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弹性理论
当面包的价格降低,对面包的需求通常会如何变化呢?联系需求定理,答案就是引起对面包需求的增加,但具体增加多少呢?当某品牌皮包打八折,消费者的需求量可以增加很多,而当食盐促销打八折时,消费者的反应却不那么强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就是弹性理论可以回答的问题。
弹性是物理学和机械学上的一个名词,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最先把弹性概念引入到经济学中。弹性是指一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发生的一定比例改变的属性。弹性的概念可以应用在所有具有因果关系的变量之间,作为原因的变量通常称自变量,受其作用发生改变的变量称因变量。因此,弹性可以定义为当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
经济学中的弹性是指衡量需求量或供给量对某种影响因素的反应程度指标,其大小用弹性系数来表示。弹性分为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又依据具体影响因素的不同,可以将需求弹性进一步划分为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交叉弹性,供给弹性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供给价格弹性、供给交叉弹性等不同类型。本节主要介绍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交叉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与计算
需求价格弹性简称需求弹性,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做出的反应程度,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弹性的大小可以用需求弹性系数来表示:
Ed代表需求弹性系数,P代表商品价格,Qd代表商品需求量,Q2、P2分别表示变动后的需求量和价格,Q1、P1分别表示变动前的需求量和价格,则公式为
在理解需求弹性的含义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需求量与价格两个变量中,价格是自变量,需求量是因变量,所以,需求弹性是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或者说是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②需求弹性系数是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而不是需求量变动的绝对量与价格变动的绝对量的比。
③对于正常商品来说,需求弹性是负数,这是因为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关系。在经济学中,为了分析问题方便,一般都省略掉负号,取其绝对值。
④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弹性系数大小并不相同,这是由于每点的价格及需求量不同而造成的。
(二)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
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不同,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分成以下五种类别。
1.需求完全无弹性,即Ed=0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价格怎样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直线,如图2-10所示。如土地、胰岛素、救心丸、火葬费等近似于无弹性。
图2-10 需求完全无弹性
2.需求完全弹性,即Ed→∞
在这种情况下,当价格为既定时,需求量是无限的。这种需求变化是价格以外的因素引发的,如银行以一固定价格收购黄金,不论有多少黄金都可以按这一价格收购,银行对黄金的需求是无限的;再如战争时期的常规军用物资等。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如图2-11所示。
图2-11 需求完全弹性
3.需求单位弹性,即Ed=1
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相等。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正双曲线,如图2-12所示。如报纸等。
图2-12 需求单位弹性
4.需求缺乏弹性,即0<Ed<1
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价格有一个较大的变动,需求量有一个较小的变动。如盐、食物、衣服、农产品、住房等生活必需品。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比较陡峭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如图2-13所示。
图2-13 需求缺乏弹性
5.需求富有弹性,即Ed>1
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价格有一个较小的变动,需求量有一个较大的变动。如奢侈品和价格昂贵的享受型服务。这时的需求曲线较为平坦,如图2-14所示。
图2-14 需求富有弹性
【案例2-4】
牛奶为什么倒入下水道
2002年3月4日,四川省最大的乳品企业四川华西乳业有限公司突然做出惊人之举,把库存的2吨鲜奶“哗哗”地倒进了下水道。3月5日,《成都商报》赫然登出一条醒目新闻,华西乳业把收购不久的牛奶倒入下水道,这种情况已经连续1周。这一事件也使人们联想起了那些接二连三的相关报道。如海南的牛奶收购价一降再降,1斤牛奶的价钱还不如1瓶矿泉水,最要命的是奶站还拒收,求卖无门的奶农只好忍痛倒掉牛奶,有的干脆将奶牛宰杀;广西一家从事奶牛饲养、加工和销售的民营企业,每逢销售淡季就不得不把卖不出去的鲜奶白白倒掉,1年就倒掉100吨;继而是兰州市近郊28位奶农因买方单方面中断购销契约,无奈而愤怒地将鲜奶倾倒在该公司厂房门前。南京也发生牛奶大战,奶站减少收购量,南京多处发生奶农每天忍痛将白花花牛奶倾倒入鱼堂的倒奶事件。这些倒奶事件引起了社会舆论的极大震动,痛心者有之,斥责者有之,呼吁者有之。有人联想起在小学课本中看到的描写资本家把牛奶倒进大海的故事,惊呼我国出现了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也有人提出疑问,“鲜牛奶在我们这个刚刚脱离温饱不算太久的国度里,被接二连三地倒掉,当真中国人就是牛奶多的喝不完了?”
牛奶为什么要倒掉?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牛奶是生活必需品,弹性小,降价增加的销售收益,弥补不了降价的损失。因为养奶牛毕竟不是做服装,生产周期长,供给弹性小,对市场反应不够灵敏。
(三)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商品的必需程度
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非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例如,食盐、大米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其需求量受价格影响不大。轿车是非生活必需品,它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其需求量受价格影响就较大。
2.商品的可替代程度
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替代品越多,它的需求就越富有弹性。反之,商品的可替代程度越低,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小。
3.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消费者在某种商品上的消费支出在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弹性越大;比重越小,需求弹性就越小。如笔芯、味精等商品的需求弹性就比较小。因为消费者每月在这些商品上的支出是很小的,往往不太重视这类商品价格的变化。
4.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
一般来说,如果一种商品的用途很广泛,当商品的价格升高之后,消费者只购买较少的数量用于最重要的用途上。当它的价格逐步下降时,消费者的购买量就会逐渐增加,将商品越来越多地用于其他的各种用途上。因此,商品用途越广,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反之,用途越狭窄,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小。
5.消费者调整需求量的时间
一般来说,消费者调整需求的时间越短,需求弹性就越小;相反,调整时间越长,需求弹性越大。因为当消费者决定减少或停止对价格上升的某种商品的购买之前,一般需要花费时间去寻找和了解该商品的替代品。例如,当石油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在短期内不会较大幅度地减少需求量。但设想在长期内,消费者可能找到替代品,于是,石油价格上升会导致石油的需求量较大幅度地下降。
此外,消费者偏好、收入水平、地域差异等也会影响需求价格弹性。
(四)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总收益
总收益(TR)也称为总收入,是指企业销售一定量商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也就是销售量与价格的乘积。如果以TR代表总收益,P代表价格,Q代表销售量,则
在商品流通中,总收益和弹性有着很重要的关系。例如:降低价格将会引起需求量的增加,那么降低价格会引起商品销售收入的增加吗?这取决于需求弹性,需求弹性揭示了价格变动对消费者总支出和厂商总收益的影响,是厂商制定销售策略的依据。下面分别以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和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为例来说明需求弹性对厂商总收益的影响。
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
假设某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Ed=3,当价格为1000元时,其需求量Q1为100件。此时厂商的总收益TR1为:
TR1=P1×Q1=1000×100=100000(元)
若该商品降价10%,即P2=900元,其需求量增加30%,即Q2=130件,此时厂商的总收益TR2为:
TR2=P2×Q2=900×130=117000(元)
显然,随着该商品价格的下降,厂商的总收益相应增加。
若该商品涨价10%,即P3=1100元,其需求量减少30%,即Q3=70件,此时厂商的总收益TR3为:
TR3=P3×Q3=1100×70=77000(元)
显然,随着该商品价格的上升,厂商的总收益相应减少。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呈反方向变动。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且价格上升的比率小于需求量减少的比率,总收益减少;反之,价格下降,导致需求量增加,且需求量增加的比率大于价格下降的比率,总收益增加。所以,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适宜采用“薄利多销”的促销策略。
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
假设某商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Ed=0.5,当价格为5元时,其需求量Q1为1000件。此时厂商的总收益TR1为:
TR1=P1×Q1=5×1000=50000(元)
若该商品降价10%,即P2=4.5元,其需求量增加5%,即Q2=1050件,此时厂商的总收益TR2为:
TR2=P2×Q2=4.5×1050=4725(元)
显然,随着该商品价格的下降,厂商的总收益相应减少。
若该商品涨价10%,即P3=5.5元,其需求量减少5%,即Q3=950件,此时厂商的总收益TR3为:
TR3=P3×Q3=5.5×950=5225(元)
显然,随着该商品价格的上升,厂商的总收益相应增加。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呈同方向变动。价格下降,导致需求量增加,但需求量增加的比率小于价格下降的比率,总收益减少;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需求量减少的比率小于价格上升的比率,总收益增加。
“谷贱伤农”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农产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商品,在丰收的情况下,由于粮价下跌,并不会使需求量同比例增加,农民的总收益反而比以前减少了,即增产不增收。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薄利多销”并不适用于所有商品,只有富有弹性的商品才适用。相反,“谷贱伤农”就是粮食价格缺乏弹性下的表现。所以只有了解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相互关系,商家才能根据商品的需求弹性采取适当的价格策略,以减少决策失误,提高收益水平。
二、需求收入弹性
(一)需求收入弹性的概念
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收入变动的比率的比值。需求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以用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来表示:
Em代表需求收入弹性系数,M代表收入,Qd代表商品需求量,则公式为:
(二)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别
根据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值的正负,可以将所有商品分为三类。
1.正常品
正常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Em>0,需求量与收入水平呈同方向变动,即收入提高,需求量增加;收入下降,需求量减少。其中,0<Em<1的商品,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小于收入变动的幅度,经济学称之为必需品,如粮食、服装等;Em>1的商品,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大于收入变动的幅度,经济学称之为奢侈品,如珠宝、高档汽车等。
2.劣等品
劣等品的需求收入弹性Em<0,需求量与收入水平呈反方向变动,即收入提高,需求量减少;收入下降,需求量增加。经济学称之为劣等品,如劣质服装、低劣化妆品等。
3.中性品
这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Em=0,即消费者收入变化后,需求量完全没有变化,如食盐等。
三、需求交叉弹性
(一)需求交叉弹性的含义
需求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和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比率的比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如果以EXY代表需求交叉弹性系数,PY代表Y商品价格,QdX代表X商品需求量,则公式为:
(二)需求交叉弹性的取值范围
需求交叉弹性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它取决于商品之间关系的性质,即两种商品是替代关系还是互补关系。
1.互补品:EXY<0
对于互补商品来说,一种商品需求量与另一种商品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所以其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负值。一般情况下,功能互补性越强的商品,交叉弹性系数的绝对值越大。
2.替代品:EXY>0
对于替代商品来说,一种商品需求量与另一种商品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动,所以其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正值。一般来说,两种商品之间的功能替代性越强,需求交叉弹性系数的值就越大。
3.独立品:EXY=0
若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系数为零,则说明X商品的需求量并不随Y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发生变动,两种商品既不是替代品,也不是互补品,是相互独立的两种商品。
四、供给价格弹性
(一)供给弹性的含义
供给价格弹性简称供给弹性,指供给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的比率和价格变动的比率的比值。弹性的大小可以用供给弹性系数来表示:
以Es表示供给弹性系数,P为商品价格,Q为商品供给量,则公式为:
由供给定理可知,在通常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呈同方向变动,供给弹性系数应为正值。
(二)供给弹性的类别
各种商品的供给弹性一般也是不同的,根据供给弹性系数的大小不同,也可以把供给弹性分成五种类别。
1.供给无弹性,即Es=0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价格如何变化,供给量都不变。这时的供给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
2.供给有无限弹性,即Es→∞
在这种情况下,价格既定,供给量可以无限。这时的供给曲线为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如海边的沙子、电话接线员、非技能的劳动者的供给等。
3.供给单位弹性,即Es=1
在这种情况下,供给变动的幅度等于价格变动的幅度。这时的供给曲线是一条与横轴成45°角并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4.供给富有弹性,即Es>1
在这种情况下,供给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这时的供给曲线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且较为平坦的曲线。
5.供给缺乏弹性,即0<Es<1
在这种情况下,供给变动的幅度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这时的供给曲线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且较为陡峭的曲线。
(三)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1.生产的难易程度
一般而言,容易生产而且生产周期短的产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快,其供给弹性大。相反,生产不易且生产周期长的产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慢,产品供给弹性也小。
2.生产成本的变化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生产成本随产量的增加不会增加太多,则产品的供给弹性就大;相反,如果产量增加促使生产成本增加较多,则供给弹性就小。
3.生产所采用的技术类型
采用资本密集型技术生产的产品,生产规模一旦固定,变动较难,从而其供给弹性小;采用劳动密集型技术生产的产品,生产规模变动较容易,从而其供给弹性也就大。
4.生产时间
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生产者对供给量进行调整需要一定的时间。时间越短,生产者越来不及调整供给量。
5.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
生产要素的供给充足,或生产要素的价格较低,则供给弹性就大。反之,供给弹性就小。
在分析某种产品的供给弹性时,要将上述因素综合起来。在一般情况下,重工业产品通常采用资本密集型技术,生产较为困难,生产周期长,所以供给弹性就小。轻工业产品,尤其是食品、服装这类产品,一般采用劳动密集型技术,生产较为容易,生产周期短,所以供给弹性大。农产品的生产尽管也采用劳动密集型技术,但由于生产周期长,因而供给缺乏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