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与雨具
●蓑衣——独钓江雪意蕴浓,一蓑烟雨任平生
蓑衣,是古代劳动者用一种不容易腐烂的草(民间称蓑草)编织而成的像衣服一样能穿在身上用以遮雨的雨具。蓑衣起源古老,《诗经》里《小雅·无羊》就出现了“尔牧来思,何蓑何笠”。何,即“荷”,意思为担,引申为披、戴。“何蓑何笠”就是披着蓑衣戴着斗笠。
蓑衣用生长于沼泽、河滩等地的蓑草编织而成,用来遮雨
蓑草常生于沼泽、湿地、沟渠、河滩等地,甚至河谷地区多湿的山岩隙间、沿河荒坡地带也生长旺盛。它木质素含量低、纤维素含量高,且纤维细长、质韧,其0.4米至1.5米的株高和柔韧的质感使它成为了手工编制品的上乘原料。
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气候湿润,水域辽阔。由燕山至秦岭一带的高原和山岭上,都是茂密繁盛的森林,大平原上布满了纵横交错的大小河流与成片的沼泽。在河流与湖泊间则形成灌木、芦苇以及蓑草丛生的茫茫原野。在远古渔猎文明时期,聪明灵巧的先人们面对河流纵横、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就地取材,师法自然,直接使用大自然提供的蓑草当服装原料。先人们看中了蓑草的特点,用蓑草编织成蓑衣,用以遮风挡雨、驱寒保暖,甚至狩猎时蓑衣也成了最好的“护身服”。
同时,中国古代有向天乞雨的传统。这时,雨天才穿的蓑衣便成了人们乞雨时必不可少的重要道具。人们往往披蓑戴笠,敲锣打鼓,祈求上天降雨。求雨人要敞头赤脚或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呈现出一派下雨的景色。可见,蓑衣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工具,也幻化成了人们祈雨仪式的一种道具和符号。
据上古神话传说记载,蓑衣竹笠是伏羲从天上飞向人间的圣物,也是其他神话故事的凭借物。人们还传说伏羲时代晴天少阴雨多,夏季里更是经常阴雨连绵,麻类织成的衣物不利于田间劳作和渔猎。这时候,民间发明了用草与树皮编成的防雨工具,称作蓑衣,以适应当时的恶劣天气。后来,人们便把这项发明归功于伏羲了。据说伏羲在树下演绎八卦就是穿着蓑衣戴着竹笠。
在中国古代,蓑衣竹笠也是隐士们的一种身份象征
此外,蓑衣也常常出现在诗意中,在文人笔下被形诸吟咏。仕与隐是古代文人仅可选择的两种出路,出仕者自锦袍阔帽,而隐居者也需要他们的“身份象征”,或酒或茶,或梅或兰或竹或菊,或鹤,或闲云孤帆,这些人们都早已道之,而实际上,蓑衣也是隐士们不可缺少的陪衬之物。张志和写了一首《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诗把悠游自在、逍遥无待的“青箬笠,绿蓑衣”的渔父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成为诗人高远淡泊、悠然脱俗的意趣表征。那蓑衣似乎张开哲学或者文学的羽翼翩翔在空气中,如神灵一般深邃而幽黑,为文人们向往和仰望。
现在,一些楼堂馆所内还悬挂着蓑衣作装饰,折射出当代人在市场经济物质浪潮的冲击下,对农耕时代那种艰辛但愉悦、清贫但平和宁静的生活和向往,人们希望借助蓑衣来找回逝去的宁静以及平和的生活和内心。
●斗笠——雅俗共聚,好生自在
《说文解字》中提到一个“簦”字,意为竹篾编的有盖有柄的遮阳挡雨的器具,而有盖无柄的则称之为笠,又称笠帽,俗语称之为斗笠,因其平面如斗大小,又称笠、笠子、笠帽。
斗笠起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从《国语》“簦笠相望”来看,斗笠作为雨具,至迟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初。斗笠一般用细细的竹篾织成两块网状的竹笪夹着箬叶而成,呈圆形,中间凸起一尖顶,戴在头上用绳子系牢,常以材质区别品名。例如,箬笠(即竹笠,又称箬帽),以箬(一种细竹)的叶或篾,夹细纸制成;草笠,以草梗编成,其中芦苇质的称苇笠,香蒲质的称蒲笠;毡笠,以毛毡片制成;雨笠,是雨林地带采用当地棕皮、棕毛编结而成的大斗笠。另据民间传说,当人类由渔猎转为耕作时,斗笠就已经开始使用,不过那时的斗笠制作很简单,系绳也就地取材,多用柔软的树皮纤维。据说有一农夫正在耕作时,忽然狂风大作,卷走了他的斗笠,农夫赶紧去追,一下抓住系绳,恰巧这系绳很长,斗笠便像风筝一样在空中飞行。农夫觉得非常有趣,以后便经常给村民放斗笠,后来演变成放风筝。
斗笠既是雨具,也是农家田间劳作的遮阳工具
斗笠在雨具中集雅俗于一体。“俗”体现在就地取材上,天然去雕饰,没有刻意精雕细琢,作为农耕时代农家极不起眼的家用物件,虽然外表看上去平常无奇,但却十分实用。除了遮挡自然的风雨外,斗笠还成为历代文人墨客遮挡世俗风雨的载体,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在文人墨客眼里,戴着斗笠,雨大时低头,雨小时抬头,把笠沿压下,就意味着把那份对物欲横流的欲望压下,故而为历代文人墨客们所称颂。这,便是斗笠的“雅”。齐己在《送胤公归阙》中提道:“充斋野店蔬无味,洒笠平原雪有声。”以苦为乐,令人敬畏。唐朝诗人吕岩在其《绝句》中说道:“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这种洒脱是一种甘于苦寂、毫无羁绊的洒脱风度。
戴着斗笠在雨中行走,看着笠沿的雨滴,细数每滴雨的声音。大粒的雨,声如洪钟,嘭然有声;小滴的雨,咝咝作响,声音清脆,到处都湿漉漉的,只有头部干洁如玉,心中自有一种独立寰宇的感觉。斗笠戴在头上,遮住了往上的视线,只能看前方或者身下,没办法瞻前顾后、左顾右盼,只能义无反顾地朝前走!这在心理上就有了一种反观静默的暗示,在行动上有了一种遗世独立的姿态,斗笠庇护的感觉成为了一种享受,令人随性所至,晴雨不惧。大俗的斗笠在雨水中成为了个人行动的大雅。
●草帽——遮尘抵雨,农耕记忆
草帽,是以麦草(水草、麦秸、竹篾或棕绳等)编织的帽子,帽檐较宽,可用来挡雨,遮阳。
从古到今,中华民族重视农耕,对水有一种特别的眷恋,重水惜水用水,依靠水来精心呵护着脚下每一寸土地上生长的农作物,并且运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利用麦草编制成草帽,为人类所用。这不仅是一种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也是中国人在为人处世上谦逊祥和、不追求过于精致的生活习惯的反映,甚至是中国人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想境界。
草帽的原料来自大地,散发着泥土的味道、故乡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亲情等情感要素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份浓得化解不开的复杂情怀。
草帽既可挡雨,又可遮阳,至今仍是农耕劳作时农家常用的工具
一顶草帽,千根麦秸,作为人与风雨、烈日之间的媒介,它编织着岁月对人间苦情的无上向往。雨来时,水敲响的是流逝的音符,“嘭”“嘭”“嘭”……草帽下的韶华随声而逝;收割间,毒花花的太阳穿不透草帽,却把帽檐下的生命望出了甘苦。
●雨伞——和水亲密接触的“情人”
也许是和雨水亲密接触的原因,雨水逐渐成为了伞的“情人”,而伞成了人们的保护神和表达感情的工具。
水之善兮伞亦公。水润万物而不争,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伞遮阳挡雨也体现着善,并以公道的形式表现出来。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布衣百姓,无论是腰缠万贯还是一贫如洗,当需要时,伞都会撑开为人们遮风挡雨。当人们不需要时,伞又会无怨无悔地及时收拢身子,静静地待在角落里。
水之慧兮伞亦聪。“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意思是水过于清澈,鱼难以生存;而人太精明并过分苛察,就不能容人,就没有伙伴没有朋友。伞与人体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又不离不弃,做到了中庸。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常有,当学伞之能屈能伸,学习伞的适境而生、顺其自然。
水之柔兮伞亦软。伞面不论质地如何,却始终保持了柔软富有弹性的特色,这使得雨水敲打伞面时能在一定程度上软着陆,从而均匀地四散开去。柔情似水,伞情也柔美。据传伞是鲁班的妻子云氏发明的,她看到丈夫长年在外劳作,担心丈夫受日晒雨淋之苦,便暗自琢磨着做一种能遮雨的东西。她把竹子劈成细条,在细条上蒙上兽皮,收拢如棍,张开如盖,这就是后来的伞。诗人也多次巧妙地以伞借物抒怀,表达忠贞的爱情。此外,《白蛇传》中许仙的借伞,还成就了人蛇千年等一回夫妻恩爱的美丽传说。如果说水之柔告诉了人们何谓柔情似水,那么伞之软则告诫了人们世事无常、良缘难得、且行且珍惜。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雨伞的国家,伞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水之坚兮伞亦实。《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无力。”意思是水积不深厚就无力行大船,伞也是如此,伞骨不坚伞柄不硬,伞面便不能遮风挡雨。这也启示着人们:人若没有骨气,学问不深,修养不高,又怎能担当重任?伞的品格还体现在实在上,无论主人怎么对待自己都能欣然接受,无怨无悔。
伞也在昭示着什么是付出、包容、关怀、体谅、舍己、奉献……
水品固可贵,伞品亦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