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传播视野下的中华文化元素符号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文化元素的界定

符号是人类创造的、约定俗成的、对个体具有强制性的、表达人类思想的工具。那么什么是文化呢?德国另一位学者C. E.克莱姆在《人类普通文化史》中对文化这样定义,“习俗、工艺和技巧;和平和战争时期的家庭生活和公共生活,宗教、科学和艺术”。〔美〕莱斯利·A.怀特:《文化科学》,曹锦清等译,第389、393页。1871年,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Tylor Edward Bernatt)在他的《原始文化》中第一次系统地对文化进行论述。他这样定义文化,“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含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翻译,上海艺术出版社,1992,第1页。那么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对外传播过程中,现当代的中国文化元素应当放在什么位置?

一 中华传统文化元素

“凡是被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认同的、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均可被视为中国元素。”中国元素,http://baike.baidu.com/view/524057.htm。学术文献上说文化元素或称文化特质,是受到年龄大小、性别差异和人与人之间亲疏关系影响的交际组成部分,它在不同的场景中表现出不同的形态,文化元素的载体就是交际手段,是所谓的“行为元素”,其中包括言语、辅助语和非言语之外的行为。但是在生活中,我们要具体说某某文化元素,都是实体性的东西,比如书法、中国结、中药、红灯笼、古钱和园林等。文化元素,http://baike.baidu.com/view/547583.htm。文化元素,是指通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演变,沉淀下来的反映该民族、该国家的人文精神、民族精神的具有其特质的文化成果。中国文化元素,是指中华民族通过几千年的发展留下来的、由中国人创造的、体现中国人特质的文化元素。这包括物质文化元素和精神文化元素。例如,生活习惯、宗教信仰、艺术、建筑等。中国文化元素符号一般被认为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像领土、气候、人种、长江、黄河、黄土地等的中国自然文化元素符号。中国自然文化元素符号是和中国人的生活相关,能够体现中国文化特征的元素,它直接和中国文化精神相关。例如长江、黄河等和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相关的,谈到中国的文化发源就离不开这些流域。相同的还有与中国佛教文化相关的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这些中国自然文化元素符号已经融入中华各民族的社会生活当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相同的还有黄山,黄山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具有中国历史文化艺术特色的自然文化元素进入了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座中国艺术宝库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黄山还和中国传统的宗教——道教有着紧密的关系。法国著名汉学家来到中国,就特意提到了黄山是中国自然文化元素之一(见图2-2)。

图2-2 中华自然文化元素符号之安徽黄山迎客松(本照片由冯培提供)

注:对于中华自然文化元素符号之安徽黄山迎客松的选取,我曾以课题的名义向中外学者发出邀请,请求他们提供本书使用的具有中国文化的元素符号。无独有偶,国内的教育学者、摄影家冯培和法国著名的汉学家白乐桑所摄的中华文化元素符号之迎客松有相同之处,而且这两位学者都认为黄山的迎客松就是中华文化元素的自然元素符号。本书由于经费的因素,没有列出两幅照片,在其中选取了质量较高的照片。在此,我对法国著名汉学家白乐桑提供迎客松照片表示感谢,并且我希望那张照片在以后出版的《中华文化符号图鉴》中出现。

第二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符号,这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见图2-3、2-4、2-5、2-6)。对于中国的文化元素,我们可以引用百度搜索上的结果。网络通过网名的海选选取了以下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元素符号: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剧脸谱、皮影、武术、秦砖汉瓦、兵马俑、桃花扇、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红灯笼(宫灯、纱灯)、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茶、中药、文房四宝、四大发明、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彩陶、紫砂壶、蜡染、中国瓷器、国画、敦煌壁画、写意画、太极图、石狮、太极、对联、门神、年画、鞭炮、谜语、饺子、舞狮、中秋月饼、大熊猫、鲤鱼、红旗、天安门、五角星、长江、黄河。

图2-3 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符号之甲骨文(此图由朱麟课题组调研所摄)

图2-4 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符号之鼎(此图由朱麟课题组调研所摄)

图2-5 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符号之建筑——山西王家大院(本照片由冯培提供)

图2-6 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符号之传统屋内装饰——北京四合院内景(本照片由冯培提供)

中国文化元素符号的第三部分将在以下部分论述。

二 中华现当代文化元素

中华文化元素中传统的部分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由历代中国人发明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质的、遗留下来对现当代中国仍然有影响的文化元素。有可以见到的物化的文化元素,同时也有进入我们骨髓的精神文化元素。例如,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宗教信仰、孔子、孟子等,都属于这个范畴。当然,中华文化元素还不仅仅包括上述的传统文化元素,而且还包括中华现当代文化元素,这也是本研究认为的中华文化元素符号的第三部分,也就是中华现当代文化元素符号,对这部分的挖掘和研究是整个中华文化元素符号研究中的重点。因为这部分是最可以体现现在中华文化的元素符号,也更加适合海外传播受众的情感。如现当代的建筑、文化艺术、科技等,如北京国家大剧院、北京鸟巢、北京水立方、上海的浦东新区、卫星发射等(见图2-7、2-8、2-9、2-10、2-11)。

图2-7 中华文化元素符号之现当代文化元素符号——北京国家大剧院(此图由冯培提供)

注:课题组认为北京国家大剧院的设计完美地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符合中华传统的审美观,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圆形在中华元素中蕴含了很多意思,是“天圆地方”、“抱合守一”和“团团圆圆”等的意思。

图2-8 中华文化元素符号之现当代文化元素符号——北京鸟巢(此图由冯培提供)

图2-9 中化文化元素符号之现当代文化元素符号——上海浦东新区(此图由冯培提供)

图2-10 中华文化元素符号之现当代文化元素符号——北京水立方(此图由冯培提供)

图2-11 中华文化元素符号之现当代文化元素符号——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此图由冯培提供)

中华文化元素作为中华各民族的文化载体,作为最能体现中华特有的生存方式、思维、生活习惯、世界观、价值观的内涵,中华文化元素在中国的跨文化交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现阶段,传承、发展、传播我国的中华文化元素工作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传播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传播效果,而现当代的中华文化元素符号因为具有时代性,符合现代青年一代的思维,所以对它的挖掘和研究以及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文化的“走出去”,挖掘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元素符号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孕育了中华文化精神的中华文化元素将承担起融入世界、让世界人民接受的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