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唐·高力士:千古贤宦第一人
看完了东汉时期的各种宦官,想必读者会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宦官=大坏人,只要是个阉人,那么“佞臣贼子”的大帽子就会不由分说地扣上去。而历史上就有那么一个宦官,他是宠臣、是忠臣、是功臣、是重臣。
他就是高力士,被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就因为是宦臣,所以人们审视他时,先看到的总是那顶莫须有的“佞臣贼子”大帽子。《旧唐书》和《新唐书》就像两个小冤家,《旧唐书》把高力士往坏里写,而《新唐书》则极力为高力士翻案,和《旧唐书》互掐。既然说到这儿了,不妨多说几句这两本书,作为我们故事开头的开胃小菜。
想问这两本谁更可信,其实很难回答。《旧唐书》是五代后晋时官修的史书,成书时间接近于唐代,史料齐全而准确,但五代时期政治动乱,给这部史书的编写带来了很多不便,所以《旧唐书》看起来更像是将史料收集成册,叙述历史,却缺少历史观点的史书;《新唐书》则不同,成书于时局稳定且物质文化丰富的北宋年间,鼎鼎大名的欧阳修、宋祁坐镇一线,发表历史观点,评价历史人物,但《新唐书》出生的时间距离唐朝有点儿小久远,史料丢失比较多。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和分析,还原一个真实的高力士。
高力士本姓冯,名元一,一生中侍奉过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四皇,官从九品一路升至一品,与唐玄宗亦仆亦友,死后墓葬成为玄宗唯一的陪葬墓。李白的花边新闻“力士脱靴,杨妃捧砚”,让许多文人津津乐道,以至于大多数人在看高力士时,多是伟岸身躯旁一个趋炎附势的阉人(高力士)为他脱靴子,一个红颜祸水(杨玉环)为他磨墨。
关于高力士的出生,有两种说法,一说他是孤儿,年幼无依,各处流浪,后被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改名高力士。另一说则更可信,因为冯元一家谱很全,祖籍广东高州(今茂名地区),出身名门,其曾祖父冯盎,为隋唐年间的大将军,是当时的少年英雄,曾为广、韶十八州总管,而冯盎的奶奶就是被称为“岭南圣母”的冼夫人,据说冼夫人本人也是戎马出身。高力士的祖父冯智玳为潘州刺史,父亲冯君衡承刺史之位。其系表:冯宝(夫人冼英)——冯仆——冯盎——冯智玳——冯君衡——冯元一,冯元一即高力士是冯宝与冼夫人的第五代孙。因父亲获罪,冯元一免死被阉,进宫做了小太监侍奉武则天,当时冯元一未满八岁。
小冯小朋友毕竟是官家孩儿,读过书,经历了家庭剧变,在宫中表现良好,不仅好学还很勤奋,武则天很是喜欢,但是伴君如伴虎,小朋友还是不小心犯错了,惹了武皇帝生气。新旧唐书均没有具体描述小朋友怎么犯错了,而且两书内容还有争议,但是细节在这里已经不重要了,小朋友至少是活着被赶出了宫。受过教育和见过世面的小孩儿一定气质不同,宦官高廷福一眼就相中冯小朋友,将他收为养子,从此有了新名字,那就是高力士。
高力士后半生的成就,得益于幼年时打下的良好基础。
话说,高延福出自武三思门下,因而小高同志也能往来于武三思家。后来在三思的帮助下,小高在一年以后被武后召回宫中。绕了一个圈儿又回去了,但这其中辛酸恐怕只有小高才知道,于是小高更加谨小慎微。此时的高力士年仅十岁,史书对他的评价是“长六尺五寸,性谨密,能传诏敕”。用今天的话就是说呀,小高有身高有身材,为人谨慎,心思缜密,最最重要的是,他能够胜任传诏书口谕的任务。不久,就担任了宫闱丞这一官职。
如此小儿能传诏书口谕,可想而知小高确实比同龄人成熟很多,因为这个活儿可不轻松,看看电视剧里面,传诏书口谕的宦官,身型可不能猥琐,否则怎么能显示出皇帝的威严呢!而且声音还得洪亮,否则怎么能传达龙的声音,震慑下面跪倒的人!跪倒的可不是普通人啊。最重要的,你拿到诏书口谕时,还得学会揣摩上面人的心思,传完了,总不见得转头就走吧,得知会知会下面的人,圣上的弦外之音是个神马情况。而最最重要的,是你回到老大那儿,还得带回来尽可能多和尽可能正确的信息。武后毕竟是个狠角色,能被她选来宣诏,可想而知高力士天资聪颖、勤敏能干。
我们说高力士是功臣,首先他在大事上不糊涂,坚定地站在李唐王朝这一边,毕竟人们还是不能接受女人当政,对于皇权的巩固和政局的安定做出了他的两大功劳:平韦后、诛太平。
唐朝自武则天当政,局势多有变故。武则天死后,太子李显即位,是为中宗,昏暗的韦氏当权时代开始。景龙二年(公元708年),当时的临淄王李隆基在自己的藩邸积累力量,蓄势待发,准备夺取帝位。公元710年6月2日,韦后伙同安乐公主毒死中宗,阴谋篡权夺位,想当武则天第二。她知道李隆基父子是最大障碍,企图谋杀。但早有准备的李隆基更快一步,在高力士的协助下,联合太平公主,率兵攻入宫中,诛杀了韦后、安乐公主和武氏党羽,平定了内乱。李隆基拥戴其父亲相王李旦当了皇帝,他自己做了太子。唐睿宗李旦才能平平,但谦虚能忍让,有自知之明,一生三次让出皇帝位,因而死后谥睿宗庙号。其大“睿”就在于能在自己众多的儿子当中,立隆基为太子。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女儿,深得母亲优良的遗传,有能力、有心计,也想做武则天第二。公元712年,李隆基披上了黄袍,是为玄宗。太平公主便与宰相肖至忠、岑羲等人结党营私,密谋篡位。在高力士的进谏谋划下,公元713年7月3日,唐玄宗派王毛仲和高力士率领三百精兵,诛杀了肖至忠、岑羲等太平党,太平公主逃入山寺,三日后离开山寺,被赐死家中。太平公主及其心腹的诛灭,结束了连续多年的宫廷内乱,稳定了自中宗以来动荡不安的政治局面。此刻,皇权真正收回到了李姓手中,而且是他李隆基一人的手中。玄宗面对一片大好河山,决定要让自己的国家政清人和,改国号为开元(公元714年),自此把唐朝国势发展到巅峰。
这时的主角高力士已经二十岁出头了,从一个宫闱丞升到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内廷中的老大,这是八年来向主示忠,为主立功的回报。试想一下,从小在政治场混迹,高力士那一双眼看到的李隆基,一定是身上散发着龙威的准皇帝,于是下定决心跟定了他。八年的最高权力斗争,高力士可谓用尽心机,倾尽全力,让李隆基在惊涛骇浪中扬帆闯浪,在充满艰险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终于笑到了最后。
在这里,笔者不得不多说几句,我们一直说高力士是宠臣、是重臣,这宠和重是有根据的,先说升官的事儿。《高力士神道碑》和《高力士墓志铭》详细记载了高力士所任的官职和爵位。高力士的官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来的,从低到高,由从九品官一直升到从一品官。不仅品位高,而且含金量也高,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高力士是两只脚走路,文武全才,而且文官武官的官阶都当上了最高级。高力士改变了唐初关于内侍省官职最高不得超过四品的规定。高力士二十九岁就官居三品,实属历史少见。
天宝十一年(公园752年),高力士奉命平乱,“高力士领飞龙小儿甲骑四百人”参加平叛(王鉷叛乱)。所谓“飞龙”,就是内飞龙厩大使,武则天执政时始置,就职能而言,内飞龙使在内诸司使中地位较高。在平定王鉷叛乱时,高力士以将军的身份手执战鼓在指挥现场下令:“领死人脑袋回来的没有功劳,逮活的回来有赏赐。”这一声命令,避免了一场无辜滥杀,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在《高力士神道碑》有这样的记载:“京有王鉷叛乱,蜀有南营之叛,仓卒起变,削而平之。临大事而有大功,皆此类也。”“临大事有大功”,是何等高的评价,显示高力士很有政治头脑和战略眼光,与将军之职匹配。
后世有人认为高力士被封高官,是唐朝“宦官之盛”的开端,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高力士和唐代其他权阉如唐肃宗时代的李辅国;唐代宗时代的程元振、鱼朝恩;唐宪宗时代的仇士良等,有着本质区别。高力士是因功受封,而且前文提到了,他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高位的,而其他人则是由宠篡权,犯下了无数祸国殃民的罪行;高力士始终得到皇帝的信任,逝世后得以陪葬帝陵,其他人则积极参与皇室废立,谋取更大权力,多被贬斥诛杀;高力士始终与诸王公大臣保持良好的关系,其他权阉则与外廷朝臣水火不容。
大事儿也说到这儿了,咱歇一会儿,眼睛从政坛上挪下来,看看高力士自己的花边新闻。高力士不仅自个儿的仕途走得不错,这爱情也没落下,开元元年,娶了个老婆。他是历史上首位娶妻的宦官。高力士的妻子吕氏就是在少年流浪时认识的,想当年落魄的小高同志觅得一红颜知己,实属不易。虽然身为宦官,但是吕氏依然没有离开小高同志,直到小高为主上把大局定下来,也就将名分给她了。一个阉人要老婆干什么?但是细想,若男女仅仅是肉体上的感情,那和禽兽无二,就算是宦人,也有感情的需要。这吕氏不仅是心甘情愿嫁给高力士的,而且这桩婚姻应该是同类婚姻是最美好和最单纯的一对儿。后来者的三妻四妾,恐怕真情实意者寡而攀权富贵者众,想一想,小高同志是很幸福的。
当然,只说小高好的一面可不行,毕竟历史不可篡改,高力士也有污点,这权倾朝野的人,贪污受贿就少不了了。《旧唐书》里就很明确的写出了高力士的两个贪污受贿行为。一个是在替宫中采办之际,大肆贪污;一个是借助自己的生日,公开受贿。《新唐书》在这一点上没有给高力士翻案,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看完了花边,我们继续看看接下来精彩的故事吧。
前面的内容,也许是一个宦官跟对了主人,走上正轨的故事。很多人认为高力士不是好鸟,与赵高、魏忠贤、李莲英等是一路货色。在历朝历代的大宦官中,高力士虽然也权倾朝野,参与政事,但纵观他的一生,并没有做过祸国殃民的坏事。相反,他对唐代形成“开元盛世”的局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是不容置疑的。从他的为人处世和道德品质来看,他不仅是历代权宦中出类拔萃的高人,而且与魏忠贤之流也有本质的不同,这也是“千古贤宦第一人”的来由。
高力士虽然身居高位,但为人处事却非常低调,不像那些得志小人,有些权势就作威作福、盛气凌人,因为高力士本来就不是小人。高力士的小心谨慎,被明代李贽称为“小心内侍”,虽深得玄宗信任,手握重权,但从来都安心做皇家的仆人,对于玄宗本人奉行“顺而不谀,谏而不犯”的原则,对于朝政的干预仅仅是“言而有度”,这使得他在朝臣们的心目中印象颇好,历史上说他“性情温和且少过”。您想想,写历史的多是那帮“秉笔直书”的史官们,而且宦官集团历来是君王用来制约外臣和外戚的,那么史官笔下的内臣多是穷凶极恶的大坏人,历史记录的宦者大多都没做过什么好事儿。能让外臣说“性情温和且少过”的人,可想而知高力士对人对事已经小心到了极致。
玄宗是个爱玩儿的主,有人说“开元盛世”和玄宗无关,而是当时他手下大臣们的,特别是“开元之世清贞任宰相三杰”(姚崇、宋璟、张九龄)的功劳。笔者不赞同以上观点,玄宗能任用这些人做宰相,其实从另一个侧面就反映出他有识人之能。他不仅能识人,而且敢于放心大胆的用人,从来不怀疑他所相信的人,这些人一旦被任用,所商定出的治国方针,玄宗都是虚心接受,并且逐步实施。开元盛世就是在这种君智臣明的情况下产生的。况且,作为手握重权的内臣,高力士从来没有将贤臣与君主隔绝,而是时时提点君主,多与贤臣交流。开元初期,宰相姚崇曾就一些选择考核官员的情况来向玄宗汇报,玄宗心不在焉。姚崇退下后,高力士就提点玄宗:“陛下新即位,应多与大臣交流。方才姚崇汇报时,您的表现,不是虚心学习,广纳善言的表现啊。”而史书记载,玄宗是这样回答的:“我任用姚崇帮我干活,大事方面,我来做决断,至于小事,如果姚崇不能胜任还要来烦我,我要他何用?”玄宗就是这样一个人,小事上不计较,只要选定了一个好宰相,定好了国家方针,在具体实施上,就任他们尽情发挥才能,我就继续玩儿。
前面说,高力士没有将君主与朝臣隔绝,这是有历史依据的,在开元盛世这段时间里,国家上的事都由宰相处理,朝臣递上来的奏章就全都由高力士处理。玄宗常曰:“力士当上,我寝则稳。”宰相处理各种事情,若是小事,高力士就给批了;若有大事,再劳烦皇帝我了。史上的君王,对自己儿女都提防三分,唐玄宗对高力士的信任,实属罕见。对比清朝的雍正皇帝的事事亲为,唐玄宗这个皇帝当得有滋有味儿,国家大事家务事,可谓轻轻松松一扫清呐!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春,宰相张说被李林甫等人攻讦而弹劾下狱。玄宗令高力士到狱中复查,准备依律治罪。高力士认真调查,但上有怒气未消的君主,下有虎视眈眈的李林甫等人,想帮也得有方法。高力士首先对玄宗说:“张说在狱中蓬头垢面,用瓦器当餐具,正凄惨地等待判罪呢。”玄宗听了,怜悯之心油然而生,见玄宗心有所动,怒已去了九分,顺势说:“张说对大唐有功,虽有过错,不应治罪太深。”玄宗听后表示同意,也就对张说从轻处理。也许高力士私下也给张说时不时说点儿好话,不久玄宗再次任用张说,这不能不说是高力士的功劳。
正是因为高力士不仅是宠臣,而且是忠臣、重臣和功臣,是个好人,尊重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士人们,得到了广大人士的好评。唐肃宗李亨还是太子时以兄弟相称,王子公主叫他“阿翁”,各位附马叫他“爷爷”,连玄宗私下不唤本名而叫他“将军”。这种地位,不是因为位高权重,而是因为受人尊重。
作为功臣的又一点,就是高力士一言以定储君。玄宗为立储的事儿可愁坏了,这立储虽说是国事,但也是一场家务事。说是国事,因为新君意味着王朝的盛衰;说是家事吧,这处理不好,皇帝枕边就不好过了,况且自家人乱了,多年来的强盛说不定就给毁了。时任宰相的李林甫别有用心,多次劝谏玄宗立寿王李琄(就是杨贵妃的原配)来做太子,当时寿王的母后武惠妃正受玄宗宠爱,而李林甫是靠巴结武惠妃上位,寿王若为太子,以后自己仕途就可以扶摇直上了。但玄宗另有想法,所以举棋不定,茶饭不思,这一犹豫吧,立储之事也就拖了一年多。这事儿是个明白人都知道不应该卷进去,但是高力士可没有坐视不管,高力士不仅仅对玄宗忠心,而且处处为大唐考虑。如果是一般的宦臣给皇帝说该立谁谁,那就是一个妄议朝政的罪。就算高力士这么得宠,揣摩心思错了,说得不对,也不会有好果子吃,其实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这日,在朝堂上又提起来立储之事,玄宗下朝后是怎么都吃不下饭,高力士作为总管,问是否饭菜不合胃口,这玄宗私下里和力士关系颇好,也就放下架子无奈地反问“你说呢?”,高力士也不含糊,一句话点醒了梦中人,回答到:“您茶饭不思,是因为立储之事没有定夺吧?立长子,谁敢有异议?”这话果然是“言而有度”,恪守了“顺而不谀,谏而不犯”的原则。说立储之事未定,是对玄宗问题的回答,毕竟高力士是知道玄宗心思的,不过是左右为难不好定夺,进而说出了玄宗心底的话“推长而立”。其实高力士深知“自古,废长立幼,取乱之道也”,玄宗不是笨蛋,高力士想要强调的就是这个。最终,玄宗定李亨(唐肃宗)做了太子,国事和家务事都解决了,避免了诸子争位的动乱局面。
亦仆亦友的关系,让高力士能在政治的关键时刻影响玄宗,也能在感情上给予玄宗关怀。开元盛世期的玄宗尚有作为,但是天宝年间,玄宗则陶醉在盛世之中。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年过花甲的玄宗纳了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27岁,原玄宗第八子寿王之妃)为妃。“从此君王不早朝”沉迷声色,任用邪奸之人。深受皇帝信任的高力士,不仅仅伺候皇帝和贵妃的起居,更重要的是多次给皇帝忠告。毕竟伴君如伴虎,高力士从武后时代一路走来,深刻体会到了其中道理。开始玄宗还听,说多了,皇帝就不高兴了,“这盛世太平的,不挺好吗,哪儿有这么多事呀,你高力士也太小题大作了”。沉醉的结果就是招来了“安史之乱”,玄宗痛悔不己“悔初不听卿言,致有今日之祸!”
接下来的故事印证了“百年累之,一朝毁之”这个道理,唐玄宗也走了帝王家的老路,虽有力士,但已经不是一人之力能回天的了。高力士依然始终相随,竭尽所能,提点玄宗。
高力士历来反对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主张说真话,办实事。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六月,征服南诏的战事失利,唐七万大军全军覆没。杨国忠时任宰相,却颠倒黑白,把失败说成了胜利,让皇帝高枕无忧去吧,朝中或缄默,或附和杨国忠之“高枕无忧论”。玄宗听报后非常高兴,觉得真是高枕无忧了。而高力士此刻站出来,尖锐地指出:“臣闻,云南数次丧师,又有边将拥兵自重,陛下将用什么办法制之?臣恐一旦祸发,无可挽救,岂能说是高枕无忧呢?”
这年秋天,关中地区阴雨连绵六十多天,庄稼无法收回,饥民怨声载道。杨国忠仍然谎报国情,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可灾情之重,玄宗早有耳闻,朝堂所说与耳闻之事不符,就让高力士调查并讲出实情。高力士通过收集各方信息,将实际情况告诉了玄宗,并进谏说:“自从陛下将权力交给宰相,法令不行,阴阳失度,天下怎么可能安泰?”由此可见,高力士决不是那种唯唯诺诺之辈,但他与魏征、张九龄等人的犯颜直谏又有本质的区别,他的“谏而不犯”,足见他的高明和艺术。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攻陷两京。玄宗宠任的大臣陈希烈,附马张珀,宦官袁思兰等纷纷投向安禄山,卖主求荣去了,只有忠心耿耿的高力士陪玄宗入蜀。兵行至马嵬坡,六军驻马不发,将士哗变,要求杀杨国忠,并胁迫玄宗杀杨贵妃。在江山与美人的两难之境,多情天子犹豫不决,气恼而无奈地责问将士:“杨贵妃常年呆在深宫之中,怎么会知道杨国忠的谋反之事呢?”双方僵持不下,高力士忠言力谏:“杨贵妃确实无罪,但是将士们已经杀了杨国忠,杨贵妃是您的身边人,将士们怕遭祸,怎么可能安心呢?如今将士安则陛下安,陛下安则天下安。”力士忠君护主,其肺腑之言,终于说动了玄宗,赐贵妃死,兵变随之冰消瓦解。安全至蜀地,力士因有功受封齐国公。高力士在历史舞台上最精彩的一出戏是他一手撮合了杨玉环和唐玄宗的旷世姻缘。是非对错,历史已经作了很好的回答。他成就了杨贵妃,也是他在马嵬坡缢死了杨贵妃,真是“成也力士,败也力士”。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安史之乱被平息,唐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称帝。玄宗在蜀中听闻后高兴地说:“现在没有什么可忧的了!”对此,高力士进言:“两京失守,生人流亡,河南汉北,尽为战区,天下痛心,而陛下以为何忧?臣不敢闻命。”可见,力士心中不仅有玄宗,还有整个大唐。不久,高力士随玄宗还京,玄宗下台,被尊为太上皇。儿子肃宗不希望太上皇朝政。唐肃宗皇后张良娣及太监李辅国,暗中使坏,常要挟迫害玄宗,从前的旧臣,早已投靠新主,与玄宗始终相依为命的就只有高力士了。
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宦臣李辅国看出玄宗肃宗父子不和,诬奏玄宗与高力士“日与外人交通”,又借口“请太上皇到太极宫游玩”,强行把玄宗迁往西内太极宫,玄宗骑马行至睿武门时,李辅国率领五百全副武装,手持兵刃的禁兵挡道,玄宗受惊,摔下马来,高力士勃然大怒,不顾个人安危,也不顾后果,上前怒斥李辅国:“休得无礼!上皇四十年太平天子,你要弑君吗?”随即斩杀了李辅国身边的一个侍从,李辅国当即语塞而退后。高力士面对李辅国的威胁面不改色,直接对那五百骑兵喊话道:“太上皇慰问众将士,你们辛苦了,你们在太上皇面前拔刀拦路,就不怕犯王法么?”他的气概把李辅国和五百禁军纷纷镇住了,皆慌忙收刀下马跪倒齐呼“太上皇万福”。高力士令“李辅国拢马”,高力士与李辅国一左一右牵马,玄宗安然到达了西内太极宫。事毕,玄宗流泪对力士说:“今日如果不是将军相救,我早已性命不保!”
李辅国觉得我这个宦臣咋能就不如你高力士呢?现在已经不是你主子当皇帝了,你就算再大的将军也没用了。梁子结大了,李辅国当然不会罢休,他在肃宗面前添油加醋的说,肃宗对玄宗的疑虑更深,为了能让玄宗老老实实呆在太极宫,不作他想,便下诏,将玄宗身旁一切人等全部遣散。高力士、陈玄礼、王承恩、魏悦等昔日玄宗之臣,以“妖言惑上”之罪,被流放。高力士流放巫州(今湖南黔阳县)。这时的高力士已是七十七岁高龄,在流放途中,写了世上仅存的一首诗《感巫州荠菜》:“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有殊,气味终不改。”托物言志,表明自己无论在哪儿,无论是什么处境,都忠心不改。
唐玄宗身边已无知己,更没有人会帮助他了,曾经创造盛世的皇帝如今孤苦伶仃,而这份孤独终于让他想明白了,从前甘愿为他当牛做马的奴才和大臣们,是向着荣华富贵来的,真正属于自己的,便是和杨玉环的那场倾城之恋以及与高力士一起打拼天下的主仆兼兄弟之情。美人已不可寻,唯有力士还在遥远的巫州为自己流泪,所以在死前,玄宗亲点为自己陪葬的,只有高力士一人。上元三年(公元762年)五月四日,玄宗抑郁而终,不久,唐肃宗亦死(叫你不善待老人家),李辅国被杀,唐代宗李豫即位,大赦天下,高力士被召回。踏上归途的力士已是七十九岁的老人了,在朗州(今湖南常德)听见先皇驾崩的消息,痛哭流泪,而听见玄宗遗诏时,他也明白了玄宗的心,备受感动。民间传说绘声绘色,说高力士听到玄宗死亡的消息后,恸哭不已,七天没有吃东西,悲痛而死。唐代宗李豫恢复了高力士原官职,并赠封杨州大都督,依照唐玄宗的遗诏:令高力士死后陪葬泰陵。
唐明皇生前赐给高力士的财富不计其数,但唯有这封遗诏,才真正显示了这个宦臣在这位皇帝心中的地位,那不是奴才,而是朋友,是兄弟,是唯一可与之交心,与之荣辱与共的人。
唐代帝王陵,沿袭了汉代功臣贵戚陪葬的习惯,并进而确定为制度。陪葬是皇帝对有功之臣和皇亲贵戚的一种恩典和待遇。能够为皇帝陪葬,也是文武官员和皇亲贵戚至高无上的荣耀。
关中十八座帝王陵中,高祖李渊的献陵的陪葬墓就有六十七座。太宗李世民的昭陵陪葬墓多达一百六十座。而开创“开元盛世”辉煌的唐玄宗却只有高力士一人陪葬。
高力士陵墓作为泰陵唯一陪葬墓,孑然独立于距泰陵东南约一公里处的陕西省蒲城县保南乡山西村六组的村边上。墓与当地村民的房子相距不过十数米。这是在高力士死后十五年(公元777年),由唐代宗李豫根据玄宗遗旨迁葬于此,并立墓碑以追念表彰,碑文中说“公(处事)中立而不倚,得君而不骄,顺而不谀,谏而不犯,故近无闲言,远无横议”,又说“言而有度,持国柄而无权”。这些评语落在一个权宦头上,的确是罕见的。明代史学家李贽在《史纲评要》中感慨地说:“高力士真忠臣也,谁谓阉宦无人?”。著名的唐史专家胡戟先生这样评价高力士:他有历史局限性,但他也为唐王朝的中兴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对比唐王朝尔虞我诈、亲情泯灭的残酷斗争,他对唐玄宗致死不渝的忠诚,无疑是闪烁着人性光辉的一个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