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论述家庭教育的专著《颜氏家训》十分强调教育应当从小抓起。颜之推说:
“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
颜之推在这里提出了一个习惯的养成问题。我们知道,习惯的力量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习惯一旦形成之后,没有十倍百倍的力量,很难加以改变。许多人的习惯,终其身也无法改变。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这里所说的“本性”当然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在很大的程度上,它也是与长期形成的习惯有关的。
不能把习惯都看成是保守的力量。许多重要的事情正是靠习惯的力量去完成的。足球场上,一球飞来,许多神速的反应并不是经过慎重思考,而是由“习惯性的动作”完成的。晨起刷牙,饭前洗手,这一类卫生习惯使人们一辈子受用。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使许多人夺得了更多的时间,也等于延长了自己的生命。孔夫子的学问恐怕同他“每事问”的习惯分不开。诸葛武侯的“神机妙算”同他“一生唯谨慎”的习惯不能说没有关系。有的人一事当前总是先想到他人,想到集体,而不是先替自己打算,有了这样的“思维定式”,道德品质自然高尚。形成了良好的习惯,为人处世,就会增大自己的自由度。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是可以经过努力达到的。而沾染满身恶习的人在社会上必然会处处感到别扭,感到压抑,别人不喜欢,自己也愉快不起来。
良好的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习惯养成之后看上去“如自然”,但是养成的过程却并不是自然的。一些家长往往说“树大自然直”,并不符合自然的规律,更不符合人的成长规律。有些人确实在长大成人后变“直”了,改掉了幼时的某些恶习,但这是经过多少次痛苦的磨炼,碰了多少次钉子之后的结果,决不是“自然”的。为了使我们的后代在成长过程中少付一些不必要的代价,少走一些弯路,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一下如何帮助我们的子女、我们的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学问。
关鸿羽、沈淑娥同志用3年时间进行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科学实验,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在他们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了《养成教育》的专门论述。这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教育科学研究是一项值得重视的贡献,对于广大中小学及幼儿教育工作者,对于广大家长都是有益的。
对于青少年的教育,一种流行的偏向是只重视智育(也有实际上是只重视分数而忽视真正的知识和才能获得的)而忽视德育。以为只要有了本事就一定会有饭吃,拿钱多,生活好。其实这是不尽然的。旧社会曾经有多少才佼之士穷愁潦倒难展抱负!真为后代的幸福计,还需要使他们具备保卫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觉悟和本领。再有,还需要解决能不能为人民做好事的问题,如果满脑子坏水,最后只能同这个社会格格不入,什么才干也没有用。对于这个问题,已经有一些同志开始注意了。另一个问题是,把德育也仅仅看作是有关知识传授的过程。德育确实离不开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授,但是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授。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实际上离不开行为习惯的养成。现代教育的长处是学科各有分工,使每一门学科的教学能尽可能适合科学自身的体系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其弱点则在于容易发展到只见学科而不见人,而我们教育的任务则正是要培养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每一位教师、每一堂课都各有分工,任务是很明确的。但是,人的全面成长,特别是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究竟由谁负责呢?似乎不太明确。实际上这只能渗透而且必须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去,否则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生怎样做人的任务。所以,养成教育应当是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家长都能掌握的教育艺术。如果有更多的人来自觉地从事这方面的实践,一定能够从更多的角度,总结出更丰富的经验,使我们得到更深刻的规律性认识。这应当不是一种奢望。
(《父母必读》199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