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之史学观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论知识传播事业的五大构成要素本文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资助项目“知识传播与知识经济互动关系研究”(项目编号:M3-019)系列研究成果之一,发表于《江苏图书馆学报》2002年第1期。——知识传播与知识经济互动关系研究之二

一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缘起

江泽民同志早在20世纪结束前就曾经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这一论断,不仅是对当前国际科技、经济发展新情况、新特点、新趋势的精辟概括,而且是对未来世界发展趋势的远见卓识。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基础上的经济,它表明人类经济发展将比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而所谓“知识的扩散”,通俗地说,也就是知识的传播和流通,是一部分社会成员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借助特定的知识传播媒体,向另一部分社会成员传播特定的知识信息内容,并期待取得预期的传播效果的社会活动过程,倪延年:《知识传播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第9页。是知识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不可少的中介环节。它产生于农业经济阶段,发展于工业经济阶段,鼎盛于知识经济阶段。而且,工业经济只有发展到以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活动产生的社会财富达到或超过整个社会产生的财富的50%以上,才能说,工业经济开始进入了知识经济的发展阶段。由此可见,知识传播活动及知识传播事业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主观和客观原因,我国学术界及经济界对知识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研究严重滞后,对知识传播事业的研究还刚刚开始起步,对知识传播与知识经济的互动关系的研究,与国际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和水平相比还有非常明显的差距。就知识经济的研究而言,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说法,明确了这种新型经济的性质。吴季松:《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第3页。1994年,美国经济学家温格斯和布马拉共同出版的《未来工作:在知识经济中把知识投入生产》一书,李廉水:《知识经济究竟是什么》,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第9页。不但在世界学术界率先提出了“知识经济”这一研究命题,而且在书中首次提出了这种新型经济的指标体系和测度。1996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了一份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在这份报告中,作为联合国重要机构之一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首次明确地阐述了作为人类社会成员的智慧结晶的“知识”,在未来社会经济存在及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即“知识”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就是说,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经济发展的基础主要不是建立在以往的“土地和劳动力”、“资金、劳动力和技术设备”等物质的基础上,而主要取决于知识成果的生产(创新和发明)、流通(传播和分配)和消费(应用和再生价值)。1997年2月,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在一次讲话中使用了“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既标志着“知识经济”这一概念从学术研究领域走进了政府工作领域,也标志着对“知识经济”这一理论问题研究进入了公众生活领域,从学术象牙塔走到了民众中间。这一方面是对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50多年经济发展规律的总结,同时也是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我国学术界虽然也较早地注意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这一特点,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就有人在文章中提出了“信息经济”的命题。在90年代初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说法后,我国有学者于1992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社会科学》杂志(英、法、西班牙文版)132期上撰文,提出“由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支配的经济——智力经济”的概念。1998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建校百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论断,由此而开始了我国学术界对“知识经济”进行全面研究的新时期。但毕竟起步较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尤其是与我国实际的结合度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据笔者所见,我国学术界还没有出现对知识传播活动和知识传播事业这一命题进行比较系统研究的成果。

时代发展,时不我待,一步迟缓,追赶甚难。2002年11月11日,中国完成了“入世”的全部法律手续,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石广生同志代表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我国经济正式进入了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步伐已经走到了我们的门口。我们必须勇敢地迎接知识经济的这一挑战,而且只能胜利,不能失败。为此,本人申报了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研究课题“知识传播与知识经济互动关系研究”,幸获批准和资助,使得有机会对这一感兴趣而且对我国改革发展实践有一定意义的课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作为系列研究的成果之一,本文拟对知识传播事业的构成要素和社会内涵这一基本理论问题,作一初步探索,以此求教于学术界的同行专家;同时也为本人下一步深入研究知识传播与知识经济的互动关系提供必要的理论准备。

二 知识传播事业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根据我国学术界比较一致的认识,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初步或正在逐步完成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其明显的标志之一就是由知识的生产、传播和消费产生的社会财富达到或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50%,并且清楚地“表明人类经济发展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彭坤明:《知识经济与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第1~2页。而知识传播则是一部分社会成员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借助特定的知识传播媒体,向另一部分社会成员传播特定的知识信息,并期待取得预期的传播效果的社会活动过程。所谓“事业”,是特指“人类社会成员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而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第1612页。知识传播事业,一般是指为了完成知识和知识传播活动的“社会使命而运转的社会系统及与此相关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等社会生活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倪延年:《期刊学概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第60页。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以求更好地适应社会知识传播需要的社会运转体系的经常性活动。

从人类社会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尤其是20世纪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历程来认识,知识传播事业,通俗地说也就是知识信息收集整理传播服务事业,无论是在社会活动的领域,还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或者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知识传播活动和知识传播事业在知识生产者和知识利用者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知识传播活动使人们创造出来的知识成果,通过传播过程与需要利用这些知识成果的生产、销售和研究部门的社会成员及其实践相结合,发挥知识成果的社会和经济价值,使其蕴涵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例如,农业科技研究人员创造的知识成果,传播到需要这些成果指导的农民那里。农民把这些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就立即产生明显的效益,杂交水稻的推广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事例。

其次,知识传播活动和知识传播事业通过把知识成果传播给知识成果的受传者,在他们接受了知识成果的传播以后,实际上提高了知识传播受传者的知识拥有水平和知识利用水平,在此基础上,又可以进一步促进更高层次的知识成果的推广普及和实际应用。一个原本对电脑知之不多的大学生,接受了老师所传播的关于电脑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知识的传播以后,成为电脑应用软件开发的内行。一方面,他的学习和研究需要获得更高层次的专业知识传播,另一方面,他又可能把自己拥有的知识和技能传播(授)给其他人。由此可见,知识传播活动一方面可以促进知识成果的创造和生产——因为社会成员有对更新更多更高层次知识成果的需要,另一方面,又可以拓展知识成果传播的领域,为更多的知识成果提供用武之地,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更重要的是,知识传播活动可以提高社会成员的个体和群体知识素质,为知识成果创造更大的需求市场。

再则,知识传播活动和知识传播事业可以造就和培养更多的知识生产(创造)者、知识传播(分配)者和知识成果的利用(消费)者,为社会财富的迅速增加提供基本的动力——知识人力,为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发展和完善提供首要和必不可少的前提。我们认为: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人”。没有“知识人”的存在,知识成果无以创造,知识成果无以传播,知识成果无人使用,那就不可能出现“知识经济社会”。知识传播者通过学校教育的知识传播活动、社会文献的知识传播活动、社会成员之间的知识传播活动以及伴随着新闻传播等社会活动进行的知识传播活动,使原本没有知识的“人”成为拥有大量的、高层次甚至是尖端水平知识的人。“知识人”的出现反过来又推进了知识成果的创造、知识成果的传播和使用,使之创造出更加巨大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经济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演进。

最后,知识传播活动和知识传播事业可以为知识经济社会的出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快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完善。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观念的因素。而观念的东西是根深蒂固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一个人的观念影响和制约一个人的思维和行为,一群人的观念影响和制约一群人的思维和行为;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观念不但影响和制约着大多数人的思维和行为,而且还影响和制约了另一部分人的思维和行为。愚昧必定落后,迷信必定扼杀创新。知识传播者通过知识传播活动,使原先因缺少知识而愚昧,因视野闭塞而迷信的社会成员感(接)受知识(智慧)的科学之光,逐步了解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运行的内在规律,逐步抛弃原有的愚昧、迷信、落后和封闭的生活状态,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从而形成更加适合科学发展、文化进步的社会环境。事实已经证明:知识传播可以帮助人们开阔眼界,转变观念,当大部分社会成员的观念都达比较科学文明的水平时,整个社会的环境氛围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成为知识经济社会到来的推动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逐步演进的重要发展时期。而知识经济形成的基本要素之一就是知识传播活动和知识传播事业的高度发达。因此,加强对知识传播活动和知识传播事业的研究,在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的社会环境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三 知识传播事业的构成要素

我们认为,在目前这一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和人们所能达到的认识水平的基础上,人类社会知识传播事业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类社会成员的知识活动。所谓人类社会的知识活动,一般是特指人类社会成员所从事的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有关的一切社会活动。这是知识传播事业得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社会成员的知识活动包括了人类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以知识或知识传播为工作对象和以知识或知识传播为工作目标的所有社会活动。如:以知识的发明、发现、探索、创造、提炼、归纳、总结和更新等为活动宗旨的科学研究活动;以促进知识内容的传播、扩散、流通、分配及合理布局等为活动目标的知识载体的创作、投稿、编辑、设计、生产、运输等形式的知识活动;以传播知识内容为直接工作目标的学术讲演、电视节目主持、电台播音、教师授课、团体会议以及知识载体的收集、整序、管理、开发和提供服务等方面的社会活动;以实现知识内容的价值为工作目标的技术改革、科技成果推广、科研成果中试、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专利保护和转让、技术或服务贸易、知识成果的再开发传播等知识应用活动。

二、社会成员的知识活动成果。这是知识传播活动得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是知识传播活动的直接对象,更是知识传播活动对于知识传播受传者的价值所在。社会成员的知识活动成果,包括了三个不同的层次和表现形态:

第一个层次是社会成员从事知识活动(发明、发现、探索、创造、提炼、归纳、总结、更新、升华等活动)的直接成果,通常以概念、判断、推理、假说、公式、公理、定理、定律、结论、原则或预见的思维形式和范畴体系来表现自身的存在。其可见形态是该知识成果的拥有者对主观世界或客观世界、或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认识和改造能力的增强。

第二个层次是社会成员为了使知识内容能进入传播领域而进行的知识载体生产活动的直接成果,通常以荷载知识信息内容的书信,学术论文,学术报告文本或提纲,正式出版的图书、报纸、杂志、论文集、科技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文献等形式存在于社会系统中。其可见的形态即是社会成员的生活环境中的上述蕴涵(荷载)特定文献信息内容的不同类型或由不同物质材料作为信息载体形成的文献实体。它们是以传播知识信息为实质内容的知识传播活动赖以存在的物质对象。

第三个层次是社会成员在知识传播活动过程,或者是为了使知识内容得到更好更快的传播,或为了使特定的知识传播活动,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或效益,通过特定群体的社会成员所从事的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社会活动所取得的、直接为了对特定知识成果进行更好传播而形成的专门性社会活动成果。通常以如下形式表现出来:根据特定社会成员对特定文献或文献信息的需求而进行的社会文献的收集、整理、管理、开发、加工的社会活动,其成果的存在形态是按照特定规则组织起来的图书馆馆藏文献体系;二次文献知识信息成果(如索引、目录、题录等);三次文献信息成果(如:提要、文摘、综述及文献信息数据库等);还有诸如信息咨询机构的专题信息发布公告;特定专题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动态服务以及专题性、学科性、综合性的知识信息线索检索报道刊物等。

在人类社会成员通过知识活动获得的三个不同层次的知识成果之间,第一层次的成果是第二、第三层次知识成果的基础,是知识载体之所以成为“知识”的“载体”的灵魂所在,是人类社会成员思维和实践的成果和结晶。社会成员从事知识活动的直接成果,对于知识传播活动而言,相当于第一性的东西。因为假如没有知识成果,当然就不会有知识传播活动;而没有知识和知识传播,就更不会有知识传播事业。第二层次的知识成果是人类社会成员(知识生产者)的智慧结晶,是最普遍、最直接也是最容易被一般社会成员接受的形式。既是第一层次知识成果社会化的不可缺少的步骤和环节,也是第三层次知识成果的物质基础,更是知识成果在当今社会条件下最普及的传播途径,是属于第一级次的传播形态。至于第三层次知识成果,则是在第二层次知识内容上的专一化、系列化和实用化,是知识产业的社会价值实现方式,是第一层次知识成果社会化和综合化以后的结晶。它包含了众多知识生产者对同一知识领域的研究成果,而一般不以单一的研究者的某一知识成果作为产品内核,是第一、第二层次的知识成果在水平、质量、效能及信息密度等方面的提高、深化和浓缩。

三、社会知识活动运行过程中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化因素。这是指社会知识的生产、传播及应用活动运行中必须具备和依赖的客观物质条件。社会知识活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化因素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从事社会知识活动的社会成员群体,是知识成果的生产、知识传播活动和知识传播事业的第一要素。其中又包含了知识的生产者、知识物质载体的生产者、荷载了知识内容信息的可供传播的物化知识实体的生产者、知识载体(本质是其荷载的知识信息)的传播及获取(得)利用者、知识成果的利用者等等。

其次是社会生活环境中的科学技术成果及其物化形态,是知识传播活动得以存在的基本前提。科学技术成果及其物化形态的社会水平,一方面制约着社会成员知识活动的深度和广度,限制他们所生产的知识成果的水平和价值;另一方面制约着知识传播、应用者从事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活动的工作手段和水平,制约了社会成员从事知识信息的收集、整理、开发及传播活动的水平和效能。当今社会已经较为普及的光纤通讯、数字技术、激光排版、网络传输、光盘技术以及国际互联网技术等,都对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活动的水平和效能产生了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再则是社会生产力可能为知识活动所提供的经济、文化、教育和其他物质条件保障,诸如人力、财力、物力等。社会对知识活动可能提供的物质条件保障的水平,直接制约社会知识活动的规模、发展速度、社会影响力及各项特殊功能的正常发挥,是看得见、摸得着、可比较的制约或推动力量。

人类社会的知识生产、传播及应用活动,和人类社会可能给知识生产、传播及应用活动提供的物质条件保障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总起来说,人类社会的知识生产、传播及应用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界的本质性标志。一方面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活动直接推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科技发展、文化普及、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和物质产品的丰盛;另一方面,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活动又必须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为依托、为基础、为起点,来寻求更高、更快的发展。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认识,知识、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主要是属于精神方面的活动(知识应用则是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结合),而精神则必须以物质为基础。因而,一方面,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活动对物质产品的生产、增加和丰富起着“酵母”的作用,是历史性的推动力;另一方面,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活动又必须要受到社会物质条件的现实的制约。

四、社会成员对知识及知识传播活动价值的理性认识。这是知识传播事业构成的主观推动力量。如果说,社会知识活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化因素是属于基础的硬件建设,那么,社会成员对知识及知识活动的价值、效能、地位、作用、认识和功能的理性认识和定位,就较多地属于上层的软件建设范畴。社会成员对知识及知识传播活动的理性认识和定位,大致上可以分成如下几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社会管理者对社会知识活动(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活动)的理性认识水平和功能定位。想当初,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等“文革英雄”,为了实现其篡党夺权的阴谋,利用手中的那部分权力,社会上刮起过一股“知识越多越反动”、“知识分子是臭老九”的极“左”思潮,对社会知识和知识传播活动无疑是一种最大的摧残和遏制;而当今,党和政府大力倡导“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掌握先进科学知识技术的知识分子是代表社会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观念,这无一不表现出党和政府对知识、知识分子及知识传播活动的重视。在这种良好的社会环境里,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知识成果大批出现,知识传播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就是人们意料之中的事了。

第二个层次是从事知识活动的社会成员对社会知识活动的价值、效能、地位、作用和功能的理性认识水平和功能定位,这是直接关系到社会知识活动发展内在动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中又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知识生产者对其从事的知识生产活动的理性认识水平和功能定位。最重要的有:知识成果的社会化意识;知识成果必须经过传播才能被他人利用并产生价值的意识;知识成果只有与物质产品生产实践或精神产品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效益的意识;知识生产活动中的团队意识以及个人知识是社会知识组成部分的意识等等。这些观念和认识都是在当代社会环境下,知识生产者必须具备的理性认识水平和功能定位标准。第二个方面是知识传播者对其从事的知识传播活动的理性认识水平和功能定位。其中最重要的有:知识传播活动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系统工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的意识;知识传播活动过程中必须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并以社会效益优先的意识;知识传播活动的运作可以为社会产生实际财富的意识;知识传播者必须具有要求自己首先掌握特定知识和传播技能的意识;知识传播效果和知识传播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密不可分的与时俱进意识;知识成果的开发与传播的产业化——商品化意识;知识传播活动必须随着社会进步发展而同步发展的整体意识;以及知识传播活动事业体系中的各部分功能互补、目标一致的协作意识等等。这些理性认识的水平将直接制约社会知识传播活动的发展速度、水平、质量、价值及知识传播活动事业在社会生活整体结构中的地位。

第三个层次是知识成果的应用者对其从事的社会知识活动的理性认识水平和功能定位。中国古代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仔细想来,这里面实际上包含了几个前提:其一是酒客需要酒,其二是知道酒具有可以满足当时他迫切需要的“解忧”、“添趣”、“交友”或“健身”的特殊功能(非“此酒”不能达“彼境界”);其三是知道适合他“这个”酒客特定需要的“好酒”,只有在“那条”巷子里才能买到(非“此巷”买不到“此好酒”);其四是迫切需要这条“巷子”里的“香酒”的酒客可以“买得起”这种“香”酒。在这些前提具备的情况下,尽管路远“巷深”,酒客也会找上门来沽这种“香”酒,因而,酒家也就用不着怕“巷子深”了。但倘若没有上述多方面前提,事情恐怕就完全两样了。对于滴酒不沾,或者是不需要借酒来“解忧”、“添趣”、“交友”或“健身”,或者是不知道这一种“香”酒妙处,或者是根本就买不起酒的人,再香的酒恐怕都不会去买的。与此同理,对于社会知识成果的利用者,要是他能主动通过知识传播活动获取知识成果,并通过有意识的活动取得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就必须了解知识成果的价值和作用,为了获取知识成果而孜孜不倦追求,并且舍得对知识传播事业建设进行有效的投入。具体地说,对于社会知识成果的接受和利用者,最重要的是应该具备“知识就是生产力,就是新产品,就是高效益”的知识价值意识;知识传播活动是艰苦细致的专业化社会劳动,其成果也在为社会增加财富的效能意识;最先获得知识成果,并及时用于指导物质产品生产实践就可能获得良好效益的率先价值意识等等。很显然,社会成员上述几个方面意识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知识活动的舞台、市场、影响力和发展前景。例如,垃圾的分类回收和综合利用是被国际学术界、实业界、环保界公认的治理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佳策,并且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如德国已经得到普遍推广,而在我国却屡推不开。从这件事上,社会成员对知识及知识活动的理性认识和功能定位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五、社会知识活动的具体组织形态。这是社会知识活动(包括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等环节的所有活动)构成要素中的可见要素之一。主要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特定社会成员类群按照知识活动的内在规律,进行社会分工并组织起来以后,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组织形式及管理运行体制和模式。这些组织机构按照其在社会知识活动中所承担的职能不同划分成不同性质和不同工作内容的社会部门(即组织机构);

第一类是以承担知识成果生产职能为主的社会活动机构。诸如各类专业或综合的研究院(所),专题研究课题组,专业的或综合的实验室,计算机系统软件开发部门,承担专业任务的考察队以及为了完成特定的文学艺术作品创作任务组织起来的创作组等等。

第二类是以承担知识信息内容物质载体生产职能为主的社会活动机构。这里面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生产可用于荷载知识信息的物质材料的社会机构,诸如纸张生产厂家;胶片胶卷生产厂家;计算机软盘生产厂家等等。另一类是以生产可供社会成员传播的荷载了特定知识信息内容物质载体的社会机构,诸如以生产图书文献为主要功能的出版社;以生产新闻或其他专业报纸为主要功能的报社或报业集团;以编辑出版发行各类图书为主要功能的出版社或出版集团;音像制品单位;数据库生产厂商及其附设的印刷机构;各类电子出版物生产机构;社会通讯网络的建设经营管理机构等等。

第三类是以承担知识传播职能为主的社会活动机构。这一类社会机构的共同特点是凭借社会其他部门生产的知识产品,经过本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劳动,或者是使原本无序的社会知识信息成为有序,或者是使原本分散的知识信息更为集中;再通过本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劳动向需要这些知识信息内容的社会成员传播(递),以便于这些社会成员(知识成果利用者)可以更方便地获取所需的知识信息,并用于指导其教学、科研或管理实践,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益。诸如图书报刊发行部门,图书馆,学校,新闻通讯社,电影放映机构,网络主页制作更新机构等等。

第四类是社会知识及知识传播活动管理机构。这一类社会机构的共同特点是机构自身不直接从事知识传播活动,而是通过行政或业务管理的手段,来保证社会知识传播活动的正常运行,从而实现社会统治阶级的知识传播目的。社会知识及知识传播活动管理机构有多种形态或表现特点,诸如教育主管机构,新闻事业管理机构,出版事业管理机构,文献流通管理机构以及社会文化事业管理机构等等。

第五类是以接受知识传播并将知识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进而实现知识及知识传播活动社会价值的社会职能机构或部门。这一类的社会机构的共同特点是自身不参加知识传播活动,而是接受社会知识传播机构(工作人员)通过知识传播活动所传播的知识信息,并且应用到自身的教学科研或产品开发等社会实践中,进而收到提高教学质量、加快科研进程、推动技术创新的明显效果。这一类的社会机构主要有图书馆的读者(书)协会;科研单位的学科专题组;工厂企业单位的技术革新攻关组以及学校的读书兴趣或课外活动学习小组等等。

四 知识传播活动与知识传播事业的关系

知识的创造是知识传播活动的首要前提,假如人类社会成员不能够创造知识,那就不可能出现知识传播活动,这是毫无疑义的。正因为人类社会创造出了知识,所以随之就产生了知识传播活动,因为知识传播活动是知识成果实现其价值的必不可少的途径。知识传播活动是知识传播事业产生的基本前提,但是我们要特别说明的是,出现了知识和知识传播活动,还不一定就形成完整的知识传播事业。只有上述五个基本要素发展到一定水平,并形成比较紧密的内在联系以后,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传播事业。知识传播事业是知识、知识传播活动及与之相关联的物质、精神、思想、意识等方面因素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的产物。社会生活中的知识传播事业发展得越快,知识传播活动就越顺利,效益就越明显;而知识传播活动开展得越好,社会的价值就实现得越快越好。知识的价值实现得越好,社会的经济、文化就越发展,就可以为知识成果的更大量生产、知识传播活动的更快发展、知识传播事业的更快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社会条件。三者之间互为动力,缺一不可,这就是我们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