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在人类历史上,有时是处于战争阶段,有时是处于和平阶段,而我们
的时代从总体上看处于和平时代,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发展竞争,大国之间因为有核武器而不敢轻易发动相互之间的战争,全球化的市场使得每个参与战争的国家都会受损。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时代,发动战争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尤其是大国发动对于小国和弱国的战争,或者大国之间在小国或弱国的国土上进行战争,因此才有必要选择和平或战争的发展道路。中国选择和平发展的道路,一方面是符合中国的“和为贵”的传统,另一方面是考虑到中国的根本利益的维护需要和平。每个腾飞的国家都曾抓住了某个历史发展阶段的机遇。而中国抓住的就是和平发展的环境和信息革命的更新。在国际争端中,中国主要采取忍让的政策,就是不想因为冲动而失去和平发展的环境。
(一)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邓小平在1985年3月指出,现在世界上的两大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就是和平和发展问题。这个正确判断决定着中国选择了正确的发展道路。如果判断错了,认为中国依然要准备迎接战争,那么中国的经济投入主要就是在发展军事力量,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不会提高得那么快。由于他预见到了和平、发展和合作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因此中国开始调整了经济政策和导向,开始改革开放。
中国要能学习到他国的先进科技和先进发展经验,要和平地学到,就必须与他国合作,而合作的基础就是共同发展。中国一方面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发展,保住中国本身具有的优势,另一方面要取他国之长,补我国之短,因此坚持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他国进行合作,努力实现共赢。
在合作中,因为存在着工业品和原材料之间的“剪刀差”,也就是说工业品应该卖高价,但不应该太高,原材料应该卖低价,但不应该太低,由于工业品的技术被垄断,要学习就得接受,因此虽然说是互利,但发达国家和中国得到的利的大小是不同的。中国的发展在起步阶段时,需要资金和技术,因此不得不吃这个亏。现在发展起来了,在很多领域就可以真正做到平等互利了。中国在内部提倡和谐发展,尽量解决和缓和各种矛盾冲突,以稳为大,在外坚持和平发展,推动建立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二)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中国越来越成为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具体表现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市场已经国际化,中国的产品需要在国际市场中销售,中国也需要从国际市场中购买很多产品。中国的市场也成为世界市场的一个部分,其他国家需要从中国购买商品,也需要把自己的商品销售到中国。
随着而且中国逐步实现了全方位的开放,开放的目标不断丰富,开放的领域逐渐增多。起初,中国主要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建立起中国的先进企业。然后开始利用外资,了解国际惯例,把自己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国。最开始开放的领域主要是经济领域,此后扩展到科技、教育、社会、文化和政治等领域。开放的空间从沿海、沿江、沿边一直延伸到全国各地。目前中国已经实现了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中国也在努力参与和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经过15年的艰难谈判,在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从此之后,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表现在:第一,中国可以利用好国内和国际这“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第二,既能“引进来”,也能“走出去”,能更好地统筹国际和国内这“两个大局”;第三,中国发展了与不同类型的国家的外交关系,主要包括国家外交、政党外交、公共外交等;第四,积极参与联合国及其他国际性和地区性组织活动,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五,通过参与国际体系的建设,积极推动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完善,承担与中国的国力相符的国际责任和义务。
中国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国家,不只是在国家社会中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也在通过自己的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贡献。一个人要帮助别人,首先要自强,不能成为他人或社会的负担。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如果不自强,中国那么大一个国家,那么多的人口,将会给世界带来很大的负担和不稳定因素。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首先要解决的是本国的发展问题。中国通过发展,减少了贫困,提高了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发展经验。
对于他国的发展经验,中国也是不全盘接受,而是在分析后进行借鉴。不仅要学习他国的好经验,也要避免重蹈覆辙。在发展中,坚持科学发展观,重质量、重创新、重环境保护、重对外援助等。中国的努力目标,不仅是要增进全体中国人的福祉,也要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共同繁荣。
(三)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及其主要特征
中国选择了和平发展的道路。那这条道路有什么主要特征呢?中国走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共产主义是为全人类谋幸福的。和平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既是对中国的传统发展方式的传承,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概括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第一,中国具有和平发展的历史传统。中国具有悠久的以“仁”、“和”为核心的政治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中,在处理外交事务时,又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目前从国内的和谐社会观念的提出,进一步扩展到和谐世界的观念的提出。中国希望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促进世界和平。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文官和武将都临朝,但是文官主要负责出谋划策,而武官负责冲锋陷阵。文官通常都不尚武,而且战争并不能给文官带来什么好处,因此能和则不战。而且战争扰民比较厉害,会使得土地荒芜,农民也不希望有战争。
第二,中国的发展依然坚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的独立自主的原则。而独立自主的根基又在自力更生。中国虽然利用外资,但是主动而不是被动地使用。改革开放是中国自己作出的决定,而不是像从前一样,大门是被西方国家通过大炮打开的。有了自主性,自己又选择和平,就不会被迫卷入战争之中。中国的各项基础建设的立足点是国内,而且是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来进行发展。同时,中国在建立良好的外交和国际环境,促进中国国内的发展。
第三,中国把自己看成是国际大家庭中的一员,寻求的是各国利益的交会点。在这个交会点上努力,就能促成合作和实现共赢。中国绝不做损人利己和以邻为壑的事情。中国人历来把道德看成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主要特征,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同样具有这样的道德特征。只有符合道德的“得”才是真“得”。
(四)推动构建和谐世界
胡锦涛于2005年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的首脑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怎么才能实现和谐世界呢?我们主要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和谐世界是一个民主的世界。也就是说,不是一个霸权主义垄断的世界。当旧的霸主退场时,不是新的霸主登场,而是要建立一个各国都有发言权的世界。充分发挥民主,无论在国内和国际政治中都是十分重要的,要宽泛听取人民的意见,才能真正了解民意,做符合人民的近期和长期利益的事情。
第二,和谐世界是一个和睦的世界。也就是说,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矛盾时,坚持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避免把矛盾升级为战争。按中国人的话说,就是好说好商量,各自都礼让一点,都尊重对方的尊严和利益,就容易和睦相处。
第三,和谐世界是一个公正的世界。反对通过优势谋求各种不正当的利益,各国的所得应该与其贡献相符,并且各国都应该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责任,要公平承担。
第四,和谐世界是一个包容的世界。各国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要容纳多样性和多元性,不以一个绝对的标准来判断各种文化的好坏,尊重各国的特殊性。
中国将与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构建的就是这样一个互利共赢、公正合理的和谐世界!
参考文献:
[1]俞可平、王伟光、李慎明:《金融危机与马克思主义》,重庆出版社2011年版。
[2]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赵甲明、韦正翔:《博士生关注的当代问题探析》,《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辅助教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4]韦正翔:《软和平:国际政治中的强权与道德》,清华哲学研究系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韦正翔:《国际政治的全球化与国际道德危机:全球伦理的圆桌模式构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6]韦正翔:《逃离国际经济中的伦理风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7][英]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林尔蔚、陈江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8][美]基辛格:《大外交》,顾淑馨、林添贵译,海南出版社2012年版。
(作者信息:韦正翔,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主要线索和基本史料来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编写组编写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