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报告(2018~2019)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精神扶贫:扶贫攻坚的持久治本之策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扶贫攻坚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目前进行的扶贫攻坚战,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完成这一项艰巨而空前的任务,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持,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离不开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精神扶贫”。

尽管关于“精神扶贫”,至今没有一个各方都比较认可的定义,但顾名思义可以将其理解为“从精神层面进行帮扶,以改善贫困人口的精神状态和意志品质,为物质扶贫、和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的全面进步打好思想观念基础”。贫困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往往还是思想观念问题。一个地方的贫困,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其贫困具有复杂的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背景。其中,“精神贫困”导致的内生动力不足,往往是造成长久深度贫困的主因。“精神贫困”者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思想观念容易形成自身特质,往往表现为“安贫乐道”、“穷自在”或怨天尤人,多数希望通过“等、靠、要”来实现自身脱贫。

“精神扶贫”是物质扶贫的关键和保障。多年的扶贫实践告诉我们:精神扶贫才是扶贫的关键和治本之策。物质贫困只是精神贫困的外在表现,没有内在动力,仅靠外部帮扶,帮扶再多,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物质扶贫容易做到,政策到位、力度加大就能实现,甚至想让贫困者达到什么收入水平,只要党和政府下定决心几乎都能实现。“观念贫困”则不然,它是扶贫攻坚的最大敌人。除年老有病或残疾造成劳动力丧失者外,大多数贫困者的贫困是由于他们安于现状、等着政府来“帮助”,和对学习先进实用技术、改善生活物质与文化生活条件等努力不够造成的。俗语“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就是最好的解释。如果这种“等、靠、要”的思想不破除,生活技能不提高,即使做到了暂时的物质扶贫,也不能长久,还会重新返贫。只有从思想上、生活习惯上、文化素质上做到“釜底抽薪”,彻底改变,阻断贫困思想基因,才能实现高质量的精准扶贫,实现持久脱贫,我们才能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

早在20世纪,就有了“精神扶贫”的说法,并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在一个大的行政区域实施“精神扶贫”工程,最早发端于辽宁省盘锦市。盘锦紧临渤海,地势低洼,河流纵横,农村贫困率高,贫困户普遍生产能力低下、勤劳致富意愿不强,法制观念淡薄,不少还沾染了打架斗殴和吃、喝、偷、赌等恶习,相当多的人甚至蹲过监狱或被劳教过。域内的大洼区(原为大洼县)是张作霖的老家,新中国成立前是个出“胡子”(新中国成立前东北民间对土匪的称呼)的地方。改变一个几百年来一直贫困的地方比较难,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这些地方的社会氛围、民众观念、生活方式等,都限制着他们脱贫致富。

1995年开始,盘锦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在当地农村广泛实施了以“增智开愚、劝勤改懒、祛邪改正、送技扶能”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扶贫”工程。随着工程的实施,许多贫困农民移风易俗,法制意识、市场意识和科技意识大为增强,他们积极学习新技术、新本领,通过在稻田里套养河蟹等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这种“精神扶贫”,起到了消除愚昧、更新观念、铲除穷根、摆脱贫困的作用。许多人掌握了致富技能,实现了脱贫致富。当地农民评价“给钱给物不如给技术,帮钱帮物不如帮精神支柱”,可谓中肯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攻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2],“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3],“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脱贫致富不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脑袋”[4]。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进行脱贫攻坚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加深了我们对扶贫攻坚和精神扶贫的认识。如今“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正逐渐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扶贫干部的共识,各地的探索实践也越来越丰富。

全国各地精准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越来越要求扶贫攻坚必须标本兼治,彻底除掉“精神贫困”的障碍。不仅要加大物质投入,还要高度重视精神扶贫,激发广大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为集中连片的深度贫困地区注入反贫困的精神动力,夯实防止脱贫后大面积返贫的思想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