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通与互鉴:池田大作文明对话思想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池田文明对话思想的发展脉络

20世纪60年代末到21世纪最初的十年,池田大作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家的政治领袖、众多领域的代表人士、文化名人对话,其对话实践坚持开展了40余年。直至2010年前后,鉴于个人高龄等自身状况,池田大作不再公开面对公众传媒,但仍以笔谈等形式继续着对话活动。池田大作与具有文明、宗教等异文化背景的众多代表与精英人士留下了大量的对谈记录,这些对话以对谈集的形式先后出版。可以说,这些对谈资料不仅是池田大作个人思想的发展记录,也可以说是难得的全球名人智慧集锦。

池田大作立足东方佛学立场,从大乘佛教与日本特色的日莲佛教理念相结合的角度,在对话实践中不断挖掘、丰富、激扬与发展自身对话理论。就其整体发展脉络而言,20世纪60年代末,池田大作在与欧盟之父库德诺夫·卡雷尔基开始对谈之时起,其对话思想就已经萌芽,而与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对谈,促使池田大作真正走上了与世界名人对谈的文明对话之路。其文明对话思想大致经历了对话思想的提出、对话行动的拓展、对话理论的深化、对话模式的形成四个阶段,但每个阶段不是承继性的发展模式,而是伴生性的发展轨迹,即对话思想蕴于对话行动之中,对话实践促进了对话思想的深化与成熟。

本章主要以已出版的对谈集为文本依据,对池田大作对话思想发展的轨迹进行爬梳,力求探明池田对话思想的特点,探讨其对话实践对于对话思想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因为对谈集的出版受到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出版时间相对对谈时间而言具有滞后性,并且通常每一本对谈集的内容都是与对谈对象多次见面、长时间对谈的累积谈话记录,集从初见、初识对谈对象到最终对谈集出版,经常跨越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所以单纯以对谈集的出版年限对池田大作对话思想发展的年代进行划分恐有失公允。故笔者在以年代为序梳理池田大作对话思想发展轨迹的过程中,以各个时期的对谈集材料为文本依据,采取了适当从前折中的方式,如将1990年出版的池田大作对谈集中关于“对话”问题的看法归于80年代的思想领域。由于一个人的思想发展轨迹理应是承前启后的渐进式发展模式,并且应该与人物自身境遇和所处团体、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所以笔者在撰文过程中,采取了将历史背景、个人经历与池田对话关注的现实问题、个人思想特点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将池田大作的对话思想发展过程大体分为以下四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