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语分析工具:大话语
摘要:James Paul Gee在《话语分析理论与方法》中综合了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认知科学和文化等多个角度,提出了独到的话语分析理论和方法。本文重点评介其最重要的话语分析工具之一——大话语,希望为综合话语分析提供实用的分析工具和方法。
关键词:话语分析;大话语;综合法
1 引言
理论不同,分析目的不同,话语的定义也不一样。有人把话语看作社会文化语境中的一种语言使用形式;也有人认为话语指具体的某个会话或某篇文章;还有人将话语视作一种交际事件或言语交际活动。Harris把话语看成连接的言语;Pike提出话语是社会文化语境下互动过程的产物;Brown和Yule把话语看作过程,语篇是话语的具体表现形式;Van Dijk却反对把话语视为一种语言使用形式,认为话语应包括语言使用、思想传递和社会情境中的交际三个方面。因此,进行话语分析需要涉及诸多方面,不仅要了解话语的表达层,还要深入意义和动作层,考察语言的功能以及语言使用者的编码和解码过程,注意社会文化语境和认知的作用。
话语分析研究经历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以描述语言现象为主的结构主义方法,经历了60年代社会语言学的影响,强调社会文化语境中的语言变异,把语句看作社会行为。之后,话语分析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研究者运用各种方法如认知分析法、社会文化分析法、批评分析法、综合法进行话语分析。James Paul Gee的《话语分析理论与方法》就是综合法话语分析的代表作之一,综合了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认知科学和文化等多个角度,提出了独到的话语分析理论和方法。篇幅所限,本文重点评介其最重要的话语分析工具之一——大话语(Discourse),希望为话语分析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用的分析工具与方法。
2 Gee的基本观点
Gee认为,人类语言除了具有广为人知的传递信息的功能外还有两大主要功能:社会活动的基础和作为文化、社会群体和社会机构中人类关系的基础。这两个功能互相联系:文化、社会群体和社会机构离不开社会活动,社会活动可产生和改变文化、社会群体和社会机构。同时,他还认为话语具有明确的政治性,即人们在说话或写作时都带有一定的观点或态度。语法能帮助我们创造“政治”。因此,话语分析就是要研究人们如何在具体语境中使用语言来进行社会活动、建立社会身份。
人们根据语境使用口语或书面语,实际上是在创建或重构社会身份、社会活动和社会机构,具体地说是通过话语完成六项构建任务:
①物质世界的意义和价值;
②活动;
③身份和关系;
④政治;
⑤相互联系;
⑥符号(哪些不同的符号系统在怎样起作用)。
与这六项任务相关的分析工具很多,“大话语”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
3 大话语:最重要的话语分析工具
3.1 “话语”与“大话语”
社会语言学家用“话语”来指称交际双方的语言交流互动;但Gee提出了“大话语”的概念来识别社会关系、社会身份、语境以及语言使用的具体情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他把特定人群的身体、衣着、手势、动作、交际事件、做事方法、符号、工具、技术以及价值观、思维方式、态度、信仰和情感等统称为大话语。由此看来,大话语不仅集成了交际双方的交流方式如听、说、读、写,还集成了行动、交互、信任、价值、感受等社会群体所认可的规律。
“话语”和“大话语”这两个概念把语言和社会的其他因素融合在了一起。话语专指语言材料,而大话语是得到社会承认的语言和非语言材料使用的结合体。当以他人能够识别的身份,在合适的时间、地方,把语言、动作、相互关联、价值观、信仰、符号、工具等融合在一起便产生了大话语,它可以协助识别“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中的身份问题。
3.2 大话语的特点
大话语存在于各种各样的社会机构里,常需要通过诸如书报、实验室、建筑物、技术等来实现。大话语没有明确的界限,规模可大可小,数量无限且处在不断的动态变化中。人们总在历史的长河中根据不同的情境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大话语,改变旧的大话语,挑战并变更着大话语的边界。但无论怎样,在Gee的话语分析理论与方法里,大话语主要服务于话语分析中的身份辨识作用,犹如我们所看的电影胶片,可以随时倒带定格在某个静止画面,以便明确辨识人物或场景。
归结大话语的主要特征,一个大话语往往可以分裂出两个或更多的大话语;反之,两个或更多的大话语也可以融合成一个大话语;新的大话语不断出现,旧的大话语总会死亡,这是不变的规律;大话语的规模有大有小,某一个大话语可能是许多不同的大话语的一部分,也可以同时属于许多其他的大话语或与其他大话语交叉重叠,也可能是多个大话语的杂糅体;大话语的界限不易界定,数量众多,多到数也数不清;在每个大话语里,会有共同的身份、信念、思维方式、感觉,恰当地用来界定此大话语的成员身份以区别于其他大话语成员。
3.3 大话语的作用
Gee的综合话语分析方法涉及人类思维、交际活动、社会群体、社会机构等各方面因素,尤其偏重社会和认知的方法,目的在于分析语言是怎样通过语法词汇来进行社会活动、表现视角和建立身份的。
大话语作为重要的话语分析工具,在分析具体话语的6种构建任务中主要是完成身份识别的任务,即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材料来辨识回答“谁”干“什么”的问题。识别任务和物质世界的大话语同时存在,正如无法搞清“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没法界定到底是先有识别任务还是先有大话语。只有识别任务才能造就大话语,反过来,有了大话语的识别工作才有存在的可能和意义。识别和大话语密切关联,相互依存。
4 结语
话语分析是对使用中的语言进行研究,涉及人类学、哲学、社会学、认知心理、文化习惯等诸多方面。根据Gee的话语分析理论,话语意义都是情境意义,必然与人的经历经验和观点观念密切相关。所以,不同大话语里的词句自然具有不同的情境意义;不同的社会语言具有不同的词汇和句法特征与规律,跟特定的社会活动和社会身份相关,也就是说跟大话语密切相关。所以,要了解某一特定的社会群体语言就必须了解怎样恰当地使用特定大话语里的特定语法以及词汇规则。在进行具体的话语如法商话语分析时就不能只局限在句子层面,不能脱离它的社会语境,应该且必须考虑诸多语言外要素如身体、着装、手势、动作、行为、符号、价值、思维、态度、情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