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吐谷浑,是我国古代西北的一个民族,源于辽东慕容部鲜卑。4世纪初,慕容部首领吐谷浑从部内分离出来,迁至今内蒙古阴山一带游牧。晋永嘉末(约313),吐谷浑率部又从阴山,经陇山,迁到今甘肃临夏西北。不久,吐谷浑征服了今甘肃南部、四川西北及青海等地的羌、氐等族,到吐谷浑孙叶延时(329—351),正式建立政权。叶延以祖父吐谷浑之名为姓氏,亦为国号和族名。南北朝时,北朝称其为“吐谷浑”国,南朝称“河南”国,而西北诸族则称其族为“阿柴”、“阿赀虏”、“野虏”等。由于原慕容吐谷浑部与当地羌、氐等族长期共同生活,大约在隋初,形成统一的吐谷浑族,活跃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吐谷浑国最盛时期的疆域:东起今甘肃南部、四川西北,南抵今青海南部,西到今新疆若羌、且末,北隔祁连山与河西走廊相接。后期的政治中心在今青海湖西十五里之地,名伏俟城;其王自号“可汗”。
吐谷浑国共存三百多年,于唐龙朔三年(663)为吐蕃所灭。此后,除原青海及甘南等地吐谷浑部众为吐蕃统治而外,其余则散居于今甘肃河西、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北部及河北北部等地;直到北宋后,吐谷浑活动才基本上不见于中国史籍。而留存在青海和甘肃的吐谷浑余部,北宋以后逐渐与藏、蒙等族融合,形成今天我国西北的少数民族—土族。在我国古代民族之中,像吐谷浑那样建立政权时间之长,活动地域之广,与国内各民族关系之密切的,还不多见。
不仅如此,长期生息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吐谷浑人民,还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开发和建设祖国的大西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由于其地处中西陆路交通要道及国内北方与西南方各民族交往的通道上,因而在5世纪中至7世纪初,吐谷浑不仅成为中西陆路交通的桥梁,而且在南北方各族的相互交往中起了中介作用。
正因为如此,吐谷浑的历史吸引了越来越多中外学者的注意。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吐谷浑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专著、论文不断问世。但是,因吐谷浑在历史上活动的时间很长,汉、藏文有关史籍所载吐谷浑资料十分零散,且重复、错讹之处不少,给研究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编者不揣冒昧,尽力收集、整理有关吐谷浑资料,编成这本《吐谷浑资料辑录》。
这部《辑录》的初稿完成于1981年底。随后承蒙青海古籍整理办公室将其纳入《青海少数民族古籍丛书》,并由郭璟、孙滔同志做了校审,青海人民出版社于1992年正式出版。为此编者深表谢意。其中,《辑录》在初稿基础上做了一些补充和修改,增加了卷四“敦煌、新疆发现的古藏文写本、简牍内的吐谷浑资料” 1。而此卷的资料和注释,得到杨铭同志的协助,附录中又收了编者与他合写的《关于敦煌藏文写本〈吐谷浑(阿柴)纪年〉残卷的研究》一文,谨此致谢。
如今,距《吐谷浑资料辑录》出版已过去了二十多年,其间不仅有新的关于吐谷浑文物资料的出土和发现,而且相关研究也有新的进展。因而,此次承蒙余太山先生的推荐和商务印书馆的鼎力支持,决定出版《吐谷浑资料辑录》的增订本。此次增订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增补了近年来出土或发现的有关吐谷浑的墓志,如《唐故大同军使云麾将军左武卫大将军宁朔县开国伯慕容公(曦皓)墓志铭》、《交河郡夫人慕容氏墓志》、《故朔方副元帅防秋兵马使金紫光禄大夫张掖郡王慕容府君(慕容瓌)墓志》、《陇西李府君墓志铭》等。因这批新墓志的出土和近年囯内外吐谷浑研究的进展,故也相应对原注释做了修改和补充。
2.在原书人物传志、编年录,以及敦煌、新疆发现的古藏文等部分,增补了若干新检出的文献资料。
3.重新校核所引资料,改正原版一些错讹字句及印刷排版不当之处。
4.在附录中,又收录了拙作《吐谷浑在西域的活动与定居》一文及索引。
笔者清楚地知道,即便增订本补充了有关吐谷浑的一批资料,但仍有阙遗和不当之处;而且随着考古文物的不断出土,会有新的重要的吐谷浑资料被发现。如2016年在陕西西安市长安区大兆乡郭新村一座北朝时期的墓中发掘出土的《吐谷浑晖华公主墓志》,对研究吐谷浑与漠北柔然的和亲关系,以及吐谷浑的政治制度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只是由于陕西考古工作者还未正式发表其考古发掘报告或简报,故增订本暂不收入。
周伟洲
2016年12月于陕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