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读的6部中华古典智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兑(卦五十八)

〔卦画〕兑下兑上

〔经文〕

兑:亨,利贞。

初九:和兑,吉。

九二:孚兑,吉,悔亡。

六三:来兑,凶。

九四:商兑,未宁,介疾有喜。

九五:孚于剥,有厉。

上六:引兑。

〔辞解〕《彖》曰: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民劝矣哉!

《象》曰: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译释〕本卦象征愉悦,通顺,守正有利。率先投身劳苦来使民众感到愉悦,民众会不顾自己的劳苦;率先投身艰险来使民众感到愉悦,民众会舍生忘死。

《象传》说:湖泽相连,象征愉悦。据此卦象,君子结连朋友相互交流探讨。

〔义悟〕心理因素对于人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精神愉悦的群体,可以获得成员更高的认同感,更容易达到同心同德的状态。

春秋时期,楚庄王一次平定叛乱后,连夜庆功,大宴群臣,还特别叫最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文臣武将们敬酒。忽然一阵疾风吹过,宴席上的蜡烛都熄灭了。这时席上有人趁着黑暗拉住了许姬的手,许姬撕断衣袖挣脱了,并且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缨带。许姬回到楚庄王面前告状,让楚王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以便找出那个无礼之人。楚庄王听完许姬的话,却传命先不要点燃蜡烛,而是大声说:“寡人今日设宴,与诸位务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便尽兴饮酒。”听楚庄王这样说,大家都把帽缨取了下来,然后才点上蜡烛,一晚欢宴,君臣尽兴而散。7年后,楚庄王率军攻打郑国,途中遭遇郑军埋伏,情势危急。这时,一名楚将奋勇冲出,拼死杀散伏兵,又一马当先追击郑军。楚军深受鼓舞,士气大振,跟随这位将军拼力死战,大败郑军,一直杀到郑国都城下。战后楚庄王论功行赏,才知这员虎将名叫唐狡。唐狡表示已经无须赏赐,坦承自己正是7年前宴会上的那个无礼之人,今日死战全为报7年前庄王宽宥不究之恩。庄王大为感叹,便把许姬赐给了他。

战国时期,魏文侯因吴起善于用兵,就任命他为西河(今陕西部阳一帝)的守将,抗拒秦国和韩国。阴晋之战,吴起以5万魏军,击败了10倍于己的秦军,占秦之河西地(今黄河与北洛河南段间地),置西河郡,任西河郡守。这一时期他“曾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辟土四面,拓地千里”。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最为强大的诸侯国。吴起镇守西河期间,强调兵不在多而在“治”,首创考选士卒之法:凡能身着全副甲胄,执12石之弩(12石指弩的拉力,一石约今30公斤),背负矢50个,荷戈带剑,携3日口粮,在半日内跑完百里者,即可入选为“武卒”,免除其全家的徭赋和田宅租税。他严格训练的“武卒”,虽然人数不多,却成为魏国的精劲之师,威震四方。吴起治军,主张严刑明赏、教戒为先。他为明立军法,曾斩杀一名未奉令即进击敌军的勇士,虽然这名勇士杀死了两名敌军士兵。另一方面,吴起又非常爱护士兵。吴起做将军时,和最下层的士卒同衣同食。睡觉时不铺席子,行军时不骑马坐车,亲自背干粮,和士卒同甘共苦。士卒中有人生疮,吴起就用嘴为他吸脓。这个士卒的母亲知道这事后大哭起来。别人说:“你儿子是个士卒,而将军亲自为他吸取疮上的脓,你为什么还要哭呢?”母亲说:“不是这样。往年吴公为我丈夫吸过疮上的脓,我丈夫作战时就一往无前地拼命,结果战死了。现在吴公又为我儿子吸疮上的脓,我不知他又将死到那里了,所以我哭。”魏军在吴起的率领下,果然三军用命,攻无不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