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后三头”政治与共和国的覆灭
关键词:屋大维安东尼后三头政治
恺撒的统治结束后,罗马迎来了政坛上的三位重要人物,他们分别是恺撒的大将安东尼,恺撒的直接继承人屋大维,骑兵长官雷必达。三人于公元前43年公开结成政治同盟,史称“后三头同盟”。
“后三头同盟”后期,庞培之子势力日益增强。公元前36年,屋大维联合雷必达肃清了庞培之子势力,并在此过程中解除了雷必达的军权。接着屋大维又在亚克兴海角战役中除去了安东尼,至此屋大维完全掌握了罗马的统治权。此后在屋大维一系列的改革中,罗马迎来了帝制时代。

A 屋大维

屋大维是恺撒的甥孙,公元前44年,被恺撒收为养子并指定为继承人。恺撒遇刺后,他接管了恺撒的部分权力。公元前43年,他与安东尼、雷必达结成“后三头同盟”,三方协议分治天下五年。这种瓜分而治的协议后来由罗马公民大会予以正式批准,从此,这种违反共和原则的“三头政治”具有了公开法定的性质。
左图是屋大维的雕像。
B 安东尼
安东尼是恺撒的支持者,恺撒独裁后,他成为恺撒最重要的军队指挥官和管理人员之一。恺撒被刺后,作为恺撒的骑兵统帅,安东尼与屋大维和雷必达一起组成了后三头同盟。公元前33年,后三头同盟分裂。公元前30年,安东尼与埃及女王克里奥帕特拉七世一同自杀身亡。
C “后三头同盟”

D 向埃及宣战

公元前36年,屋大维解除了雷必达的军权后,遂与安东尼呈两头对峙。安东尼与埃及女王的婚礼正好为屋大维向东方进军提供了口实。公元前32年三头权限期满,屋大维正式向埃及女王宣战。
图中这幅油画描绘的是安东尼去见克里奥帕特拉女王,此时的女王正坐在自己装饰华丽的小舟上。
E 亚克兴海角战役

公元前31年屋大维与安东尼联军决战于希腊西海岸的亚克兴海角。亚克兴海角战役是罗马内战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海战,也是罗马内战结束的标志。战争的结局以屋大维获得胜利而告终,安东尼与克里奥帕特拉逃往埃及双双自杀,此后埃及被并入罗马版图,成了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
图中的油画描绘的就是这一场著名的海战,双方的士兵正手持长矛在战船上奋勇迎战。
F 屋大维凯旋

亚克兴海角一战之后,长期陷于内战和分裂的罗马重新统一起来。公元前27年,屋大维凯旋罗马后,元老院赠予他“奥古斯都”的称号。之后,屋大维建立了元首制,实行个人军事独裁,罗马迎来了帝制时代。
图中的阿哈·巴西斯的浮雕,完成于公元前13年。浮雕表现的是罗马人民庆祝奥古斯都返回罗马的场景,不同的服饰代表各自不同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