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 为什么老子总想回到原始社会?
春秋时期,战火纷飞,社会上的思想家们都在积极寻求解决社会混乱的方法。老子提出了“小国寡民”的思想,要求回到原始社会,实行小国统治。老子的这种思想有明显的逃避现实的趋向,他为什么要这样想呢?这还得从老子所处的环境说起。
老子生于一个社会剧烈动荡的年代,“礼崩乐坏”,传统的礼乐制度日趋崩溃,社会政治极其混乱,众多的战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统治者为了弥补战争带来的财政空虚,实行严酷的赋税制度,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老子认为,这些情况都是统治者过多的政策干预导致的。因此,他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则就应该像天道运行那样自然而然。统治者应该实行无为而治,尽量减少施政措施,减少对人民生活的干预。

相传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之后,不知所踪。现代画家徐悲鸿据此绘《老子骑牛出关图》。
老子虽然提出了众多的社会改良方案,但是他认为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很难实现,只有回到原始社会,才能真正实现无为而治。而“小国寡民”就是老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但是,我们应当注意的是,老子所说的这种原始社会绝对不是野蛮人的时代,他心目中的原始社会没有压迫、没有迫害,人民不再追求物质生活,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互不打扰。这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是截然相反的,虽然这种理想很不现实,但却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
生活在那个无道的时代,老子选择了逃避现实,而他所构想出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也是不可能实现的。虽然老子没有像孔子、墨子那样积极地参与救世,但他在精神上给了人们巨大的安慰。老子告诉我们:不必为了某种目的而使自己痛苦不堪,无为亦是一种处世之道。他所构想出来的理想社会也成为人们的心灵寄托,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