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骨化沉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建安有七子,正视苦难人生

建安七子的横空出世,为当时的中国诗坛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局面。而他们除了留下才藻华丽的文辞之外,他们悲剧性的命运和诗文同样在尘世翻覆的沧海桑田中,日久弥香。

洛神赋图 顾恺之 东晋

祸从口出,佛曰不可说

建安年间,曹操接到了一封这样的书信,“……武王伐纣,以姐己赐周公……”写信的人是孔融,他是专门就曹操攻下邺城,其子曹丕纳袁绍儿媳甄氏为妻一事,对曹操进行讽刺的。

曹操自然大怒,但碍于孔融名声过大,而且是儒家大学者,便只能将恶气强压,但孔融却丝毫没有因此而收敛他口无遮拦的毛病。继续在世上直言不讳,招揽了不少的口舌是非。孔融善言,这是他从小便显露出来的禀赋。

在孔融十岁之时,他跟随父亲前往首都洛阳,当时河南尹李膺的名气很大,士人纷纷想去见他,所以这位大人轻易不见客。而孔融为了见到李膺,便对守门人说他是李膺的通家子弟,这才被允许进府。

之后李膺问他为何说出这样的话语时,孔融振振有词,“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可见孔融的巧言善变在孩童时代便是超出常人,连李膺这样的名士都被他说服,更何况现而今的曹操。所以,在曹操的治下,孔融的几次三番言语挑衅,都令曹操十分不满。只是因为孔融是名门之后,所以,才不便痛下杀手,以免遭到了嫉贤妒能的恶称。

孔融毫不收敛,他虽然聪明,却并不明白官场中的利益规则。四岁就因为懂得让梨的孔融大概还不清楚,在官场之中,并不是会因为他懂得礼让,就对他让步的。滂沱的大雨可以浇灭任何的希望,而孔融的口水也能浇灭他生的希望。

就像初睡乍醒的人一样,孔融说话从来都是肆无忌惮,这位圣贤之人或许认为自己饱读圣贤书,就理应维护世事一般,凡事他都会插上一嘴。孔融自认为自己是“当时豪俊皆不能及”,所以,对于他人,总是一副恃才傲物的模样。

就连曹操,他都不放在眼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行为,在孔融看来是大逆不道,十分不可容忍的,所以,但凡曹操出一点查错,孔融必定会红口白牙的唇齿相逼。惹的曹操大为不满,而喜爱招揽贤才的孔融,对于人才却是十分宽容,他广开大门,在家好客,只要是能人异士,他都欢迎。

建安元年的时候,孔融认识了祢衡,虽然祢衡比他要小二十来岁,但年龄的差距丝毫没有阻隔二人惺惺相惜之情。孔融与祢衡常常相互吹捧,而作为慧眼识英才的孔融,自然免不了要向曹操推荐祢衡。他上书在《荐祢衡表》中写道:“淑质贞亮,英才卓荦。……忠果正直,志怀霜雪。”

可见,孔融对于祢衡的赞赏,可惜曹操并不喜欢这个祢衡,反而将他推荐给了别人,祢衡最终因为性格不羁,不容于当世,过早的招致了杀身之祸。而与其惺惺相惜的孔融却并没有料到祢衡的死对他来说,是一种警示。

孔融依然激言放荡,在那段动荡的时局里,虽然人们的思想得到了一些解放,使得最初汉武帝独尊的儒术,已经不能再作为人们奉行的准则了。但是,孔融身为圣人后裔,自小学习儒术,却完全背弃了儒术的内在精神。孔融认为孝道是不足守的,他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孔融此言一出,既可遭致了大众的反对。

但孔融依然我行我素,他还认为当日提倡的“以孝治理天下”的想法已经落伍,他出门常不穿官服,不戴头巾,这在当时是很不可想象的事情。虽然思想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但孔融的做法却是为众人所不能容忍的。再加上孔融平日里“陈对罪恶,言无阿挠。”使得树敌很多,而曹操更是对他恨意难灭。

所以,孔融最终遗世孤独也是大势所趋。作为当时正直的士族代表人物的孔融,一生傲岸,为人刚直,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落得了最后身首异处的结果。想来孔融一生跌宕起伏,也算是乱世一英杰,却因为祸从口出,而飞来横祸,不但自己遭殃,还连累妻儿一同共赴黄泉。实在是可悲可叹。

曹操斩杀孔融的理由便是因为孔融那些肆无忌惮的言论,对于孔融能将父母比作容器的话语,曹操为孔融带上了不孝不贤的罪名。其实最初和最终的理由只有一个,便是他不能让孔融这样不安分的人妨碍了他的统治大业。

现而今在远眺当日的风烟,依稀还能看到孔融放荡不羁的神情和言行举止,也的确令人悲哀,这个不属于那个时代的男人就这样忽而远去,像从未来来的仙鹤,身段优雅的离去。这不是一个关于古代文人如何建功立业的故事,却是要讲述出那个男人在与世界为敌的过程中,所寻到的个人价值。

孔融被钉在了当时的道德审判台上,他的言辞和举止令许多人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指责和嘲讽,更是曹操用来斩杀的无形工具。但孔融却是魏晋中后期文人的先锋,他的桀骜,和他的不逊都是那些文人日后效仿的风范,只是可惜,孔融作为先驱,总要饱尝世事不公正的待遇和眼光。

岩岩钟山首,赫赫炎天路。高明曜云门,远景灼寒素。昂昂累世士,结根在所固。吕望老匹夫,苟为因世故。管仲小囚臣,独能建功祚。人生有何常,但患年岁暮。幸托不肖躯,且当猛虎步。安能苦一身,与世同举厝。由不慎小节,庸夫笑我度。吕望尚不希,夷齐何足慕。

《杂诗》孔融

孔融的诗文“体气高妙”,诚如《杂诗》开篇所言,慷慨的情辞中透露出孔融远大的抱负,在孔融看来,他并不认为天下之路就是为那些世子所铺设的,贫寒之人一样可以走通。大路朝天,光耀门楣之事并不只是局限于士族子弟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情怀,他才不会因为人情世故就改变自己的原则,他看不起吕望那样的老匹夫,却欣赏管仲这样的人才。人生本来无常,只有坚守自己内心最初的准则,才能在世间不悔走这一遭。

“安能苦一身,与世同举厝。由不慎小节,庸夫笑我度。”这样的人真是不拘小节,气度高尚的,他不立足于天地间,还有何人?只是可惜了生不逢时,而使得他无法与时代同进退。

无论古今,孔融都是一个名声很大的人,却因为当日在故事的开头便因为惹怒了曹操,而犯下了死罪。言多有弊,孔融不知道听没有听过这样的一句话。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信念,男人的脊椎骨

战争摧毁了一切,而依然突兀的立于文士心目中的不倒山峰,是信念,关于这个世道终将清平的信念。他们时常回忆或者向往一些美好的生活,然后留在他们的笔下,在这些特殊时代的文人看来,天堂依然破灭,但只要坚持信念,便会在不久的将来,重新建起一个新的天堂。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七哀诗三首》其一 王粲

后人对于《七哀诗》的解释多种多样,大多人认为所谓哀,便是痛而哀,与人的七情六欲有关。但也有人认为哀的主要围绕主题是音乐上的关系,和韵律有关。总之议论纷纷,众说纷坛。这一首是《七哀诗》其中的一首。王粲写于公元192年,那时长安刚刚经历过一场动乱。

厮杀掳掠,百姓困苦不堪,王粲幸免于难,他逃到了荆州,是年十六岁。才刚刚是一个孩子,却亲眼目睹了战争所带来的那一系列的痛苦和死亡。王粲写下了这一首诗歌,为了纪念这段悲痛的岁月,也为后人留下了回首那段凄惶年月的证明。

在诗歌中,王粲交代了他远离长安的理由,也在诗歌中道出了长安已经变成了何等模样。在诗人离开长安前往目的地的路途中,他见到了最为残酷的景象。累累的白骨和荒芜的田野。这些悲哀不是一言可以敝之的。

王粲历经苦难,支撑他在乱世中存活下来的便是心中不灭的信念,在他的诗中,萧条凌乱的景象并不可怕,那些凋敝都会过去,最终将有新的国度展现。

这是王粲的信心,也是他的理想。所以,他追随曹操,大多因素便是为了早日看到凋敝过去,繁华盛开吧。

然而历史却并不会因为这些悲苦的记忆而停下脚步,在它还没有进入到下一个轨道的时候,所有的混乱依然继续。因为战事的不断,所以古人想出来修长城这个主意。虽然长城可以抵挡的住一时的外敌入侵,但在修建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和物力,却是一点也不比战争消耗的少。

同为“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便针对长城写下了这样的一首诗,从饮马长城窟开始点题,醒目直接的进入了主题。从一个征夫无法忍受的对监管修筑长城的官吏诉苦说道:“我已经到了服刑期满的日子了,千万不要延迟我的归期。”可以看出这位征夫归心似箭,也可以看出修长城是一项多么非人的徭役。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鬪死。何能怫郁筑长城。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善侍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饮马长城窟行》 陈琳

陈琳的这一首诗歌,是通过描写修筑长城所带给人们苦难,来写出那时的哀风悲鸣,故事在逐渐的延伸下,让人看到了不幸还在无止尽的蔓延中。

征夫提醒之后,官吏却并不放行,只是打着官腔的说官府自有定夺,这让归期已到的征夫十分不满,他认为大丈夫如果要死,最好就战死沙场,轰轰烈烈。好过在这里窝窝囊囊的做苦工。但他的怨言又有何用呢?战事一日不停,长城就不能停止修建。

如果要怨,也只能怨这无休止的战争和动荡的时局。长城绵延万里,何时才能修筑的完,可是生命有限,如果将全部的精力都耗费在修筑长城上面,那几时才能为自己打算和考虑。不论征夫作何打算,他都无法违抗官府的命令。

陈琳在这首诗歌中,用征夫绝望的心情来意寓当时的纷乱时代,与建安七子其他人相比,陈琳相对年长,大概与一早被杀害的孔融同龄。所以,他对汉末魏初的那段年间,动荡不安的岁月有着切身刻骨的体会。

然而同王粲一样,这个男人同样因为心目中坚挺的信念,在混沌之中,依然目清如许,他看的见硝烟散尽后的清平世界。所以,陈琳的为人,始终耿直不阿,因此周旋于官场纠葛中的他几度险些遇害。

陈琳在追随曹操之前,曾效力于袁绍,多次写文章辱骂曹操,历数他的罪行。后来陈琳被曹操俘虏,曹操惜才,便安抚陈琳,没有将他斩杀,反而收为部下。

改旗易帜的滋味大概不是很好受,尤其像陈琳这样气节高尚的文人来说,更是心情难以平复。如果不是曹操真心待他,想必他也不会追随曹操后半生,直到最后染病身亡。正如同他在诗歌中所讲到的,丈夫与妻子之间惺惺相惜的感情,虽然期间有着许多的阻隔,但却是不能被改变的。

正是因为曹操和陈琳有着同样拯救这个时代的信念,陈琳才能最后安心辅佐曹氏,这期间的关系,便如同鱼和水的关系,只有惺惺相惜,才能做到目标一致。

诚如诗中所讲,虽然明知道丈夫生死难料,但妻子甘愿以自己的一生作为赌注,等待丈夫最终的归来。征夫与妻子之间的这份情感在那个纷乱的时局中尤为可贵。正因为知道艰难,所以才愈加珍惜和耐心。

陈琳的这一首诗歌,给那个黑暗的年代增添了少许的光亮。以人性的光辉展示给了世人一份明媚的情感。也可以说,这是陈琳一览民间疾苦,然后将自身所受之苦相融合,所迸发出的情感汇总。

高会时不娱。覊客难为心。殷怀从中发。悲感激清音。投觞罢欢坐。逍遥步长林。萧萧山谷风。黯黯天路阴。惆怅忘旋反。歔欷涕沾襟。

《无题》 陈琳

这位才子在历经世事苦难的同时,他不忘记将战争所带来的硝烟和征伐所引起的离别留在文字中。他和王粲之所以可以成为战友,也便是他们心中共同坚守着一个对未来和平坚定的信念。

他们行走于荒芜的田埂之上,笔端写下那些目触所及的悲哀。或许他们那个时候就知道,有朝一日,人们会从他们的文字中,再次复原千年前的那些场景,为之叹息,为之哀伤。又从他们的文字中,看到不屈的背影,迎风而立。

悲情文人,冷眼看浮华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初侍刘表,后跟随曹操。三国名臣,为七子之冠冕。善于诗赋,更有过目不忘之才能。

生存在荒芜战乱的年代,按说正应当是他这样的能人崭露头角之时,王粲却始终未能锋芒展现,虽然韶华正盛,但时日无多,当人老年迈之时,独领风骚的机会也会渐渐远去,王粲这样的男人应当不会只甘心隐于乱世,平淡度日,所以,在曹操对他招手示意的时候,他便奋不顾身,迫不及待的前往。

对功名的急迫渴望,王粲毫不掩饰。在曹操帐下,王粲得到了从未有过的重视,谁说凋敝的王朝就注定荒芜一切。王粲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的才气在曹操这里得到了完全的发挥,虽然曹操帐下人才济济,但王粲还是凭借着他的光辉赢得了曹操的赞赏,而他自己对于曹操的知遇之恩也是感恩戴德,他曾说:“帝王虽贤,非良臣无以济天下。”

王粲此言暗自隐喻了自己便是曹操的良臣,而也正因为曹操是那贤德的君王,所以才能看中自己,来为他服务。但人生的机遇在瞬间扭转之后,世事却并没有因为个人际遇的改善而变的更加美好,相反战乱日益加重,整个天地间仿佛就要和荒芜的岁月一切沧海桑田了,原来,任何一种选择对于他来说都无疑是一种不能背负的沉重负担。王粲的仕途就这样在游移和不安中开始。

不论他作何决定,只要是留在仕途之路上,便会因为遇见种种的苦难而心生悲悯,文人自古以来便是以悲悯情怀为重的,王粲也不例外。跟随曹操征讨东吴的路途上,王粲写下了一首《从军诗》,虽然是描述了动荡的汉末年月,但却是从侧面抒发了希望可以拥有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悠悠涉荒路。靡靡我心愁。四望无烟火。但见林与丘。城郭生榛棘。蹊径无所由。雚蒲竟广泽。葭苇夹长流。日夕凉风发。翩翩漂吾舟。寒蝉在树鸣。鹳鹄摩天游。客子多悲伤。泪下不可收。朝入谯郡界。旷然消人忧。鸡鸣达四境。黍稷盈原畴。馆宅充鄽里。士女满庄馗。自非贤圣国。谁能享斯休。诗人美乐土。虽客犹愿留。

《从军诗五首》其五 王粲

但愿那“诗人美乐土”是真的存在,能令人们得到片刻的欢娱和洁净的安宁,王粲一生追名逐利,在名利场中饱受荣辱,跟随曹操之后意气风发,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能量释放,但这位诗人的内心却从未将自己与世人分开。他依然跋涉在那悠悠的荒凉古道上,怀揣着惹人愁怨的心事,举目四望山林,但愿可以找到安慰人心的烟火,来慰藉他那颗敏感而悸动的内心。

王粲经历了前半生的仕途起伏,本来就不是一个豁达开朗的人,经过这番世事苦涩的品尝,更将世间万物看做烦恼丝,所以,他一心想要扭转乾坤,改变世相。曹操对于这等积极向上的心态自然是欢迎的,所以,王粲也算是如鱼得水,在看透国殇之时,也力图扭变这番困苦的局面。

《从军诗》整首诗歌分为了两部分,前半部分描写了山河破碎的荒芜景象,而后半部分则是寄予了深切的厚望对未来,

或许当一个人经历过太多的黑暗,他便会从中看到正在努力穿透的曙光,在王粲历经磨难至今,他对于这片焦黄的土地已经失去了根本的热情,任凭谁也无法在日复一日的战争中看到希望吧,但是王粲做到了,他在绝望之中,看到了未来的乐土,那里是让他的忧愁烟消云散的地方。

同为“建安七子”的应玚也是一个才气横溢的人,他和王粲仿佛将魏晋时期的灵气都占了去,无论诗赋总能写出与众不同的味道来,惹的曹操闻风而来,将他也收罗旗下,为己所用。在那个豁然的年代里,应玚同样对世间沧桑变幻展现出无措和茫然的神情。他和王粲虽然置身功名事业,但内心都是纯净内敛的。

他们无法坦然的接受荒郊四野的景象,也无法对那些苦难的黎民视若无睹,应玚的才气虽然比不上王粲,但在建安七子中也是名列前茅的。他留给后世的诗作不多,但也能从中看出这位诗人对当时时局的忧虑和对苍生的担忧。

浩浩长河水,九折东北流。晨夜赴沧海,海流亦何抽?远适万里道。归来未有由。临河累太息。五内怀伤忧。

《别诗》其二 应玚

浩荡的长河水荡尽了古今,却荡不尽诗人的忧伤,在沧海横流之际,应玚站于高处俯瞰脚下河流纵横,感叹这些奔腾了万里的水流,是否知道疲倦。“临河累太息,五内怀伤忧”,古老的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是诗人因为悲悯而穿越无尽时光的展现。

那生长在河边的芦苇,化作了后人眼波底下的流觞,那河岸边的磐石,风化成沙,在带着微寒的风中渐渐飘散。王粲和应玚将那段涂炭的岁月记录进了文字中,后来,他们身死之后,这些文字依然流传,慢慢渡过时光之河,来到今日。使得人们能看到那片晦暗的天空下,因为有了王粲和应玚这样的世事记录者的存在,而不至于显得空洞无物。

那片坦荡而蛮荒的时空下,正是因为有了王粲和应玚的记录,才保存下来了最初的那份原始情感和真相,而今回头看去,长满蒿草的历史深处,谁还能看到魏晋时期的真相,唯独通过建安文人的笔锋迂回之处,才能隐隐窥到一点影踪。

看到那段茫茫的世途上,究竟几多离殇,几多悲情。

名门之后,遭逢黑色幽默

曹丕说:“书记翩翩,致足乐也。”指的人是阮瑀。

这个男人出身名门望族,才华横溢,琴棋书画,无不精通。本人也自视甚高,是建安七子中脾气最为固执的一个人。

曹操当日看中他的名气,力邀他前往,共图天下大事,岂料遭到他一口的回绝。曹操不愿放弃人才,一邀再邀,而阮瑀也是一推再推。终于曹操不耐烦了,便想出了一个效仿古人的法子,当日晋文公请介子推下山未果,便放火烧山,以逼迫其就范。结果介子推誓死不从,背着老母烧死在山中。

曹操大概料到阮瑀没有介子推的气魄,便放火将阮瑀所隐居的山林烧了个干净,这才将阮瑀引下来。

话说阮瑀也确实顽固,非得被人逼到毫无退路才出山入仕。既然是被逼迫的,阮瑀自然是心有不甘,他虽然跟随曹操,但却总是心不在焉,没有把心思放在工作之中。曹操看穿了阮瑀的小伎俩,便想存心羞辱一下阮瑀。一日,曹操宴请大臣,席间他要求阮瑀加入乐工,为大家弹奏一曲。

曹操本是想着借机羞辱阮瑀一番,让他以后不敢怠慢。岂料阮瑀没有推辞,盘膝而弹奏一曲。慢拈复轻轻的拨动琴弦,就好像盈盈的私语,可以听到人心里去。借着曲子,阮瑀也高歌一曲,内容当然是歌颂曹操。所以,一曲弹罢,曹操喜上眉梢,阮瑀为他所重用,便是发生在这件事情之后。

其实阮瑀师从名人,他跟随老师蔡邕学习琴艺,深得真传,所以,曹操的小小为难根本不再话下。在追随曹操以前,阮瑀也有过要报效朝廷的想法,只是社会黑暗,世道不公,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转而进入深山隐居。如果不是曹操一把大火,想来这位才子也就只能在深山之中独具一世而无人知晓了。

可以说,曹操对阮瑀是有知遇之恩的,只是阮瑀自己却不是一个适合仕途的人。早日他看多了世间的苦难,所以一直对于仕途没有很大的信心。他虽然追随曹操,建功立业。但阮瑀从本质来说,对于做官一直是忐忑不安的。

在极度不安和渴望的心情之间辗转,如果曹操不选择逼迫他出山,那么阮瑀的一生还有许多种的选择。然而一切都已经在曹操烧山的一刻通通没有了。阮瑀现在只有一个目标,便是在仕途上走好。

阮瑀文笔极好,但凡他写过的文章,别人就无法再增加一字或者再减少一字。为此曹操多次考验过阮瑀,但他都顺利过关。最为精彩的一幕便是曹操需要一份公文,而当时阮瑀正在马背之上,但他却以马为案,提笔写好了公文,曹操接过一看,果然还是一字不用增加,一字不用减少。

作为文人,阮瑀的确是成功的。但作为士人,他却始终没能走同这条仕途之路。阮瑀曾经写过一篇诗文,从中大抵可以看出这个男人在挣扎中不断辗转的身影,他的这一生,从未得到过安歇的灵魂。

驾出北郭门,马樊不肯驰。下车步踟蹰,仰折枯杨枝。顾闻丘林中,噭噭有悲啼。借问啼者出,"何为乃如斯?""亲母舍我殁,后母憎孤儿。饥寒无衣食,举动鞭捶施。骨消肌肉尽,体若枯树皮。藏我空室中,父还不能知。上冢察故处,存亡永别离。亲母何可见,泪下声正嘶。弃我于此间,穷厄岂有赀?"传告后代人,以此为明规。

《驾出北郭门行》阮瑀

这一首诗歌属于乐府题材,被北宋末期的学者郭茂倩收录在《乐府诗集》中,列入了其中的《杂曲歌辞》中。题目由古诗中“驱车上东门,遥望北郭墓”一句引申而来。阮瑀借此诗描写了一个孤儿忍受继母虐待的故事。

整首诗歌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身份出现,令读者看到后愈发显得真实。作者驾着马车奔驰在道路上,却在一处树林间听闻到隐隐的哭声,十分悲苦。作者下车查看,只见一个孩童哭坐于一处孤坟上。

这是铺垫,继而从作者的发问引发到高潮,孩童哭诉自己忍受虐待的经过,使得听者流泪,闻者伤心。最后再回到孩童生母的坟墓前。但已经是天人两隔,生离死别的分开了,所以这样的悲痛更加使人无奈。读完整首诗歌,再看天上明月,已经变了模样,身后时光流转,原来之前的世界中,还发生过这样辗转难测的往事。

阮瑀安静的记录下了这样的悲惨故事,但可以看出,在他平静的文字表面下,跳动着他不安的内心。茫茫月夜下生出了茂盛的青草,人间却在繁衍着这样的痛苦。出于对世事的无奈,阮瑀不愿意加入这个浑浊的世道,他宁愿将烦扰抛在脑后,不必知道这些责任该属于谁的。

少年看多了不得志的心事和纷繁的人间悲苦,这些总是压得他郁郁寡欢,所以,阮瑀的诗作中,总体现出悠悠的怅然。其实很好理解,任凭谁,也无法释怀最初的崎岖坎坷。所以,阮瑀的仕途小心翼翼,也是很好理解的。之后曹操身死之后,曹氏需要一场战争,此时的曹丕和曹植成为了两大对垒的选手,而置身事内的阮瑀再次放弃了主动权。

他万千哀婉的站在圈子外面,仰起他明净的眼眸看着这场战争毫无硝烟的燃气和结束,那淡然的神色让魏晋的颜色通通失去。只是不管阮瑀如何的不愿意踏足仕途,他和这个时代的故事都已经定格在了那个瞬间。

穿越时空,仿佛可以看到阮瑀的凝望目光,游移而无奈,世事的翻覆轻微的灼伤着他的理想,生生的要和他开这样一个进退两难的玩笑。进不能继续仕途,退不能安守山林。上苍所开的这个黑色幽默,生生的将阮瑀涮了一把。这个男人本该属于文字和琴韵,却因为枭雄的一意孤行而令他出仕,直到最终,他自己才明白,这一切的过往皆是虚妄,最为清淡的岁月还是最初隐居山林的日子。

只是,太迟了,就算有可能回到山林中,却早已不是原先的世事模样了。

男人间的情谊,隐密迂回

建安七子虽然都为曹氏服务,但其中一人却是颇得曹操和曹植的喜爱,他们总和此人饮酒做对,畅谈歌赋,对他委以重任,这人就是刘桢。后世称之为“文章之圣”。

也的确,刘桢在当时的七子中就是颇负诗名的,曹丕称他“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钟嵘夸他:“仗气爱奇,动多振绝。贞骨凌霜,高风跨俗。”刘桢作诗如做人,狂放不羁,凛冽傲骨,字里行间多是情骇言壮之辞。

正因为刘桢放荡不羁的性格,在曹丕设宴之上,甄氏出来与众人见面,大家纷纷下跪以示尊重,但刘桢因为厌恶曹丕抢夺他人之妻,而不肯对甄氏下跪。惹得曹丕大怒,当下便要将刘桢处死,后来经人求情,才投入监狱,做苦力来惩罚他。

本是耿直的想要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却不料惹来了牢狱之灾,刘桢这顿牢狱饭吃的有够郁闷。然而事有凑巧,刘桢被关押的北寺狱旁边,便是他的好友徐干办公的地方。

二人相距就是一墙之隔,刘桢踏入了囹圄,是因为他的直言不讳,从而遭到了囚禁。仕途断送。那时只有这荒僻的监狱才是他的归宿。而隔壁的公堂就好像一个巨大的讽刺,那样的地方,曾经也是刘桢办公的地方,可是如今却成为了禁锢他的工具。而他的好友徐干此刻却处于这样一个地方。想来刘桢那时的内心应当是充满了失意和惆怅的,不然,他也不会写下这样的一首诗歌。

谁谓相去远。隔此西掖垣。拘限清切禁。中情无由宣。思子沉心曲。长叹不能言。起坐失次第。一日三四迁。步出北寺门。遥望西苑园。细柳夹道生。方塘含清源。轻叶随风转。飞鸟何翻翻。乖人易感动。涕下与衿连。仰视白日光。皦皦高且悬。兼烛八纮内。物类无颇偏。我独抱深感。不得与比焉。

《赠徐干》刘桢

这首诗歌便是刘桢在服刑期间,充满了痛苦情绪,写给徐干的。倾诉了自己被囚禁的痛苦和不满,还抒发了对徐干的思念之情。虽然二人相距不远,但依据那时的法律法规,二人想要见一面,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刘桢只能将自己对好友的思念之情写入诗歌之中那个,以此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懑。

想念往往可以使得孤独的人在失去支撑的岁月里,学会如何与尖锐的生活现实做斗争。刘桢便是借助着对徐干的想念,在牢狱中坚持到赦免。

“一日三四迁。步出北寺门。遥望西苑园。”这是刘桢通过自己坐立不安的描写来衬托出他的痛苦。相见不能见,这份友情可真是要比爱情还要折磨人。虽然因为口角太烈而受到了关押,但在这种情况下,刘桢丝毫不改,他依然语气激烈的抱怨现实的不公。

“仰视白日光。皦皦高且悬。兼烛八纮内。物类无颇偏。”刘桢从不忍气吞声,从不阿谀奉承的心性在这首诗中展露无疑。清代文人刘熙载说刘桢是“公干气胜”,实在也是有些道理的。

谁说失意的人就一定要萎靡,刘桢的心中就充满了向往,他眼神坚定的看穿了这世事变化,将内心积郁的沉闷一吐为快,只是不知道作为他的好友,徐干最终有没有看到这一首诗,不知道徐干最终有没有见到仅仅与他一墙之隔的老友。

往事禁不住揣摩,男人之间的友谊更不需要猜测。这些如同风雪一样凛冽的情谊,纵使经历了再多的困苦也不怕失去,因为有着这样真诚和坦率的情感,便可以共同的面对任何险阻。

比起可以想见无法相见的情谊来,今后难以相见也是更加牵动人心。王粲对于朋友的思念也化为文字,记录在古纸上,洇晕成团,令人遐想。

日暮游西园,冀写忧思情。曲池扬素波。列树敷丹荣。上有特栖鸟。怀春向我鸣。褰袵欲从之。路险不得征。徘徊不能去。伫立望尔形。风飚扬尘起。白日忽已冥。回身入空房。托梦通精诚。人欲天不违。何惧不合并?

《杂诗》王粲

哀婉动人,全诗直抒胸臆,将对友人的深情抒发的淋漓尽致,王粲的这一首《杂诗》比起刘桢的《赠徐干》来,多了几分哀思,少了几分愤慨。

从游园写起,借景抒情,在弯曲的池水中,还有成行的木丛里,王粲将满心的愁绪托付给了这一片赏心悦目的景色。明代文人王夫之有言道:“以乐境写哀,以哀景写乐”。王粲正是这样做的。他以文人独有的清明内心和坚硬的自我意识,以及细腻的情感,将他对人世间无常情感的看法,无论是赞许还是误解,都一一的描摹在心。

这份细腻的感情,也许人们要等到很久以后,才会发现它的价值,但是王粲却在那游园中,一早就深知它们的精髓。他在那片幽静的庭院景色中,浮想翩翩,看到了万般他想象中的景象,“上有特栖鸟。怀春向我鸣。”由树上孤独的飞鸟,想到了远方的友人。如同在对他召唤一般哀鸣,所以诗人快步向前,希望可以追随上这份召唤的脚步。

但却是道路险阻,举步维艰。游园之内自然不会难行,所以诗人隐喻的是世间动乱,难以前行,在这一首诗歌中,王粲将自己的幽思和社会的动荡,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当现实与理想交织之后,所带来的冲击已经能掀起惊天的波浪。

由虚入实,王粲的内心情感随着诗句的延续而延伸下来,在无法抗拒的恶劣环境中,王粲最终也只得选择退回房中,暗自哀叹“人欲天不违。何惧不合并?”怀揣着这样矛盾的心情,明明担心难以与友人再度重逢,却偏偏还要安慰自己这有什么可怕的呢?纠结的内心在摇摆的世风中孤独的摇曳,深沉含蓄。

长歌哀叹,有时却是要比恸哭更有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