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系列3本套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自序 农业需要精耕细作

1998年8月的一天,不知道营销是什么的我,口袋里装着6000元市场开办费,独自一人来到广东清远,开设一家知名国产化妆品企业的清远市场部。从租房、招人等日常性事务,到市场推广活动策划、执行,广告媒体选择、监播,深度分销及终端宣传等,无一不是从一无所知到逐渐熟悉。

那时的中国营销书籍杂志,只有两本,一本是派力营销系列,一本是《销售与市场》杂志。在广州购书中心,买来能买到的营销书,边干边学边总结边创新,白天干活,晚上开会总结,半夜看书,早晨早起做方案。在一年半后,我升职成为总公司行销部经理,随后就是白天走全国各地市场,晚上和当地市场部开会总结。这段精耕细作的营销经历,在我的骨子里种下了营销实战的种子。

七年后,我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跟随王建国教授学习并参与《1P理论》的写作。那是2006年的春季,每周二的晚上,在王老师上完MBA课后,我陪他从光华一楼教室走向他蓝旗营的家。一路上,王老师给我讲解营1P营销和六维管理,同时用简单实际的比喻讲授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的知识。那一段昏黄路灯下的经历,让我对商业理论有了本质的认知,系统知识也变得更完善。

随后,我入职于一家从事农业和食品植入营销的咨询公司,带领着八个人的团队为客户做营销实操,开始了农业和食品咨询的历程。从此,我爱上了农业咨询这个行业,也许因为自己是农民出身,对农业有天生的亲近感,也许是在众多农业客户那里,尝到了很多高品质且美味的农产品,如有机牛奶、正宗铁棍山药等。

然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农业咨询这个领域,能提供实战营销和战略咨询的咨询专家很少,一方面是因为农业本来就属于投入大、周期长、收益低的行业,没有多少盈余来请咨询专家,另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农业企业的管理很初级,营销水平很低,对咨询的需求不是很大,付费也不高。这也就意味着为农业企业做咨询,企业付比较少的钱,而咨询专家要做更多的工作。咨询专家在帮农业企业做营销咨询的同时,还要帮企业做一些简单的组织流程、战略梳理、人力资源工作等。要求高但收费低,这种苦差事一些咨询专家也不愿意干。所以,这些让我愿意投身于农业咨询领域。

鉴于农业企业的营销水平比较低,所以我决定出本有关农产品实战营销的书,把自己十多年对营销的理解,多年农业咨询的经验,以及对农业的研究心得,用简单的语言,结合几十个实际运作案例总结出来。本书内容不但让读到本书的农业企业家、职业经理人一看就明白,而且马上能用到自己企业的经营中,为企业产生效益。

本书的成稿,要感谢很多人。

感谢博瑞森图书的马优编辑,帮我完成这个心愿。

感谢十五年前带我入行的韦总,没有他的慧眼,我不知道今天在做什么。

感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王建国教授的言传身教,让我对商业有了更深的认识。

感谢广西和桂集团的黄伟文董事长,八年来一直给予我资金和信念的大力支持,不仅让我在北大潜心修炼三年,还从他那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方法。

感谢河南省中国中部崛起促进会农业产业化研究中心的杨剑军主任,他专注于农业行业研究和资源整合,帮农业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每年实地拜访一百多家农业企业,在给我很多农业咨询实战建议的同时让我敬佩。

感谢《销售与市场》的绳娜编辑,她以自己对职业的敏感,给本书提出了不少建议。

感谢十多年来的客户和朋友,他们教会我很多书本上没有的实战营销方法。

最后要感谢和君咨询集团,提供我一个平台,感谢和君咨询集团的同事,给予了我很多启发。

本书肯定有很多不足,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意见和建议,让我在农业咨询的过程中更加的“精耕细作”。

胡浪球

2013年6月23日清晨

于北京海淀学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