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通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十三章 培根的经验主义

培根最响亮的名言是“知识就是力量”,这也是培根整个哲学的主题。培根的哲学就是围绕着教人类如何从自然中汲取知识这一中心进行的。

不破不立 培根认为,人类要获得知识,首先要克服横亘在我们获取知识之路上的两大障碍,正所谓不破不立。

这两个障碍一是经院哲学,当时它正牢牢地控制着人们的思想乃至肉体,也牢牢地封死了人们获得知识的路径,所以要获得知识首先必须破除之、摒弃之。

第二个障碍是我们自己。

为什么呢?培根说,这是因为我们人自身有四种缺憾,它们阻挠我们获得知识,这四种缺憾就是培根著名的“四幻象说”,人类要获得知识首先必须冲破这四个幻象。

人类所要破除的第一个幻象是“种族幻象”,也就是人作为人这个种族而导致的幻象。

培根认为,人虽然有了智慧,但人也充满虚荣心、容易骄傲,认为人是万物之灵。这使得人在观察世界、认识万物时,总以自我为中心,就像阿Q所言:“我喜欢谁就是谁。”但实际上人类并没有这么大的本事,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并不一定是,甚至常常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例如我们的诸感觉器官,论视觉,我们看不到一公里远,看不见分子和原子;论听觉,我们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论嗅觉,我们比狗儿差得远。不只是无能,人的感觉还常常会有错误,产生幻听、幻视等。这些都说明,人的认识只是“人”的认识,而非宇宙万物本身。所以,在认识与事实之间必定存在差别。

但许多人并不肯承认这一点,他们总幻想自己的认识是明白无误的,一旦提出一个认识,不管它是对是错,总敝帚自珍,沉醉在虚幻的满足之中。即使事实表明它错了,也总不肯承认,总之是盲目自信。这种态度是要不得的,它使得人类难以得到正确的认识。我们可以打个比喻,人类用这种独断的态度去认识事物就像用一面凹凸不平的镜子去照东西,这样照出来的镜中像自然不是事物的真实形态。如果人类想要获得正确的认识,首先就必须放弃这种独断的认识态度,砸烂这面凹凸不平的镜子,正视自己作为人的不可避免的有限性,然后再谦逊客观地去认识世界,这就像要看到事物的真实影像,首先就要使镜子变得平整一样。

第二个幻象叫作“洞穴幻象”。洞穴幻象是与种族幻象相对应而言的幻象。我们知道,种族幻象是人之作为人这个种族整体的缺陷而导致的幻象,相对这个来说,洞穴幻象就是人之作为个体而导致的幻象。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所以人都是各有特征的。特征这个东西当然像性格一样,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也就是说,人各有缺点,无人是完美的。例如,有的人看问题喜欢从好的方面看,觉得世界上什么都好,特别是明天,总感觉明天会更好;有的人则是悲观主义者,像叔本华一样,觉得人生即是痛苦和空虚。但实际上这个世界不是太好,正如也不是太坏,希望总是有的,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我们都听说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六个没见过大象的盲人摸象,摸到耳朵的说大象像把扇子,摸到腿的说大象像根柱子,摸到尾巴的说大象像根绳子。他们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这是因为他们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站在大腿边的摸到了大象的大腿,站在耳朵边的摸到了大象的耳朵。也可以打个比方说,他们都是躲在自己的洞穴里去感觉大象,因而产生了认识的谬误。这种因个人的原因而产生的认识谬误就是洞穴幻象。

人类的第三个幻象是市场幻象。市场幻象来自语言。培根认为,人类使用的语言必然具有一些缺憾,经院哲学家们正是利用语词的这种缺憾而大搞无聊的争论,例如他们臆造出许多根本没有具体所指的概念,像“无限物”“第一推动无动力”之类,它们根本没有实际内容,经院哲学家们却用这些空头概念建立了大量的哲学命题甚至哲学体系。这些东西其实只是表明了他们的无知,虽然他们竭力想用深沉的言语来掩而盖之,但只是掩耳盗铃,结果欲盖而弥彰。

人类的第四个幻象是剧场幻象。培根认为,人们在认识世界的时候,并不是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去朴素地认识的,而常常是在所谓权威们的指引下去认识的。这些“权威”指导人们去认识世界,让人们这样做那样做,就像当人们在看戏时,看到舞台上的演员流泪,他们就跟着流泪;看见演员笑,就跟着笑。他们没有想到,这一切只是演员们在做戏,那些令他们落泪的事也是子虚乌有的。培根说,这世界其实也是个大舞台,只不过一般人是看戏的,唱戏的是少数人而已,这少数人便是所谓的权威。他们为我们这些看戏的人造出许多所谓的权威理论,让人们去信奉它,把它们当作不可更改、绝对正确的教条。这些,就是剧场幻象。

人类要获得真正的知识,就必须破除以上四种幻象。

破除了横亘在我们认识之路上的两大障碍后,我们就可以去寻求知识了,这时候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的是从何处去寻求知识,即知识从何而来。

知识与经验 知识从何而来,其答案可以一言蔽之:知识来自经验,按培根的说话:人是自然的仆役与解释者。

培根说,我们获得知识的第一个原则就是经验认识的原则。这个原则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即知识是存在的反映,这是经验认识的基础。

我们知道,经验之为经验,首先要有被经验者,就像我们吃东西首先得有食物一样,然后才谈得上吃,像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被经验者就是外在世界,就是自然的万事万物。

有了被经验者后,经验认识的第二步就是用我们的眼睛、鼻子、舌头、皮肤等来接触这些被经验者,于是就有了感觉或者说感觉经验,这就是经验。

还有,为了获得知识,我们应当对经验有所要求。

首先,我们应当尽量使经验更加丰富而准确。须知人的感官有时是会骗人的,医学上有幻觉,就是说人在某些情形下,例如患了某些病,就会“看到”某些东西、“听到”某些声音,可实际上他们所听所见的并不存在。所以当我们接受经验时,还必须对经验本身进行一下考察,使之准确,这是第一。其次,是要使经验尽可能地丰富,要努力多拥有经验。

除了这些从生活实践的感觉中获得经验的正常途径之外,培根还找到了另一条经验之途——实验。培根认为通过实验所得到的经验比平常所感受到的不但要准确,也要深刻一些,由此我们也可以更加迅速准确地探索真理、获取自然之奥秘。

那么,是不是有了合乎上面要求的经验就说明获得了知识呢?还不是,因为感觉虽然是知识之源,但却有着明显的缺憾。以我们日常的感觉为例,那些太大或太小的、太近或太远的、太快或太慢的东西凭感官我们都是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还有那些我们看得太多、习以为常了的东西也是这样,不能有正确的感觉。这也许听起来有点怪,其实一点也不,您只要问问大夫们,医院里的药味儿是不是很难闻?他八成会睁大眼问:“什么药味?我怎么闻不到?”你看,那我们一踏进医院大门就给熏得皱鼻子的气味他成天在这里竟然闻不到!那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感觉太经常了的缘故,这就是“入芝兰之肆,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所以,在感觉经验与知识之间还有一段漫漫长路,这之间还有待理性的帮助。

培根这里的理性有两个主要含义,一是当人类在处理一件事务、看待一样事物时,能够避免感情用事,而是冷静地、客观地、正确地看待它、处理它,这时它与“理智”的含义差不多。二是理性表示一种能力,指人类不但能凭感官感受一个事物,而且能用大脑思维之,即我们不但能看到它的颜色、听到它的声音、尝到它的味道、摸到它的温度,我们还能更深刻地了解它,不但能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例如我们看到花儿是红的,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呢?眼睛就不知道了,但理性可使我们知道,那是因为花儿里有一种呈红色的“花青素”的缘故。

那么理性究竟如何将经验变成知识呢?培根认为,理性的工作是收集、消化,然后排列、整理之类。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增减表”。这个方法就是,当我们感觉到了某个现象,进而想寻找某个现象的原因时,就通过观察与实验来寻找某些因素,将它们一一列将起来,当这个因素增或减时,如果那个现象也随之增减,那么就可以说这个因素便是这个现象的原因。

例如某位男士,他觉得某个女士可能爱上了他,因为他觉得那晚她与他在一起时,她十分兴奋,眼睛里闪烁着幸福的光芒,甚至好像看他时目光也脉脉含情呢。但只是“好像”而已,他并没有十分的把握。主要是因为那晚还有许多其他人在场,焉知她是不是对别人脉脉含情?

怎么办呢?他就可以利用一下培根的“增减表”。他先把那晚在场的朋友们都找来,请他们再去拜访她。他呢,先用个什么法子,使她看不见他而他看得见她,例如在她房间里装上闭路电视,或者躲在什么地方之类,然后让那些人先于他一个个进去。如果他看到当那些人一个个进去时,她虽然高兴,眼睛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然而当他一走进去,她立刻便露出了幸福的微笑,眼睛也一下放了光。这就说明此女已无可救药地堕入了对该男士的爱情之陷阱。

当然我这是有意举个让大家轻松一下的例子,并不高明,培根举的例子也许更精确。

通过这些收集、消化、排列、整理之类的工作,理性便可以将经验上升为知识了。

培根认为,这个用理性对经验进行加工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就像经验是必不可少的一样。他把那些只重经验不重理性的人喻为蚂蚁,而把只重理性不要经验的人称为蜘蛛。

理性固然重要,然而培根重视的仍然更是经验,他再三指出,理性的作用是有限的,千万不可让理性自由化,这样就会再次陷入培根最为警惕的经院哲学泥潭里了。相反,我们应当严格地限制理性。用他自己的话说:“与其给理智加上翅膀,毋宁给它挂上沉重的东西,使它不能跳跃与飞翔。”

在经过以上的三个程序之后:即首先冲破由于人作为类、自身,还有社会传统等导致的幻象,然后从感性出发,再将理性与感性相结合起来,经过这样三个步骤之后,将它们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就构成了一条通向知识之道。

真理与方法 在追求知识与真理的过程中,培根对人类做出的最大贡献并非具体的零碎真理,而是发现了找到真理的方法。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打个比方,有两个大夫,一个高明无比、医术通神,另一个从没有临床行医,但他发明了一种新疗法,能治好过去的不治之症。请问:两人谁能救治更多的病人呢?

当然是那个发明了新疗法的人。

须知一个高明的大夫,哪怕他一天工作18小时,一小时救4个病人,一天可以救72个,一生行医50年,一共能治好的病人不过20来万——对于临床大夫们这个数字已是高不可攀的天文数字了。然而有的人一生所救的病人却远远超过最好的大夫,连100万都不止。这是什么样的大夫呢?

就是发现新疗法的大夫。例如琴纳,他发明了种牛痘的方法,每年有多少儿童因之而保住了生命?还有伊戈纳斯·塞梅尔斯,他找到了避免产妇患上产褥热的方法——在他发明这个方法之前,每年有无数的母亲和她们新生的孩子因产褥热死去——这方法又挽救了多少母亲和她们的孩子生命?

医学如此,哲学亦如此。为了知识与真理而奋斗的哲学家所能做的最大贡献也不是一个个具体真理的发现,而是找到一种追求真理、达到真理的方法。倘若用这个方法人们能更快更好地达到真理,那么他就像医学界那些找到新治疗方法的人一样,是为知识与真理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培根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因为正是他为人类找到了一种达到真理的好方法。

这种方法就是他的逻辑学,具体地说,是他找到的归纳法,我们现在就来大致地看一下培根这个了不起的方法,这把通向真理之门的万能钥匙。

我想大家很清楚什么是归纳法。它是同演绎法相对而言的方法,演绎法是从普遍原理出发推导出个别结论的方法。例如由“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个普遍性的前提可以推导出某个乌鸦,我们姑且叫她美美,一定是黑的,尽管我从来没见过这只叫美美的乌鸦。

下面是这个推论过程完整的表达式:

天下乌鸦一般黑,

美美是一只乌鸦,

所以,美美是黑的。

大家看出来了吧,这个表达式就是我们在讲亚里士多德逻辑学时讲过的三段论。

这便是演绎法。与之相对,归纳法是由个别推导出一般的过程。不过,较之演绎法,归纳法似乎更要复杂一些。它有很多种,例如代数学中有所谓完全归纳法,但实际生活中的归纳法并没有这么复杂,举个例子吧:

太阳昨天升起了,

太阳今天也升起了,

所以,我相信太阳明天照样会升起。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归纳法样本,它就叫作简单归纳法。

显然,这种方法虽然也有“归纳”二字,然而并不可靠,只是一种简单的列举,要达到可靠的结果,需要另一种形式的归纳法。

培根找到了,他的新归纳法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我们试举例说明。

第一步是要搜集材料,这就像煮饭一样,首先得有米。

第二步是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这就是我们用米煮饭的过程了。

第三步就是从这些加工过的材料中得出结论了,这就是吃饭并吸收营养。

我们现在更详细地说明一下这三步。

第一步搜集材料,这是归纳法的准备步骤,也是整个归纳法的基础。

具体而言有两样材料:一是自然的,二是实验的。培根认为这两样材料同样重要,甚至第二种比第一种更为重要。这正是培根归纳法的优越之处。培根认为,纯粹自然的观察诚然重要,但它所能揭示的东西相当有限,而且真假混淆,不是最好的认识原料。最佳原料应当是通过实验而得到的材料。我们知道,实验其实就是对经验的环境与条件加以限制,如此得到的材料等于是对自然材料进行了细致的加工。这就像两堆大理石,一堆被打磨得平平整整,另一堆则只是奇形怪状的毛坯,这样用经过加工的大理石当然更能建造起美观坚实的大厦。

第二步就是整理通过自然观察与实验而得来的材料了。

培根为整理这些材料提供了一整套美妙的法子,就是三表法。

所谓三表法就是用“三表”来整理材料的三个方法,下面我就一直用摩擦产生热这个经典例子来说明之。

第一表叫本质与具有表,就是我们先找到一些摩擦发热的现象。例如用布摩擦手、用铁丝摩擦石头,或者用纸摩擦木板,等等,这些都会生热。

我们把以上这些现象一一阵列起来,就构成了本质和具有表。

造好这个表后,就来第二个表了。

第二个表叫差异表,或者也叫“接近中的缺乏表”。它是同本质和具有表相对而言的。前者是找出拥有所要研究现象的例证,而它则是找出没有要研究现象的例证。例如要研究摩擦生热,在找出摩擦生热的现象后,要再找一些没有生热的现象。例如一块静立在冬天的冰,或者一片随秋风飘零的黄叶,不过最好还是铁丝、木板、石头之类,因为我们想知道的是摩擦是否是产生热的原因,所以得找些方便摩擦——同时可以方便不摩擦——的东西,好作比较。然后我们摩擦它们,看是否生热,又不摩擦它们,看是否仍生热或者不再生热。

这样的反面例证是必须的,因为如果这些木片石块不摩擦,或者说停止摩擦它们也照样发热的话,就说明刚才的摩擦根本不是发热的原因。

第三个表叫作“程度表”,或者也叫比较表。

我们做好前面两个表之后,是否万事大吉了呢?是否说明摩擦就是热的原因了呢?还不够,还要更有力地证实,这个更有力的证实就是程度表。

怎么弄这个摩擦生热的程度表呢?很好弄。例如我们可以找一块布、一块木片,再加一个温度计。先量一下布和木片的温度,例如是20℃,然后将布在木片上摩擦30秒钟,量一下温度,记下来,再摩擦30秒,再量一下温度,还可以过30秒再量一次。如果三次分别量得的温度是逐渐升高的,例如分别是30℃、40℃、50℃,那就说明摩擦的的确确是生热的原因。但如果三次量得的温度都是20℃,那么虽然有许多现象表明摩擦就生热、不摩擦就不生热,也难说摩擦便是生热的原因了,也许还有别的什么神秘原因呢!

经过了上述几步后,我们就可以正式进行归纳了,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正式做出一个肯定的、可靠的、明确的结论了。这就是第三步了。

在上面的例子里,最后归纳出的结论就是:摩擦是生热的原因。

三步到这里也就完成了,通过它们我们可以得到肯定的结论。

这个结论才是具体的知识,也是真理性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