欲如青玉之泽,有光润者佳,面色不欲如青蓝之色。若面白目青是谓乱常,以饮酒过多当风,邪风入肺络于胆,胆气妄泄,故令目青。虽云夭,救不可复生矣。
病患本色赤,欲如鸡冠之泽,有光润者佳,面色不欲赤如赭土。若面赤目白,忧恚思虑,心气内索,面色反好,急求棺,不过十日死。
病患本色黄,欲如牛黄之泽,有光润者佳,面色不欲黄如灶中黄土。若面青目黄者,五日死病患着床,心痛气短,脾竭内伤,百日复愈,欲起彷徨,因坐于地,其亡倚床。能治此者,是谓神良。
病患本色白,欲如璧玉之泽,有光润者佳,面色不欲白如垩。若面白黑无复生理也。此谓酣饮过度,荣华已去,血脉已尽。虽遇歧伯,无如之何。
病患本色黑,欲如重漆之泽,有光润者佳,面色不欲黑如炭。若面黑目白,八日死,肾气内伤也。
病患色青如翠羽者生,青如草滋者死。
赤如鸡冠者生,赤如血者死。
黄如蟹腹者生,黄如枳实者死。
白如豕膏者生,白如枯骨者死。
黑如鸟羽者生,黑如煤者死。
凡相五色,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皆不死。
病患目无精光及齿黑者,不治。
病患面失精光,如土色,不饮食者,四日死。
病患及健人面色忽如马肝,望之如青,近之如黑,必卒死。
论曰∶夫五色者,五脏之华也。故天晴明时,睹万物,辨白黑,审长短。若五色不分,长短乖错,此为错乱。故人亦然。
黄帝问伯高曰∶察色知病,何如?伯高曰∶白色起于两眉间,薄泽者,病在皮肤;唇色青黄赤黑者,病在肉;荣气需然者,病在血脉;目色青黄赤白黑者,病在筋;耳焦枯受尘垢者,病在骨。问曰∶病状如是,取之奈何?伯高曰∶皮有部,肉有柱,气血有输,筋有结,骨有属。
经曰∶皮部在于四肢;肉柱在于臂诸阳分肉之间及少阴分肉之间;气血之输在于诸经络脉,气血留居则盛而起;筋部无阴阳左右,唯疾之所在;骨之属骨空之间,所以受津液而溢脑髓。若取之者,必须候病间甚者也,间者,浅之少之,甚者,深之多之。随变而调之,故曰上工。经言∶知一脏为下工;知二脏为中工;参而知之为上工。上工十全九,中工十全六,下工十全三,此之谓也。
雷公问曰∶人有不病而卒死者,何以知之?黄帝曰∶大气入于脏腑者,不病而卒死矣。
雷公问曰∶病少愈而卒死者,何以知之?黄帝曰∶赤色出于两颧上,大如拇指者,病虽少愈必卒死矣。黑色出于颜貌,大如拇指者,必卒死。颜貌者,面之首也。(颜当两目下也,貌当两目上、眉下也。)扁鹊曰∶察病气色,有赤白青黑四气,不问大小,在人年上者,病也,惟黄气得愈。年上在鼻上两目间。如下黑气细如绳在四墓发及两颧骨上者,死。或冬三月远期至壬癸日,逢年衰者不可理,病者死。四墓当两眉坐直上至发际,左为父墓,右为母墓,从口吻下极颐名为下墓,于此四墓上观四时气。
春见青气节尽,死。
夏见赤气节尽,死。
夏秋见白气节尽,死。
春见白气至秋,死。
夏见白气,暴死,黑气至冬,死。
秋见赤气节尽,死,冬至后甲子日,死。
冬见赤气,暴死,见黄气至长夏,死。
论曰∶凡病黄色入鼻从口入井灶,百日死。井在鼻孔上曲中是。灶在口吻两旁上一寸是。若入者,丙丁日死。
凡人死色易验。但看年上有黑色横度者,此人不出百日死。若天中从发际两墓皆发黑色,此人三年死。天中,当鼻直上至发际是也。若颧骨上发黑色应之者,二百日死。
目下有黑色横度年上者,不出三十日死。黑色入口应天中者,不出一年死。
若天中发死色,年上命门上并黄色者,未好半恶也,以天中为主,五年内死。天中发黑色,法三年内死。所以然者,有二处得主,故五年内死。
凡天中发黑色两颧上发赤色应之者,不出六十日兵死。若年上发赤色应之者,不出三十日死。若命门上发赤色应之者,不出百日市死、妇人产死、兵死。同气从命门入耳、年上、死。
赤色从眉冲下入目,五日死或丙丁日死。
黑色在左右眉上,一日死或壬癸日死。
若白色亦死,或庚辛日或二三日死。
赤色入口,三日死,远期丙丁日死。
黑色从天中及年上入目,三日死或壬癸日死,或二三日死,或百日半年死。
青色如针在目下,春死或甲乙日死。
黄色入目匝四边,戊己日死。
黑色准上行或入目,期壬癸日死,远期二十日死,若入耳鼻三日死。(准上者,当鼻上也,行谓在寿上年上下降接相次。)黄色横两颧入鼻,一年死。
黑色如拇指在眉上,不出一年暴死。一云三年。
赤色如马,黑马如乌,见面死。(在口傍左右也,右名马,左名乌。)黑色从眉绕目,死。
赤色在口两旁,死。
黑色如深漆绕口,或白色,皆死。
黄帝问扁鹊曰∶人久有病,何以别生死,愿闻其要。对曰∶按《明堂》察色,有十部之气,知在何部,察四时五行王相,观其胜负之变色,入门户为凶,不入为吉。白色见冲眉上者,肺有病,入阙庭者,夏死。黄色见鼻上者,脾有病,入口者,春夏死。青色见人中者,肝有病,入目者,秋死。黑色见颧上者,肾有病,入耳者,六月死。赤色见颐者,心有病,入口者冬死。所谓门户者∶阙庭,肺门户;目,肝门户;耳,肾门户;口,心脾门户。若有色气入者,皆死。黄帝曰∶善。
问曰∶病而辄死,甚可伤也,宁可拯乎?对曰∶脏实则腑虚,腑实则脏虚。以《明堂》视面色,以针泻调之,百病即愈。鼻孔呼吸,气有出入,出为阳,入为阴,阳为腑,阴为脏,阳为卫,阴为荣。故曰∶人一日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周于其身,漏下二刻,荣卫之气行度亦周身也。
夫面青者虚,虚者实之,补虚泻实,神归其室,补实泻虚,神舍其墟,众邪并进,大命不居。黄帝曰∶善。
五实(未见)六虚者,皮虚则热,脉虚则惊,肉虚则重,骨虚则痛,肠虚则泄溏,髓虚则惰。
仲景曰∶鼻头色青者,腹中冷,若痛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白者无血,色黄者胸上有寒,色赤者为风,色青者为痛,色鲜明者有留饮。
又仲景曰∶病患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言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言声啾啾细而长者,头中病。(一作痛)
<篇名>诊脉大意第二
内容:问曰∶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皆有动脉,而独取寸口者,何也?扁鹊曰∶昼夜漏水下百刻,凡一刻一百三十五息,十刻一千三百五十息,百刻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下一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二十五度,合五十度为一周,而复会于手太阴。手太阴者,寸口也,寸口者,五脏六腑气血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脉有尺寸者,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从关至鱼际是寸内阳之所治。寸口位八分,关上位三分,尺中位八分,合三部一寸九分。寸口关上为阳,阳脉常浮而速,尺中为阴,阴脉常沉而迟。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脉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脉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凡诊脉,当视其人大小长短及性气缓急,称其形性则吉,与本性相乘则凶,何则?人大而脉细,人细而脉大,人乐而脉实,人苦而脉虚,性急而脉缓,性缓而脉躁,人壮而脉细,人羸而脉大,此皆为逆,逆则难治,反则为顺,则为易治。
凡妇人脉常欲濡,弱于丈夫也,小儿四五岁者,脉自疾快,呼吸八至也。
凡春脉细弦而长,夏脉洪浮而长,来疾而去迟。
秋脉微浮而散,冬脉沉滑而实,季夏脉洪而迟。
凡心肺二脉大率俱浮,何以别之,浮而大者心也,浮而短者肺也。凡肝肾二脉俱沉,何以别之,牢而长者肝也,按之濡举指来实者肾也,迟缓而长者脾也。
夫人受气于谷,谷成于胃乃传于五脏六腑,五脏六腑皆受气于胃,其清者为荣,浊者为卫,荣行脉内,卫行脉外,阴阳相贯,如环之无端。故胃为水谷腑,主禀四方,皆以胃气为本也。
凡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脉病患不病,名曰行尸,死不治。
夫平和之脉,不缓不急不涩不滑不存不亡不长不短不低不昂不纵不横,此为平也,无病。尺欲小大,关欲小实,老人脉欲微,阳羸于阴者,平也。
夫按之不足,举之有余,名曰浮。浮,阳也。
按之去来促急,名曰数。数,阳也。
按之如琴瑟弦,三关通病,梗梗无有屈挠,名曰弦。弦,阳也。(《王函经》为阴。)按之如动珠子,名曰滑。滑,阳也。
按之实强,其脉有似沉伏,名曰牢。牢,阳也。
按之浮大在指下而满,名曰洪。洪,阳也。
按之洪大牢强隐指,名曰实。实,阳也。
脉见于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厥厥摇,名曰动。动,阳也。
上件八条,皆阳脉也。
按之有余,举之不足,名曰沉。沉,阴也。
按之无,举之来,两旁实而中央空,名曰芤。芤,阴也。
按之迟小,名曰细。细,阴也。
按之短实而数,有似切绳状,名曰紧。紧,阴也。
按之依依,名曰缓。缓,阴也。
按之大而迟,名曰虚。虚,阴也。
按之短小不至,动摇若有若无,或复浮薄而细急,轻手乃得,重手不得,名曰微。微,阴也。
按之乃得,举之无有,濡而细,名曰弱。弱,阴也。
按之尽牢,举之无有,不前不却,但出不入,如鱼之接食动中,名曰迟。迟,阴也。
按之无有,举之有余,或如帛衣在水中,轻手与肌肉相得而软,名曰濡。濡,阴也。
按之促数浮短,如刮竹皮,轻手乃得,重手不离其处,或多入而少出,名曰涩。涩,阴也。
按之来,数时一止,名曰促。促,阴也。
脉来动而中止,按之小数中能还者,举指则动,名曰结。结,阴也,不死。
脉动而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代,阴也,代者死。
上件一十四条,皆阴脉也。
脉有相薄者,寸口微,而尺中弦,此为相薄也,或但寸口微而弦,亦为相薄也。
沉与伏相类;濡与弱相类;弦与紧相类;浮与芤相类;牢与实相类;微与涩相类;迟与缓相类;滑与数相类。
凡脉出为阳,入为阴,来往之间为脾,大阴凡脉浮滑长皆为阳,沉涩短皆为阴也。
脉有一阴一阳者,脉来沉而滑也;一阴二阳者,脉来沉滑而长也;一阴三阳者,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一阳一阴者,脉来浮而涩也;一阳二阴者,脉来长而沉涩也;一阳三阴者,脉来沉涩而短,时一浮也。
脉有伏匿者,谓阴阳更相乘伏也。若脉居阴部,反阳脉见,为阳乘阴也;虽阳脉,时沉涩而短者,此为阳中伏阴也。脉居阳部,反阴脉见,为阴乘阳也;虽阴脉,时浮滑而长者,此为阴中伏阳也。故重阴者癫,重阳者狂。
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有关有格。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谓之太过,减者谓之不及。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关之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过者谓之太过,减者谓之不及。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是真脏之见也。得此诸脉,人不病自死。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死不治,欲决死生,当以月节期之。
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何以知之。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纵。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顺也。
夫欲知人病将愈,当诊其三部之脉,大小迟疾浮沉正等,虽有寒热不解,然阴阳已平,知当愈也。
夫病者发热身体疼痛,此为表有病,其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故知当愈。病卒腹中急痛,此为里有病,其脉当沉细,今脉反浮大,故知当愈。然此二脉,其人不即愈者,必当死,以夫脉者,血之腑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短而急者,病在上;长而缓,者病在下;弦而沉者,病在内;浮而洪者,病在外。脉实者,病在内,脉虚者,病在外。滑而微浮病在肺,下坚上虚病在脾胃,长而弦者病在肝,脉小血少病在心,大而紧者病在肾。
凡脉,腑为阳,主热,脏为阴,主寒。阳微自汗,阴浮自下。阳数即口疮,阴数即恶寒。阳数出血,阴涩下血。脉与肌肉相得,久持之至者可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