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回味悠长
周六的早晨,军哥的闹铃响了,门老哥起床出门去上厕所,其他窑洞里的小伙伴也都陆陆续续起床刷牙洗涮。
彭晓北也不知道自己昨晚是几点才睡着的,是睡着了还是没睡着,是做梦了还是没做梦,是杀敌了还是没杀敌。总之睡的很难受,醒的也很突然。
窑洞外面雨已经停了,窑洞里面电还没有来。
在剪子弯乡,云是跟着风走的,电是跟着雨走的,一般情况下乡里只要一下雨就会停电,雨停了电就能来。当然要是雨一直下,通常到了第三天电也能来。
早上9点01分的时候,乡政府的工作群里发来消息,乡党高官董志杰和乡长范志花要去县里参加会议,原定于今天上午九点半的会议暂时定到下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大家继续坚守岗位。
“哎嘛,太好了,让我再睡会。”彭晓北一头撞向枕头。
接到会议取消的通知,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要不咱们一会去县城洗个澡,吃个火锅吧。”马天笑对刚刚躺进被窝的彭晓北说。
“好,你再让我睡会,睡起来咱们就走。”
“行,我去叫上丽菲和芳华姐。你一会起来咱么走。”马天笑说着走了出去。
彭晓北、马天笑和米丽菲这周末本来是计划不回宝西,赶在离任之前去县里的李寨古堡转一圈。来梅木县工作快两年了,可这个当地著名的国家5A级景区他们一次都还没有去过。本来想着以后可能没机会再专门来了,大家都克服了克服困难,凑了凑时间,排了排档期,现在这个计划也泡汤了,下一次再能约起也不知道到猴年马月了。
生活中,人们的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甚至很多时候变化自己都赶不上自己。
“一会儿咱们去县城洗个澡,吃个火锅吧。”马天笑敲门进到女生那间窑洞和米丽菲、田芳华说洗澡的的事。
“不好吧,不是说有暗访组么,咱么这个时候去县城洗澡万一撞枪口上多不划算。”芳华姐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去县城洗个澡、吃个饭又没事,有正当理由就行,又不是回宝西,吃完饭咱们就回来了还。”马天笑说。
“行啊,我没意见,走吧芳华姐,没事的。”米丽菲快人快语,不愧是大家公认的女中好汉。
“好吧,什么时候走?”田芳华说。
“彭晓北睡个回笼觉,睡起来咱就走。”马天笑说
“还睡什么睡。我去叫他起床。”米丽菲起身就要出门。
“别啊,我刚看彭晓北眼睛还是肿的,估计昨晚没睡好,你让他再睡一会吧。”
“行吧。”米丽菲本来是准备要冲过去掀彭晓北被子的。
大家在一起朝夕相处了一年半,很多小节早就不拘了。
乡里条件差,彭晓北他们刚来的时候,乡政府的大院里也只有一排老旧的土窑洞,一眼看过去寒酸的连一些城边富裕村的村委会都不如。后来彭晓北他们来了半年多,乡政府才申请下资金加盖了2层办公楼还整修了所有的办公室,最重要的是乡政府还专门修出了一间公共浴室,结束了大家之前每次洗澡只能往县城跑的尴尬历史。
浴室是修好了,但浴室的那台大太阳牌太阳能热水器没用了几次就开始出现故障。彭晓北他们经常脱光了才发现水温对不上体温,花洒喷出来的水不是纯凉就是纯开。有那么几次彭晓北人品爆发,他轻柔的、来回的拨动了十几次水温控制阀之后,水温就稳定在了正常的范围内。可是在大多数出故障的情况下,他就没那么幸运了,那时候的水温就与控制阀无关了,那时候的水温是自由的,是奔放的,是狂野的,是挣脱了一切的束缚完全自我的。
是穿上衣服回还是在盆里兑上水拿毛巾凑合着擦洗,在当时、在现场都是一道很严肃的选择题。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热水器的开关始终都还是好的,一次也没有坏过,水温不对,至少可以关了它。
彭晓北有时候想,安逸的环境的确很容易让人产生惰性,产生倦怠,反倒是有时洗洗凉水澡,有时洗洗开水澡,更能激发大家对生活的原始的热情,没人会觉得那是一种艰难困苦,反而都会觉得这是一种难得的人生体验。在这种体验下人性最原始最淳朴的快乐被激发了出来,这种快乐让人觉得畅快淋漓,通透无比。
再回想彭晓北他们刚到学校的时候,二楼那一排用来当作宿舍的土窑洞也并不比乡政府的强。窑洞里是砖土地,一人一张铁架木板单人床,一套被褥,一人一把椅子,一张桌子,就再没有其他生活办公用品了。
现在窑洞里的简易会议桌,简易布衣柜,壶碗瓢盆都是后来慢慢装备的。大家还在窑洞外的墙角修了预制板的简易厕所,不然每次大小便都要下到楼下操场边上的公用厕所,那全程1公里的“冤枉路”大家无奈的走了两个多月。
之后彭晓北他们还慢慢配齐了厨房设施,集体开灶。刚开始下来工作的时候正好赶到检查密集期,工作比较紧,大家就先在乡政府连吃了十几天土豆白菜面。后来村里的各项工作步入了正规,大家就开始自己生火做饭。再后来县里的工作制度越定越严,越抓越紧,彭晓北他们还是坚持自己做饭洗碗。
工作是工作,做饭洗碗是生活。
刚来的时候省里的下派文件上写着全年工作时间不能少于工作日的三分之二,后来市政府又出文件要求在村里必须待够五天四夜,再后来县里又出了新政策,说是要执行六天五夜工作制,平时要手机定位打卡(彭晓北在村里没有信号根本就没办法打卡,后来他找到乡政府新调来的监管人员才把范围调到了学校,这才完成了每天打卡的任务)。平时彭晓北他们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工作日不在村里就在乡政府,不在乡政府就在学校,三点一线正好组成个三角形,牢固的很。而家里的大事小情就一概顾不上管,帮不上忙了。也不说帮忙了,就连自己个体的事情很多都是一拖再拖,一消再消,没时间休假,没时间体检,没时间花钱。
工作群里大家经常互相调侃,说是父母健在的邻居们还以为是白发人已经送了黑发人;夫妻关系存续的邻居们还以为是已经离了婚或丧了偶;家里有小孩的邻居们还以为是家里滴血认亲发现了孩子不是亲生的。
虽然对不起家里,但大家绝对对得起战友。
在剪子弯乡,工作生活条件虽然差了点,但大家都能自得其乐,这柴米油盐、粗茶淡饭的乡村生活被大家过的津津有味。也正是因为这种工作经验,因为这种生活体验,正是因为大家在这片土地上挥汗如雨,在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在这片土地上砥砺前行,才使得大家对这里有了一种不一样的情感,有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有了一种心心念念的关注,有了一种根植于心的牵挂。
人生不一定都能够痛快的大闹一场然后挥手而去,但至少可以多经历一些然后留下不灭的回忆,而回忆不也正是唯一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