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性社会组织概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问题与挑战

(一)网络化信息支持组织总量少且区域分布不均

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网络信息支持[4],可在全面、权威和速度上都达到过往没有过的程度。如创办于1996年的中国发展简报,通过中英双语面向社会发展领域的行动者、公益组织及其在企业、政府和研究机构的支持者,进行传播报道、研究咨询,这些服务主要通过网站提供。虽然它创办历史长,但纸质传媒并不能较快将信息传递给社会组织,但纳入互联网技术以后,简报以网站形式对外公布,所需者可第一时间在网站查询到最新讯息,发展简报也可通过网络较快查阅到同行的信息,实时改进并提高简报质量,提高信息的全面性和权威性。

现今,中国发展简报的NGO新闻、NGO发声、NGO招聘、NGO名录、资助招标、活动培训等栏目都已得到行业认可,为社会组织搭建了公益组织网络平台,其所提供的信息及时、有效、全面、权威。我们在全国范围内找出典型的与互联网结合较好的网站、论坛、联盟,比如中国公益组织服务联盟、凤凰公益、NGO发展交流网、北京奇点公益信息技术服务中心、易宝公益圈、基金会透明指数等,这些都代表着信息支持型社会组织发展的活力。

然而,再仔细考量,结果却不尽如人意:首先,这些“互联网+信息”支持的社会组织成立时间相对聚集,相互之间交流甚少、可借鉴经验不足且支持内容重复的组织也不在少数。其次,在总体数量上,这些组织承担的信息支持服务与社会组织的需求量还有较大距离。最后,这些组织的地域分布不均等,北京、上海、深圳在得天独厚的环境下较快集合了最具活力与潜力的组织,但一些非常欠缺信息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却少有类似网络化信息支持组织。数量较少且地域分布不均的现象是信息支持型社会组织面临的最大挑战。

(二)信息支持内容丰富但盲目模仿借鉴扎堆较多

信息支持型社会组织大多以网站为主,存在形式有政府部门办网、基金会办网、公益机构办网、联合办网、电台办网、咨询公司办网、个人注册办网、协会办网、论坛办网、杂志办网等,不同办网主体所承接的服务特点有所不同。政府部门办网主要承接政府部门工作,为社会组织提供查询、注册、更名、注销、政策咨询等服务。基金会办网除公募基金会和私募基金会外,还有公司基金会办网,由公司出资成立基金会并设置网址,先通过社会招募组织开展公益项目,主要体现企业社会责任和提升公司社会形象。公益机构办网主要是个人推广为主,增加社会对组织的了解,同时也对外公开一些必要信息。联合办网既可能是社会组织联盟办网,也可能是政府与社会组织联合,还可能是企业、政府与社会组织联合,这种办网形式最可能是以为社会组织提供服务为目的,承接查询、咨询和资源链接等服务。协会、论坛和杂志办网,主要在自我推广的同时,提高为社会组织服务的效率。此外,还有个人注册办网和咨询公司办网,这两者更可能创新,因为它们必须在为社会组织服务好的基础上维系组织发展,部分公司是有营利需求的。

由于不同办网主体的信息支持型社会组织出发点不同,在栏目设置上也有差异。各种公益联盟主要以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为依托,设置新闻、会议、沙龙、培训、研讨、项目等栏目。此外,带有服务性的一些信息平台,如搜狐募捐平台、微公益[5]、联劝网、轻松筹、公益宝、易宝公益圈,通过网站形式为社会组织提供筹资信息与机会。基金会开设全透明化网络慈善众筹平台。感恩中国网为社会组织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协助寻找孤儿、助学、慈善义卖等活动。新公益网站除设有新闻、活动等常规栏目,还专设公益项目,社会组织可借由网络平台发布众筹项目或一对一项目,见图4-7。一些信息咨询单位主要设置网站设计、设计创意、活动策划、媒体营销等栏目。可见,信息支持在内容上可有多种方式,如信息查询、信息记录、信息传播、信息交流、信息交易等,内容涉及组织、政策、活动、项目、新闻、观点等,记录以项目活动为主,传播可涉及重要政策与组织推广,交流涉及沙龙、培训、研讨会等,交易包括项目、资金、服务内容、技能、网站等信息的有条件获取等。

图4-7 新公益网站的益项目栏目

信息支持内容与形式的多元化发展,这是值得吸收与借鉴的。然而调查发现,不同类型组织之间相互借鉴模仿相对较多,扎堆提供信息支持现象明显。如扎堆提供组织信息查询服务,关键是不同网站提供信息有所不同,这让查询者无从选择谁才是真的且权威的,结果增加了社会组织的查询成本,影响了行业声誉。再如,部分基金会办网,数量不少但专业性有待提升,不同信息支持型组织重复刊登相同信息现象明显。还如,很多信息支持型组织都想让自己的网站做得非常权威,让自己做的事情得到社会认可,所以选择结合互联网技术,由此吸引很多年轻人加入本领域创业。这本是好事,然而年轻人缺乏资源,好的想法很快会被其他组织吸收借鉴,结果想法很快被滥用泛用,反而不利于整个公益生态圈建设,如多家同时实施的公益捐步。

综之,近几年社会组织发展较快,通过互联网来增加信息传播的方式也越来越多,然而部分盲目且扎堆的借鉴与模仿,让专业组织没能将专业发挥到极致,反而让非专业组织从事专业的事情,这说明本领域正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三)组织业务盲目拓展增加了公益生态圈建设成本

信息支持型组织在为社会组织提供信息时可做到相对精致,如上海社会组织网站在窗口中就很详细地展示了上海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分布,在网站中可以详细知晓上海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数量与地域分布状况。由于网站与Google地图直接达成合作协议,所以通过本站点还可以随时查询你所在地到这些孵化基地的确切路线,方便、省时、省力且全面。

然而,能做到上海社会组织网站如此精细的查询服务,在全国范围内较少。部分社会组织并不是在基础查询服务上下功夫,他们积极拓展业务,增加跨领域合作机会。广州社会组织信息网在信息公开基础上开拓业务办理平台,涉及社会组织培育、登记、扶持、监督、评估等部分。北京恩玖基于互联网SAAS技术的快速建站工具,专为非营利机构定制业务,从在线捐赠到冠名基金,从新闻动态等内容发布到在线求助,从信息披露到活动展示与发布,涵盖内容广泛。北京创策信息咨询致力于向客户提供全方位整合营销服务,从公关创意、活动策划到现场执行,定位已转向信息传播部分,凭借对市场的洞察与把控,为社会组织打造营销服务、会议服务、高端客户服务等平台,在收取一定费用基础上提升组织自我造血能力。另外,益桥将自己定位为开创型的社会创新机构,致力于通过未来公益领袖培养计划把优秀人才和跨领域资源带入中国公益行业,提供包括项目匹配、同伴配对、导师制、培训交流、社群建设、经费支持等服务,以创新性地解决社会问题,激发社会大众对公益的理解与参与;它将学术、商业、传媒等跨领域资源与公益行业相结合,提供学术研究、专业咨询、媒体传播等服务,成为社会创新从想法到实践的孵化器,支持更多人关注公共事务、参与社会创新。

可见信息支持型社会组织中信息提供与能力建设混合出现,大量创新性社会组织融入,展现了公益领域的活力。社会组织虽然属于公益领域,但为了生存也不得不以资源多少作为发展导向。社会创新领域做好后的确可从政府或社会领域争取更多资源,同时也可以通过提供精致服务收取一定的费用,维持组织长效运行。这种趋势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同领域社会组织优胜劣汰,但同时也会增加信息提供难度。市场原则在公平竞争环境下是较好的资源调解机制,但在非公平机制或社会资源垄断严重的情况下,引入市场原则可能对相对缺乏社会资源的社会组织造成双重剥夺,让其还没发展起来就已丧失发展机会。至少在社会组织获取基本信息资源的问题上,社会领域应给予相对优越的环境;信息支持型社会组织应在保证信息提供功能基础上适度拓展业务,否则就是对公益生态圈的破坏。

(四)信息国际化有待进一步加强

信息支持型社会组织近几年发展较快,一方面将互联网技术融合到信息查询与传播等方面,另一方面也多方面开拓社会创新业务。例如,灵析拓展了智慧公益业务,用数据来管理组织全局,实现信息交易化发展。社会创业家杂志发展了社会创新类电子杂志与咨询业务。然而国内各类信息支持型组织如火如荼发展之时,还可以发现一个现象,这些组织很少开展国际合作业务,很少有国际化资源信息被纳入中国,也很少有中国社会组织发展信息流传到外国。除全球资源网和国际互助网等少量组织外,很少有组织开展国际业务。互联网为社会组织信息支持打开了一扇门,若能善用,那将成为国内慈善公益的福音,海外业务拓展与社会组织国际影响力的提升都可为组织存活与发展争取更多资源,这也有利于全球公益圈联盟的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