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闯过中国革命决战决胜关,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
蒋介石集团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发动全面内战,毛泽东抓住蒋介石集团发动内战丧失民心、政治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的历史机遇,从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入手,成功解决了决战决胜问题,赢得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彻底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再次面临内战危机。这是由蒋介石集团顽固坚持反共立场造成的。当时,经过了长期抗战的中国人民,人心思定。毛泽东审时度势,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定赴重庆谈判,在全国人民特别是各民主党派面前昭示了中国共产党谋求和平建国的诚意。随后,又围绕停战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与各民主党派合作,同蒋介石集团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政治斗争。这些斗争使得中国共产党在内战爆发之前,就在道义上赢得了主动,争取了民心。
在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爆发以后,毛泽东胸有全局,沉着应对,精心组织了粉碎国民党军全面进攻、重点进攻的军事斗争,并抓住时机指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中原野战军挺进大别山,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防守的态势,直接转入战略进攻,将战争深入国民党统治区域内。随后,又抓住敌我力量对比的关键时刻,组织实施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将国民党军主力聚歼于长江以北,为渡过长江、占领南京、解放全中国创造了条件。这以后,全国解放只是时间问题了。与此同时,国民党统治区域也爆发了反内战、反饥饿的罢工、罢课和游行示威,各民主党派纷纷发表声明,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国统区第二条战线的形成,表明国民党政权已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在中国革命即将胜利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告诫全党,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万万不可粗心大意。如果我们只取得了军事斗争的胜利,而在工商业政策、土地政策、城市政策上犯了错误,同样也会使革命半途而废。为此,毛泽东重申党的各项土地政策,完善和发展党的城市政策和工商业政策,严肃纠正各种“左”倾错误,并适时提出“五一口号”,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解放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炉火纯青、最为成熟、最为自如的时期。毛泽东为中国革命的彻底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正如邓小平所说:“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这是公允之论。
(原载《历史研究》201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