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要用到的1000个心理学常识(超值白金版)](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77/26179177/b_26179177.jpg)
十、事成于忍,毁于躁
遇事急躁、缺乏耐心、沉不住气,是一种不良的情绪。这种毛病在血气方刚的青少年朋友中较为常见。
诗人萨迪说过:“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的确如此,急躁常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审视客观条件而任意行事,其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
急躁与一个人的气质和性格特征有关,一般来说,胆汁和多血质的人往往比黏液质和抑郁质的人更易急躁。有的人有较强的紧迫感与竞争心,所以他们整日忙忙碌碌、慌慌张张。却常是蜻蜓点水,一掠而过,因而效率并不高,效果也不一定好。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CEAD/14615859105718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g00032001.jpg?sign=1738914474-nkP93oBrYNPEzKhhAYKj8f8QaZ7lsbNu-0-e7a08107da50febb63e6387ba99c0321)
当然,除气质与性格有一定的影响外,和一个人后天所处的环境、教育、自身的修养、认识也有较大的关系。那么,应该怎样克服急躁的情绪呢?
1.认识到其危害。
只有充分认识到某件事的危害,才可能有自觉去克服的动机与力量。在实际中,急躁的人易带来以下不良后果:
一是浮光掠影,挂一漏万。如看书时,有的同学走马观花,一目十行,但事后回忆的时候,却不知所云,做作业或考试时也是错误百出。
二是骑虎难下,使自己处于尴尬境地。有些人做事说起风就是雨,美其名曰“雷厉风行”,一旦产生或听到某个新奇的想法,就不顾自身的条件,鲁莽行事,不做冷静全面的利弊与可行性分析论证。其结果往往是半途而废,甚至让自己下不了台。
三是常感情用事,易发脾气,出言不逊,不计后果,不顾别人的自尊心与个性特点,一味强求别人与自己保持统一,从而使人际关系难以维持。有时好心也得不到好结果。
四是给自己带来不愉快、烦躁的心理,影响身心健康。
2.要养成冷静慎重,三思而后行的习惯。
世界是复杂的,不可能都按我们个人的意愿行事,任何一件事都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
有时急躁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反而易将事情弄糟。因此,要冷静地思考,慎重地决策,全面地分析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耐心地处理,尽量避免一些失误,提高办事的效率。
如果条件暂时不成熟,一是尽可能创造条件,二是耐心等待时机,三是放弃不具备可能性的事情,以免费力不讨好。
3.适时进行自我暗示,以淡化和消除急躁心理。
如当急躁情绪出现时,要时刻提醒自己:“要冷静点,心急能解决问题吗?心急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何必太心急呢?”
心理透视镜: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好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可是真正遇到事情还是避免不了,越是急躁越容易产生坏的结果,所以平和的心态有助于我们有一个健康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