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读的6部中华古典智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旅(卦五十六)

〔卦画〕艮下离上

〔经文〕

旅:小亨,旅贞吉。

初六:旅琐琐,斯其所取灾。

六二: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

九三:旅焚其次,丧其童仆,贞厉。

九四: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

六五: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

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牛于易,凶。

〔辞解〕《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是以“小亨”旅贞吉也。旅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译释〕本卦意指羁旅,小有通顺,羁旅守正就吉祥。

《象传》说:山上有火,羁旅之象。君子据此明察审慎地用刑,而不拖延狱讼。

〔义悟〕处于动荡不定的局面,环境险恶,一失足也许就成了千古恨。所以,坚定信念,审慎小心地判断局势采取行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是安然度过这种局面的要诀。

苏武(公元前140-前60年),字子卿,杜陵(今西安市东南)人。西汉武帝、昭帝时的大臣。其父苏建曾任校尉,以战功封平陵侯,为西汉初期的一员名将。兄苏嘉为汉奉车都尉,弟苏贤为骑都尉。苏武排行第二,出使匈奴前,官居御厩监,替皇帝掌管马厩。

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匈奴新即位的且鞮侯单于,派使者主动送还以前扣留的汉朝使臣路充国等多人,以表示愿意修好。汉武帝见此情景很高兴,决定派遣苏武以中郎将身份,持节出使匈奴,送还以前扣留的匈奴使者。苏武同副使张胜、属吏常惠以及随员百余人,带着许多礼物离开长安,前往匈奴单于王庭。

苏武带领使团顺利抵达匈奴王庭,送上礼物,交还匈奴使者,就等待单于复信,准备返回。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以前汉朝出使匈奴的使者卫律投降了匈奴,其副手虞常对此非常不满。苏武使团到来后,虞常暗地联络副使张胜,密谋刺杀卫律,劫持单于之母逃归汉朝。但他们的计划泄漏了,卫律逮捕了虞常,而虞常又供出张胜。单于本来就没有诚意与汉朝和好,正好借此下令扣留苏武使团,并派卫律审讯苏武。苏武认为自己身为汉使,若受审讯,有辱国家尊严和使命,于是拔刀自刎,虽被身边的人拦住,但是已经受了重伤。单于见苏武如此忠烈,甚是感叹,有心劝苏武投降,就派卫律充当说客。卫律当着苏武、张胜的面杀了虞常,又执刀威吓张胜,张胜慌忙表示愿降。卫律又执刀威胁苏武,苏武神色不变,泰然自若。卫律见威吓不行,就劝苏武投降,留在匈奴享受荣华富贵。苏武严词拒绝,并痛斥卫律变节叛汉的可耻行为。单于听说苏武宁死不屈,恼羞成怒,就把苏武关押在地窖里,断绝饮食供应,想以此迫使苏武屈服。苏武咬紧牙关,吞食积雪解渴,啃食身上披着的羊皮充饥,誓死不降。单于无奈,又不愿放走苏武,就把他流放到荒无人烟的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牧羊,并说只要牧养的公羊产仔,就放苏武返回汉朝。

在人迹罕至的北海,匈奴人不给提供食粮,苏武就靠挖掘野鼠洞中的草籽和草根果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随身携带的出使旌节上的穗子都磨光脱落了,但是,苏武仍然每天拿着它。过了几年时间,单于又派汉朝降将李陵来北海劝降,谎称苏武的两兄弟获罪被杀,母亲患病而死,妻子被迫改嫁,留下二妹和3个子女生活无着,想以此来动摇苏武的意志。还说:“人生为朝露,何必自苦如此!”对李陵的劝降,苏武不为所动:“如果一定要逼我屈节投降,我就立刻自杀!”面对威武不屈的苏武,李陵深感愧疚,不禁仰天长叹:“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匈奴单于死了,新单于派使者来到长安,表示要与汉朝和好,汉朝庭提出要单于放苏武等汉朝使者返回,匈奴人欺骗说苏武已经死了。后来,汉朝有使者去匈奴,当初苏武使团的成员常惠得到消息,就买通了看守,乘夜去见汉使,把事情原委报告了汉使。汉使就去见单于说,汉朝皇帝在上林苑射猎,射下一只大雁,雁足上系着苏武的信,说他还在北海。并威胁说,大雁捎书,是“天意”,单于不能违背天意。单于惊疑,只好命令把苏武从北海放回,连同苏武百人使团残余的常惠等9人交还汉使带回汉朝。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被匈奴扣留18年的苏武使团回到长安。苏武拜见汉昭帝,交还了和他一起历经磨难的出使旌节,终于不辱使命。昭帝封苏武为典属国之职,并赏赐钱200万、公田2顷、宅一区。宣帝即位后,又封苏武为关内侯,秩中2000石。神爵二年(前60年),苏武病故,享年80有余。苏武死后,宣帝命人绘苏武像于未央宫之麒麟阁,以表彰其高尚的节操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