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比较文学的本体论与方法论

1什么是比较文学本体论?为什么要建立比较文学本体论?

答:(1)比较文学本体论的定义

比较文学本体论是借用本体与本体论这两个概念,使其转型到比较文学基本原理的建构中,来设问与回答“比较文学的本体是什么”,以此成立比较文学本体论,即设问与回答比较文学研究作为一门学科的成立它所安身立命的基点是什么,对比较文学研究的基点——本源做终极意义上本体论追问。

(2)建立比较文学本体论的原因

必要性

多年来,比较文学界对“比较文学”这个概念的理解与定义总是处在模糊的设问与无边的回答中,关键问题就是没有统一于一个恰切的视点在根本的意义上来界定比较文学这个学科概念。

意义

比较文学本体论的成立是立足于本体论上对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比较文学进行设问,设问“比较文学的本体是什么”,是把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术研究的学科来理解的,即比较文学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它所成立的基点是什么?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展开研究时它所安身立命的基点是什么?这个问题就是在本体论的层面上展开设问与回答的。

2比较文学的本体是什么?

答:比较文学研究的基点——本体就是比较视域,比较视域就是比较文学的本体。比较视域是比较文学在学科成立上安身立命的本体,是比较文学研究主体在两种文学关系之间或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关系之间的内在透视,这种透视是跨越两种及两种以上民族文化知识的内在汇通,也是跨越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内在汇通。

3什么是比较视域?怎样理解“视域”的内涵?

答:(1)比较视域的定义

比较视域是比较文学在学科成立上安身立命的本体,是比较文学研究主体在两种文学关系之间或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关系之间的内在透视,这种透视是跨越两种及两种以上民族文化知识的内在汇通,也是跨越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内在汇通。

因此“四个跨越”必然成为比较视域的基本内涵,而跨民族与跨学科是比较视域中的两个最基本要素,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由于比较视域的展开,使“三种关系”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客体。

(2)“视域”的内涵

在英语语境下,“perspective”这个概念是在“透视法”、“透视图”、“远景”、“视野”、“视角”、“观点”、“看法”、“观察”、“展望”、“眼力”等这样一个内在的逻辑意义链上使其意义出场的。

把“perspective”翻译为“视域”,对学习比较文学原理的学生和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学者来说,必须要能够从汉语书写的“视域”这个术语中,提取英语“perspective”所含有的关键意义——“透视”及从“透视”引申出的意义链。

实际上,当比较文学研究者对两种民族文学或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跨越研究时,就是以自己的学术思考对双方进行内在的透视,以寻找两者之间的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与学科交叉关系,所以“视域”已经超越了它在日常用语中的一般意义,在比较文学这里是指一种多元观察的、多视点透视的研究视野,我们把它总称为“视域”。

4怎样理解“比”的两种基本意义?

答:在古汉语中,“比”有两种基本意义涉及比较文学原理的建构:

(1)“比”在“密”的原初意义上引申为“亲近”、“亲合”、“和协”、“齐同”、“并列”与“相连接”,这样一条意义链正契合比较视域对两种民族文学关系或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关系进行透视所获取的内在意义。

(2)“比”在古汉语中的第二种基本意义就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比较”。人们在这个层面上对“比”与“比较”的理解、使用在日常生活中是最为普泛的,一些初涉比较文学的学者往往从这一字面上提取意义,去理解比较文学,最终导致对比较文学产生望文生义的误解,认为比较文学就是把两种文学现象拿过来进行对比。

5怎样理解“比较”与“视域”的同义互训?

答:“比较”这个术语在比较文学的学科场域中有其专业意义,不应该仅从日常用语的角度对其进行望文生义的误读。

(1)“比较”在第一种基本意义上所引申出的意义链契合于“视域”的内在透视

“视域”是比较文学研究主体对两种文学关系或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关系的一种内在透视,这种透视的性质本身就是一种汇通性比较,因此在比较文学的专业语境下“比较”与“视域”在同义互训的基础上整合为“比较视域”,从而构成比较文学研究安身立命的基点——本体。

(2)视域”就是比较文学安身立命的本体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教授赛义德在《帝国与现世阐释的结合》(“Connecting Empire to Secular Interpretation”)一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强调比较文学就在于获取一种超越自己民族的视域——“perspective”:比较文学的构成及其初衷是为了获取一种超越自己民族的视域(perspective),把眼光投向整体而非本民族文化、文学和历史抱残守缺地提供的那一点点东西。从赛义德的论述中看出,“视域”就是比较文学安身立命的本体。

6为什么说比较视域作为本体是一位成功的比较文学研究者必备的学养?

答:之所以说比较视域作为本体是一位成功的比较文学研究者必备的学养,原因在于:

(1)比较文学研究在学术视域上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但比较文学界不认为开放性是比较文学这一学科的惟一特征,其实开放性也逐渐成为当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等其他学科所拥有的一般特征了,所以超越一定的学理限度一味地强调比较文学的开放性,这必然导致比较文学的研究以及对比较文学的理解会成为没有边际的、涣散的学科。因此划出一个相对明确的学科意识与学科界限是非常重要的。

(2)研究的主体以“四个跨越”为比较视域的内涵把“三种关系”作为研究客体

民族文学和国别文学作为学科的成立在于客体定位,而比较文学作为学科的成立在于主体定位,在比较文学的研究中,研究主体以“四个跨越”为比较视域的内涵把“三种关系”作为研究客体。“三种关系”之所以可以成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客体,这完全取决于研究主体的比较视域。所以,不同于民族文学研究和国别文学研究的是,比较文学研究在学科成立的意义上非常强调主体性,这种主体性即是比较文学研究主体的比较视域。

(3)“比较”在第一种基本意义上所引申出的意义链契合于“视域”的内在透视

“视域”是比较文学研究主体对两种文学关系或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关系的一种内在透视,这种透视的性质本身就是一种汇通性比较,因此在比较文学的专业语境下“比较”与“视域”在同义互训的基础上整合为“比较视域”,从而构成比较文学研究安身立命的基点——本体。

因此,比较视域作为本体是一位成功的比较文学研究者必备的素养。

7怎样理解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

答: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具体理解如下:

(1)这个问题是东西方学术界共同存在的现象

由于一些学者从日常用语的视角误读“比较”,没有对比较文学的学理获取正确的把握,又缺憾比较文学研究展开的本体视域——比较视域,所以比较文学界面临的最大困惑就是把“比较文学”误读为“文学比较”的问题。

(2)1951年,法国学者伽列在基亚所著《比较文学》一书的初版序言中声明

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问题并不在于将高乃依与拉辛、伏尔泰与卢梭等人的旧辞藻之间的平行现象简单地搬到外国文学的领域中去。我们不大喜欢不厌其烦地探讨丁尼生与缪塞、狄更斯与都德等等之间有什么相似与相异之处。

(3)陈寅恪是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学贯古今、学贯中西的大师性学者,他的《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一文也早在汉语语境下就这种“文学比较”的穿凿附会现象提出过自己的真知灼见。

(4)“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

这是比较文学课程在高等院校进行教学时必须被重点强调的。并且把“比较文学”误读为“文学比较”的问题,不仅在高校比较文学教学中存在,在东西方学术界的研究中也同样存在。在东西方学术界的研究中,伽列反对以高乃依比拉辛,拒绝以伏尔泰比卢梭;陈寅恪拒绝以荷马比屈原,反对以孔子比歌德,这不是没有道理。比较文学从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陆崛起以来,多次遭到学术界的质疑,关键问题就在这里。

8怎样理解比较文学不在于“比较”而在于“汇通”?

答:比较文学不在于“比较”,而在于“汇通”,这主要是指:

(1)比较文学的判定标志是研究主体是否把比较视域作为研究展开的本体

一位地道的、职业的比较文学研究者在于把自己的研究工作在本体论上定位于比较视域,对两种民族文学或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体系化的内在汇通。所以判断一篇文章、一部著作是否在学科上属于比较文学,不在于这篇文章、这部著作是否在命题及内容中使用了“比较”两字,而在于判定研究主体是否把比较视域作为研究展开的本体,是否对他所研究的两种民族文学或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了体系化的、内在性的汇通。

例如,吴宓的《(红楼梦)新谈》、李健吾的《咀华二集》、伍蠡甫的《谈艺录》、朱光潜的《诗论》、钱钟书的《通感》、杨周翰的《攻玉集》等,人们无法直接从这些文章和著作的命题上提取“比较”两字,但这些文章、著作都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典范文本。

(2)对一位比较文学研究者身份的判定,关键在于他(她)所撰写的文章与著作有没有把学贯中西、学贯古今的比较视域作为研究工作展开的本体,有没有学贯中西、学贯古今的深厚学术功力把两种民族文学或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体系化的、内在性的汇通。

9怎样理解文学比较“X加Y”的硬性类比较模式。

答:对托尔斯泰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与曹禺戏剧《雷雨》中的繁漪这两个女性形象进行表面上同异的硬性比较。这是一种典型的文学比较在“X加Y”的模式中寻找双方表面的同异点,安娜是“X”,繁漪是“Y”。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X加Y”的硬性类比较模式的理由

因为安娜与繁漪同是女性,她们俩各自都有一个富庶且有着相当社会地位的家庭,但她们又都有一个给她们支撑脸面但又极度缺憾爱情的丈夫;她们都有冲破这个家庭追寻爱情自由的欲望,并且她们都大胆地冲出了家庭的阴影找到了自己的情人,但最终又都被自己所钟爱的情人抛弃。如上所言,法国学派追寻的事实材料关系在这里也无法成立,因为至今为止,也没有任何实证材料在迹象上说明曹禺在塑造繁漪这个人物形象时直接受托尔斯泰笔下安娜的影响。

(2)文学比较可以人物之间及其背景的差异性

文学比较不仅可以罗列两种民族文学作品之间表面上的类似性,还可以从表面上罗列安娜与繁漪这两个女性人物之间及其背景的差异性。安娜的丈夫卡列宁是一位上层社会的官僚,繁漪的丈夫周朴园是一位封建色彩浓厚的资本家;卡列宁的冷漠是伪善的冷漠,周朴园的冷漠是残酷的冷漠;安娜要冲出的是一个贵族家庭,繁漪要冲出的是一个封建专制家庭;安娜是具有个性解放色彩的资产阶级贵族女性,繁漪是具有个性解放色彩的封建阶级富家女性;安娜的形象美丽,她总是以一种迷人心魄的眼光凝视着第三者,繁漪的形象苦涩,她总是以一种病态般的忧郁伺机叩问第三者的心灵。甚至,还可以把两位第三者渥伦斯基与周萍进行表面上同异性的罗列等等。

(3)这里关于安娜与繁漪的文学比较,从表面上看不仅跨越了民族——中国文学与俄罗斯文学,并且也跨越了学科——小说与戏剧,但由于这种文学比较没有把比较视域作为研究展开的本体,仅是对两种文学现象进行表面上同异的罗列,所以这样的“比较”缺少内在的汇通与整合,只能够被定义为两种不同文学现象之间表面类同的“比附”。

10怎样理解一个本体、两个学贯、三个关系、四个跨越、汇通性、体系化?

答:(1)“一个本体”:比较视域

比较视域是比较文学研究主体拥有的一种重要的学术能力和学术眼光,它是由研究主体多年对东西方文化营养的刻苦汲取及在自身知识结构中的厚重积累而形成。

(2)“两个学贯”

比较视域内质的最高层面用八个字来概述,就是“学贯中西”与“学贯古今”。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王国维、胡适、鲁迅、辜鸿铭、陈寅恪、吴宓、朱光潜、钱钟书、季羡林等,他们之所以能够被称为比较文学研究大师,无不是在“两个学贯”上成就自己的学术眼光,所以比较视域也是比较文学研究者的学养所在。

(3)“三个关系”: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与学科交叉关系

虽然“三个关系”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客体,但“三个关系”是依凭于研究主体的比较视域而成立的,所以从根本的意义上来看,“三个关系”还是属于比较视域的内质,是比较视域内在的“三个关系”在研究过程中外化出来,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客体,如果没有比较视域或研究视域中本身就缺憾内在的“三个关系”,作为研究客体的“三个关系”还是无法成立。

(4)“四个跨越”: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

“四个跨越”也是比较视域的重要内质之一,如果一位文学研究者在其学术视域的内部没有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或跨学科,那么“三个关系”也无法作为客体成立,这样的文学研究还是一元视角的民族文学研究或国别文学研究。

(5)“汇通性”与“体系化”

“两个学贯”、“三个关系”、“四个跨越”不是流于表面的,而是东西方文化与学术知识积淀于主体知识结构中的内在汇通性与体系化,这种内在的汇通性与体系化既是比较视域的内质,又推动着比较视域的形成。

比较文学研究者对两个民族文学之间关系的汇通性研究,虽然最终体现在研究成果的文本上,但首先是在主体自身知识结构内部完成的。汇通性的背后就是体系化。

11怎样理解比较文学的汇通性在于体系化?

答:(1)“两个学贯”、“三个关系”、“四个跨越”不是流于表面的,而是东西方文化与学术知识积淀于主体知识结构中的内在汇通性与体系化,这种内在的汇通性与体系化既是比较视域的内质,又推动着比较视域的形成。

(2)比较文学研究者对两个民族文学之间关系的汇通性研究,虽然最终体现在研究成果的文本上,但首先是在主体自身知识结构内部完成的。

(3)从阐释学的理论上讲,研究主体要获取一种纯正的比较视域,必须对纳入自身知识结构的东西方文化及学术知识进行咀嚼、消化,在咀嚼、消化中对其重组使其体系化,这种咀嚼、消化也是东西方文化及学术知识在主体知识结构中进行对话、阐释与互动的过程,最后的重组即意味着汇通与体系化的可能。比较视域的内在汇通性与体系化也决定比较文学不是在表面上寻找相似的文学比较。

(4)汇通是比较视域的重要品质,那些比较文学研究大师们正是拥有东西方学养汇通的比较视域,在比较文学的研究中他们可能做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比附、类比与人为拼凑的痕迹在这里荡然无存。汇通性的背后就是体系化。

12怎样理解可比性原则及其相对性?

答:(1)可比性原则

衡量比较文学研究的可比性,应该以研究主体的比较视域为本体,把比较文学研究作为一个将要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整体过程带入进去给予判断,所谓整体过程包括比较文学研究主体、知识背景与研究成果。

要衡量研究主体是否拥有比较视域,是否可能把比较视域作为研究展开的本体,如果研究主体缺乏比较视域或没有把比较视域带入,就不可能形成比较文学研究。这是“一个本体”原则。

研究主体围绕着他所选定的比较文学研究命题,是否尽可能地拥有相关的古今中外学术知识的积累,命题选择正确,如果缺少相关东西方学术知识的积累,这个命题也不可能做好。这是“两个学贯”原则。

研究主体能否在自己的知识结构内部把握事实材料关系、美学价值关系与学科交叉关系,而不是把“三个关系”流于表面的比附与拼凑。这是“三个关系”原则。

主体的研究视域能否在自己的知识结构内部完成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也不是把“四个跨越”流于表面的类比与拼凑。这是“四个跨越”原则。

研究主体能否在自身的研究视域中把围绕命题所积累的东西方知识进行咀嚼、消化、汇通与重组。这是“汇通性”原则。

在研究主体比较视域中汇通的东西方知识形成研究文本后,能否在学术思想上相对体系化,从而建构自己的一个自恰的新的学术观点。这是“体系化”原则。

(2)可比性原则的相对性的表现

可比性原则是从那些优秀的比较文学研究者的学术视域、知识结构及研究成果中总结出来的,对于初涉比较文学研究者和普通比较文学研究者来说,不可能要求他们的学术视域、知识结构与研究成果完全满足可比性原则的六个方面。但可比性原给他们提供了区别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之是非的相关学理,也为他们的比较文学学习与研究设定了努力奋进的标准。

由于比较文学是一门具有国际性的主流学科,因此对不同民族语境下和不同学术文化背景下推出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可比性原则也表现出衡量标准的相对性。

13为什么说比较文学是本体论而不是方法论?

答:人文学科研究有四大论,即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与方法论。比较作为一种学术视域是研究主体对两个民族文学关系或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关系的一种内在的汇通性透视,是比较文学在学科成立上安身立命的本体,这就决定比较文学属于本体论而不是方法论。

(1)说比较文学的“比较”不属于方法论,主要是为了回避把比较文学在日常用语上误读为一种表面类比的方法。

(2)在理论上明确“比较”在比较文学研究中不是纯粹的方法。这样不仅有助于初涉比较文学研究者对比较文学进行正确的理解,也有助于对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进行学理上的区别。

(3)认同比较文学属于本体论,不是说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没有方法论,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方法论从属于本体论。

(4)对于比较文学来说,比较视域是比较文学在学科上安身立命的本体,所以对比较文学来说,比较视域属于本体论而不属于方法论。

14怎样理解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把比较文学的“比较”理解为方法论的错误?

答: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把比较文学的“比较”理解为方法论错误的正确理解:

(1)在理论上明确“比较”在比较文学研究中不是纯粹的方法,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不仅有助于初涉比较文学研究者对比较文学进行正确的理解,也有助于对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进行学理上的区别。

(2)意大利著名美学家克罗齐曾经就把“比较”错误地理解为比较文学的方法论,以至这样一位拥有国际名望的学者对比较文学产生了错误的理解:“比较方法不过是一种研究的方法,无助于划定一种研究领域的界限。对一切研究领域来说,比较方法是普通的,但其本身并不表示什么意义。……这种方法的使用十分普遍,无论对一般意义上的文学或对文学研究中任何一种可能的研究程序,这种方法并没有它的独到、特别之处。……看不出有什么可能把比较文学变成一个专业。”

(3)克罗齐及文学比较者的失误在于把比较认同为一种纯粹外在的类比方法,以至于忽视了把比较认同为主体的一种研究视域,进而忽视了把比较视域认同为比较文学在学科上安身立命的本体。

15怎样理解“文类学”、“主题学”、“形象学”与“类型学”等是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论,并且怎样理解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方法论从属本体论?

答:(1)认同比较文学属于本体论,不是说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没有方法论

例如“文类学与形式”、“主题学与流变”、“形象学与他者”及“类型学与通律”等都是比较文学在研究中所采用的不同方法。但是这些不同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必须是立足于比较文学的本体——比较视域上展开的,因此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方法论从属于本体论。

(2)比较视域被许多从事民族文学研究或国别文学研究的学者带入他们的研究中

在他们的研究中,比较视域不是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在学科上安身立命的本体,仅是他们进行文学研究的方法之一,所以在这里比较视域是方法论而不是本体论。但对于比较文学来说,比较视域是比较文学在学科上安身立命的本体,所以对比较文学来说,比较视域属于本体论而不属于方法论。

因此,在特定的学术语境下,可以扩而展之地给出具有引申意义链的四种意义相同的表述:比较视域属于本体论而不属于方法论,比较文学的比较属于本体论而不属于方法论,比较文学属于本体论而不属于方法论,比较文学是本体论而不是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