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用教材:经济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法律关系

考情分析:本节包括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法律关系的基本构成、法律关系的变动原因3个部分的内容。其中,法律关系主体的范围、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关系客体和法律关系的变动原因是本节重点。必考点是: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能力。本节考查概率不大,关于本节内容的出题方式以单选题和多选题为主,题量通常为1道左右。

学习建议:理解记忆本节内容,着重掌握基本概念及相关要点。熟练掌握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行为能力、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关系的变动原因等难点。对法律关系主体行为能力的分界点问题要尤其注意。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

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为内容表现的社会关系;法律规范的性质不同,形成的法律关系的性质也不同。

2.法律关系的特征

法律关系具有三大特征,如表1-4所示。

表1-4 法律关系的特征

二、法律关系的基本构成(**)

【要点提示】法律关系主体的分类、法律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法律关系的内容和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关系由主体、内容和客体3部分构成。

(一)法律关系的主体

法律关系主体即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享有权利的一方称为权利人,承担义务的一方称为义务人。

1.法律关系主体的分类

(1)法律关系主体分为公民(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国家3类,其具体范围如表1-5所示。

表1-5 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2)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①权利能力。反映权利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可能性(资格)。自然人从出生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且自然人的权利能力一律平等;法人的权利能力在法人成立时产生,法人终止时消灭。

②行为能力。权利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权利、承担义务的能力;须以权利能力为前提,无权利能力谈不上行为能力,如自然人有权利能力,但不一定有行为能力。法人的行为能力在法人成立时产生,法人终止时消灭;法人的行为能力须通过法定代理人或其他代理人(自然人)实现。

名师点拨 ……………………………………………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单方行为(如订立遗嘱),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因为行为人的行为超越了其行为能力范围。根据《合同法》规定,代理人在代理期限届满后订立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但在被代理人追认后,合同生效;这里代理人的行为就属于超越权利能力范围的行为。

③自然人根据行为能力的强弱、有无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无行为能力人。具体内容如表1-6所示。

表1-6 自然人行为能力分类

【注意】“以上”“以下”包括本数,“不满”不包括本数。如18周岁以上为大于或等于18周岁;不满18周岁为小于18周岁。

【例题3·单选题】(2015年真题)下列关于法律关系主体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法律关系主体必须同时具备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B.作为法律关系主体的自然人不包括外国人

C.分公司具有法人地位

D.法律关系主体既包括权利人,也包括义务人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关系的主体。选项A,公民和法人要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具备权利能力。选项B,外国人也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选项C,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

【答案】D

2.法律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法律主体的权利能力是法律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可能性(资格),不管是自然人还是法人、其他组织或国家,其权利能力都是生始死终,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法人、其他组织的权利能力根据其性质有所不同,国家授权机关或组织的权利能力根据其性质和授权范围也不同;自然人的行为能力根据其年龄、智力和身体状况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权利能力人、无民事权利能力人,其中后两者的一些行为可通过其代理人实现;法人、其他组织和国家的行为能力必须依靠其法定代表人或其他代理人来实现。

【例题4·单选题】 (2015年真题)下列关于法律关系主体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法律关系主体必须同时具备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B.作为法律关系主体的自然人不包括外国人

C.分公司具有法人地位

D.法律关系主体既包括权利人,也包括义务人

【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关系的主体相关内容。选项A,法律关系主体,必须具备权利能力;而法律关系主体要自己参与法律活动,必须具备相应的行为能力。选项B,法律关系主体的自然人既包括本国公民,也包括居住在一国境内或在境内活动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选项C,分公司不具有法人地位,但可以以自己名义从事法律活动。选项D,法律关系主体即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是指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答案】D

(二)法律关系的内容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两者联系密切、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权利的行使依赖于义务的承担;权利的行使有一定的界限,不得滥用权力。

(三)法律关系客体

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间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法律关系的客体可以分为四大类,具体分类及例证如表1-7所示。

表1-7 法律关系的客体分类

三、法律关系的变动原因——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即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根据不同的标准,法律事实可以分为两类:事件和人的行为,如表1-8所示。

表1-8 法律事实分类

【例题5·多选题】(2014年真题)能导致一定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有(  )。

A.人的出生 

B.自然灾害

C.时间的经过

D.侵权行为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关系的变动原因。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是法律事实。法律事实可以分为两类:事件(A、B、C选项)和人的行为(D选项)。

【答案】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