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概述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作《孟子》七篇”,但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却说“孟子》十一篇”。现在一般认为是《孟子》七篇,即《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本来《孟子》七篇并没有分上下篇,到东汉赵岐著《孟子章句》时,才把七篇分为上下篇,后来加以沿用。在形式上有模仿《论语》之处,亦是摘取每篇开头的几个重要字眼来命名,并没有别的意义。《孟子》一书以问对、答辩方式展开,以驳论为主要的论证方法,与语录体散文《论语》略有不同。《孟子》翔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保存了丰富的历史资料,是研究孟子思想和先秦文学、历史、经济和哲学的重要著作。孟子的政治思想是行“仁政”,即主张以德政争取人心,统一天下。“仁政”学说的新发展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认为人生而具有天赋的“仁心”,即善的本性,这是实行“仁政”的保证。为了实施“仁政”,孟子还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社会分工论,反对“君民并耕”的主张。孟子认为王权是“天”授予,“天”是宇宙万物的主宰,“天”意通过贤明的君主来实现。孟子十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张“万物皆备于我”。强调思的作用,重视理性认识。
《孟子》一书的思想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仁者无敌。《孟子》一书中,反映最突出的是仁义思想。仁是儒家学说中的中心,孔子常讲仁很少讲义,孟子则仁义并重。孟子的性善说是他仁政思想的理论基础。他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即善性),斯有不忍人之政(即仁政)矣。”孟子把法家的以法治国,以力服人,用暴力实现统一称为霸道,把儒家的以仁政治国,以德服人称之为王道,并且孟子深信“仁者无敌”。在此基础上,孟子提倡“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把能否赢得民心看作是统治者成就伟业的关键,提倡“省刑罚,薄税敛”“不违农时”等主张。在后来封建社会历史上,对于反对暴政、反对横行暴敛、要重视人民的吃饭穿衣问题有很好的影响。
第二,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超凡的胆略和自信,也源于他对人性的思索。孟子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善端,只要个体能够自觉地实行仁义礼智,经过努力就都可以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他不仅有这种观点,而且还常常以古代圣贤为榜样,激励自己奋发向上。孟子的性善论有个根本的观点,那就是认为仁义礼智的本性,具体表现在人们服从现实社会的君臣、父子等伦理关系这些方面。他主张尚贤,重视修养,提倡为臣的要以仁义规劝君主,反对阿谀奉承,这有益于培养士大夫知识分子的骨气,有益于澄清吏治、限制朝廷的胡作非为。
第三,“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与孔子相似,都想做一个周公式的贤相,以辅佐当世的圣君,实现大治天下的伟业,并且在气魄和胆略上还略胜一筹。孟子在他的书中表露出这样的观点:要等待文王兴起后才振作的人,是平庸的凡夫,杰出能干的人才即使没有文王也能振作。他认为自己是民众中的先知先觉者,有责任以正道去启发引导天下万民。
相关链接
《孟子》一书说理精辟,文字流畅,语言形象,同时又气势磅礴,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具有很强的逻辑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汉文帝时,《孟子》被列为辅翼经书的传记,两汉时,《孟子》和《论语》并列,五代时,《孟子》被列入“经书”,南宋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合在一起,称为四书。于是《孟子》的地位更加提高了,成了古代读书人的必读之书。
他认为,历史上每经五百年必定有圣王兴起,其中还必定有声望很高的辅佐者。那么从周朝到孟子生活的年代,已经有七百多年了,且逢诸侯争霸、烽烟四起的乱世,以他的眼光看,正当仁人志士有作为的时候。孟子认为,社会责任感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人不能只考虑自身的完满,而必须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这种“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精神是《孟子》中最富感染力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