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1869~1955年美国资本形成的总量变动特征
从1869年到1955年,美国国民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1946~1955年与1869~1878年相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9倍以上。同期,美国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也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增长。1946~1955年资本形成总额年均水平与1869~1888年相比,增长了8倍。平均每十年的增长率达到34.4%。
从年均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看,1869~1898年,美国固定资产年均投资额(包括基建投资与生产设备投资两部分)为9.6亿美元(按1929年不变价格),1946~1955年达到113.6亿美元(按1929年不变价格),增长了近11倍。将美国GNP的长期增速与固定资产投资的长期增速相比较,可以看出:从长期趋势来看,美国固定资产投资基本保持了与国民经济总量大体相当的增长速度(见表2-1)。
表2-1 美国的经济增长与投资增长的长期波动
我们将美国经济增长与投资增长各自波动周期中的高峰年份与低谷年份相比较,可以发现,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美国投资增长的周期对经济增长周期的影响有长达数年的时滞,投资增长的波动往往“先行”于经济增长的波动,有时甚至像是逆经济周期而波动,如19世纪70年代中期在投资达到高峰时,经济增长却正处于周期的低谷,而在19世纪80年代初期,经济增长达到高峰时,投资增长却正陷于低谷。但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两者之间的波动则逐步趋于一致。
从资本存量(固定资产加净存货)来看,1869年是450亿美元(按1929年不变价格),1955年达到11910亿美元(按1929年不变价格),增长了25倍多。由于整个时期,美国总人口出现大量增加,因此,人均固定资产存量增加幅度要小得多,但也增长5.4倍多。特别是从1869年到1929年,六十年间人均固定资产存量增长了3.4倍多(见表2-2)。
表2-2 美国固定资产存量的变动
从资本形成率的变动情况看,从1869年到1928年,美国资本形成总额占GNP的比重基本在20%~26%波动,其中,1894年达到最高值(26.2%)。而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由于遭遇经济大萧条,美国资本形成率水平也跌至低谷(1934年仅有13.9%)。进入40年代,特别是“二战”结束后,美国资本形成率水平又逐渐回升,1950年达到18.8%(见表2-3、表2-4)。
表2-3 美国不同时期的投资率
表2-4 美国年度投资率(资本形成率)的波动周期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资本消耗(折旧)的增长速度超过资本形成总额的增长速度,美国净资本形成额占资本形成总额的比例从1869年到1888年的58%下降到1846年到1955年的24%。换句话说,1869~1888年,大约1.7美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就能产生1美元的固定资产存量增加,而到了1846~1955年,大约4美元的投资额才能产生1美元的固定资产存量增加(资本形成总额-资本消耗=净资本形成额=期末资本存量-期初资本存量)。
从资本-产出比率看,除了20世纪30年代以外,美国不同时期的资本-产出比率(资本存量与GNP之比)在4.5~6.0波动,而边际资本-产出比率(资本存量变动与GNP变动之比)的波动幅度则较大(见表2-5)。
表2-5 美国的资本-产出比率与边际资本-产出比率
从投资与储蓄的关系看,上述时期美国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主要来自私人储蓄。根据有关研究,20世纪上半叶除战争时期和经济大萧条时期外,美国储蓄率的水平为12%~13%,私人储蓄贡献了其中的8.5%~9.1%,企业储蓄贡献了约3%,而政府储蓄贡献了不到1%。1899~1908年和1919~1928年这两个没有战争影响的年代,美国私人储蓄占总储蓄的比重超过70%,企业储蓄的比重为21%,而政府储蓄的比重仅有7%左右(见图2-1)。在受到战争影响的两个时期(即1909~1918年和1939~1948年),由于政府储蓄出现负值,个人储蓄或是接近或是超过了净资本形成额。
图2-1 和平年份的美国储蓄来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