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传播视野下的中华文化元素符号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目的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这样说“文化软实力”,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就将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位置。随着中国的硬实力的发展,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在国际社会成为重要的组成成员。但是,中国软实力的传播还远没有像硬实力一样取得相同的地位。我国现在的战略目标已经将中华文化软实力的对外传播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中华文化符号的研究还很落后,特别是对当代的中华文化经典符号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在传播中华文化符号的时候,我们传播更多的往往是传统的文化符号,如孔子、剪纸等。对现当代的文化符号的挖掘还不够,传播力度也不够。与此同时,我国在对外传播视角下对中华文化符号还没有正式的研究。希望本书能够对此有一定的帮助。我们知道,中华文化符号是构成中华文化的特色板块之一,本书希望在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在尊重我国的历史、文化、国情的前提下,着眼于国际,服务于现在和未来,挖掘具有中华特色的、适合国际传播的、具有一定普世价值的中华文化符号。本书希望可以帮助对文化资源的合理应用。本书以纳入已有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项目,从众多书目的文化符号中挖掘合适传播的文化符号。整个研究的跨度大、数量多,因此难免存在遗漏,望各位读者、学者给予指正。本书通过梳理、挖掘新的中华文化符号,将会对后人的研究给予一定的帮助,有利于文化符号的宣传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理论支持,对我国软实力的提升、旅游的发展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什么是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符号,什么是中国文化元素?本研究认定的中国文化元素指的是那些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能够体现中华民族形象、符号、风俗的元素,这其中既包括传统的,也包括现当代的。而本研究认为在中华元素符号的研究和传播中,现当代的中国文化元素的挖掘和传播尤为重要。因为在当代语境下,现当代文化符号更具有亲近性、更具有时代性、更能体现现代中华文化现状,同时,因为现当代文化元素的符号更容易让传播受众接受和理解,有利于提高传播效果,所以它就更具有传播性。在中华文化符号的对外传播中,我们应当对内传承、对外传播优秀的并具有正能量的中华文化符号,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能够从国外传播受众的角度选择具有中华文化元素的符号。

二 研究意义

现在,我们处于一个迅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处于一个转型时期,在世界一体化的趋势下,挖掘和传播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经典文化元素符号有利于建构中华共同体,有利于建构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的国家文化战略。这些经典的文化符号是具有中华象征意义的符号,这些都代表了我们对待事物的特定方法和特定角度。其中有我们的生活方式,渗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了我们的价值观、世界观。通过对中国经典文化符号的挖掘与研究,我们可以感觉到“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生活格调、特征和品质,即道德与审美的风格及情绪和世界观——即他们所认为的事物真正存在方式的图景,亦即他们全面的秩序观念”。而文化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动力,我们生活在一个处处都有文化的环境中,不管我们有没有察觉,我们都会受到文化的影响和改变。什么是文化?文化“是共享它的一群人的行为模式或风格”。张兵娟:《从〈舌尖上的中国〉谈饮食文化的传播意义》, 《新闻爱好者》2013年第11期,http://media.people.com.cn/n/2013/1114/c40628-23541855.html。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核心的部分,如何保护、传承文化,如何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对优质文化进行海外传播,如何在外来文化的侵袭中,保留、发扬、扩散中华文化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有着很好的风土人情,但我们在对外传播中,缺乏认真的研究如何从对方接受和传播效果的角度思考、挖掘中华文化符号。对中华文化经典符号的挖掘和研究,可以让海外人们通过具有优秀文化内涵的符号真正地了解中国传统、现代的社会生活。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历史、体会传统、感受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有助于提高我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中国的语言、文化“走出去”也成为现在国家战略目标之一。对中国文化符号的对外传播的研究在这一时期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