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易风文集(第三卷):马克思经济学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内容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的体现。

资本的唯一目的是获得剩余价值。为了获得剩余价值,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资本家必须在市场上找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并在自己的企业中把购买到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劳动力商品也和其他商品一样有二重性: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这一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劳动本身。劳动能够创造价值,因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价值的价值的源泉。劳动力的价值,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的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与劳动力价值是两个不同的量。劳动力商品的消费过程,同时是商品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假定一个工人的劳动力维持一天所必要的生活资料需要耗费半个工作日来生产,或者说,这些生活资料所包含的劳动,相当于半个工作日的劳动量。再假定资本和劳动之间的交换是按等价原则进行的,就是说,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正好等于半个工作日的劳动量。在这种情况下,工人每天只要给资本家劳动半个工作日,就可以补偿资本家在劳动力上的支出。这样,资本家就一无所获。但是工人不能只劳动半个工作日,而必须劳动一个工作日。因为和其他商品的卖者一样,劳动力商品的卖者在实现劳动力的价值时,必须让渡劳动力的使用价值。资本家支付劳动力的日价值,劳动力一天的使用价值即一天的劳动就归他所有。这样,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相应地,工人的工作日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工人再生产出由资本家用工资支付的劳动力的价值;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工人生产出剩余价值。在上例中,劳动力价值等于半个工作日,而劳动力创造的价值等于一个工作日。后者比前者大一倍。二者之差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由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

资本家的资本也分为两个部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是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不变资本购买的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不增大价值量,不生产剩余价值,只是为雇佣工人创造剩余价值和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提供条件。可变资本购买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而且还生产出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不是全部资本的产物。只有可变资本才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使用价值是价值增殖的手段,价值增殖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目的。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

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力图提高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表示这种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即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延长工作日以绝对地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一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以相对地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用前一方法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用后一方法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前者是资本主义初期增加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后者是机器大工业以来增加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

工业资本家是剩余价值的第一个占有者,但不是全部剩余价值的最后所有者。剩余价值必须在工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货币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工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的分割表明,雇佣工人不仅受到企业主的剥削,而且受到资本主义社会所有剥削者的剥削。无产阶级要摆脱剥削,就必须反对全部剥削阶级,推翻剥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