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英语课程建构:应用语言学视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习近平主席于2014年9月9日教师节前夕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在与师生代表座谈时,习主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国教育硕士教育旨在培养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学及管理的高层次人才,意义极其重大。北京师范大学从1997年开始招收第一批教育硕士,2006年起采用暑期集中授课的方式培养在职教育硕士。笔者有幸从2006年开始承担教育硕士英语课程的教学,十年间切身体会到教育硕士学生年龄越来越小,英语基础越来越好,学时越来越少的现状。这些客观情况对课程建设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笔者所在的教育硕士教学团队审时度势、锐意进取,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上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团队先后出版了两本教程:《专业硕士英语教程》(王焱华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和《教育硕士英语教程》(杨凤珍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而今,本教学团队将最近一次课程建构探索集结成册,向读者介绍成果的同时也希望得到同仁的批评,以期进一步探索教育硕士英语教学模式。

教育技术正在深刻地影响教学。基于此认识,本团队在学校研究生院的支持下,中外教联手合作录制了微课视频,并建构了教育硕士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Blended Learning,详见图0.1)。在混合教学过程中我们试图做到以下特色:(1)线上与线下混合,即课前线上完成的作业在面授中得以反馈;(2)学习目标分层推进,即课前作业难度低于课堂面授内容,面授内容是课前自学内容的提升,并保证课前课中所有内容均为学习目标的分解,实现整合式学习;(3)理论–实践–理论螺旋式上升,例如学生先了解概要写作要求,实际撰写概要写作,讨论修改后重新审视概要写作要求,达到更深刻的认识;(4)线上线下均强调互动,即在线有讨论区可以发表学习看法,课堂有小组活动和小组展示,学生之间频繁互动。

通过学生的学习反思,我们团队惊喜地发现:学生肯定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认为微课新颖别致、短小精悍、制作精良,面授课程与微课呼应,小组活动卓有成效,对微课内容进行答疑解惑,体现了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学生对团队教学的肯定是我们下一步深化改革的动力源泉。

本书的读者对象为教育硕士英语课程开发者、教育硕士英语课程教师以及对教育硕士英语课程感兴趣的人士。本书还适用于学习《教育硕士英语教程》的学生,书中的内容不仅能够让他们更加明确各个教学环节的意图,而且能开拓他们的研究视角,并有助于学生将本书所提倡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自己的教学环境中。

本书为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校级项目“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暑期授课中的运用研究与实践”的部分成果。笔者感谢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的蔡纹老师、廖英老师、董瑾老师为本书的编写所做出的贡献。感谢北京师范大学外教Sara Rock、Peter MacDonnell和DeVante Allen在课程微视频录制上所提供的帮助。感谢郭乙瑶副院长为项目做出的贡献,并在百忙中为本书拨冗撰序。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外语分社为本书出版提供的热忱支持。

虽然团队成员均在学术道路上积极拼搏,也非常认真地对待书中的每个研究,但是研究基础还不够扎实,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林敦来

2017年4月8日于北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