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一 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针对以上三个领域相关研究的不足,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切入点,站在核心企业的视角,重新审视联盟合作的有效性问题,围绕对核心企业网络能力的认识、评价和提升三个关键问题展开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章,阐述了本文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企业联盟、企业网络能力、联盟核心企业等的研究思路,展现出了学者们在该领域研究的主要思想和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章,利用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企业联盟的演化过程,提炼联盟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典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核心企业在各阶段演化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为后文以联盟生命周期视角分析企业网络能力奠定基础。
第三章,从生命周期视角构建联盟核心企业网络能力结构维度,从网络规划能力、网络构建能力、网络管理能力以及网络变革能力四方面进行描述,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对提出的结构模型开展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能力结构的有效性。
第四章,设计联盟核心企业网络能力的综合评价计量模型。借助综合评价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采用组合评价思想,构建了联盟核心企业网络能力的计量模型。首先,基于熵权-支持向量机构建联盟不同生命周期的判定模型;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AHP)与因子载荷法对核心企业网络能力概念模型中的指标体系进行主客观组合赋权;最后,利用具有唯一特征雷达图算子对组合权重与规范化后的指标值进行集成。
第五章,构建联盟核心企业网络能力提升路径模型。以能力提升为目的,探索了核心企业网络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从中挑选出关键的影响要素,探索其对网络能力的影响机制。借助第四章得到的能力维度与生命周期发展阶段之间的联系,有针对性地提出核心企业在联盟不同生命周期中的网络能力提升路径和策略。
二 论文技术路线
针对以上各部分研究内容,本书采用的具体技术路线如图1-5所示。

图1-5 本书技术路线
三 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围绕相关研究主题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已有研究进行系统的归纳梳理,学习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本书研究选题和研究思路,同时也为本书研究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2)定性分析法。本书通过对企业联盟、核心企业、企业网络能力以及生命周期理论等已有文献的回顾,借助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建立了联盟核心企业网络能力概念模型。
(3)数量建模法。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本书联盟生命周期视角下构建的企业网络能力的测度模型展开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证明其有效性。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技术对联盟网络发展周期进行判定。此外,运用目前综合评价的最新成果,借助组合评价理论思想,设计联盟核心企业网络能力评价及提升模型。具体涉及层次分析(AHP)、熵权、因子载荷、雷达图等方法。
(4)实证研究法。本书在联盟核心企业网络能力的构建和评价过程中,选择大量核心企业为对象,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本书所构建的网络能力及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为这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