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现代农业发展理论
一 农业规划理论
(一)农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杜能(JH. Thunnen)提出“农业区位论”,认为市场上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决定农业生产的产品和经营方式,农产品的销售成本为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之和,而运输费用又决定着农产品的总生产成本。某个经营者是否能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最大利润将由农业生产成本、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和把农产品从产地运到市场的费用三个因素所决定。农业生产的空间配置是以城市为中心,围绕城市呈同心圆状分布着其他相关产业,即“杜能圈”。第一圈为自由式农业,它距离城市最近,因此生产蔬菜、牛奶等易腐难运的产品;第二圈为林业区,这一区内层生产薪炭木材供城市家具制作,外层生产建筑用材用于建筑工程;第三圈为轮作式农业,该区谷物和饲料作物实行轮作种植;第四圈为谷草式农业,主要种植谷物和牧草;第五圈为三圃式农业,主要种植黑麦、燕麦和用来休闲,每项各占三分之一,三年一轮回;第六圈为畜牧业圈,此区距离城市最远,其生产用于自给。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首次确立了土地利用方式、区位的客观规律性与优势区位相对性,为后人探讨如何合理布局农业结构和合理利用土地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二)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W. Schultz对传统农业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提出了改造传统农业理论。他针对传统农业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首先,要不断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并将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之中;其次,要对传统农业进行投资,改善生产要素,加大生物技术的应用和提高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通过农业机械化代替手工劳动来使生产效率得到提升,在加大政府部门对农业支持力度的同时完善相关的农业管理制度,提高建立多方面的社会性服务机构的积极性并且要对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高度关注。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理论,该理论不仅对于农业科技、农业要素配置、政府支持等指标研究有着积极的影响,而且对相关应用研究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随着全球范围内生态恶化及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可持续发展理论也应运而生。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表现。Gordon Douglas最早呼吁人们对农业可持续性发展问题进行关注,从而引发人们对农业可持续的关注与重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也对可持续农业下了定义:采用技术创新和机构改革手段做到自然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平衡,从而保证目前几代人获得和人类后代对农产品的持续需求满足。由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因此自然环境会遭到破坏,此理论的提出也会指导整个现代农业的发展。
(四)技术创新与扩散理论
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是通过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的创新与扩散实现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过程的增值,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过程。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理论包括现代要素引入理论、农业踏板原理、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理论等。
现代要素引入理论。W. Schultz认为只有通过技术变革,提供新技术、新品种、新动力等,才会实现农业部门的增长。改造传统农业,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是在农业部门引入新的生产要素。引入新的生产要素,不仅要引入基本生产资料要素,还要培养拥有现代科学技能,合理运用现代生产要素的新型农业劳动力;对农业研究和农民培养进行投资,从而为农业技术变革和农业生产率增长提供良好的基础。
农业踏板原理。该理论描述了在利润的驱使下,农民最先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被动使用新技术的过程,结果会导致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从而消除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带来的超额利润的现象。先进的新农业技术从最初的开发者扩散给越来越多的采用者(或地区),新技术得到普及应用,最终促进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理论。该理论认为农业技术扩散的发源地与周围地域之间存在的“位势差”“位势能”必然促使技术创新向周边区域发生扩散。农业技术创新的扩散是一项农业技术从最初采用者或地区向外传播,为更多的采用者或地区采纳、应用、普及的过程,该过程会受到社会、自然、市场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通过农业技术创新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农业生产要素、生产组织、生产条件等进行重新整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效益。通过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以解决我国目前人多地少、人均资源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的农业生产现状,走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经济与资源、生态之间协调发展。同时,建立一些优势明显、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区,通过建设示范区来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 产业发展理论
(一)产业融合理论
产业融合理论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对美国机械设备的研究中,当时Rosenberg发现一些产品功能和性质没有较大关联的产业会因为采用通用的技术最终产生一种技术融合的过程。产业融合大致可以描述为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使原来的产业在产品市场和产品需求上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以致对产业界限的重新划分。产业融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是新兴的产业组织形式。与现代农业相关的产业融合理论是狭义的概念,指不同产业或产业内不同部门间的交叉、融合,这个过程是动态的和漫长的。随着农业的改造升级,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农业的生产方式,现代农业也逐渐向二、三产业延伸,催生出许多新的农业产业类型。农业与工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行业的融合,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业、休闲观光农业、农业信息产业和生物农业等行业的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的融合形成了循环农业。产业融合的发展,使得现代农业的内涵已经与传统农业大不相同,生产方式、发展模式和目标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二)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思想家John B. Cobb, Jr认为,现代经济学家与生态学家、环境学家进行的争论实际上就是现代主义学者与后现代主义学者进行的路线与理念之争,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后现代绿色经济思想。美国生态经济学家K. E. Bonlding,最早提到循环型经济一词,并提出了“宇宙飞船理论”,其主要目标在于关爱地球、保护环境和实现能源、资源的充分利用的经济运行过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便引进循环经济理念,循环经济不仅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还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已开始进入实际运用阶段。农业循环经济作为一种追求生态环保的经济形态,是按照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自然系统运行规律,把清洁生产过程与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融为一体,积极遵循生态经济学规律来指导工农业生产活动,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化与环保要求,本质上属于循环经济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与延伸。
(三)多功能农业理论
农业多功能性是指现代农业功能的多样化,长期以来,农业的功能被局限在经济功能上,认为农业是提供粮食充饥,满足生活需要的功能。但随着经济社会不断的发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农业的新功能在不断拓展中,除一般的经济功能外,还有休闲旅游功能、文化生态功能、观光功能、提供能源功能等。要实现农业多功能的充分体现,就应该从国际、国家角度,充分考虑国情、文化、地域的不同情况,制定系统的农业多样性发展规划,以促使农业各功能的有机结合。农业多功能性主要包括食物安全保障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等。目前,世界各地已出现了有机农业、能源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都市农业等多功能农业经营模式或类型。拓展农业多功能已成为传统农业改造升级的突破口,成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选择。为了尽早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不断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加大发展多功能农业,扩大农业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
(四)生态农业理论
生态农业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把生态学理论作为理论依据,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农业生产的前提。在借鉴传统农业经验的同时也利用现代最新的科学技术,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处理好发展与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环境与经济共同发展,做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全面协调发展。生态农业的具体表现形式有生态农业村、旅游农庄等。
生态农业村。选择自然环境较好,生产项目较多的农村并将其进行改造,把传统农业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开发出多种农业生产方式并存的并且符合生态规律的现代生态农业村。生态农业村作为一种观光农业的形式有着以下特点:具有完整的村落结构,主要进行农业生产,并且通过开展观光旅游活动来吸引人们的关注,从而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旅游农庄。旅游农庄通过建立农业景观供游客观赏,不仅改变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经营形式,同时还考虑到人们的休闲、度假活动。旅游农庄对周边的环境要求很高并且独具特色,游客可以体验农业生产氛围、欣赏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