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人群现场心理危机干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心理刺激源

如何快速了解和评估个体心理危机的严重程度?第一个参考标准就是引起心理危机反应的来源——心理刺激源。

一、心理刺激源的内涵

传统的心理学理论多使用应激源一词,用以描述引起个体身心紧张状态的外部威胁。应激源一词被广泛使用,既包括个体在生活、工作以及社会中碰到的常见问题(职场压力、夫妻争吵、收入压力、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也包括某些突发事件(失去亲人、遭遇社会事件和重大灾难等)。

相对而言,在危机场景下,由于危机事件的突发性、复杂性,被干预者即便在同一应激源下也会表现出迥然不同的身心反应。比如,同样参与汶川地震的一线救援,医务人员和官兵就会产生不一样的心理反应。由此可见,单用应激源这个物理概念无法精准地描述个体的受影响程度,所以我们使用心理刺激源这一概念。心理刺激源重点强调在突发危机状况下,个体主观感受到的刺激源。

二、心理刺激源的分类与特点

不同的心理刺激源,往往导致被干预者的身心反应有巨大差异。因此,在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需要明确心理刺激源是什么,从而初步评估这个心理刺激源可能导致的身心反应及其强烈程度。这一评估工作有利于后期的干预过程,为我们选择具体的干预方法提供参考。

按照人体接受刺激的感官通道,可以将心理刺激源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刺激源。大多数个体大脑接收和加工信息的主要形式是视觉,所以,在危机干预中最常碰到的心理刺激源是视觉刺激源,比如公安民警在执行任务时目睹各种车祸、命案现场后,救援官兵执行救援任务时目睹各种惨烈的灾难现场后,危机现场的群众或者通过网络观看到某些恐怖视频的个体在目击事件后,都可能会产成一定的心理危机反应。

听觉刺激源常常包括爆炸的声音、被害者惨叫的声音等。比如距离跳楼自杀现场较远的目击者,虽然没有看清楚现场的状况,但是自杀者跳下时喊叫以及重重落地时的声响,都会给目击者造成一定的影响。

嗅觉刺激源往往与危机事件现场有密切联系,比如腐烂尸体的气味、燃烧的气味等。比如某执勤民警在巡逻过程中发现自己辖区内的一对夫妻喝农药自杀,处理完这个案子两周的时间里,民警总是感觉周围有农药的气味,特别是回到家里后会更加严重,所以不断用手抠鼻子、拔鼻毛,但是农药味始终无法消除。在这个案例当中,现场虽然惨烈,但是该民警之前办案经验丰富,已经对这类视觉刺激源脱敏,最大的心理刺激源反而是弥漫在事发现场强烈的农药气味。

触觉刺激源往往产生自被干预者触碰到某些令人恐惧、厌恶、恶心的物体,比如某位年轻的武警战士在执行灾后救援任务时,不小心接触到了死者的残肢,当天救援结束后一直寝食难安,总是觉得自己的手指有异样的感觉,害怕自己的身体出现什么问题。

由此可见,不同的人在同样的事件当中有可能遭遇不同的心理刺激源。目前在我们干预的过程当中遇到的绝大多数案例受视觉心理刺激源的影响,偶尔会碰到受听觉、嗅觉和触觉心理刺激源影响的情况。作为干预者,不管个体主观报告的是哪种感官通道的心理刺激源,都需要引导被干预者找到引发反应的画面,针对画面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