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佛教的理念
现在,佛教从山林走入社会,
从寺院扩及家庭,将佛法落实于人间,
使每个人生活美满、家庭幸福,
群我之间和睦友善。
佛教的理念
常有人问,佛教义理浩瀚广大,若简而言之,什么是佛教的理念?过去,佛教注重深居山林的出世形式,现在,佛教从山林走入社会,从寺院扩及家庭,将佛法落实于人间,使每个人生活美满、家庭幸福,群我之间和睦友善。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从过去到现在,有着不变的理念,即:
第一,佛教的主旨是造福人类
佛陀降诞于世间,就是为了“示教利喜”,以利他为本怀,开示众生解脱之道,引导众生入佛知见,而减少烦恼,增福修慧,让众人能见证法喜安乐,永断烦恼,远离无明。所以佛教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希望带给人间和平富足,让众生得到现世的幸福安乐。
第二,佛教的准则是慈悲平等
佛教提倡慈悲,这种慈悲是无偏私的关爱,无对待的包容,是平等的慈悲。虽然社会上常呼吁要发挥爱心,但是在实施时,难免会有偏颇,而成为有条件、有拣择、有对等交易的付出。真正的慈悲应该具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也就是予人快乐,拔人痛苦时,不一定彼此间要有关系,即使素昧平生,对方有了困难,就应无条件地帮忙,这就是平等对待的慈悲。
第三,佛教的目标是融和欢喜
人与人相处,常因为意见分歧,或个性、习惯的差异,造成彼此互相排挤,族群之间的摩擦,国家之间的对立也是如此。佛教主张“同中存异,异中求同”,不同同之谓之大,此“大”便是一种融和、包容的雅量。国家能够融和各族群、各团体、各党派,必定能祥和富强,世界上每个国家能够融和,必定能和平无争,皆大欢喜。
第四,佛教的理想是净化人间
现今社会世风日下,人心充斥贪婪邪见,就是因为佛法未能普及。如果佛教能普遍弘传,则可以补法律之不足,使每一个人心存道德观念,遵守法治规范,不为非作歹,而利己利人,能如此,建设人间净土就不难矣。人间净土人人和善,没有人我是非,没有阶级差别,也没有政治破坏,是一个彼此尊重包容、安和乐利的净土。
佛教的理念,是让每个人能去除痛苦,得到快乐;离开虚妄,回到真实;扫除杂染,重拾清净,这种安身立命的理想境界,就是佛教的理念。
佛教的特质
常有人说,所有的宗教都是劝人为善,都是一样的。其实,宗教虽有共通处,但也有不共通的,这就好比哲学、科学、文学、医学……各种学科,对人类都是有益的,但是这些学科也各有其不同的特质。在各个宗教中,佛教的特质有哪些呢?以下列出四点:
第一,具有因果的理则
因果是一切道理的原则,《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说:“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种什么因,得什么结果,揭示了佛教因果论的特点。宇宙人生的一切,彼此相依相待而存在,万事万物都是仗“因”托“缘”,才有“果”的生起,此“果”又成为“因”,等待缘聚合又生他果,相依相摄,森罗万象、无穷无尽。
第二,具有缘起的中道
从因到果之间还有个“缘”。好比种子种下去,还要有阳光、空气、水分才能结果。世间上万事万物都是有缘才能生起,彼此关系相依相存,是不能单独存在的,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也就不复存在了。认识缘起,就会知道人生祸福、好坏皆是自己所造,非有他力可以主宰,唯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如此必能帮助我们把握人生的方向,认识人生的意义。
第三,具有业感的润生
“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一颗种子收藏在家里,它不会生长,但假如把它放在泥土里,它有了因缘,受到滋润,就会发芽、结果。同样的,一个人的身口意所造作的业,无论是善、恶,说一句话、做一件事,都会有果报的。做好事,会有好的业感,做坏事,有恶的业感,一不小心做了坏事,有坏的业感也不要恐惧,受报等于有期徒刑,受报以后还会再回来。因此,认识因果业感,就能为自己负责,创造幸福。
第四,具有空有的一如
《心经》说:“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讲的就是“空有一如”。许多人把“空”和“有”分开,其实“空”和“有”不是两个,而是一个,等于一体的二面。“空、有”好比大海的波浪,风平浪静时候的海,是水,惊涛骇浪时候的海,也是水。波浪没有离开水,动没有离开静,有没有离开空;波水一体,动静一如,空有是不二的。
明白因果缘起,善知业感报应,才能明白人生的真实,懂得空有一如的道理,不再执着束缚,生命就会豁达开朗。
如何解脱自在
禅宗四祖道信问三祖僧璨禅师:“如何解脱自在?”僧璨反问:“谁缚汝?”此话可谓道破千古疑团。普天之下最能系缚我们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当我们执着于金钱时,金钱就钳制我们的心志;当我们执着于权位时,权位就套牢我们的胸襟。自古以来,能从名枷利锁里解脱自在的,又有几人?提供以下四点解脱自在的方法:
第一,用平常心生活
平常心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境。在日常生活里,凡事不必标新立异、炫耀自我,用平常心,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态度生活,也不必自觉怀才不遇,而愤世嫉俗。有,固然可以生活不忧;无,也可以放达自在。惠能大师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一种平常心,有了平常心,生活里就不会因妄想而颠倒挂碍。
第二,用惭愧心待人
我们每天举心动念、待人处事,难免有缺失或不完美之处,若常怀惭愧心,就能清净我们的身口意,而远离烦恼。在待人接物里,随时想到:“真惭愧!我对你没有贡献、没有帮助,对你还不够友爱。”如果能以此心待人,必能增加人我之间的友谊。
第三,用无住心接物
《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心好比出家生活,出家无家处处为家,又好比天上的太阳,住在虚空里,所以显其大、显其永恒。无住心,就是超越人我是非得失,对所有的事物,都能随情、随机、随缘。若用无住心接物,虽千钧加顶,也能举重若轻。
第四,用菩提心修道
我们要如何进德修业,培养健全的人格呢?用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有了菩提心就有力量,对家人、社会、国家、众生,就有“上弘下化”的使命和责任,这就是用菩提心修道。
不放开脚步,无法向前迈进。我们要解脱自在,不但要学习放下,更需培养旷达的胸襟,能想得开,想得远,看得宽,看得大。历来诸佛菩萨与古今豪杰,哪一个不是为了大众福祉,而放下个人安逸,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他们在让众生离苦得乐时,自己也获得了自在解脱。
合掌的意义
军人见到长官要敬礼,学生见到老师要问好;过去,晚辈见到长者要鞠躬,西洋人见面也要握手、甚至拥抱,这些都是一种心意的交流。合掌的意义也是这样。《华严经》云:“合掌以为华,身为供养具;善心真实香,赞叹香烟布。”一合掌,给人感觉庄重、尊敬;一合掌,流露内心虔诚、谦虚。它蕴涵很多的意义,提出以下四点参考:
第一,制心一处
《佛遗教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一个合掌,是合十法界于一心,凝聚所有的心力。
在佛门行仪课程中,常会要求修道人要“合掌当胸如捧水”,即两只手合在胸口,好似捧水一般慎重敬谨。平常我们的心是分散的,现在一合掌,能把散乱惯了的心意集中起来,里外一如,就能时时集中,时时正念。
第二,端正庄严
许多人讲话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坐没有坐相,站没有站相。但是,只要他一合掌起来,内心自然流露出庄严的气质,祥和平安,那份恬静端庄的威仪,肃穆摄受,让旁人见了,自己的行为举止,也不敢随便造次,烦躁的身心,自然安稳下来。
第三,情意交流
平时,有陌生人搭讪时,你可能会心生警戒;或是不熟悉的人,你对我什么心意,我对你什么感想,彼此都不知道是好意、坏意。但是,不论在哪里、什么时间,只要一个合掌,你就能感受到一份友好、一种和善,流露出礼貌、尊重、恭敬,这是一种人与人善意的交流。除此之外,合掌向佛,也是代表与圣者、真理交流接心,一次合掌,一次的品格道德,自然就升华起来了。
第四,虔诚祝福
合掌的双手,是世间最美的手,也是一种关心、祝福。比方我要对人好,你要表达感谢,都可用合掌表示。比方两人见面时,祝贺别人的生日寿诞,向人家说:“新年恭喜”“金榜题名”“升官发财”,又如祝福别人“有情人终成眷属”“家庭平安”等,经过合掌,彼此都增加好感。说再多的话,都不如双手合十表达内心的欢喜、诚意、感谢。透过合掌,人与人可以交心、互助、祝福。而悟到真理的人,禅心妙谛都在合掌中,我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合掌的意义,实在是无限。
正信之美
人是信仰的动物,人只要有生死问题,就会有信仰。说到信仰,有的人不假分辨,不去了解信仰的意义,只是一味地迷信。当然,迷信总比不信好;不信又比邪信安全。但是人最重要的是要有正信,才不会走错了路。正信不是随便乱信,正信就是所信仰的对象必须是有道德、有历史、有能力,在历史上记载着实有其人,而且具有清净的人格,能够指引我们、帮助我们解脱生死,否则我们信它做什么呢?所以,有了真正的信仰,人生会很美。
正信怎么美呢?有四个譬喻:
第一,正信如琴瑟妙音
人有了正信以后,自己的知见一正,所谓正知正见,每天耳中所听到的都是正当、真实、善美的话语与音声,犹如琴瑟之音一般美妙,自然能杜绝靡靡之音,而不会被邪魔外道扰乱了。
第二,正信如明镜照人
人有了正信,就好像拥有一面光明的镜子,自己的本来面目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尤其在正信的镜子里,一切是非、好坏、善恶、因果,都能明明白白地看个清楚,而不会无明地怨天尤人,如此自然懂得处理人生的一切得失。
第三,正信如大地安稳
人有了正信,可以引导我们的前途,让我们每一步路都如履平地般的安全、平稳。就好像在大地上兴建高楼,地基稳固,就很安全。反之,如果信仰错误,走上了邪信之路,则如临渊履薄,随时都有失足坠崖之患。所以,有了正信,就好像走在平稳的大地上,不致发生危险。
第四,正信如日月星光
人有了正信,就像宇宙间有了日月星光,能够带来光明、希望。有了正信的人,自然能开发内心的般若之光,时时刻刻都如日光般的朗朗照耀,又如月光般的清凉愉悦,人生何其美好!
有人质疑,信仰宗教能得到什么利益、好处?其实哪怕只是星星之光,也能引导我们知道东南西北,也能把黑夜点缀得很美。所以,正信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心境,都有很重要的关系。
无常
佛教有一个非常好的真理,那就是“无常”,但是一般人都不喜欢听到,以为人生无常、世间无常、国土无常,什么东西都不长久,感到没有希望。其实,那是从消极上去解释。如果从积极面看,“无常”很好。比方,我没有学问,这不是天生注定,因为“无常”,只要我肯用功,肯努力向上,我慢慢会有学问。我很贫穷,没有关系,因为“无常”,只要我辛勤努力,我可以赚钱、我可以发财。什么是“无常”?以下四句偈说明:
第一,积聚皆消散
世间上的物质、钱财,不论积聚多少,终有散失用罄的时候,假如你过于执着放不下,那么积聚也仅仅作保存而已,无所功德,甚至还容易为它所役,患得患失,苦恼不已。反之,倘若你能善加利用,用于正途,用在有智慧的地方,造福社会、利益大众,即使消散之后,一旦有因缘,它也会再积聚。
第二,崇高必堕落
一个人拥有再崇高的声望,好比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大限到来时,再叱咤风云,也是过眼云烟。因此,当位崇名高时,当思敬谨,常思“如何有益于人”“如何培植福德”。倘若一时失败,也不要紧,只要反省奋发,你也会有再成功的时候。
第三,合会终必离
合会是欢喜的,别离是悲哀的,这是人人都有的感受,所以古人言:“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有“会”,就会有“离”,这是必然的真理,若不能体会放下,别离就会成为世间最伤痛牵挂的事。因此,与其挂念别离的不舍,不如积极珍惜眼前相聚的时刻。就算离别了,只要因缘聚集,将来也会有再会合的时候。
第四,有生必有死
面对生死问题,佛陀明示弟子不要伤心,有了生,就会有死,这是世间的真理,天地万物都是如此。同样的,有了死,也会有生,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好比一江春水向东流,不管流到那里去,仍会流回来;如木柴一根根的烧完了,但延续生命的火种仍然存在。所以死亡并不代表灭亡,生死并不可怕。
世间上什么都可以改变,因为“无常”,我有希望;因为“无常”,我有未来;因为“无常”,我可以改过;因为“无常”,我可以进步,“无常”实在美好。
佛教现代化
目前世界各国积极推动现代化,例如:军事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建筑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等。全世界都重视要现代化,而佛教讲究人心,在弘法上当然也讲究现代化,才能符合人心。“佛教现代化”有四点:
第一,佛法多语化
佛陀时代,印度的语言就有220多种,主要语言也有13种。佛陀传教也应用多种语言传法,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语言的运用即是方法之一。因此,在佛法的弘传上,如果大家都能利用各种语言来作为沟通的桥梁,重视英、日、韩、法、德、西、葡等语言,使之普遍,佛教必定更让许多人了解、接受。
第二,佛教科技化
佛教非常重视科学和技术,就如过去佛陀说法的时候,便经常运用举喻来说明事理,甚至显现种种方便神通来度化众生,那就是一种以科技弘法的方式。佛教要现代化,在设备上,也要配合社会科技的发展。例如使用投影机、电视机、计算机、网络,甚至远程教学等等,这些都可以用来辅助弘法,让佛法的传播更为便利。
第三,修行生活化
佛教重视修行,因为修行能让身心端正,解脱烦恼。但是,修行不只是在经典或在口头上,而是必须落实在生活上。比方讲到外表,要有威仪,要能“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立如松”;讲到心里,要能持戒,要有禅定、般若、慈悲,把这些运用到生活里,也就是所谓“福慧双修”“行解并重”“知行合一”。对家庭、社会要服务奉献,对生活所作所为,要合乎理则、合乎法则,才能有所功用。
第四,寺院学校化
现代大部分的寺院建筑,都不只是建一个佛殿、供一尊佛像而已,已经开始注重建讲堂、教室、图书馆。寺院不但保有传统的制度、内涵,也兼具有学校教育的功能。住持就是校长,聘请不同的老师上课,为大众服务,发挥多项教育、文化等功能。因此,寺院学校化,对社会教育的提升必定能有贡献,对信徒的修养也必定有所增长。
现代化是全球的趋势,佛教也要“走出去”,走入人群,深入民心。
不净观
“不净观”是佛教的一种修持观想行法。众生因为贪爱,于我、我所有上面,产生执着爱染,而生起种种痛苦,佛陀于是教导众生观想自他肉体充满屎、尿、涕、唾等肮脏之物,以减少对他身及自身的淫欲贪爱。如果能以不净观善摄其心,就能去除贪爱染着。这里有六种不净观,提供大家参考:
第一,欲为第一海
佛经比喻众生的贪欲,犹如大海,所谓:“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众生流转爱欲海,无明网覆大忧迫”“众生漂溺诸有海,忧难无涯不可处”,均说明欲海狂澜,会使人沉沦灭顶。
第二,痴为第一暗
愚痴好比沉睡在漫漫长夜中的人,不知道哪一天才能醒过来;愚痴好比“一翳在眼,空花乱坠”,完全无法看清楚前途的状况;愚痴恰似小婴儿,不能分辨食物与粪秽,随便拿起来就往嘴巴里塞一样。所以,愚痴的人,一直处在黑暗无明的地方。
第三,嗔为第一怨
一个人如果常常暴怒、发脾气,会招来许多怨恨。有些人习惯随便骂人、欺负人,或是闲话是非,这些都会有因果报应的。嗔恚像野火一样,还没有烧到别人之前,已经将自己烧得面目全非了,所以,嗔恚的恶相是为第一怨。
第四,妒为第一火
《梁皇宝忏》记载梁朝武帝的皇后郗氏,生前嫉妒六宫嫔妃,动心发口有如毒蛇,因心怀嗔妒之火,死后堕为蟒蛇,不但无洞穴可以栖身,还要饱受饥饿、身体鳞甲被虫啃啮之苦。后来郗氏向武帝求救,借由忏悔熏修之力,才脱离蟒蛇身。所以嫉妒之火,不仅伤害别人,更会烧毁自己。
第五,疑为第一障
疑心,是人与人之间很大的障碍,有的人怀疑自己诸根暗钝,罪垢深重,就不容易消除业障;有的人怀疑受道的师长,威仪德行不具足,自己就无法成就道业;有的人怀疑所受之法非真正之道,不肯敬信受行。在这些疑心之下,最大的受害者是自己。因为怀疑自己,自己就无法发挥能量;怀疑别人,别人也不会相信你;怀疑真理,自己就无法开悟。所以,为人要任贤勿贰,去邪勿疑。
第六,慢为第一高
慢是六大根本烦恼之一,即比较自己与他人高低、胜劣、好恶等,而生起轻蔑他人的自恃心。慢心如同高山,会挡住人我之间的友谊,障碍彼此之间的往来沟通。
欲海狂澜、痴黯黑宅、嗔怨恶象、嫉妒火焰、疑云幢幡、骄慢高山六种不净,都在我们的身心内外,所以我们要时时观看它所带来的祸患。
平等法
平等是人人所求,民主国家强调人民权益平等,弱势国家争取国际往来平等,甚至妇女争取两性平等。
什么是平等法?有以下四点:
第一,好恶要有全面的评鉴
人世间的好恶,有时很难判断。有人作奸犯科却非常孝顺,有人飞黄腾达却奸恶无比。三国曹操允文允武,雄才大略,因为权诈而被讥为“一代奸雄”;穷苦的吕蒙正,靠后天的努力,三度为北宋宰相,敢于直言,政绩卓著,生活却奢侈无度,受人争议。所以说,要评鉴一个人,实在必须从各方面来探讨。
第二,美丑要有内外的观察
《周礼》提到女子要具备“四德”,“妇容”是其中之一;大多数人看女人,也常以容貌美丽为优先。不过,三国诸葛亮,名媛美人他不爱,娶了一位发黄皮黑而贤德兼备的妻子,让他一展大志,无后顾之忧。清朝周渔璜,不爱大财主的貌美千金,选择简朴而知书达礼的村姑,夫唱妇随,生活惬意。自古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外表的美貌固然能为仪表加分,内在的品德,却也不能不重视。
第三,男女要以能量论高低
不可否认的,社会上还存在男女不平等的问题,如同工不同酬等。其实,不必去分男人与女人哪个尊贵,应看个人能量的发挥。你看,选举时,必定以民意支持度高的人当选,演讲时,也以讲得精彩的人胜出,文章以文采见解好者为优,心胸以开阔远达者为佳。因此,男女之间高低,以发挥的能量来衡量才是平等。
第四,老少要从心智去了解
佛经云:“长者不必以年耆。”也就是说,长者不完全以年高这一点来认定,而是以戒德为准。同样的,一个人的老少成熟,对事情的看法、处理,也不只是从年龄来看。像鸠摩罗什的小乘老师盘达特,后来反拜鸠摩罗什为大乘的老师,佛门有“先入门者为师兄”“开悟者为上座”,人的老少,当从心智上去了解。
如何去除污垢
地板脏了,可以用扫把、吸尘器来处理;身体脏了,借助清水、肥皂也可以轻易解决。这些外在的污秽,可以很快就看到、察觉,也可以快速清洁整理,还他本来面目。可是有些污垢不外显,如性格上的缺陷,心理的不洁习性,这些污垢不仅难察觉,即使察觉,若无方法也不容易去除。在此提出四点常见的污垢:
第一,不念好是性格上的污垢
有些人的性格,只会想到别人的缺点,记住别人的过失。眼中看到的是他人的不完善,口边讲的是别人的坏话。这种念坏不念好的习气,是性格上的肮脏,要设法去除。训练自己以感谢的心看待一切因缘,以慈善的眼放大他人的好处,以赞美的话说人家的好。以善意、善心、善言来洗净这个“不念好”的污垢。
第二,不勤勉是持家上的污垢
有人生性疏懒,不勤劳不自勉,就想依赖家人,四肢不勤,过着茶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成为家人的负担。这种人是家庭的污垢。身为家庭的一分子,对自家要有贡献,俗话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应勉励自己成为家庭栋梁,而不是寄生虫。
第三,不盥洗是身体上的污垢
农民因为农事沾满草籽泥巴,技工因为修理机器满身油污,矿工为了挖煤满头满脸的黑烟,这些都不是肮脏。有些人视洗澡为畏途,一身的臊气,熏得周遭人闭气不迭,几欲作呕,才是真肮脏。保持身体的整齐清洁除了是卫生,也是社交的礼貌,不可不注意。
第四,不思考是心智上的污垢
我们知道智慧的来源要靠思想,《论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佛教也说有三种智慧: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楞严经》记载,像观世音这么伟大的菩萨,也是“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一个人如果长期不思考,脑筋会愈来愈迟钝,心智会渐趋蒙昧。因此要提醒自己时常思考,保持自己心灵的活水源头。
看到环境脏了,我们知道要去打扫干净,也不要忘了常常检点自己的身、心、灵,有没有沾染污垢。若无,则谨慎之、嘉勉之;若有,则应痛下决心,改过迁善。
人间佛教
什么是“人间佛教”?人间佛教不是新兴的名词,是将佛陀的言教落实在生活中的佛教。人间佛教是一个回归佛陀时代,实践佛陀解行并重的佛教。可以说,凡是“佛说的、人要的、善美的、清净的”,都是人间佛教。又,佛教的五戒十善,六度四摄等大小乘佛教义理,也都是人间佛教。既然如此,为什么要特别强调“人间佛教”这个名词呢?盖因“人间佛教”是与时俱进,可以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的,如以下四点:
第一,以慈悲净化社会
我们这个社会太需要拔苦予乐的“慈悲”。对于别人的苦恼,有感同身受的切肤之痛,就容易生起慈悲。比如见到许多因鳏寡孤独、饥渴贫乏、昏心丧志而苦恼的人,我们能对他们布施金钱、饮食,或为他们讲说良言善语,帮助他们去迷解惑,获得生活的希望与力量。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布施慈悲心给社会,就能净化社会;能以慈悲欢喜净化国家,必定能建设慈悲的国家,这就是人间佛教的理想。
第二,以道德立身处世
我们在世界上立身处世,不是靠学问、靠能力,而是要有道德,尤其是不求名闻,不欲人知的广积阴德,才能吉星高照,福德随身。道德,不是用来要求别人,要求社会大众,而是用来要求自己的。如果每一个人都持守五戒,以五戒道德来立身处世,就是人间佛教的实践。
第三,以勤劳创建事业
一个人懈怠、不勤劳,不但不能享有荣华富贵,还会破财失利。好比农民要勤劳耕作,才会有丰实的收获;行人要到很远的地方,要迈开双脚,一步一步地勤走,才能到达目的地。所以“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如果只顾悠闲地过日子,却要享有事业的繁荣,是不可能的。唯有负起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国家的义务,勤劳创建事业,才能享有充实的人间佛教。
第四,以和谐沟通彼此
人间佛教重视彼此的尊重,群我的和谐,以互助、互谅、互相了解来共同营求生活。唯有和谐,人间才能沟通彼此,才能发挥生命共同体的吉祥安乐。
布施的层次
凡是良善者,无不希望给别人一些帮助,给别人一点施舍。但是布施也有原则,不能随便施舍,否则会产生反效果,或是增加别人的困扰,或是引起他人的反感。在《增一阿含经》里即说,不可以对无法生起信仰的人布施佛法,因为会引起他的嗔恨之心,犹如一个人患有痈疮,还没有痊愈,又拿刀子去刺伤,会使他更痛不可忍。所以,布施是有层次的。
第一,施舍真理是上等布施
佛教认为上等的布施,是给予心灵启发的“法施”,这是人生最为欠缺的。因为一个人即使有再多的钱财,再高的地位,不能明理,不能安心自在,也是贫穷。真理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假如能把真理布施给人,把知识、技术传授给人,则不仅能改善人们的生活,还能开发人们的智慧,以此利益更多的人,这就是上等的布施。
第二,急公好义是中等布施
当我们看到社会上诸多的不公平,应该勇敢地伸张正义。看到国家的公益团体、弱势团体生存困难,也应该给予赞助,助其发展,以发挥社会急公好义的精神,这是中等的布施。
第三,济贫救穷是下等布施
有一句话说:“救急不救穷。”对于一时的急难救济,犹如雪中送炭,会让急难困苦的人获得转圜的生机,是莫大的慈善因缘。但是,对于恒常的穷困,有时候是救济不了的,因为这种治标的慈善工作并不究竟。像佛光山曾经到泰国北部救济贫民,除了一开始给予食物、衣物的救急,后来更协助建设工厂,以提供就业机会代替金钱财物的布施,如此才逐渐解决贫穷的困境。
第四,施不甘愿是劣等布施
有的人出钱赞助公益,但是,布施之后,心里很苦恼、很懊悔;或是在别人强迫之下捐款,让他感到心不甘情不愿,犹如剥去身上的血肉骨髓那样的痛苦。这种不是发自内心欢喜的布施,是为劣等的布施。
大家可以衡量一下,自己平时的布施,是属于哪一种?
布施功德
佛教主张欲求福报,首先要布施。布施可分为资身用物的“财布施”;以知识、技术、真理教化他人的“法布施”;维护正义法理、让人无所畏惧的“无畏施”。布施的功德就如播种,将一粒种子播于泥土中,经过灌溉施肥,就能结出累累的果实,所谓“三宝门中福好修,一文施舍万文收;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笠管山河”。就是布施功德的最好证明。有关布施的功德,有四点说明:
第一,施命能得长寿
长寿是世人共同的愿望,但即使是钱财富可敌国,也无法买到寿命;即使是位高权重的天子,也无能让寿命增长。人,要如何才能福寿增广呢?《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云:“施命者,寿命延长而不夭伤。”“施命”,是指不杀生,进而放生、护生。《譬喻经》里记载一位小沙弥救蚂蚁,因而得让自己寿命延长的果报。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个人要得长寿,不但要救济贫困,而且要慈心不杀;有了惜生、护生的因,自然能得长寿的果报。
第二,施色能得端正
施色,就是布施饮食让他人吃得很健康,不再面貌憔悴;布施衣物让他人很庄严,不再形体猥琐。《法苑珠林》云:“施色者,世世端正,颜色□晔,人见欢喜。”我们布施衣服、饮食、医药等日用所需,让他人身强体健,颜容光鲜,不再受饥渴贫病等痛苦,将得暇满端正的果报。
第三,施安能得无惧
施安,就是让他人获得安稳的生活。例如对于风餐露宿的人,我布施房舍、卧具,让他不再流浪街头、饥寒交迫;你因台风、地震,失去家园,我布施居住场地,让你不再愁身危坐、沾体涂足;你因困顿厄事,坐起不安,我给予你心灵慰问,让你身心安详、没有恐惧,这种“施安”的功德,能让自己将来身心安稳、没有畏惧。
第四,施力能得胜利
施力,就是为人服务,给予他人助力,让他人的工作得以顺利完成。例如见人事业失败,自动给予鼓励,让他有东山再起的力量;见人踽踽不前,给予关心、慰问,让他不畏孤独,没有恐惧地勇敢向前。所以,施力者,将来必能获得胜利。
布施不一定要施钱,有时候为人说一句好话,能为他人带来不可思议的因缘;有时候只是几口饭的布施,却给他人带来生命的重生与希望;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微笑,也能给人带来温暖的感受,所以,布施的功德是无量的。
欲的认知
“欲”,有杂染欲和善法欲之分,杂染欲是指内心不清净的贪念,如贪求五欲六尘等;善法欲是指向上的精进力,如希贤求圣、服务乡梓等。我们将“欲”分为八个层次:
第一,无欲谓之圣
一个没有欲念的人,他们对于衣食住行,只要能遮身充饥即能满足,如颜回,孔子见他生活窘困,故于路旁放一锭金,并写上:“天赐颜回一锭金”,颜回看到黄金,丝毫也不动心,只是写下:“锭金不付命穷人”。便潇洒地走了。圣人因能知足,故能守节不被利欲所诱,所以无欲谓之圣。
第二,寡欲谓之贤
《佛遗教经》:“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贤能之士,因其寡欲不多求,所以不与人争名求位,不为权势利益所惑,他们不屈于胁迫,不委身事恶,更不以自身的喜好,对事物作出不公的判决,所以寡欲者谓之贤。
第三,淡欲谓之士
何西畴:“士能寡欲,安于清淡,不为富贵所淫,则其视外物也轻,自然进退不失其正。”读书人,日常行谊不忘先贤之道,能以淡欲为治身之本,故能无执地面对世俗名利,因而处事舒泰安详、不骄矜做作,所以淡欲谓之士。
第四,离欲谓之僧
龙树菩萨说:“欲为苦本,众祸之源;败德危身,皆由此起。”世间的欲乐,皆为苦海轮回之本,如果能摒弃世间五欲的枷锁,远离一切贪爱的执着,断绝所有声色的追求,而进入心灵自在的境界,我们谓之为僧。
第五,贪欲谓之痴
众生每天劳累奔波,除了满足衣食住行所需之外,所谓“衣食足而思淫欲”,甚至“财色名食睡”没有餍足。但是当人们得到了情感、权位、财富、美貌后,真的就会快乐吗?“欲海千层浪,苦海万重波”,众生愚痴,看不到欲望如无底深渊,因此在欲海浮沉,因而在六道中无法跳脱。
第六,多欲谓之凡
历史上,许多功名场中之人、坐贾行商之流,为了求名求利,不惜曲躬谄媚,成为悖理忘义之徒;为了贪财贪色,泯灭道德良心,成为欲望的奴隶,就如朱文公所说:“欲之甚,则昏蔽而昧理义”,所以多欲谓之凡。
第七,逐欲谓之邪
《韩非子》:“人有欲则计会乱,计会乱而有欲甚,有欲甚则邪心胜。”人一有了贪欲,就会想尽办法来满足自己,为了达到目的更会不择手段,因而生出种种的邪念,所以逐欲谓之邪。
第八,纵欲谓之狂
社会上,凡犯下杀业、偷盗、淫秽的罪刑犯,大都是因为纵欲所致。《大般若经》:“欲如利剑、欲如火聚、欲如毒器”,如果放纵己欲,为所欲为,就会引发成为伤人的利剑、火聚、毒器,所以纵欲谓之狂。
修身要严,莫使造诸恶;修心要密,莫使生欲念。
求法之要
现今有许多人喜欢到寺院道场礼佛求福、听经闻法、参加法会、集会共修。既然发心来参与,如何才能真正得到利益?在此有四项要点,提供大家参考:
第一,以疑心而来,带信心而去
大部分的人因为“疑心”而接触佛法。对生命价值、人生意义、因缘果报、命运机缘等有疑问,促使他到寺院去求取解答。佛教不怕有疑问,所谓“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疑问正是开悟的契机。
带着疑问而来,听了经、闻了法之后,就要从疑心升华成信心,以信心替代疑心,不可固守己见,否则像一只倒覆的瓦盆,装不进任何宝藏,那就可惜了。
第二,以慕道而来,带悟道而归
有些人到寺院,是因为信仰佛法,或为瞻仰佛菩萨圣像,或是仰慕寺院道风,而来亲炙其采。
以慕道之心而来,对佛菩萨、寺院有孺慕之情,是得度的因缘。亲近寺院道场之后,要接受教导,要吸收佛法,才能在慕道的基础上,进一步体悟佛道,才能将佛法变成自己的东西,为自己所用,才能收到佛法的实际效益。
第三,以凡情而来,带法情而回
如果最初到寺院里面来,是以凡夫的心情,希望寺院道场的大众对你重视,对你礼遇,对你客气,这是凡情。以凡情而来是常人之情,但当你接受佛法的启示,提起信心道念之后,要一切以法为依归,带着法情、带着信心、获得启示而回,才能在生活中真正受用佛法。
第四,以客礼而来,带主礼而返
通常最初到寺院里面来上香礼拜,参加法会、共修活动时,都会觉得自己是客人、是来宾、是以执客礼的身份而来。
但是你在拜了佛,参加各项修持活动之后,不该再有做客的心情,而是要以道场寺院主人自居,应有“佛教是我的,寺院道场是我的”的心态,当仁不让地承当起护持道场、弘法利生的责任,这样才有意义。
佛教是无私的宗教,佛法是无私的法、是理性的法。拜佛、求佛绝不是迷信,而是心灵安定、精神层次提升的资粮。如果能抱持正确的心态,必定能得到更大的利益。
感应的真义
很多接触宗教的人,都希望他所信仰的宗教,能给予他感应。比如生意失败了,祈祷之后,情况改善了;生活不顺利,礼拜之后,顺利转好了。“感应”有时会显现,例如看到佛菩萨现身,有时是冥应,不一定显现,比方苦恼、气愤的时候,心中一念“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生起,烦恼、嗔恨、无明就没有了,这也是感应。所谓“人有诚心,佛有感应”,到底什么是感应的真义,有以下四点:
第一,从正见中认识感应
要感应,必须先有条件。比方鼓敲一下,就会有回应;钟一敲,就有回响,这就是感应。又例如天上的月亮只有一个,但只要有水,无论是一杯水、一盆水、一湖水,就会在水里面显现。可是如果你这水不清净,月亮也就显现不出来。所谓“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月现前”。感应不是用求的,在因缘和合下,不用求也会有感应,而没有感应的人,不能责怪天上没有月亮,该怪自己的心海不清净。因此,感应要用正见来认识。
第二,从礼敬中得到感应
信仰不是以物易物,不是用一串香蕉、两颗水果、三炷香祭拜,交换利益条件,就能获得感应。感应也不光只是祈求,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你必须虔诚礼敬、挚诚顶礼,真心从内心发心、发愿,才能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
第三,从供养中体会感应
供养是一种善美的心意,它不只是物质的奉献给予,更重要的是我们身口意的供养。你身做好事,为人劳动、服务;口说好话,给人信心、希望;心香一瓣,祝福别人平安健康,只要诚心正意,这些美好的供养,自然会有感应,回报到你自己身上来。
第四,从慈悲中接触感应
所谓“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你种了慈悲的因,当然得到慈悲的果。慈悲就是佛教讲的“无我”,因为无我,所以愿意助人、奉献,感到“我对你好就是对我好”“我帮助你就是帮助我”,彼此融为一体,这怎能不产生爱心呢?有爱心、慈悲,就会有和平。这就是从慈悲中接触感应。
感应是天地万物、宇宙众生间的一种互动、呼应。人间到处都有感应,例如喝水可以止渴,吃饭可以饱腹,按下开关,电就来了……这些都是日常生活的感应。只要能够肯定自己是佛,依照佛陀的教法去做,怎么不会得到佛陀的感应呢?但是,在学佛历程上,如果凡事都要等佛祖来给我们感应,那也实在太辛苦了!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上四点来看感应的真义,以平常心视之,不强求或耽着留恋,才是正信之人。
朝山功德
朝山是佛教徒至名山大寺,以忏除业障或还愿的朝礼行为。很多人欢喜成群结队到山上寺院朝礼,少则百人,多则千人,队伍庄严威仪,让人身心都收摄起来。他们为了表达虔诚,有的三步一拜,有的一步一拜,有的一步三拜。其实,朝山也不一定指跪拜而已,你到寺院丛林来,一合掌、一问讯、一献花、一拈香,都能为心中带来宁静清凉,这也是朝山的意义功德。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欢喜朝山呢?归纳有四点原因如下:
第一,广结善缘
平日大家各有家庭、事业、生活,各忙各的,没有集会,也没有什么往来。借由朝山活动,大家从四面八方集合在一起,你帮助我、我帮助你,你跟我微笑、我跟你点头,大家有共同的信念、共同的诚心,为求法而来,结下一分善美因缘。
第二,折服我慢
平常我们总是有所坚持,多少有些慢心,不愿轻易向人低头。但是在朝山时,不管几只眼睛盯着你,你还是五体投地地礼拜,这时候,我慢怎么会生起?我慢去除,世界宇宙还有什么容不下的呢?因此,人是拜下去了,心却谦卑起来、升华起来了。这时的礼拜、低头、问讯,与佛接触,身心自在与宽广,可以折服我慢,真正解脱烦恼。
第三,消除业障
修行,不外是“随缘消业,增进福慧”,我们一个人,从过去到现在,心中的贪嗔愚痴、贡高我慢,积累了多少罪业、障碍,若不经一番身心磨炼,何能消除?所谓“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借由朝山,身心合一,虔诚恭敬,最能启发清净心,让法水洗净我们污秽、疲惫的身心,就能获得自在清凉。
第四,增进信心
对宗教的信仰,有时候,光理解是不够的,必须从行持上,自己体验了、自己做到了,内心的感受就会不一样。朝山正可以增进信心、增上道念。好比我们从遥远的地方,一路走到圣地,如果途中经不起种种考验,如何能到达?因此朝山,正好是考验道心和毅力,增进信心、道念的方法。
朝山时,从山下慢慢拜到山上,内心会愈来愈升华;从外在慢慢拜到殿内,会从注重外在,转为注重心内;从黑暗慢慢拜向光明,会逐渐远离烦恼无明,趋向光明智慧。朝山是与佛接心,与佛交流往来,把自己当成佛,以佛的德行自我勉励,就能与佛相应。
敲打木鱼的意义
大家到寺院参访,经常会看到出家人敲打木鱼念经。很多人会赞美木鱼的声音好听,但更多人好奇:为什么要用木头做成鱼的形状,并且拿一只槌子敲打呢?其实它是有意义的,有四点如下:
第一,有精进的意义
我们看水里的鱼,不管游水或静止不动,它是不会闭上眼睛的。佛门以鱼的形象,来勉励大家在修行上,要像鱼一样精进不懈。甚至在鱼梆上会写着“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珍惜光阴,时不待人”,提醒大家惜时惜阴、努力用功。精进,可以改造自己懈怠因循的毛病;精进,是勉励自己向上最实际的方法,也是开发潜能的不二法门。因此,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效法木鱼精进的精神。
第二,有警惕的意义
我们的心经常处在妄念里,幻想、乱想、白日梦,想一些不切实际的情境。这木鱼一敲,透过木鱼的声音,会给你有个警惕,可以把散乱的心、妄想的念头找回来,叫你不可以胡思乱想,不随便想入非非,所以,它有警惕的作用。不要小看那一槌,历史上很多禅师,在修行的过程中,有时候,一槌磬声、一记钟声、一棒鼓声、一槌木鱼,“笃”!就是在这么一个声音下,一个警惕作用,他就豁然大悟了。
第三,有统一的意义
在诵经时,你念、他念、我也念,你念得快、他念得慢,念得七零八落、参差不齐,不仅不好听,也会让诵经的人起心动念,不能专心。这时候,木鱼就有统一的作用,它可以把大家的声音结合起来,随着木鱼的节拍进行,一样的快慢,好像流水一样潺潺有声,也像潮水一样,一波一波、一涌一涌,那诵经的声音,就会悦耳好听,让人仿佛置身在另一个清凉境界,也令人息下许多杂念。
第四,有摄心的意义
我们的心很容易胡思乱想,随着境界起落、奔驰,真是所谓“心猿意马”,像猿猴一样,跳动不停,一刻不能安住。如何把这颗动荡不停的心,给它安住在木鱼的声音上,让心不要往别处乱跑,这木鱼声就有摄心一处的作用,它会敲醒迷惑的众生,提起正念,远离是非烦恼。
寺院的功用
在中国,深山里藏有古刹丛林,城市里也有寺庙道场。有人说:“建那么多寺院有什么用呢?劳民伤财,不如把建寺院的钱拿来建学校。”一般人也以为寺院只是提供信徒集会、诵经、拜忏之用。其实寺院还有很多功用,以下列举六点:
第一,是善友来往的聚会所
寺院是一个地方的建设,是当地民间集会往来很好的聚会场所。它可以供给小区联谊、团体开会、喜庆婚丧,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亲朋好友见面、商量、谈话,彼此相互交流、帮助。
第二,是人生道路的加油站
在人生道路上,常常会有感到泄气颓唐的时候,假如你到寺院来,礼拜、问讯,得到诸佛菩萨的加持,内心会得到一种鼓舞、动力,好像驾车时,途中有了加油站,为你加足了汽油,你就可以继续往前开行,走向更远的人生旅途。
第三,是修养灵性的安乐所
寺院的教化,可以提高一个人的道德、灵性。你到了寺院,无论祭拜、打坐、念佛,或是聆听晨钟暮鼓、磬鱼梵唱,都是修养灵性的好方法。它可以带给人心灵上的净化、精神上的鼓舞、思想上的启发,对社会人心产生一股道德的自我约束力。
第四,是去除烦恼的清凉地
当你遇到心情烦闷、事业挫折,感到不顺遂的时候,一进入寺院,心里的愤恨不平、烦躁不安,甚至对世间的人事的不满、不解,都会因为礼拜、静坐、沉思,得到抚慰、力量和支持,烦恼会缓和下来,内心会感到清凉。
第五,是购买法宝的百货店
物质生活上的日常用品,可以到百货公司购买,精神生活上也需要很多的用品,这时候,就可以到寺院里请益法宝了。比如嗔恚起来的时候需要慈悲,无明懊恼的时候需要智慧,委屈失意的时候,需要忍耐奋起,纷乱失序的时候需要和谐宁静……寺院就是一个具足法宝的百货店。
第六,是悲智愿行的学习处
寺院是一个光明、希望的场所。你要学习观音菩萨的慈悲,文殊菩萨的智能,地藏菩萨的愿力,普贤菩萨的愿行,这里就是最好的地方。只要你走进寺院,从佛像的慈容里,能得到启发,从菩萨的教法里,能得到开解,如同黑暗遇到光明,让人获得信心与力量,重新出发。
此外,寺院可以给人挂单住宿,方便行商过旅;寺院殿堂、建筑、佛像雕刻、绘画等,让人见了心生宁静祥和,甚至它也像一所学校,是推广各种文教中心。有人说,社会需要医院、救济所不必建太多寺院,出钱做慈善救济只是一时,能拯救肉身生命,济人燃眉之急,但是无法息灭贪嗔痴三毒;可是多建寺院,佛法的布施,造就社会教育普及,人心的教化,净化心灵,使人断除烦恼,这才是最究竟的慈善事业。
宗教人的共识
从事政治的,我们称他“政治人”;从事经济的,我们叫他“经济人”;而信仰宗教的人,我们就为他定名“宗教人”。不管是信仰哪一种宗教,都必须具备共识,才能算是一个宗教徒,才能称为宗教人。什么是“宗教人”的共识呢?以下四点:
第一,以慈悲济世为宗旨
既以“宗教人”自居就必须做到有慈悲心,要能救济世间,慈悲济世,慈悲可说是“宗教人”的宗旨。你看耶稣教的“博爱”,代众生受苦;观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这都是慈悲济世的精神。如果没有慈悲济世的胸怀,那就失去“宗教人”的立场了。
第二,以共享和平为目标
宗教能给予人间和平安定的力量。各宗教虽然信仰的教主、教义各有不同,但从事的工作,都是要让世界和平、众生得度,所有的人都能和平共处。一切的生命都是互相依附、同体共生,不是我打倒你、打倒别人,只有我自己成功就能生存。宗教人所要推动的,就是要让大家平等,建立人人有共生、共存的共识。
第三,以参与善事为方便
宗教人不要光是守着“我的宗教”,这是自我的设限,自我的执着。只要是对世界和平、造福人群、提升人类心灵有益的善事,宗教人都可以与人为善,热心参与。好比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宗教同盟”“宗教促进委员会”,联合所有宗教,相互尊重,异中求同,发挥更大的力量,净化人心,稳定社会。
第四,以发扬人性为努力
“宗教人”不但要发扬人性,还要发扬我们的天性、我们的道性、我们的佛性,也就是把我们所谓的“佛心人性”发挥出来。不但爱己、爱人、爱社会、爱国家,甚至爱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哪怕一个含灵动物,乃至为了保护一只鸟、一只兔子,都可以花多少代价付出。因为生命可贵,在我们的人性里,都应该受到的尊重。
无论任何宗教徒,发扬光明的行为,创造祥和的世界,这都是我们所共同努力的目标。
信仰
有信仰就有希望。信仰如手,能执取众宝;信仰如杖,能给人依靠;信仰如根,能长养善法;信仰如船,能得渡彼岸;信仰如力,能突破万难;信仰如财,能生出智慧。信仰带给人无穷的希望,信仰的好处有四点:
第一,能确定目标
有的人常常感到自己没有信心,不能确立心中的目标,这是因为他没有信仰。内心有信仰,信仰一种宗教,信仰一种理论,信仰某种主义,都可以让生活有个目标。好比泥水匠盖房子,用水把沙、石、水泥混凝在一起,筑砌成一栋坚固的大楼,有了信仰,可以融摄我们纷乱彷徨的心念,让自己活出自信,确定人生的目标。
第二,能解脱烦恼
人生旅途,总会遇到许多烦恼,有来自社会、家庭、感情、经济,以及身体的生老病死,心理的愚痴无明等等。世间上去除烦恼的方法很多,但不如佛法的信仰来得究竟。譬如从佛法中,我们知道贪嗔痴的烦恼,可以用戒定慧来对治;悭吝的人,教他行布施;受到挫折,灰心丧志,可以用因缘观来对治……对佛法不疑的信仰,好比病人相信医生的诊断,而能安心服药,药到病除。
第三,能美化生活
信仰能够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没有信仰,生活便没有立场,遇到问题,总是东问西问,甚至求神问卜,仍然拿不定主意。有信仰的人,对于困难、折磨,会认为是庄严人生的必备要件,是迈向成功的砺石,即使被人欺侮,也不会生起嗔恨心。因此,信仰使我们能笃定地生活,相信凡事总有办法解决,这样的生活自然欢喜美好。
第四,能安住身心
人生在世,找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很重要。读书的人,把身心安住在书本的知识上;做事业的人,把身心安顿在事业的发展上。虽然如此,但有时内心还会感到茫茫然,若有所失。假如有了信仰,内心就能安稳,好比信佛的人,把身心安住在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的信仰上,身心一旦获得安住,遇到任何的困难也就不成为问题了。
一个人出门在外,天色黑了,不知将往何处去,这种无家可归,徘徊在十字街口的痛苦,是难以忍受的。信仰是人生的终极目标,没有信仰,生命就没有依靠,有了信仰,如同有个家,使生命有所依靠。
对治的方法
佛教《妙法莲华经》中的《药草喻》说:“一切草木所得不同,各各有所对治。小根小茎小枝小叶,对治也小;中上根对治也大,故名药草喻。”人亦如此,习气不同,对治的方法也不同。
“对治的方法”有四点建议:
第一,急躁之人可以舒缓
有一句歇后语说:“事急马行田——乱走。”急躁的性格,容易在危急的时刻乱了手脚。又如英国诗人赫伯特所说:“讨论的时候要冷静,激烈的争论,会使错误变成缺点,真理成为霸道。”所以时时提醒自己保持内心平静,才能看清事情的真相。
情绪急躁的人,平常可以借由打坐、抄经、观呼吸、打太极、听节奏舒缓的音乐等,以增强自我稳定情绪的能力。
第二,敏感之人可以熟思
敏感不一定不好,有的人因此更加善解人意,但也有人对于他人言行过度敏感,大惊小怪、怨天尤人,而陷入焦虑之中,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影响身心健康。敏感的人凡事应当谨慎思考再作回应,一旦误判别人的意思,不但扰乱自己的情绪,也恼怒他人。因此,应该努力克服,让自己和他人都能拥有好心境。
第三,懒惰之人可以勤快
英国诗人米尔顿说:“懒惰是世界最大的奢侈。”水不流动,就会发臭;刀子不磨,就要变钝;锅子不刷,则会生锈;人如果懒惰,脑筋就会变得迟钝。清朝时期,人民因为沉浸于鸦片,不事生产,造成全国工商业萧条。所以,懒惰实在罪恶,无以成事,唯有勤劳才能有所成就。
第四,无智之人可以礼敬
一个智慧不足的人,要多与善知识接触,礼敬善知识。善知识好比是我们呼吸的空气,一刻都不能缺少。《增一阿含·放牛品》说:“莫与恶知识,与愚共从事,当与善知识,智者而交通。若人本无恶,亲近于恶人,后必成恶因,恶名遍天下。”因此,借助善知识的力量,互相砥砺,能启发我们的智慧。
人有各种不同的习气,不良的习气若不予对治,久了可能还会为人所诟病。
对治之方
待人是一门学问,是一种艺术,待人之道就是:人之所欲,我从善如流;人之所恶,我避而不犯;人之所长,我虚心请教;人之所短,我容而化之。总之,待人之道就是要懂得权巧方便去因应,要有慈悲智慧去对治。关于对治的方法,有六点意见:
第一,人好刚,则我以柔胜之
与人相处,如果对方个性刚硬强烈,我也刚毅正直;硬碰硬的结果,只有两败俱伤。所以当对方气势高涨,态度强硬的时候,何妨“以柔胜之”。只要你和气、安忍,则“柔能克刚”“能忍自安”。
第二,人用术,则我以诚感之
有的人好用权术、好使计谋,对于这种人,我们不能跟他一样用权使计,因为尔虞我诈的结果,不但伤神,而且伤感情,不妨以诚心对待,日久必能感动他。
第三,人使气,则我以理屈之
有的人好意气用事,动不动发脾气、动不动就生气。如果人使气,则我最好以理来屈服他,所谓“有理走遍天下”,理必然胜于雄辩,有理才能站得住脚。
第四,人行妄,则我以真待之
有的人经常说话虚妄不实,行事狡诈欺骗。对于行为、言论都不真实的人,如果我也虚假以对,彼此就难以相交、相处了。所以尽管别人对我妄语相欺,我还是要以真诚对待他。所谓“真金不怕火炼”,唯有真心待人,友情才能持久。
第五,人多恶,则我以恩对之
“多行不义必自毙”,做人要常存好心、多行善事,才能增长福德。有的人对人常怀恶心,不怀好意,如果我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彼此就是半斤八两。因此尽管对方行恶,我要施恩于他;能够以善心待人,就是施人最大的恩惠。
第六,人喜变,则我以定处之
有的人做事如风向球,随风转动,变化不定。人喜变,则我以定处之,懂得以不变应万变,才不会乱了方寸。
人与人之间,只要你能以慈悲善待别人,一定能够得到善意的响应;只要彼此能多一点尊重、包容,社会必然呈现一片祥和,也就没有所谓人我纷争了。
学佛的正见
现在信佛、学佛的人很多,但是正知正见的人很少。假如没有正见,就好比目标看错了,方法用错了,一旦见解错误,就是信佛、学佛,还是很难得到利益。学佛的正见有四点:
第一,正见因缘果报
世界上,你可以什么都不信,但是不能不信因缘果报。所谓缘起,就是说明宇宙人生都是彼此相互关系的存在。万物的存在,就是一只小鸟、一只昆虫,也要有树木、花草、泥土做食物;一个人的存在,也需要士农工商供给生活所需,甚至人的身体,也是四大和合所成。所以,你懂得因缘,在世间做人,就要成就众生,成就好的因缘,不要破坏、嫉妒,你打倒别人,自己也不能独存。你懂得因果,就明白一切其来有自,就能自我负责。认识因缘果报,就能认识宇宙的真理,人生彼此相互的关系。
第二,正见善恶业力
能让我们的生命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不会散失的,就是业力。业力好像念珠的线,把生生世世串连在一起。无论善恶,都有业力,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学佛修行不能不先把善恶业力认识清楚。你正见善恶业力,就会知道获得财富,要靠自己勤劳;受苦受难,也不要怨怪别人,不要怨天尤人,必定自己造业,所以有苦难的果报。你正见善恶业力,就会心无恐怖,承担自己的一切。
第三,正见无常苦空
在这世间,无常是真理,苦是实相,空是究竟的道理,但凡夫一听到苦、空、无常,就心生畏惧,以为无常是消极,苦就是一切,空是什么都没有。其实,空才能有。好比房子不空,如何住人?没有空地,如何起高楼?宇宙不空,森罗万象如何存在?眼耳鼻口毛孔没有空间,人就要死亡。所以,空不但是拥有,更是存在的意思,空,才能拥有万物。认识空,才能认识宇宙万有本来的面目。
第四,正见佛道永恒
你认识无常苦空,要求得永恒的生命,就要成就佛道,趋向涅槃。什么是佛道?无你、无我、无生死分隔的“超越观”是佛道;无自、无他、无怨亲对待的“慈悲观”是佛道;无彼、无此、无人我差别的“缘起观”是佛道;无私、无欲、无利害得失的“平等观”是佛道。体证佛道的人,没有老死,没有生灭,生命的光辉能臻于永恒。
有了正见的智慧,对于是非、善恶、真伪,才能做正确的思维判断,发诸于身口意才有正确的行为,而不至造下三涂之因,自然免受五趣轮回之苦。
《杂阿含经》卷二十八说:“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千生,终不堕恶趣。”学佛正见的重要,由此可见。
何谓善知识?
我们一个人从小到大,经常需要别人的话来引导。好比最初幼儿园阶段会说:“我妈妈说”;到了小学:“我老师说”;中学的时候:“我朋友说”;到了大学变成:“我女朋友说”“我男朋友说”;乃至进入职场,也有同事、主管、领导的指引等,可知别人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因此,佛教里说,选择“善知识”就很重要了。
善知识是指一个正直有德,能教导正道的人。他能够开导别人,可以开示别人,能可以带动他人的成就。成为善知识要具备哪些条件呢?有以下四点:
第一,要教导后学
每个人都可以是善知识,无论你是老师、父母、兄长、主管或朋友,作为善知识,必须自己先具备教导后学的能力。例如自己慈悲,才能教人慈悲柔软;自己布施,才能教人布施的真义;能够明理,才能导人走上正道。你可以先把自己教导后学的能力养成,就能做一个以身作则的善知识。
第二,要宣扬真理
真理能阻挡愚痴的邪风,真理是解脱烦恼的慈航。作为一位善知识,要能讲说真理给人明白,让人具足正见,去除迷惑。但宣扬真理时,也必须要有智慧巧妙,不能勉强而说,随意而说,能够符合时间、空间、心理,才能使真理让人明白了解。
第三,要随机演说
所谓“随机应变、观机逗教”,作一个善知识,要能懂得观察根基。世间万物都有理和事两个层面,有的人只有讲理没有讲事,太抽象、太玄妙,不容易懂得;有的人只讲事,不说理,又不能深入,不能使人心领神会。最好“事”要“理”来作根据,讲“理”时,要有“事”来作比喻;能够对机演说,“事理圆融”,才能为人所接受。
第四,要方便度化
要别人接受我们的意见,不能老是用责骂的方法,也不一定用教训的方式,或疾言厉色的态度,就能让别人跟随我们学习,接受我们的看法。你要有方便化度的慈悲与智慧,让他感到如沐春风,感到受到尊重,他的心地柔软了,自然能接受你的教化。
此外,身为善知识,你要给对方信心、希望,甚至也要让他服气你。像现在许多父母教导子女,子女不服气,不愿听话,老师教导学生,学生不想听话。他能听进到什么程度,大多是与他比较接近、比较有因缘的人。所以,善知识的方便善巧就很重要了。
随喜的功德
普贤菩萨有十个修行大愿,其中一个叫“随喜功德”。修行随喜功德,与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等有着同样的重要功德,我们随喜赞叹他人的成就好事,如同礼拜、念佛、诵经一样,都是了不起的修行功课。什么是随喜?别人出钱做公益,我多少帮一点忙;别人做了好事,我乐见其成;别人有成就,不起嫉妒的心,随口说些赞叹的好话;别人失意,不幸灾乐祸,随口说些鼓励的话。随口说些好话,随手做些好事,随心帮助他人,都是随喜。随喜有什么功德呢?
第一,如香遍满堂室
一个人靠化妆、洒香水得来的香气,仅是短暂的、局限的。我们经常养成随喜他人,所散发出来芬芳气质,就会充塞着所处的空间,让你周围的人都能闻到,亦如你赞美别人地赞美你、欢喜你。
第二,如炬普照十方
愿意赞美别人、随喜别人,喜欢显扬他人的善美,你的人格道德就会像光亮的火炬。肯随喜他人者,不障碍不为难他人的成就,不讽刺不打击他人的努力,这样的人格是世间的榜样,就如同太阳的光亮普照世间。
第三,如种一能收百
随喜他人,就像打回力球,你随喜他人多少功德,就有多少人回头来赞美你、随喜你的功德。就如同我们在山谷中大喊“你好”,四面八方都回声对你喊“你好”。因此,愿意随喜他人功德者,所获得的善性循环,就如同种一而收百。
第四,如月映现千江
天上的月亮虽只有一个,但在地上只要有水之处,不管是江、海、河、湖、溪、井,甚至仅是小小的盆、碗、杯盏,月亮都会映现其中。我们肯随喜他人,清净品格的映现也如同这清凉月,随处映现,就如千江有水千江月。
普贤菩萨发随喜功德的愿,佛陀也常常赞美随喜的功德。随喜是最占便宜的修行法门,只要养成帮助他人的性格,随时给人欢喜、给人方便,就是很大的功德了。常人见他人有善喜,嫉妒容易随喜难,就是不知随喜有这么大的功德。提供以上随喜的四个好处,希望大家都拥有随喜的性格。
不净之因
衣着虽旧,洗得干净,穿起来仍令人舒坦自然;房舍虽老,窗明几净,住起来仍让人心旷神怡。女孩子,虽无闭月羞花之貌,将自己打理得整齐,仍可落落大方;家居,虽敝衣茅庐,无湖光山色,只要净洁,仍会让人犹处人间胜地。因此,无论居家、仪容,或是心地,只要清净,比华美更让人起欢喜心。即是如此,为什么还会有蓬头垢面、心地混浊的时候呢?提出四点:
第一,家居不净是因怠惰
舍宅不干净,最大原因在于主人怠惰,没有养成随时清理住处的习惯。桌椅任它自摆放,门窗任它自蒙尘,盆栽任它自生灭,厨房锅碗瓢盆,用完不顺手收拾,或招引蟑螂或老鼠同居,如何能有清净的家居?因此,居家要清净,一定要以勤劳代替怠惰。
第二,容色不净是因疏懒
古代的人,媳妇清早起来,没有梳妆,不能出来见公婆;男子没有正衣冠,就不出现外人面前,这些规矩,是礼貌,也是自重。现代许多人,由于疏懒,邋邋遢遢地就出现他人面前,男士不刮胡须,不修边幅,女士板着一张脸,披头散发,不仅未具礼仪,也显得没精神。因此,若想留给他人容色光鲜的好印象,就要改进疏懒的毛病。
第三,施舍不净是因悭贪
布施是去除贪念的最好方法。然而布施得不到功德,是因为布施的心理不清净。你希求别人感谢报答而行布施,为了得到好名声而行施,或是求好果报而行施,这样有条件的布施,还是出自悭贪。最如法的布施,是无相布施,没有施者、没有施物、未见受施者,能做到无相布施,才是真正清净的布施。
第四,修行不净是因放逸
有些人念一辈子的佛,拨断数条念珠,也无法达到一心不乱;有人参了一辈子的禅,坐破数个蒲团,也未能得到参禅三昧。原因何在?心中杂念、妄想太多了。一般人以为,形体上的放松懈怠是放逸,其实修行人,你放任自己妄想纷飞、心猿意马,更是大放逸。因此,修行要清净、得力,一定要改掉放逸的习气。
嗔恚的过患
所谓“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在佛教里,把嗔恨心比喻成火,嗔恨之火能烧功德之林;嗔恨也如同刀和剑,能伤害我们的慧命。在《法苑珠林》里,记载嗔恚的过患有六点:
第一,因嗔恚而失善法
《佛遗教经》说:“嗔恨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生后世,人不喜见。”本来做好事,是善法,但因怀着嗔恨心,就不是善法了。例如布施是好事,但是如果不欢喜地说:“给你,拿去!”如此“不食嗟来食”的态度,让布施的功德一下子就丧失了。
第二,因嗔恚而堕恶道
嗔心之害过于猛火,如提婆达多虽然也很认真地修道,不过他太沽名钓誉,嫉妒佛陀的威德,对佛陀怀着不平、嗔恨之心,甚至不择手段要陷害佛陀,因此犯了五逆重罪,招感堕入地狱之苦果。
第三,因嗔恚而造恶口
当嗔恨心生起时,我们往往忘记自己的修养,也不顾自己的风度,如汽车抛锚了,大骂汽车气死人;咒骂车船误时,怨怪饭菜不合口味;对自己所爱的亲戚朋友反言相讥,甚至把看病救命的医师也都告到法院去;可见我们内心一有气愤,首先犯下的就是口业。
第四,因嗔恨而丧法乐
嗔恨之心令我们丧失理智,如过去有一个高中男孩,期待在他毕业典礼那天,能收到父亲给他的毕业礼物一辆新车,但是回到家,只见父亲手里拿着一本《圣经》,这男孩怒气充塞心中,二话不说掉头就走。离家30年,直到父亲的丧礼才回来,他赫然发现父亲所有的爱心包括购车的支票,就夹在《圣经》里面,青年后悔万分,却已无补于事。一念嗔恨心,义理人情都不顾,当然更享受不到那份美好喜乐了。
第五,因嗔恨而窃善心
有道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平时相爱的夫妻,一旦生气的时候,反目成仇,恨不得他早一点死。当一个人嗔恨心生起时,他就没有了世界,没有了朋友,没有了亲人,没有了自己。所以嗔恨就像盗贼一样,会窃取善心,让我们失去一切。
第六,因嗔恨而遭祸患
今天的社会,有时候会因为你用不好的眼色看人一眼,别人就会捅你一刀,给你一拳。也会因为嗔恨,随便骂别人几句,而引来报复等各种祸患。
古德云:“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后三步思一思,嗔心起时要思量,熄下怒火最吉祥。”如果想要消灭内心嗔恨的火焰,必须用慈悲的法水让它柔软,否则只有让嗔恨之火烧身,让嗔恨之气压榨。
何谓禅?
佛教常常鼓励人要参禅,其实“禅”并非佛教所专有,禅是每一个人的心。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心,当然也就应该每一个人都有“禅”。“何谓禅”?有四点说明:
第一,搬柴运水是禅
禅不是“眼观鼻,鼻观心”,禅不是只在蒲团上打坐,不是所谓的“老僧入定”才叫作参禅。禅是在生活作务中,举凡搬柴运水、劳动服务,当下就是禅。你能够从劳动服务里,把工作的巧妙做出来,把工作的意义体会出来,把工作的耐烦培养出来,这就是禅,所以搬柴运水都是禅。
第二,行住坐卧是禅
禅是静坐,禅也是活动。有时候参禅打坐是禅,经行跑香也是禅,甚至吃饭睡觉,都可以参禅。每天在衣食住行、行住坐卧之中,能够把心安住在当下,不为外境所动;能够不动心,生活里就有禅。所以,穿衣是禅、吃饭是禅,能够把心安住在禅的生活里,所谓“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生活中有了禅,生活的味道就不一样了。
第三,方便灵巧是禅
禅不是刻板的,不是呆坐的,禅不是墨守成规。禅是活泼,是幽默,是方便,是灵巧;有方便、有灵巧才是禅。像过去古代的禅师大德,他们扬眉瞬目、举手投足都是禅,甚至于一言一行、一思一想无非中道,一草一木、一沙一石无非禅心。所以,只要我们有了禅心,再看世界、看自然、看万象,一切都充满了禅机,充满了妙趣。
第四,逆来顺受就是禅
在我们的生活里面,不是顺境,就是逆境。对于顺境、逆境,如果都能保有一颗“如如不动”的心,其实那个就是禅。你能把如如不动的心,用在纷纭扰攘的现实生活里吗?能够的话,那你就是懂得禅了。
禅是什么?禅是修行,禅也是生活。能够从生活中体会禅悦法喜的修行,才是真修行,这也是人间佛教所提倡的修行。
处事禅心
有人的地方就有事,有事必然有是非,是非虽然起于人我,但只要我们懂得照顾好自己的心,就不会被是非所困扰。所以处事要有禅心,要懂得以有限的生命来追求无限的永恒,不要在小小的人我是非上计较,浪费了大好的人生。处事的禅心,有四点:
第一,横逆来时,要能不怨不尤
人生的际遇,难保一生都是一帆风顺。当遭逢逆境的时候,我们怎么办?要不怨不尤。所谓“明白因果,就不怨天;了解自己,就不尤人”。但是,有一些人只要稍有不如意的事,就上怨天、下怨地,内怨父母眷属,外怨朋友师长。怨天尤人显示自己脆弱无能,所以一个有修养、有能力的人,遇到横逆的困境时,绝不怨天尤人,怨天尤人只会更加坏事。
第二,病苦来时,要能不惊不怖
人吃五谷杂粮长大,生病是难免的。但是一般人都害怕生病,所谓“英雄只怕病来磨”,佛教讲“修行人要带三分病”,有时身体上有小小的病痛,反而能增长道心,成为学佛的增上缘,重要的是心理要健康。所以当病苦来时,要能正见身体是四大五蕴和合而有,能够如《般若心经》所说:“照见五蕴皆空”,自能度一切苦厄,自能不惊不怖,自能远离颠倒梦想,自能解脱自在。
第三,讥谤来时,要能不辩不苦
俗云:“不遭人嫉是庸才”,在娑婆世界里,大凡有所作为的人,难免都会遭到讥讽毁谤,即使佛陀也曾受到提婆达多的迫害,耶稣也曾被弟子出卖。所以当我们被人诋毁、中伤的时候,要紧的是不辩解、不为所苦。所谓“是非止于智者”,只要自己行得正、站得直,尽管别人如何嘲讽讥谤,那是他自己心中是牛屎,只要你是智者,必能不为所动。
第四,荣宠来时,要能不骄不慢
人生最大的失败是骄慢,骄慢必生祸。因此当一个人受到极度荣宠的时候,千万不可恃宠而骄,因为世间事往往祸福相倚,当成功时也可能暗藏失败的阴影,因此不但要“胜而不骄”,而且要“遇荣宠事,置之以让”;懂得“宠甚而思以慎”,则位自固。所以做人要懂得虚怀,要如大地之谦卑,才能承载万物,才能成就万事。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样比黄金钻石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人人本具的佛性。佛性,用比较浅显易懂的字眼表达就是“禅心”;用禅心安顿顺逆境界,自能时时自在。
何谓禅心?
每个人都有一颗心,善美的心有好心、善心、慈心、慧心、道心等。除此之外,我们应该进而要有“禅心”。何谓禅心?有四点意义:
第一,你我一体的心叫作禅心
人,所以会有纷争,就是因为“你”“我”的关系不协调。如果将人与人互换立场,彼此将心比心,甚至把“你”和“我”看成是一体,“你”“我”的关系是荣辱与共、休戚相关,是同甘共苦、不分彼此,即所谓“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如此就不会有人我的纠纷与不满了,所以,“你我一体”的心叫作禅心。
第二,有无一如的心叫作禅心
世间上,有的人凡事求多、求好、求拥有;但也有的人刻意远离名利,躲到深山里隐居。为什么?因为他要体会“无”的世界,在“无”的里面感受无名、无利的逍遥自在。但是,真正的菩萨道,虽不执着“有”,但也不要太躲避世界上的“有”,而刻意去寻找“无”。我们应该做到即使“拥有”,但不执着,而且能随缘随喜地洒脱自在,这就是“有无一如”的禅心了。
第三,包容一致的心叫做禅心
心,是宇宙,心,是虚空。世间上,任何东西都包含在虚空里,虚空没有嫌弃渺小者,所以虚空很大。俗语说:“气度盖人,方能容人;气度盖世,方能容世;气度盖天地,方能容天地。”我们能够包容异己的言论、包容不同的国家、包容不同种族的人,如此才能扩大自己的心胸。一个人如果有开阔的人生观,必能开展涵容天地的成就,所以,“包容一致”的心叫作禅心。
第四,普利一切的心叫作禅心
我们对父母孝顺,这是天经地义的孝心,对儿女的关心,这也是理所当然的慈心。但是,我们要更扩大对一切有情的爱,如清朝李毓秀原著,贾存仁改编的《弟子规》所说:“泛爱众,而亲仁”。能以孝顺父母、慈爱儿女的心,来关心天下的一切众生,如此对众生的付出自然无悭吝、无计较;能以众生之乐为乐,以众生之苦为苦,如此不但能长养心量,更能提高自己的慈悲心。所以,“普利一切”的心叫作禅心。禅是自我的训练,时时观照念头,假以时日,内在的世界宽广了,自然能放下人我是非。
禅的譬喻
自古以来,谈禅者众,但许多人并不能完全了解其中的真义,以为“禅”是外相上要“如如不动”,心念上要“万念不生”,甚至有人参禅参得如槁木死灰般,以为那样才叫作“禅”。其实“禅”就是我们的心,禅很美,禅很真,禅很善,禅是无限,禅是自然。以下四点看法:
第一,禅,有如山泉清流
你认识禅吗?禅像山林里潺潺山泉,又像涓涓溪流,它浑然天成,不假造作,它自然而流,不带勉强。世人皆说流水无情,流水真是无情吗?禅家却云:“溪声尽是广长舌。”你看,淙淙清泉,山穷水尽处,它百转千折,却随缘安然,任运逍遥;它澄澈见底,而甘纯清净,可以涤人俗虑。
第二,禅,有如银雪洁白
雪,富有晶莹的特性,雪,给人洁净的感觉。禅,像银白的雪一样清净,没有杂染;禅就是这样,没有歪曲、掩饰。
第三,禅,有如圆月光明
禅如天上圆月,光明却不锋芒,柔和却不矫情。它遍照山河,没有偏私;它展现圆满,没有隐藏。
第四,禅,有如空山寂静
唐朝诗人王维《鹿柴》诗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禅就像这样。
空山寂静,好像大地不存在了,树木草花,却蕴含无限生机;不见一人,但听而不听、不听而听;声而无声、无声而声,“大音希声”却充塞其中,那就是禅。
《佛光菜根谭》云:“有禅,就像有花朵,能芬芳香郁;有禅,就像有山水,能美化环境;有禅,就像有油盐,能增加百味;有禅,就像有阳光,能照古鉴今。”禅是什么?一幅山水画,放在客厅里,就能增添客厅美好的气氛;煮菜的时候,放一点油、加一点盐,就能让食物变得美味;一盆美丽的花朵,放在窗台上,就能在烦乱的生活中,让人赏心悦目。
我们做人、说话、做事也要学习有一点禅味。过去许多画家、诗人,甚至现代的航天员,上太空前,都要去学禅,为什么?就是要在禅里面,能安身立命。
禅是什么?其实就是你自己,就是你的心。
禅机
一般人在日常生活里,几乎都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失去了自主性。因为别人一句话,左右了自己的喜怒,哪里有自我?因为别人一个眼神,影响着自己的情绪,哪里能自在?甚至久远以前的一句话,为何老在心中“过”不去?那就是因为生活中没有禅。
有了禅,可以把我们的烦恼妄想止于无形;一句难堪的言语、一个尴尬的动作、一段不悦的往事,在禅的洒脱、幽默、勘破、逍遥之中,一切都会烟消云散。因此,如何让生活中充满禅机,有四点:
第一,应对要讲禅话
有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像一阵春风,能让沉寂的大地复苏,能让冷漠的心灵活络。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他讲话幽默、机智、风趣,能够带给人欢喜、信心、希望,这就是禅话。因此,我们和人应对,除了注重应有的礼貌以外,还要讲一些禅话,也就是讲一点慈悲的语言,讲一点给人欢喜的语言,讲一点真、善、美的语言,千万不要让自己讲出来的话粗俗不堪,那就不是禅话了。
第二,来往要听禅音
有一些人闲来无事,专门好打听别人的隐私、好传是非、好听一些闲言碎语,让自己成为是非之人,实在可惜。其实世间诸法,都是对待之法,如来去、上下、有无、生灭、大小、内外、善恶、好坏等。我们妄心,终日就在这些对待法上起种种分别,时而这样,时而那般。若能心不随意转,则“只手之声”,皆美妙无比,这就是禅音。
第三,工作要做禅事
人每天少不了要工作,工作就是要做事情,我们要做什么事情呢?要做禅事!诸如有利于国家、社会、大众的事情,就叫作禅事;乃至禅门里,“搬柴运水无非是禅”;吃饭、睡觉也都是禅。只要能自利利他、自觉觉人、自度度人的事情,都是禅事。
第四,修行要用禅心
人,应该要有宗教信仰,有信仰才有目标,有信仰心中才有主。不过更重要的,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修行。如何修行?就是要有一颗禅心。禅心就是包容的心,禅心就是平等的心,禅心就是感恩的心,禅心就是自我要求、自我惭愧的心。一个人能用禅心去体会世间人生,将我们的菩提心、般若心、禅心参究出来,人生才会更加美好。
禅,没有形式,没有语言,更没有文字,其中奥妙不便说破,端看个人心领神会,心心相印。但只要一心参禅,必可净化人心,找到自我。
禅观的世界
佛教讲“十法界”,人有人的世界,天人有天人的世界,地狱、饿鬼、畜生也有地狱、饿鬼、畜生的世界。不但“六凡四圣”各有各的世界,甚至同样是人,每一个人的世界都不一样。有的人眼里只有金钱,他就把自己安住在金钱的世界里;有的人心中只有爱情,爱情就是他的世界;有的人生命中只有功名利禄,所以一生都在功名利禄的世界里奔波忙碌。其实,客观的世界都一样,只是各人的心境不同,读书人有读书人的世界,禅者也有他的禅观世界。“禅观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境界呢?有四点说明:
第一,是刹那的,也是永恒的
在禅观的世界里,刹那不算短,劫波不是长。所谓“一念三千”,刹那之间的一念,具足了三千大千世界,一刹那之间就是无量阿僧祇劫,就是永恒。因为在禅者的世界,泯灭了大小、有无、长短、远近、你我、自他的对待,在禅者的世界里,一即一切,他把法界一切都融会贯通了,因此刹那即是永恒。
第二,是渺小的,也是伟大的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在禅观的世界里,一花一叶、一沙一石,都是无边的法界。所谓“须弥纳芥子,芥子藏须弥”,一般人认为渺小的芥子都能藏须弥,所以禅者的世界里,是渺小的,也是伟大的。
第三,是烦恼的,也是菩提的
一般人认为烦恼是烦恼,菩提是菩提,其实“烦恼即菩提”,没有烦恼,便没有菩提可得。就如还没有成熟的菠萝、柿子,很酸、很涩;但是经过风吹日晒,以及霜雪雨露的滋润,当它成熟以后再吃,好甜!甜从那里来?就是从酸、涩而来。所以,是烦恼的,也是菩提的,菩提不是有另外的别处可求,只要我们把烦恼一转,就如同转酸涩为甜蜜一样,烦恼自然可以化为菩提。
第四,是生死的,也是涅槃的
生死是人生的实相,有生必然有死。一般人害怕谈死,其实死并不可怕,因为真正的生命是不死的,死亡朽坏的只是身体,我们的真如自性、法身慧命没有生死。所以,禅者的境界里,生命是永恒不死的,永远在涅槃里,永远如如不动,这才是真实的生命。
禅,是超越对待的,是平等一如的,在禅者的见闻觉知里,没有长短,没有大小,没有净秽,没有生灭。
禅的真理
真理有普遍的、必然的特性,真理是每个人希求的目标。禅者就是追求真理的人,禅师因为体证到真理,领悟到自家的本来面目,认清生命真实的世界,所以能洒脱自在。禅的真理是什么?
第一,大中有小,小中有大
一般来说,大中有小,可以理解,但小中有大,怎么可能呢?人的脑袋很小,但许多人学富五车、读破万卷书,这些都在脑子里。有智慧的人,可以从一粒小沙子,看到整个世界;佛教的“一念三千”,一个念头,就包含了三千大千世界;华严宗的“因陀罗”境界,每个世界远近大小,都是光光相照,彼此辉映,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小中有大,大中有小。
第二,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同与不同,看似两边,其实是彼此相容的,好比同样是军人,分为陆海空各种兵种,共同保护国家;禅者在同中容许有异,在异中容许有同,彼此尊重,相依共存。《宏智禅师广录》里写道:“同中有异,功亡就位;异中有同,在位借功。”虽然方法、技巧各有不同,只要彼此在理想、目标上一致,就能“异中求同,同中存异”,彼此相互成就。
第三,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有的人能动不能静,有的人能静不能动。禅者的训练是“静中磨炼,动中养成”、“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在动的时候,身忙心不忙,在寂静的时候,心中仍然具有热诚。动与静的配合,好像“云以山为体,山以云为衣”的境界,又如宋儒程颢说:“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在静中有活泼的举止,在动中有宁静的力量。所以人生要能动能静,动静一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第四,空中有有,有中有空
“空”,好像是一无所有,但虚空却能包罗万象。其实,要空才能有,空掉“迷”的执着,才能装得下“悟”的真理。好比茶杯空了才能装水,皮包空了才能放钱,乃至鼻子呼吸,耳朵闻声,嘴巴嚼物,肠胃纳食,不都是“空”了才能“有”吗?禅的世界,是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空中有有,有中有空。
禅的修行
修行有各种法门,有人欢喜念佛修净,有人专心持咒修密,有人则好打坐参禅。尤其在现代社会,禅的修行更引起普遍的重视与欢迎,它除了帮助我们消除烦恼、安顿身心、开发潜能等种种功用外,主要参禅有四点意义:
第一,肯定自我
所谓“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一个禅师,他不依圣言量,不拾人牙慧;他直指本心、见性成佛。他是一种“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泯除一切世俗名言框架的潇洒自在,是一种“任凭天崩地裂,且奈我何”的自我肯定。
第二,坐断乾坤
禅的修行就是要把山河大地、乾坤宇宙都放在自我的心中,把自己融到无限的时空里去。他把将迁流动荡的身心与虚妄不实的外境,全都消溶了,所谓“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把无碍的本心,跨越到无尽的虚空中,不再为世间、名利、人我所束缚。
第三,大死一番
禅能够让我们从烦恼里解脱,从生死里超越。所谓“世事纷纷如闪电,悲欢离合多劳虑”,人活在滚滚红尘里,难免要面对种种人事、身心上的纷扰折磨;一个参禅者为了勘破无明、成就道业,能够经得起烦恼的烈火焚烧与人事的千锤百炼,必能在思想上、观念上大死一番。
第四,方便权巧
参禅的人要有方便、要有善巧。所谓法无定法,能随机应变才是大用。一休和尚的“做女婿”,权巧挽救一条自杀的生命;仙崖禅师大喊“快来看,杀人了”,巧妙化解一场激烈的争吵。懂得禅的方便权巧,懂得禅的运用高妙,自然能泯灭一切尘埃,流露无限慈悲,无限禅机。
禅的修行不是“三冬无暖气,枯木倚寒崖”,也不在“眼观鼻、鼻观心”而已。有了禅,就不会斤斤计较于五欲尘劳;有了禅,生活就可以充满生命力。禅不是佛祖的,禅是每一个人的;禅也不一定打坐,行住坐卧都可以修禅。先学禅,要有静的时间,人忙心不忙,事多心不烦,每天有10分钟沉静的修养,自然懂得功用。
禅者的风范
现在的社会,一般人都希望在忙乱的生活里,能有禅的修养。禅,可以帮助人宁静致远;禅,可以帮助人明心见性;禅,可以稳定心灵,让人不受外境影响,任何时刻平静安详;禅,可以增加勇气,让人提起希望信心,拥有再出发的力量。然而,一位禅者的风范是什么样子呢?以下四点供参考:
第一,自食其力维持生活
一个禅者,他不是要靠人家来养他,不是靠人家来维护他,他有独立的性格,独立的生活原则。所以过去的禅者,他不贪图利益供养,他自耕自食,一钱、两钱就可以维持生命。好比,百丈怀海禅师“一日不做,一日不食”,普愿禅师在南泉山挑水煮饭三十年,很多禅师都在弯腰劈砍、直身挑担之间开悟了;而现代禅者,也要有一份正当的工作、务实本分,不懒惰、不依赖,从自食其力的生活中,成就修行的道粮。
第二,不宣说自我的成就
有很多人自我标榜、自我宣传、自我夸张,这都不是禅者的风范。真正的禅者,处事沉稳低调,纵然在禅修上有所体悟,有所慧解,有所成就,他也不肯告诉你。例如沩山灵佑禅师不肯告诉香严智闲禅师“什么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智闲开悟后,沐浴焚香,感谢灵佑禅师的不说破。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禅,是自己去心领神会的,而不是宣说自我成就的。
第三,修福修慧感恩知足
一个禅者,他不是空洞的证悟,或是自了自足就完成修行了。在他的生活里,还是重视修福修慧,对世间成就他的修行因缘,感恩知足。因此,他扩大自我,行佛之所行,做佛之所做,发愿回向一切,日子也就过得其乐融融。
第四,重视师承树立家风
从佛陀“拈花”、大迦叶尊者“微笑”开始,禅就代代相传至今。一个禅者,他非常重视老师的传承,因为他的禅法都是从老师那里得到传承,从老师学到身教,学习家风的树立;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禅者不忘根本,因此维护法脉绵延数千年。
“一日修来一日功,一日不修一日空”,禅者将生活简单化、单纯化,所以从言谈举止,可以感受他的禅风道气,流露的真心、真情、真实、真义,是会感动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