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学者卷(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2章 王南湜(10)

我们在这里将实践智慧放在理论辩证法之后,将其理解为对理论视角单一性的克服和超越,其实并不意味着实践智慧必须存在于理论之“后”。事实上,实践智慧往往被认为是“前”理论的,或者说人们往往是在“前”理论状态中发现实践智慧。应该说,这对于实践辩证法的理解具有两方面的意义。首先,实践智慧以多角度的方式与事物打交道,把握具体的生活世界,这与人在世界中的本真生活状态是一致的。在理论的抽象还未发生之前,人就以一种“辩证”的方式存在着,所以实践智慧往往又体现为对人的本真生活状态的发现。因此,实践的辩证法不仅表现为对理论抽象性的超越,同时也表现为向“前”理论状态的回归。不同的是,理论之前的状态实质上是一种不自觉状态,而经过理论发展的过程之后的实践智慧则是自觉的。其次,对“前”理论状态的追溯,实质上是发现人类本真生存,同时也是理解实践辩证法的一个有效方法。其中典型的有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分析。海德格尔的思路其实就是将理论以及人的对象性存在先“悬搁”起来,将其视作一个有待解释的“问题”,从而打开一种“前”理论的视野。海氏认为这一领域是理论发生之“前”的,但就这一运思过程而言,它却是“后”于理论的。在这一意义上说,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颇类似于老子所谓“为道日损”的方法。这里的向前追索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超越的过程,因此,向前和向后在这里必须被理解为同一过程。

理论范围内的辩证法与实践智慧结合起来就是实践哲学的辩证法。事实上,两者也是不容分开的,我们在考察理论范围内的辩证法时,实践智慧的因素已经被意识到了;而自觉形态的实践智慧则是理论辩证法发展的一个结果。如此理解辩证法,我们就打开了一个与中国古代哲学对话的现实的领域,也开创了一个中国实践哲学得以复兴的机会。我们称之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东西,事实上正是一些非理论的实践智慧。而这种实践智慧的复兴不是简单地回到古代实践哲学,而是必须使之现代化,将之转换成为一种现代实践智慧。这是因为,现代实践所面临的生活世界已与古代人所面临的世界有了根本性的不同,因而需要有与之相应的实践智慧或获取实践知识的方式。而实现这种转换的途径之一,便是基于中国现代的现实生活实践的境况性,一方面,与古代实践哲学展开对话,另一方面,与西方现代实践哲学展开对话,通过对话而扩展自身的理论视角,实现视界的融合。而这本身,便是一种作为实践智慧的辩证法过程。

[1]选自《南开学报》,1990(1)。

[2]可参见汪子嵩、朱德生等人的有关论述。汪子嵩:《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朱德生等:《西方认识论史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5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关于马克思哲学的对象问题,王南湜在《论人的感性活动原则》一文中有较详细的论证,载《哲学研究》,1998(8)。

[5]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54、78、9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同上书,72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3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7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7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9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同上书,76~77页。

[12]选自《教学与研究》,1993(1)。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7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20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27~12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76~7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7]同上书,55页。

[18]同上书,77页。

[19]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6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9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8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2]同上书,85页。

[23]选自王南湜:《后主体性哲学的视域》,153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21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5]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68~69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217~21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7]《资本论》第1卷,41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57~15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5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0]同上书,158页。

[31]同上书,163页。

[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6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3]同上书,165页。

[34]同上书,96页。

[35]同上书,165页。

[36]同上书,166页。

[37]同上书,165页。

[38]同上书,171页。

[39]同上书,174页。

[4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7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1]参见《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26~2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9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3]科尔纽:《马克思思想的起源》,79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44]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15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45]同上书,71~72页。

[46]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16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4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5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8]同上书,57页。

[49]阿伦特:《人的条件》,93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0]同上书,1页。

[5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8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2]黑格尔:《逻辑学》下,43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资本论》第1卷,20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3]参见黑格尔:《逻辑学》下,43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张世英:《论黑格尔的精神哲学》,51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54]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2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5]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47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56]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48~49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57]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83页,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58]关于这两种活动的抽象性的区别,本节第三部分将作深入讨论。

[59]爱弥尔·涂尔干、马塞尔·莫斯:《原始分类》,89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6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4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1]同上书,141页。

[62]同上书,142页。

[63]参见卡西尔:《语言与神话》,78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64]参见叶秀山:《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4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65]《易纬乾凿度》,参见《钱钟书论学文选》第1卷,1页,广州,花城出版社,1990。朱伯崑:《易学哲学史》上,155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6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