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商周至隋唐时期的黑龙江
1商周时期
(1)商周时期三大族系
商周时期黑龙江地区的古代先民由西向东,形成了东胡、秽貊、肃慎三大族系,并分别由原始社会末期向文明时代过渡。
(2)具体介绍
①肃慎族
a.肃慎族是见于文献记载的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居民。他们以牡丹江中游一带为活动中心,居住在黑龙江东部。
b.据文献记载:肃慎曾入朝帝舜,贡献弓矢;夏禹、商汤时,肃慎亦前往朝觐。西周武王时,曾多次向中原王朝贡献“矢石弩”“隼”(鹰)“麝”(鹿)等。周王朝把肃慎族居住的地区看作是自己北方的领土。
②东胡族
a.东胡族人称为土方,是居住在东、北、西部地区的古老民族,早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在北方边境一带。他们以狩猎和游牧为业。
b.春秋时期东胡族与山戎人一起发展到燕国的北方一带,战国时期东胡族形成了强大的部落联盟。秦汉之际东胡势力日益强大。在东胡墓葬中,出土了曲刃青铜短剑及青铜牌饰。现已发现的一些东胡遗址中还出现了农业生产的痕迹。
c.东胡族遗民的一部分折回大兴安岭山区,形成了后来的鲜卑族的前身。
③秽貊族
a.秽貊是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其活动地域在肃慎与东胡之间,相当于今东北的中部和南部地区,其中的北支到了小兴安岭以南的松嫩平原一带。
b.最初秽貊以渔猎为业,后逐渐出现了农业活动和畜牧业生产,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十分密切,内服于周室。
2秦汉时期
(1)夫余人
①夫余政权的建立
属于秽貊族系的夫余人在黑龙江地区建立了第一个国家政权。夫余地处松嫩大平原,他们种植五谷,农牧业相当发达。
②夫余政权的特色
a.这一时期的夫余,王是国内的最高统治者,其下设官僚和军事机构,官长均由贵族担任。
b.被统治者是处于社会最低层的平民和奴隶,夫余还制定了维护奴隶制的刑法。夫余在文化、习俗等方面深受中原影响。
③夫余政权与汉王朝
两汉时期,夫余臣属于汉王朝,归玄菟郡管辖,东汉时期,夫余依然遣使奉贡,西晋时夫余仍频频入贡,受东夷校尉的节制和保护。
④夫余政权的灭亡
公元285年,夫余被鲜卑族击破。在西晋的支持下,夫余次年复国,于公元494年归降高句丽,夫余至此亡国。
(2)挹娄人
①挹娄人的生产生活
两汉时期活动在黑龙江东部地区的挹娄人,是肃慎族的后裔,它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中,过着穴居生活。当时挹娄人不仅从事渔猎,而且从事农耕。
②挹娄人的社会制度
a.父系家长制已经确立,个体家庭成为社会的最基本的细胞;
b.产生了贫富之间的分化;
c.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公社组织逐渐被破坏,出现了“邑落”,“其邑落各有大人”,大人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
3魏晋南北朝
(1)魏晋时期
①经济概况与社会制度
a.魏晋时期,挹娄掌握了早期的毛纺织技术,马匹成了财富的标志。
b.保护私有财产的非成文法出现。“父子世为”君长的世选制也出现,表明挹娄人开始跨入文明的门槛。
②与中原王朝的关系
a.挹娄人与中原诸王朝联系密切,早在西汉时期就与山东半岛的齐人有了交往。
b.公元238年,挹娄人向曹魏贡献“矢”,与曹魏政权建立了贡属关系,接受辽东郡的节制。公元262年,又向曹魏政权贡献“皮骨铁杂铠二十领”。
c.晋朝建立后,接受设于平州的东夷校尉节制。
(2)南北朝时期
①经济概况
北朝时期,挹娄改称勿吉。由于农作物产量增加,出现大量剩余;畜牧业也有新的发展,饲养农畜数量极多。
②与中原的联系情况
勿吉与中原的联系十分密切。
a.公元459年,勿吉向南朝宋武帝“献矢石弩”;
b.公元475年,派乙力支出使北魏,与北魏政权建立了臣属关系;
c.公元493年,勿吉派往北魏的朝贡使团达500多人。
4渤海国的政治与经济
(1)靺鞨族的分化
①北朝末期,勿吉又被称为靺鞨。
②隋朝时靺鞨主要有粟末、白山、伯咄、安车骨、佛涅、号室、黑水七部,其中居于南部的粟末部和居于北部的黑水部势力最为强大。
③唐武则天临朝时,粟末部首领乞乞仲象被册封为大唐震国公,死后其子大祚荣于公元698年率部至长白山东北的奥娄河一带,自立为震国王。
(2)渤海国的建立
①公元705年,大祚荣重新归顺唐朝,并遣子大武艺入唐为质。
②公元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从此渤海成为唐朝在东北地区的地方政权,以上京龙泉府(牡丹江宁安市东京城)为都。
(3)渤海国的政治
①在政治上,渤海仿照唐朝建立政权机构,在中央设置三省六部制,有政堂省,是最高的行政机构;其下设有忠、仁、义、智、礼、信六部分掌不同政务;宣诏省负责审议王廷的政务;中台省负责草拟王廷政令。地方机构也仿照中原,实行府、州、县三级体制。
②上京城的建筑大体上也是仿照长安而建,由外城、内城、宫城三部分组成,是当时仅小于长安的亚洲第二大城市。
③在渤海国内部,以王族为首的封建贵族官僚地主和上层僧侣是统治阶级,平民、部曲和奴婢等劳动人民处于社会的底层。
(4)渤海国的经济
农业生产已进入到犁耕阶段,水稻的栽培已在渤海区域推广。
(5)渤海国的文化
①公元714年,大祚荣“令生徒六人入学”,前往唐朝长安学习深造。自此后,渤海国多次选派“留唐生”去长安。
②渤海国建立了儒学教育系统,在王廷置“胄子监”,为主管教育的最高机构。学校教授的主要内容是以四书五经为主的儒家经典。
③渤海著名诗人裴廷页对唐诗,尤其是白居易的诗歌有精深的研究。
④渤海仿效唐朝建立自己的“教坊”作为管理音乐歌舞的专门机构。
⑤渤海诸王对宗教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政策。除继续信奉民族传统的萨满教外,佛教、道教等也得到广泛传播。
(6)渤海国的习俗
①渤海人的饮食习惯,以善饮酒著称。
②渤海人的婚姻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
③渤海人的葬俗有自身的特色。墓葬有土坑封土、石圹封土、石室封土、石棺封土以及砖室石顶封土等多种形式。
5黑水都督府的设立
(1)黑水靺鞨最初被称为黑水部,以世居于黑水(今黑龙江)中下游流域而得名。
(2)公元722年,唐玄宗封其首领倪属利稽为勃利州刺史。
(3)公元725年,唐朝在黑水靺鞨居住地置黑水军,次年又在这里正式设立黑水都督府。
(4)公元728年,唐玄宗赐黑水府都督李姓,名献诚,从此,黑水府成为唐王朝在黑龙江流域的地方行政机构。